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国外报道T2DM患者的后代约30%~40%将患T2DM。大多数T2DM患者在其病程中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细胞功能异常与不足两方面的问题,但哪一项是首要发病机制则尚有争议,他们是遗传缺陷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组在对T2DM的家系调查中研究了部分DM患者及其一级亲:包括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受损(IFG),及新发现DM者,胰岛素抵抗(IR)及其与年龄、血压(BP)、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血糖(BG)、胰岛素(INS)等参数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IGT糖耐量异常患者182例,新诊断的T2DM180例,正常糖耐量(NGT)组178例。化学发光法测定SF。结果:1、T2DM组的SF水平高于IGT组,IGT组高于NGT组;2、IGT患者的SF和HOMA-IR密切相关;3、IGT患者的SF和HOMA-β无相关。结论:IGT患者的SF高于正常对照,其铁储备过高与IR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MS)是与糖尿病(DM)、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血压、DM或糖耐量异常(IGT)、血脂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等常不同程度地发生于同一患者,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近年来,我们对枣庄地区MS的危险组分进行评估,并应用生命网干预,旨在探索防治MS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IL-6与2型糖尿病(T2DM)及大血管并发症有关发生。而尿微量白蛋白(MAU)被广泛认为心脑肾并发症预测指标。MAU是早期DM肾病的标志,在该期进行有效治疗能防止或延缓向大量蛋白尿发展。本文探讨吡格列酮对T2DM患者CRP及MAU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年男性糖耐量低减的血管病变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糖耐量低减(IGT)患的血管病变及相关因素。方法:查体新发现的老年男性IGT患,共141例,与同一人群中糖耐量正常73例(NGT组)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79例(DM组)作比较,观察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肥胖、尿白蛋白排出率(UAE)的患病率,并分析发生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IGT组与NGT组相比,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显增高,伴高甘油三酯(TG)血症、UAE增高显多于NGT组,但低于DM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UAE≥10μg/min、高TG血症是老年男性发生IGT的危险因素。结论:(1)老年男性IGT患合并高血压、脑血管病明显高于NGT人群,高TG血症和尿白蛋白排出增加的发生率高;(2)UAE增高、高TG血症是老年男性发生IGT的危险因素;(3)UAE,TG增高和血压升高是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T2DM患者70例,其中合并UA组(G1组)30例,单纯糖尿病组(G2组)40例,正常对照组(G3组)30例。比较各组问血清hs—CRP、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T:DM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并UA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UA组(P〈0.05)。结论hs—CRP水平在T2DM并UA患者中明显升高,炎症可能为T2DM和UA的发病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HD)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其相关性,探讨合并糖代谢异常的CHD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炎症状态.方法 96例CHD患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成糖代谢正常(NG)组、糖耐量受损(IGT)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分别检测其与对照组30例患者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IGT组和T2DM组血清SVCAM-1、SICAM-1、hs-CRP浓度高于其他组,SVCAM-1、SICAM-1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r=0.39,0.51,P<0.01)、hs-CRP(r=0.32,0.56,P<0.01)均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根据糖耐量水平的分组逐步升高,提示内皮受损、炎症状态可能是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病理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8.
搜集66例餐后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将其分为糖尿病(DM)组,糖耐量异常(IGT)组,初发糖耐量异常组,分别测定其分餐治疗前后的空腹(FBG),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1hPG,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作比较。结果:经过分餐治疗1,3个月,三组患的P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降低。结论:对于DM人和IGT分餐治疗可以显地降低PPG,HbA1c,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并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清远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及门诊T2DM病人800例,根据有无高尿酸血症分为两组,其中无合并高尿酸血症者531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269例。正常对照组(G3组)300例,比较各组间血清hs—CRP、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T2DM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并高尿酸血症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hs—CRP水平在T2DM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明显升高,炎症可能为T2DM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关联。  相似文献   

10.
急性高血糖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葡萄糖负荷试验所致急性高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常健康人(NC)、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各10例。所有对象均做OGTT,分别于0、60、120min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GNT)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IGT组和T2DM组0、60、120min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低于NC组(P〈0.05)。与0min相比,IGT组和T2DM组6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120min又回升,明显高于60min者(P〈0.05)。IGT组和T2DM组在基础状态下,LDL-C、Lp(a)、FPG、HbA-C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1)。在OGTT中,这两组血糖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01)。结论 高血糖快速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提示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组冠心病(CHD)患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不同糖代谢水平的CHD患者是否存在不同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状态,以及阿卡波糖对其的影响。方法根据OGTT结果将96例CHD患者分成糖代谢正常(NGT)组、IGT组和T2DM组,检测上述各组和对照(NC)组血清SVCAM-1、SICAM-1及hs-CRP浓度,对比与糖代谢各参数的相关性。观察阿卡波糖对IGT组和T2DM组SVCAM-1、SICAM-1、hs-CRP的影响。结果 IGT组和T2DM组血清SVCAM-1、SICAM-1、hs-CRP浓度高于其他组,血清SVCAM-1、SICAM-1与HbA1c(r=0.51、0.39,P〈0.01)及hs-CRP呈正相关(r=0.56、0.32, P〈0.01)。T2DM组SICAM-1与HbA1c、hs-CRP有更好的相关性(r=0.65、0.71, P〈0.001)。阿卡波糖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降低明显。结论 在CHD患者中,血清SVCAM-1、SICAM-1和hs-CRP浓度根据糖耐量水平的分组逐步升高,提示内皮受损、炎症状态可能是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阿卡波糖可能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和炎症状态,在CHD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酶免法测定50例2型糖尿病(DM组)、50例糖耐量减低(IGT组)及40例糖耐量正常(NGT组)个体的空腹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显示IGT组和DM组显著高于NGT组(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FPG和FIns与抵抗素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明显增加,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在86年至96年按WHO标准进行的全国性成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IGT)患病人数也呈急剧上升趋势,至目前估计,我国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受损人群己接近1亿人口。  相似文献   

14.
不同糖耐量水平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糖耐量水平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86例受试者根据糖耐量分三组:正常糖耐量(NGT)组27例,糖耐量减退(IGT)组31例,糖尿病(DM)组28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血脂(TC、TG、LDL-C、HDL-C)、血糖(FPG)及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并行OGTT2小时后采静脉血测血糖(2hPG)及胰岛素(2 hINS);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EDD).结果 DM组的2 hPG、2 hINS、HbAlc、hs.CRP、vWF较NGT组及IGT组明显升高(P<0.01),DM组的肱动脉EDD较NGT组及IGT组明显减低(P<0.01);IGT组的2 hPG、2 bINS、hs-CRP、vWF较NGT组明显升高(P<0.05-0.01),IGT组的肱动脉EDD较NGT组明显减低(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DD与2 hPG,HbAlc,2 MNS及hs-CRP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67、-0.56、-0.52、-0.49,均P<0.01).结论 IGT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DM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更严重.餐后血糖对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现普遍将其视为糖尿病(DM)前期改变,IGT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临床DM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表明其稳态受损,DM转化率是正常糖耐量的10倍。在我国普查出的高血糖人群中。DM患者和IGT患者约各占一半。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多数IGT患者并未得到有效的干预,每年约有10%的IGT患者转化为DM。本研究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对IGT的影响和预防作用,以便更好地防治DM。  相似文献   

16.
对77例2型糖尿病(DM)患者测定了血清CRP、HbA1c、血TG和血CHO水平。结果:血CHO、TG与HbA1c和CRP之间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CRP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在2型糖尿病与TG、CHO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型/2型(Th1/Th2)免疫失衡在中老年IFG发病中的作用及与IR的关系.方法 根据FPG及2hPG将381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IFG1、IFG2、IGT、T2DM、糖耐量正常(NGT)组.ELISA检测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同时检测胰岛素及HbA1c水平.结果 IFG1、IFG2、IGT组与NGT组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增加(P<0.05),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与其他组比较,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1、IFG2、IGT、T2DM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与NGT组比较均降低(P<0.05),IFG2组与IFG1组比较,IFN-γ升高(P<0.05),IL-4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IFG人群存在IFN-γ和IL-4升高,HOMA-IR与HOMA-β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选择T2DM合并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46例(A组),T2DM患者42例(B组),健康对照者36例(C组)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A组与C组比较,血糖、血脂及CRP均升高,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或P〈0.05)。(2)B组与C组比较,FBG、TG、CRP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3)A组与B组比较,仅有TG、CRP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糖代谢紊乱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观察糖耐量受损(IGT)、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F)、血清超氧化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的变化。方法 30例IGT患者、30例2型DM患者及33名正常对照者(NGT)纳入本研究。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葡萄糖(FPG)、胰岛素(FINS)、SOD、MDA、hsCRP、sVCAM-1,并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测定肱动脉的血管内径,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EDF。结果 (1)IGT组、DM组的EDF较NGT组显著下降(均P〈0.01),DM组较IGT组更低(P〈0.01)。(2)IGT组、DM组的SOD较NGT组显著下降(均P〈0.01),而MDA显著上升(均P〈0.01)。DM组与IGT组比较SOD显著下降(P〈0.01),MDA显著上升(P〈0.01)。(3)hsCRP、sVCAM-1在NGT、IGT、DM组逐渐上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DF与HOMA—IR、hsCRP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059、-0.447,均P〈0.01,n=93)。结论 EDF的损害在IGT阶段即可出现,而在DM患者中损害更为严重。胰岛素抵抗、hsCRP与EDF的损害密切相关。SOD、MDA、hsCRP、sVCAM-1可能参与上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1980年16844人中普查出的144例72DM及24例IGT者予生活方式及药物干预,25年后对此人群进行跟踪。结果:72DM先后服用降糖药治疗者〉17.6%;应用胰岛素或与口服降血糖药联用或先后阶段性应用大约占79.4%;仅以饮食和体育锻炼治疗者2.9%。4例T2DM患者逆转为IGT。病死率为70.2%(80/114),死因为心脑血管病、多脏器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IGT者失访2例,13.6%发展成DM,40.9%仍为IGT,45.5%转为NGT。结论:DM是可防的.应做到早发现、综合干预、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