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功能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采用主动手运动任务模式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研究运动功能区损伤及恢复特点,以指导临床康复治疗.方法: 脑梗死患者40例,为脑梗死组.康复期行fMRI检查时间为发病后2个月.采用组块设计进行同步对指运动,所有患者均进行健侧和患侧手的主动运动实验.采用SPM 99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为右利手.结果: (1)健康志愿者单手运动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双侧辅助运动区(SMA).急性期患者患手运动时同侧半球脑激活增多; (2)急性期梗死灶累及皮层区组,健侧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MC)激活范围明显大于患侧半球.皮层区组患侧半球SMC激活范围均小于基底节区组; (3)病例的纵向观察:患肢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患侧和(或)健侧半球SMC的激活范围有不同程度增强,同时激活脑区增多,均可见小脑半球的激活.结论: (1) fMRI能准确地判定脑梗死患者脑功能区的损伤程度及有无重组的脑功能区; (2)皮层区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受损较为严重,SMC起关键作用,其受累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功能损伤的等级及恢复程度; (3)脑梗死偏瘫患者在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病变周围及远隔部位可出现功能和结构变化,提示存在脑功能区重组.  相似文献   

2.
重症脑梗死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重症脑梗死的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状态。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10例,在4d内做PWI、DWI、MRA、MRI及TCD检查,同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Glasgow昏迷评分,记录死亡者。功能磁共振结果采用Stroketool(v1·6)软件包进行处理。结果90%的患者显示患侧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局部脑血容量(rCBV)呈明显下降,较对侧脑组织分别降低64·1%和49·7%,两侧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4·174,P=0·001;t=-2·835,P=0·011);而健侧脑组织也处于相对缺血状态,较同侧小脑组织rCBF减少41·4%,rCBV减少33·0%,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本组MRA及TCD结果分析:患者患侧大血管(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者占100%,同时合并对侧狭窄或闭塞者占70%,患者均存在着多发而广泛的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结论首次发病即表现为重症脑梗死的患者有血管病变基础;对于急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应同时进行影像学、血管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检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在恢复期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30例脑梗死发病4周的患者,行常规及功能MRI检查,包括DTI、MRS扫描,并在发病后12周、半年后再次行该检查,在检查同时均进行NIHSS评分和BI评分判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病灶侧和病灶对侧两侧的ADC值和FA值的比较。同时分析NAA值的变化。结果:梗死灶FA下降,和NIHSS评分呈正相关,和BI呈负相关;梗死灶和正常脑组织的ADC值、FA值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及相关参数,可以为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结果多数肿瘤呈实性(9/10);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FLAIR呈略高信号,增强后大部分肿瘤明显强化(9/10)。肿瘤边缘呈乳头状或分叶状;肿瘤多位于四脑室(7/10),少数肿瘤位于侧脑室(3/10)。10例肿瘤均引起脑积水。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明显特征性,仔细观察能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的完全性闭塞引起的大脑半球的大部分脑组织缺血坏死 ,常累及两个脑叶以上 ,或梗死面积大于大脑半球的 1/ 3以上 ,由于梗死面积大 ,脑水肿明显 ,颅内压高 ,故病情凶险。本文总结我科 1998~ 2 0 0 0年遇到的 2 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 ,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中男 15例 ,女 11例。年龄 4 2~79岁 ,平均 5 7 6岁。有原发性高血压史 18例 ,糖尿病史者 3例 ,房颤及其他心脏病史者 3例 ,无明显原发病史者 2例。情绪激动或活动中发病 15例 ,安…  相似文献   

6.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杰  冯晓源  韩强  吕传真 《上海医学》2000,23(9):531-534
目的 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E Signa 1.5T超导MR系统,对29例被高度怀疑急性脑梗死且发病6h以内的病人分别行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0及常规MRI T1-W,T2-W,PD-W检查。经工作站Functool软件包分析处理获得量值。结果 4例在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后排除了脑梗死。25例超急性脑梗死的f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0-14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经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本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增加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MoCA和NIHSS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采用全脑DTI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质神经纤维受损情况,通过软件计算各向异性(FA)和平均弥散率(MD);采用BOLD-fMRI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激活区的变化,并采用国际通用的AFNI软件和相关分析法,计算每个激活区的部位和体积,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后,高压氧组MoCA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压氧组FA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高压氧组MD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压氧组患侧额叶、顶叶、颞叶、胼胝体、扣带回激活出现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从神经心理学量表到影像学定量指标均提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胼胝体梗死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合并的其他病灶所掩盖,精神障碍、智能障碍以及肢体失用较多见.病灶以胼胝体压部单发小病灶为多,多合并其他部位梗死灶.胼胝体梗死诊断主要依靠MRI.结论 胼胝体梗死较少见,临床表现复杂,MRI是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波  李志伟 《重庆医学》2011,40(29):2967-2969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 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周内)分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康复组采用早期神经康复(入院24 h内开始)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疗程14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的评分,并通过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观察两组患者脑功能重塑情况。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值和ADL改善值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改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侧脑运动皮质功能健存率改善值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改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能有效地促进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重塑。  相似文献   

10.
多囊脑磁共振诊断(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多囊脑的MRI(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方法:1例年龄50d的男孩,因四肢强直性抽搐作MRI检查。结果:两侧大脑半球有大小不等的囊状结构,呈圆形,提示高度扩张的血管周围间隙,其信号强度与CSF一致。结论:MR表现两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或分层的囊状结构,信号强度与CSF相似,结合临床病人智力发育异常、四肢强直性抽搐,应考虑多囊脑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在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队列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检查。患者根据有无溶栓分为溶栓组20例,非溶栓组24例;根据有无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分为HT组13例,非HT组31例。比较各自临床及功能磁共振上的特点。结果 44例患者中,发生HT的患者共13例,占29.5%。其中溶栓组发生HT 8例,占40%。保守治疗组发生HT 5例,占20.8%。溶栓组PWI上相对局部脑血容量值(relative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rCBV)较非溶栓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HT组入院时血糖、DWI上病灶体积、最低ADC值异与非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后HT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溶栓治疗后发生率增加,功能磁共振可以预测溶栓后H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与说谎有关的认知模式及神经联系.方法 对社区志愿者进行说真话及说谎条件下的功能磁共振扫描.使用SPM2软件分析受试在两条件下脑区激活的差异.结果 说谎任务对比说真话任务,受试双侧背外侧前额叶、额内侧回、顶下小叶、右颞下回及小脑激活显著增加.结论 大脑的特定区域参与说谎或说真话,并能被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骨梗死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疏松,MRT1WI骨梗死灶中央部分呈等至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亚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状钙化,MRT1WI骨梗死灶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慢性期X线、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是诊断骨梗死急性期的最有效方法,在急性和亚急性期,MRI优于X线和CT,在慢性期,X线、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WAN)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电器SIGNAEXCITE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SWAN和其他常规技术(包括GRE序列T1和T2、T2梯度回波、T2FLAIR、DWI).对4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18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合并2型糖尿病,12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应用3.0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常规MRI和SWAN序列成像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内有微出血灶,在SWAN上呈点状、圆形、椭圆形低信号.总数达123个,分布于皮层、皮层下、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和小脑.结果 显示其他序列检测出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比SWAN敏感;但相比于GRE序列,SWAN能更好地显示脑微出血(CMBs)、微小血管和细小的血管畸形以及其他小血管性病变,SWAN显示腔隙性脑梗死并发CMBs明显优于常规序列.结论 磁共振SWAN技术可以更好地显示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的CMBs及梗死区域小静脉情况,确定腔隙性脑梗死是否合并CMBs对于其治疗方案的确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SWAN检查,发现CMBs的发生率较高,且与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相关,提示CMBs与腔隙性脑梗死同属脑内微小血管病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应用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21日~2017年5月19日我院7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CT检查,观察组予以核磁共振成像。观察诊断准确性及诊断特征。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概率(94.29%)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在图像表现方面,可见斑片状或者大片状信号(长T1长T2),T1WI序列斑点状、类圆形等低信号区,高信号区表云雾状,边界清晰;T2WI序列可见内信号不均匀(大片状高信号区);增强扫描表现为地图样、花边状强化(11.43%),脑回样强化(2.86%);出血信号以低信号或等信号为主;额叶、颞叶、顶叶、颞及顶叶、小脑半球和颞、枕及顶叶概率分别为28.57%、14.29%、20.00%、11.43%、8.57%、17.14%;在梗死类型方面,脑深部血肿)、不规则出血、梗死区外周出血、混合型分别为11.43%、57.14%、20.00%、11.43%。结论针对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取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H-MRS),研究脑梗死亚急性期病灶不同区域间各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55例发病在3~5d以内的脑梗死患者,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定位病灶,然后运用1H-MRS对病灶侧梗死灶的核心区、内缘区、外缘区、周围区1、周围区2和正常区组织以及病灶对侧(对照侧)相应部位的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化合物(Cho)等代谢产物的浓度变化进行波谱分析,同时计算比较不同部位代谢产物的相对浓度(rNAA、rCr、rCho)和Lac/Cho。结果与对照侧相应区域比较,病灶侧NAA由正常区至核心区逐步下降,Lac则逐步增高。病灶侧各区域间rNAA、Lac/Cho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r和Cho的减低以核心区为主,内、外缘区则略有降低。结论DWI结合1H-MRS对代谢产物的定位分析,推测脑梗死亚急性期缺血灶周边仍有持续低灌注区域,可能存在血脑屏障受损和血管源性水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未用药强迫症患者基础状态下的自发脑活动特征,探讨强迫症静息状态下的脑神经功能改变.方法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检测静息状态下14例未用药强迫症患者(病例组)、以及14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对照(对照组)的自发脑功能活动,并对两组分别进行两比较.利用REST软件分析fMRI数据,计算其全脑Reho值,用SPM2软件进行两样本t检验(P<0.000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右额叶、右侧顶叶、右侧岛叶、左侧扣带回、左侧顶叶局部一致性显著增强(P<0.0002,未校正;k≥10).结论 强迫症静息状态下局部脑区存在较高的神经元活动一致性,这些脑区可能在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晓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101-102,161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全部均进行了SETT1WI、FSET2WI、T2-FLAIR及DWI检查,并对发病时间进行分期。结果418例脑梗死病例中,超急性期28例,急性期331例,亚急性期59例,DWI均显示为高信号。结论DWI早期诊断脑梗死敏感度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在超急性脑梗死可显示常规MRI上不能显示的病灶,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对脑梗死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癫痫脑缺省模式网络改变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脑缺省模式作为人脑的内在系统,在维持正常内省、认知、片段记忆等起重要作用.各种慢性脑部疾病均能引起脑缺省模式的改变,癫痫发作除可引起脑内异常激活外,对缺省模式网络也会产生影响.文中就静息人脑缺省模式网络的特点、癫痫与负激活、癫痫与脑缺省模式网络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6 h内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3~6 h,存在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的ACI患者48例,分为rt-PA静脉溶栓治疗组(rt-PA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前、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90 d时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综合生活能力。结果rt-PA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h、7 d及90 d时rt-PA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rt-PA组临床结局良好率和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PA组出现症状性脑出血2例,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发病3~6 h的ACI患者,在PWI和DWI不匹配的情况下,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