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TORCH、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与胚胎停育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抗体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62例TORCH阳性(其中22例胚胎停育)和20例正常孕妇的血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水平,比较单纯TORCH阳性组、胚胎停育组及正常对照组间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差异,分析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TORCH抗体阳性与胚胎停育的关系.结果 胚胎停育组分别与单纯TORCH抗体阳性组及正常对照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TORCH抗体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与胚胎停育有关,联合TORCH抗体检测对胚胎停育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弓形虫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输卵管妊娠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人巨细胞病毒 (HCMV)和弓形虫 (TOXO)抗体以及生殖道HCMV和TOXODNA。结果 病例组血清HCMV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 31 9% ,明显高于对照组15 8% (P <0 0 5 ) ;HCMVIgM抗体、TOXOIgG、IgM抗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病例组宫颈、宫腔及输卵管组织中均分离到HCMVDNA和TOXODNA ,且宫颈HCMVDNA阳性检出率为14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输卵管妊娠与HCMV感染有关 ,TOXO感染为输卵管妊娠的可疑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TLR4在人早孕及胚胎停育蜕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64例早孕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健康早孕人工流产32例为对照组(A组),胚胎停育(稽留流产)32例,分别留取其宫蜕膜组织.根据其HE病理切片,将胚胎停育者再分成炎症组(B组)及蜕变组(C组)各16例,应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免疫印记( Western-Blot,WB)检测TLR4蛋白在蜕膜组织中表达部位及定量差异.结果 TLR4在3组绒毛及蜕膜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蜕膜细胞呈不同程度的阳性染色.胚胎停育炎症组的蜕膜组织TLR4表达高于早孕对照组,蜕变组蜕膜组织TLR4表达低于对照组.结论 TLR4表达在稽留流产发病中具重要作用,母体蜕膜组织TLR4蛋白的平衡对早孕妊娠维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胚胎停育患者绒毛染色体异常与精子活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后胚胎停育的117个周期,按绒毛染色体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核型检测结果分为绒毛染色体正常组(A组)和绒毛染色体异常组(B组),比较两组间精子活力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未限制女方年龄时,A组女方年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比率、a级精子比率、b级精子比率、c级精子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年龄<35岁时,两组间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活力对IVF-ET后胚胎停育患者绒毛染色体是否异常无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探讨外周血中炎症指标与胚胎停育及先兆流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2021年12月—2022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诊断为胚胎停育孕妇53例为胚胎停育组,先兆流产孕妇48例为先兆流产组,同期健康妊娠孕妇50例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指标,分析比较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多元logistics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立上述指标对于胚胎停育及先兆流产的诊断预测价值。结果 胚胎停育组SAA和NL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均P<0.05);先兆流产组IL-6和NL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均P<0.05)。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NLR、IL-6是胚胎停育的危险因素(P<0.05);NLR、IL-6也是先兆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炎症指标SAA、IL-6和NLR水平预测胚胎停育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0、0.566、0.710;预测先兆流产的ROC曲线下面积0.537、0.792、0.808。结论 外周血中炎症指标SAA和NLR对胚胎停育的早期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IL-6和NLR对先兆流产的早期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与异位妊娠的相关性.方法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病例组)血清中的抗HCMV抗体和检测患者的输卵管标本中HCMV DNA;同时选择42例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妇女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血清抗HCMV IgG抗体检出率为34.04%(32/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42),P<0.05;IgM抗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明显差异,P<0.05.病例组输卵管标本中检出HCMV D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与HCMV感染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孕早期胚胎停育与正常胚胎绒毛组织中microRNA-126(miR-12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早期胚胎停育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孕早期胚胎停育和正常胚胎绒毛组织各28例作为胚胎停育组和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miR-126和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①两组绒毛组织中均有miR-126表达,胚胎停育组绒毛组织中miR-126的表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胚胎停育组绒毛组织中VEGF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胚胎停育组绒毛组织中miR-126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对照组绒毛组织中miR-126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①胚胎停育绒毛组织中VEGF的表达低于正常胚胎。②VEGF的表达变化与胚胎停育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胚胎停育孕妇妊娠早期子宫动脉、甲状腺上动脉的血流参数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经腹部超声诊断胚胎停育孕妇80例作为观察组,孕(7.5±2.4)周,另选择8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甲状腺上动脉和子宫动脉的血流参数,包括平均血流速度(Vm)、峰值与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胎盘的病理变化及其在HCMV宫内传播中的意义。方法HCMV感染孕妇的胎盘组织作常规HE染色及HCMVIEA和E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HCMV感染胎盘表现不同程度的绒毛炎或正常,未见典型巨细胞包涵体。HCMV抗原阳性染色见于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Hofbauer细胞、其他间质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结论HCMV在胎盘屏障细胞中的序列传播和绒毛胎血屏障的破坏可能是其宫内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4~9周孕妇血清雌二醇(E2)变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妊娠4~9周的孕妇,根据孕妇妊娠结局分为正常妊娠组和胚胎停育组,正常妊娠组又根据有无复发性流产病史者分为两组,各组按孕周又分为6个亚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清E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组妊娠4~9周孕妇每周血清E2水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加,有复发性流产病史的患者和无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各孕周E2水平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胚胎停育组随孕周增加呈下降趋势。与正常妊娠组的相应孕周两两比较胚胎停育组各个孕周孕妇血清E2水平相应均数显著偏低(P<0.05)。结论胚胎停育孕妇各孕周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提示E2可能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分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关性,探讨病毒病因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142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7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HCMV抗原,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含量,比较单支病变患者与多支病变患者HCMV感染率和TNF-α含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HCMV感染检测阳性率为41.5%,高于对照组的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8,P<0.05),观察组中颈动脉单支病变HCMV感染阳性率32.8%,低于多支病变的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1,P<0.05),观察组中HCMV感染阳性患者的TNF-α为(3.03±0.36)μg/L,高于HCMV感染阴性患者的(1.24±0.3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54,P<0.01)。且TC、TG、HDL-C及LDL-C水平均高于感染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血脂异常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体内人巨细胞病毒定量阈值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53例HCMV感染的孕妇血液中HCMV DNA进行定量检测,并检测其胎儿血、新生儿血或胚胎绒毛中HCMV DNA含量.结果 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及妊娠不良结局与孕妇血中HCMV DNA含量有关,发生胎儿宫内感染的孕妇,其HCMV DNA含量达到105copies/mL以上,且随着血中HCMV DNA含量的增高,感染率呈显著增高趋势.结论 孕妇血中HCMV DNA含量升高是胎儿宫内HCMV感染及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孕妇血中病毒含量>105copies/mL时,其病毒含量可作为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13.
蔡湘芬  方芸萍  刘静华  李泽荣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1002-1003,1047
目的 探讨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指导感染监测、孕期监测及防治.方法 以胚胎停育和自然流产者作为妊娠不良观察组(n=87),选取>28周分娩者作为对照组(n=342)进行CT和UU的检出率比较.结果 观察组病例的CT和UU检出率分别为41.38%和3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82%和1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胚胎停育者的UU检出率(27.78%)略低于自然流产者(45.45%)(x2=2.8329,P=0.0923).妊娠不良结局的复发一致性检验kappa=0.8989.结论 CT和UU感染或为妊娠不良的重要原因,并存在个体反应的差异性和致病机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医学》2017,(2):153-154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即FISH技术分析孕早期胚胎停育及自然流产的遗传学因素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经数字表法选取2015-06—2016-06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就诊患者100例,全部采用FISH技术对患者孕早期胚胎停育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加以检测和分析。结果异常染色体异常患者50例,异常染色体检出率50.00%,其中16-三体的异常占比率最高为32.00%,XXX、21-三体最低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染色体数目异常为导致早产或停育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染色体数目异常是其早期胚胎停育或发生自然流产的主要因素,而16号染色体三倍体的改变则是最常见的异常情况。FISH技术分析方法能够对孕早期停育的胚胎和流产组织进行有效的检测,为该病遗传学因素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HCMV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CMV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病人组巨细胞病毒抗CMV-IgM抗体。结果在231例病人标本中,巨细胞病毒的抗体阳性为95例(41.1%);在对照组中,365例健康查体者巨细胞病毒阳性84例(23.0%)。两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值为22.08,P<0.0001)。急性心肌梗死组病人同心绞痛组和隐匿性冠心病组病人相比巨细胞病毒感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04,P<0.05和6.21,P<0.025)。结论冠心病病人有较高的HCMV感染率,HCMV感染启动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是致AS的重要因素,HCMV感染可能是AS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早期停育胚胎组织与正常发育的早期胚胎组织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56例早期正常发育清宫的胚胎组织和68例早期停育胚胎组织Bcl-2、c-Myc癌基因及P53、P16抑癌基因表达差异。结果:Bcl-2、c-Myc癌基因在早期正常发育清宫的胚胎组织和早期停育胚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57%(30/56)、30.36%(17/56)和77.94%(53/68)、45.59%(31/68);P53、P16抑癌基因在早期正常发育清宫的胚胎组织和早期停育胚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9.29%(22/56)、73.21%(41/56)和27.94%(19/68)、47.06%(32/68)。结论:癌基因、抑癌基因在调控早期胚胎分化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重型乙型肝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重型乙型肝炎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20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组)血清中的抗HCMV抗体,并与同期住院的200例急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同时对76例抗HCMV阳性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抗HCMV阳性组)的临床特征作一分析,并与抗HCMV阴性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抗HCMV阴性组)作对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抗HCMV阳性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病例组抗:HCMV IgG阳性比例显著高于抗HCMV IgM。抗HCMV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①阳性组年龄显著大于阴性组;②两组临床类型无显著性差异;③阳性组的并发症发生比例高,特别是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发生比例均显著高于阴性组;④阳性组死亡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死亡原因主要为肾功能衰竭。结论:HCMV感染可能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且与HCMV的潜伏感染关系密切。重型乙型肝炎合并HCMV感染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无HCMV感染的患者,临床类型以慢性重型为主,且消化道出血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比例高,死亡率比例高,死亡原因主要是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崔莉  刘杰  邹歌  王怡佳  陈燕  董建新 《重庆医学》2024,(6):861-865+871
目的 探讨蜕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与胚胎停育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该院妇产科门诊经B超确诊为胚胎停育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并要求人工流产的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检测两组蜕膜组织TNF-α和TGF-β1及其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以两组蜕膜组织中TNF-α和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的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不同亚组,进一步分析TNF-α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与胚胎停育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观察组蜕膜组织中TNF-α、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 52.5%,对照组分别为47.5%、75.0%;观察组蜕膜组织中TNF-α表达程度高于对照组,TGF-β1表达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22、3.898,P<0.05)。RT-qPCR结果显示,观察组蜕膜组织中TNF-α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6.16±1.25 vs. 1.02±0.02),TGF-...  相似文献   

19.
探讨孕早期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 和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分泌期蛋白(ADAM12-s)、催乳素(PRL)和孕酮(P)水平变化及其与胚停育的相关性。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中 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表达水平,并对测定结果及孕妇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与正常妊娠组孕妇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水平相比,胚胎停育组患者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平均中位数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组和胚胎停育组孕妇血清内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水平与患者的孕周数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Person相关系数为正值,(P<0.05)。孕早期孕妇血清 PAPP-A、ADAM12-s、PRL和孕酮(P)含量随孕周数增加而显著上升,可以作为预测胚胎停育的有效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应用过继免疫细胞治疗方式对患有胚胎停育的患者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0例患有胚胎停育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5例。采用临床传统胚胎停育治疗方式作为对照组;采用过继免疫细胞注射方式作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胚胎停育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控制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过继免疫细胞注射方式对患有胚胎停育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