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腓骨复合组织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周围组织血供关系进行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腓骨复合组织瓣并应用临床.结果: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腓骨复合组织瓣成活,经随访观察皮瓣外观、质地及功能良好.骨折愈合情况正在随访中.结论: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病例,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腓骨复合组织瓣进行修复是比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小隐静脉远端处理方法进行改进,以避免静脉危象发生,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对12例不同原因所致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创面,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术中在外踝尖平面以下切断小隐静脉并使皮瓣蒂部到外踝尖处形成皮岛.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静脉危象.随访6个月~1a,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功能满意.结论:采用改进方法更有利于改善皮瓣静脉回流,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总结下肢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在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下肢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34例患者(35例皮瓣),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7例,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5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3例,小腿内侧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7例,足背内侧隐神经终末支营养血管蒂皮瓣3例。结果术后有2例皮瓣出现远端部分小面积坏死(分别为1.0cm×0.5cm,0.8cm×0.6cm),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在3个月~2年的随访中,皮瓣质地良好,下肢行走功能恢复良好,但皮瓣的感觉功能重建效果欠佳。结论下肢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切取方便,皮瓣成活率较高,非常适用于肢体远端,尤其是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2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中5例皮瓣远端达到跖趾关节,皮瓣面积(6cm×4cm)~(15cm×13cm)。结果21例皮瓣中,16例皮瓣远端在跖趾关节以近者完全成活;5例皮瓣远端达到或者超过跖趾关节者有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2例皮瓣远端小隐静脉与足背静脉吻合者完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一种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其修复创面的最远端可达到跖趾关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0例足踝部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7例,踝部外伤皮肤组织缺损5例,足跟外露伴跟骨骨髓炎6例,足跟挫伤致组织损伤8例,跖骨慢性骨髓炎4例.患者行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结果:30例患者经皮瓣修复治疗有29例完全存活,皮瓣远端皮肤坏死1例,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随访6~48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质地优良,愈合良好,无感染.结论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操作技术简便,成活可靠,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不同原因所致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男36例,女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6岁;皮瓣最大面积17.0cm×15.0cm,最小6.0cm×5.0cm,其中12例皮瓣面积在10.0cm×10.0cm以上;6例设计为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瓣最大为10.0cm×7.0cm×2.0cm,最小为6.0cm×5.0cm×1.0cm。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瓣肿胀,暗道较明道者明显。2例大皮瓣经行小隐静脉远端结扎仍出现肿胀、色暗,皮瓣近侧1/3坏死。皮瓣边缘坏死3例,换药治愈。部分坏死需行植皮者3例。36例术后伤口I期愈合,骨外露软件组织缺损覆盖修复满意,6例II期愈合,其中糖尿病,地中海贫血各一例。结论:(1)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1/3及足踝部缺损创面,极有临床实用价值;(2)设计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填充感染创腔是可行的;(3)但对其皮瓣及所携带的肌瓣究竟切取多大面积是安全的、肌瓣的血运机理以及远端蒂筋膜皮瓣中小隐静脉干是否结扎,何处结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5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的方法。方法: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根据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特点,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将小隐静脉包含在筋膜蒂内,用于修复足跟部缺损。结果:临床应用4例,皮瓣最大为8cm×12cm,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血供丰富,厚薄适宜,蒂长达7~12cm,是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出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腓肠外侧动脉肌皮穿支与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以及腓骨营养血管的关系;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结果:腓动脉肌间隔穿支6~10支,外径0.5~1.6 mm,最远的动脉穿支距外踝尖上(1.0±1.3)cm,外径(0.6±0.2)mm.穿支分出骨膜动脉、肌支,营养腓骨和比目鱼肌外侧半.穿支穿深筋膜时,发深筋膜支、皮支、皮神经浅静脉血管,构成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腓肠外侧动脉发2~5支外径0.2~1.2 mm肌皮穿支,营养腓肠肌外侧头及相应区域皮肤.小隐静脉浅深交通支距外踝尖上(3.4±0.9)cm,外径(1.7±0.5)mm.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以腓动脉的肌间隔动脉终末穿支远端蒂复合瓣,旋转点近外踝尖平面,可覆盖前足创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9例。结果:29例中24例全部成活,4例边缘坏死合并有水泡,经换药治愈,1例部分坏死经植皮治愈。所有涉及足跟、足底负重区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结论:(1)该皮瓣解剖恒定,质地好,有感觉,成活率高,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2)结扎小隐静脉后皮瓣肿胀明显减轻,对皮瓣成活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治疗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形状、面积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旋转点最低在外踝尖上5cm,修复15例创面.结果 术后15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远端小片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成活率高,感觉恢复好,皮肤质量较好,切取简便,创伤小,效果好,是修复足部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2009年11月~2014年6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52例,男性41例, 女性11例。年龄最小5岁, 最大64岁,平均37.3岁。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4.5 cm~6.0 cm×12.0 cm,皮瓣切取面积4.5 cm×5.0 cm~7.0 cm×15.0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9~45d。利用已经损伤的腓肠神经切取皮瓣21例。52例皮瓣蒂部均未结扎小隐静脉。 结果 术后皮瓣无水肿、淤血、起水泡等静脉瘀滞表现,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39例,3例出现皮瓣下轻度感染,经换药治疗控制。伤口无再破溃,皮瓣颜色正常,外形满意,皮瓣质地良好。随访8~24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感觉恢复,无溃疡, 色泽好,功能良好。 结论 腓肠神经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并且无论腓肠神经损伤与否均可利用。  相似文献   

12.
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皮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动脉的数量、发出位置、血管的直径,小隐静脉与腓肠神经的关系,为确定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红色明胶经股动脉灌注的尸体20具(40侧),在手术显微镜下对腓肠神经营养动脉和小隐静脉进行解剖观察测量。结果腓肠神经营养动脉2~4支,各营养动脉形成血管网相互吻合,其中三支发出较为恒定。腓肠神经的上、中、下三段营养分别由上述三支动脉提供。在小腿下1/3段,小隐静脉与腓肠神经之间距离为1~5mm。腓肠神经旁组织含有与神经伴行的营养血管,其分支与皮下血管网相吻合,供应相应区域的皮瓣。结论手术时带少量神经旁筋膜组织可保证蒂部神经营养血管不被破坏。此皮瓣不损害重要血管和神经,供区比较隐蔽,可用于修复下肢远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前臂桡侧头静脉-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的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前臂桡侧头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下1/3段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其与桡骨膜血管的关系。结果: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下1/3段的营养血管来自:桡动脉皮支,掌浅支皮支,桡骨茎突返支皮支和桡动脉肌间隙骨皮支。上述诸支血管发皮支、筋膜支、骨膜支、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头静脉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桡侧缘头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以桡骨茎突返支为蒂的远端蒂复合瓣,旋转轴点在腕关节平面,可用于手部远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肠神经筋膜皮瓣逆行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应用该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8例,其中保留腓肠神经主干3例,腓肠外侧皮神经l例.结果:18例皮瓣面积9 cm×6cm~18 cm×10 cm.最远修复达足中部皮肤缺损创面.17例随访8个月~27个月.有3例皮瓣远端坏死2.5 cm×2.5 cm~1.7 cm×3 cm游离植皮修复.6例水疱经换药后其余完全成活.足底承重受压后未见异常.10例患者诉外踝及足背外侧皮肤感觉不同程度缺失.结论: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血供可靠,转位更灵活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刨面的较好方法.如能实现保留腓肠神经对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用简单、可靠、有效的方法修复腋部、肘部及前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根据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解剖特点,设计以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顺行及逆行筋膜岛状皮瓣移位修复腑部、肘部及前臂上部皮肢及软组织缺损共12例。结果 3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其中1例坏死,由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较多,采用同侧的带蒂背阔肌肌皮瓣单极移位修复,另2例通过蒂部拆线减压,皮缘小静脉放血而成活;余9例未出现血管危象顺利成活,全部病例经3-30月的随访,皮瓣柔软、细腻有弹性,外形佳,且恢复一定的感觉。结论 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血运可靠,并含有感觉神经,手术操作简单,用于修复腋、肘部及前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前臂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显微解剖与临床应用。方法:在前臂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低旋转点的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13例。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后经换药愈合。术后皮瓣无臃肿,外形好,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3种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旋转点设计在腕关节处,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是修复手部较大面积及手指近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期带蒂组织瓣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3年3月,收治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2~60岁,平均46.5岁。病程1~5个月,平均2.5个月。软组织缺损面积为4 cm×5 cm~13cm×8 cm,骨缺损长度0.5 cm~2.5 cm,平均1.8 cm。采用带蒂组织瓣移位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植入一期治疗。选择带蒂的腓肠肌肌瓣16例,比目鱼肌肌瓣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6例,远端蒂股前外侧肌皮瓣2例,同时一期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填充及颗粒骨植骨,肌瓣表面游离植皮处理。结果 3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5个月,平均39.5个月。2例组织瓣远端发生部分坏死,经清创换药及游离植皮后愈合,4例术后创面渗出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2例感染未控制,经再次手术病灶清除及灌洗引流后愈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21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按Johner-Wruhs标准评定疗效,优20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8.9%。结论一期应用带蒂组织瓣联合万古霉素骨水泥及颗粒骨治疗小腿创伤后骨髓炎伴骨及软组织缺损,有利于创面愈合、感染控制及骨缺损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1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或血管外露,急诊手术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患者的踝关节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5 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随访6~18 个月(平均13.6月),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所有骨折愈合。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切取面积大,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绎皮缝扎小隐静脉干及其大部分属支以阻断静脉回流对减轻远端蒂腓肠神经黄养血管皮瓣瘀血的优越性。方法对40例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山管皮瓣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成2组。AN在外踝尖水平以下1cm处将小隐静脉十分离并结扎。B组以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的中点为圆点,半径为2cm的在外踝尖水平以下的半圆周上用1号丝线经皮交叉缝扎(深度至深筋膜层下)以阻断小隐静脉干及其大部分属支的静脉回流。对内组处理蒂部小隐静脉的耗时和皮瓣发生坏死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B组处理蒂部小隐静脉的耗时(平均1.52min)明显少于A组(甲均10.5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有1例皮瓣不完仝坏化(发生率为5%),A组有4例皮瓣不完全坏死(发生率为20%),但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蒂的远端经皮缝扎小隐静脉干及其大部分属支减轻静脉血倒灌的效果确切,而且操作更简单、更省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顺行转位修复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逆行转住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皮瓣转位面积及血管蒂部的处理方案。方法 在小腿后侧以腓肠神经体表投影为轴心线,设计及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顺行转位修复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6例,逆行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51例。结果 54例皮瓣完全成活,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皮下组织成活,经植皮愈合,经随访皮瓣外观、质地、功能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以修复胫前区、踝部及足部跖骨中段近侧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