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的最常见类型 ,其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致残率较高 ,故早期康复以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尤为重要。本文应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CVFT 0 10M型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 36例脑梗死患者的小脑顶核 (FN) ,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脑梗死患者均为起病 <3d入院 ,诊断依据 1996年全国第四届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 ,分为 2组。①急性期 (A组 )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4 2~ 76岁 ,平均 6 1.8岁 ;病程 1~ 7d。②恢复期 (B组 ) 18例 :男 10例 ,…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脑损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9):817-819
通过粘贴于体表的电极,将仿生物电无创引入小脑顶核,模拟实验性小脑顶核电刺激(FNS)而研制的小脑电刺激仪已用于临床,并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关于FNS治疗缺血性脑损害的临床研究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电刺激小脑顶核预处理对缺血脑损害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脑缺血前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FN)预处理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根据预处理与脑缺血的间隔时间,分为电刺激FN预处理1,6,24h3组,以及假手术对照组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对照组,每组各10只。应用MCAO动物模型,立体定向技术将刺激电极置入病侧小脑FN,分别在缺血前1,6和24h给予电刺激1h,观察24h后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和EEG变化。结果缺血前1,6和24h行电刺激FN预处理均能有效减小脑梗死范围和促进EEG恢复,损害减小主要位于梗死灶的背内侧和尾侧部的新皮质,3组梗死范围分别为(11.8±4.0)%,(14.2±5.4)%和(12.6±4.0)%,与MCAO对照组(19.8±4.2)%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缺血前1h电刺激FN组脑保护效果较明显,梗死范围减小40.4%;缺血前1h应用还能减轻脑水肿,梗死周围脑组织含水量(80.0±2.7)%,与MCAO对照组(84.2±2.2)%之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FN预处理对缺血脑损害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70例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39.2±7.7)分与对照组的(26.3±8.1)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22,P<0.01),Barthel指数评分(43.8±8.4)分亦与对照组的(29.7±7.5)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97,P<0.01)。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脑顶核刺激脑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有关小脑顶核研究的历史可追寻到19世纪,但对小脑的“邻居”大脑领域的研究进展限制了有关小脑的研究步伐。近30年来,随着小脑顶核刺激脑保护作用的发现,使得该方向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小脑顶核刺激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公认,具体机制主要集中在改善脑梗死周围的电不稳定性,降低缺血诱发的梗死周围去极化和皮质扩散性抑制;抑制梗死后微血管内的炎症反应;抑制细胞调亡;减少神经元损伤;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等方面,笔者对此进行回顾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电刺激小脑顶核预处理对缺血脑损害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在脑缺血前进行电刺激小脑顶核(FN)预处理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根据预处理与脑缺血的间隔时间,分为电刺激FN预处理l,6,24h3组,以及假手术对照组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对照组,每组各10只。应用MCAO动物模型,立体定向技术将刺激电极置入病侧小脑FN,分别在缺血前1.6和24h给予电刺激lh,观察24h后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和EEG变化。结果 缺血前l,6和24h行电刺激FN预处理均能有效减小脑梗死范围和促进EEG恢复,损害减小主要位于梗死灶的背内侧和尾侧部的新皮质,3组梗死范围分别为(11.8&;#177;4.0)%,(14.2&;#177;5.4)%和(12.6&;#177;4.0)%,与MCAO对照组(19.8&;#177;4.2)%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其中缺血前lh电刺激FN组脑保护效果较明显,梗死范围减小40.4%;缺血前lh应用还能减轻脑水肿,梗死周围脑组织含水量(80.0&;#177;2.7)%,与MCAO对照组(84.2&;#177;2.2)%之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 电刺激FN预处理对缺血脑损害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电刺激小脑顶核后脑血流的变化情况,探讨慢性脑缺血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门诊与病房的MCI患者30例,符合美国Mayo神经病学研究中心提出的MCI诊断标准及国内张明圆等根据文化程度对痴呆的评分标准,无心脑血管疾病史,无神经功能缺损。30例MCI患者接受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治疗10d,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MCI患者治疗前TCD检查异常率为90%(27/30),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脑血流速度为(58.7&;#177;9.9),(38.7&;#177;8.1)cm/s,比治疗前[(43.6&;#177;8.9),(28.6&;#177;5.1)em/s]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369,5.376,P&;lt;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能增加MCI患者脑血流量,可能对MCI患者的认知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比较脑循环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与其他物理因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脑循环治疗组38例,显效28例,有效9例,头晕加重1例,显效率74%,总有效率97%,常规治疗组36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显效率47%,总有效率74%。结论:脑循环治疗能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头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王萱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7):537-538
目的: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同时电刺激小脑顶核,并与4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20d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杨丽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9):876-878
目的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定单用药物(药物组,n=30)与药物结合小脑顶核电刺激(综合组,n=30)的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末时综合组临床总有效率(83%)高于药物组(60%);与药物组比较,综合组在治疗第2、4周末时HAMD评分下降(P<0.05);HAMD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疗4周末PSQI总分较药物组降低(P<0.05);TES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结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刺激对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方法:老年VBI急性期患者72例,分为药物组33例和综合组39例,均每日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综合组加以小脑顶核刺激,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VA)、大脑后动脉(PC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综合组治疗2-7d时,临床症状即出现明显改善(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双侧PCA、VA和BA的Vm均增加,综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脑供血不足区域的血流灌注并对脑组织和神经元有保护作用,有助于老年VBI患者症状的早期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外伤性脑损伤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变化,探讨脑血流及其反应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CD检测对照组、外伤性脑损伤(TBI)和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HIE),观察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收缩峰、舒张期末、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和阻力指数)变化,以及病程第1、3、5d的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IE与对照组相比,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流速与平均流速明显降低,而脉搏指数和阻力指数明显增加(P值均<0.05)。TBI与对照组间除收缩峰流速外均无明显差异;而与HIE组相比,除阻力指数外,其它血流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HIE和TBI患者脑血管对二氧化碳反应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脑血管的反应性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结论不同类型脑损伤脑血流的变化不同,但其脑血管反应性的变化均可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癫痫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对38例癫痫病患者发作间期的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了观察。结果38例中6例正常,4例Vm增快,3例Vm减慢,22例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BAV),3例BAV并Vm增快或减慢,脑动脉Vm异常发生率为84.21%(32/38)。说明癫痫发作间期脑动脉血流速度可有一定程度的异常改变,其异常改变的主要形式为BAV。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康复运动及百忧解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5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症状,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改善,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提高,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以减轻脑卒中抑郁症状,对患者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组和常规治疗护理组,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脉搏、血压和神经系统症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前后相比,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均有提高,但FNS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FNS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结论FNS组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妊高征患者脑血流变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35例妊高征患者(观察组)及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中、重度妊高征患者脑动脉Vs、Vd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观察组各条脑动脉的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条动脉P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同时观察36例妊高征患者眼底,仅3例中度及6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眼底血管有痉挛表现。说明:TCD能检测妊高征患者脑血管痉挛所致血流速度改变,表现为血流速度加快,脑血管舒缩功能降低。TCD能早期提供妊高征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资料,避免脑血管病危及孕妇安全。因而可作为妊高征患者预防脑血管并发症的监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兔脑外伤后经颅多普勒和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兔脑外伤后应用复方丹参 (SMC)对脑血流速度 (BFV)和脑水肿变化的影响 ,为临床上脑外伤后早期应用复方丹参提供参考。方法 2 0只兔均分为A(对照组 )和B(治疗组 )二组。治疗组 (B)采用复方丹参静脉注射 ,A组同样方法应用等量无菌生理用水。以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 (Vmca)和脑组织含水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致伤后第 1天 ,A、B二组Vmca明显下降 ,第 2、3、4天A组Vmca分别为 ( 1 9 1± 4 3)cm/s,( 1 7.9± 4.9)cm/s,( 1 9.7± 4.5)cm/s。B组分别为 ( 2 5 6± 4 6)cm/s,( 2 4 .5± 4.5)cm/s,( 2 5.8± 4.5)cm/s。A、B二组兔脑组织含水量百分比分别为 81 76± 0 53和 79 0 5± 0 54,B组治疗后Vmca高于A组 ,脑含水量低于A组 (P <0 0 5)。结论 复方丹参可改善兔早期脑外伤后的低血流速度 ,降低脑水肿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平衡能力和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61例临床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分为电刺激小脑组(FNS组)41例和常规组20例,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常规组增加中频电疗,FNS组增加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定综合功能。结果:治疗20次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BBS评分明显提高,FS-CSA评分明显下降(P〈O.05或0.01),与常规组比较,FNS组表现更突出(P〈0.01)。BBS与F孓cSA评分有趋好的一致性(r=0.79—0.99)。结论:FNS治疗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中频电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