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典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病因、危险因素。方法对本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经诊断及治疗的20例不典型小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心脏病心房纤颤、高脂血症、糖尿病、颈椎病、吸烟饮酒。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伴恶心呕吐但无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早期CT检查未发现梗死灶, MRI检查阳性率为100%。结论不典型小脑梗死常见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对于中老年眩晕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的一定要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TCD检测脑梗死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1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梗死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测,将患者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3cm^3)20例,小面积脑梗死组(≤3cm^3)68例,腔隙性脑梗死组(〈1.5cm^3)60例。分别在颈部、颞窗、眼窗、枕窗检测,并对所测动脉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和小面积脑梗死组血管狭窄率均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且大面积脑梗死组颅内动脉狭窄情况显著重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脑动脉硬化狭窄程度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CD技术对于早期发现患者的颅内脑动脉狭窄及其二级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7月我院住院45例小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脑梗死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39例行内科治疗好转,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好转,2例死亡,1例因病情变化死亡。结论小脑梗死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小脑梗死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易误诊。而早期诊断、正确治疗与小脑梗死的预后密切相关。现将我院2005-06~2009—10收治的20例小脑梗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赫木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50-151
目的:临床54例经脑CT或MRI证实的小脑梗死的分析探讨及预防。方法:治疗上抗凝、降纤、脱水、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活化脑细胞,防治并发症。结果:良性小脑梗死36例;假肿瘤型小脑梗死13例;昏迷型小脑梗死5例。CT扫描临床应用以前,小脑梗死的死亡率高。结论:这是因为当时小脑梗死多为解剖证实的缘故。随着CT、MRI的临床应用,小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及时发现和治疗小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小脑梗死能早期诊断,小脑梗死的预后多数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80例小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分析方法,总结80例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病灶大小、部位有关,良性小脑梗死预后好,占住性小脑梗死预后差。结论小面积小脑梗死预后好,大面积小脑梗死应积极治疗,必要时手术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小脑梗死常见症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近1年多来的小脑梗死患者,结合其病史及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危险因素、主要症状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所有小脑梗死患者均出现头晕,有些合并脑干梗死或枕叶、丘脑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心脏病是其危险因素,小脑梗死治疗住院好转率可达85.7%,其临床症状与病灶分布范围有关,19%患者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小脑梗死患者出现面瘫及共济失调症状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小脑梗死症状复杂多变,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应尽早识别明确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小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15例2型糖尿病合并小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及MRI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小脑梗死占同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16.7%。MRI见单纯小脑梗死4例,合并脑干或其他部位梗死11例。单纯小脑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等症状,合并脑干或其他部位梗死的患者除上症之外,还常伴有头痛、肢体偏瘫、感觉障碍等症。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小脑梗死并非罕见,应提高对该病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的认识,积极排查2型糖尿病,早期控制血糖,以降低临床漏诊率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糖尿病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1年1月~2006年12月40例糖尿病无症状性脑梗死与非糖尿病无症状性脑梗死36例进行比较,对照分析两组头颅CT、血胆固醇、纤维蛋白原、高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小梗死、多梗死灶为多见,糖尿病并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超重者易患无症状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2002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小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死)患者共87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11例.用雷尼替丁预防小脑梗死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且其医院感染发生率高,进一步影响疾病的预后,增加该病的致残率、死亡率,加重家庭、社会的负担。为更好地控制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该病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我们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407例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重点探讨MRI对临床诊治脑梗死的诊断意义。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观察组患者均行MRI检查;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均行CT检查;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诊断率分别为80%、85.7%、87.5%、80%;对照组诊断率分别为80%、71.4%、62.5%、60%。结论从本文研究的结果中可看出,MRI在脑干、小脑梗死及小梗死灶中的检查诊断率高于CT检查,为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起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及探讨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6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然后将两种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对脑梗死患者梗死类型、小病灶检出率及早期诊断率均明显好于CT,P均<0.05,两种检查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病灶类型、小病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均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磁共振血流成像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杰  王勇  刘怀军 《河北医药》2003,25(4):281-282
目的 了解脑梗死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的影像学表现以及评价MRA的诊断准确程度,并分析影响MRA诊断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我院1999年至2002年行MRA扫描的脑梗死病例50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MRA扫描对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而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前者病变主要以动脉闭塞为主,后者病变主要以动脉狭窄、硬化为主。结论 MRA可对脑内动脉主干及其1、2级分支动脉病变作出较准确诊断,对于脑梗死MRA有辅助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心络胶囊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小卒中,大麻烦",进一步强调了对血管病变特别是微血管病变的重视。在老年患者中多发的腔隙性脑梗死即为缺血性小卒中,因为临床表现轻微或呈亚临床表现往往被患者甚至医生忽视。近期研究表明 腔隙性梗死后1—5年,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风险增加1.6倍,总死亡增加1.8倍,而且与认知功能损害及抑郁有关。因此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现将近年来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得到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林民忠  欧冷冰  林捷 《海峡药学》2005,17(3):140-141
目的 观察金纳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了解金纳多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金纳多治疗组60例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60例,分别用药14d,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并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显效率,43.3%。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结论 金纳多能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和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与聚集,增强记忆力,改善认知能力,副作用小,金纳多治疗脑梗死优于丹参组,可作为脑梗死治疗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7.
陈俊卓 《河北医药》2006,28(8):705-705
脑梗死最常发生在放射冠区、颞叶、顶叶,小脑梗死较少见,现报告以突发眩晕为主要表现的小脑梗死3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小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症状,探讨小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4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是小脑梗死的主要致病因,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昏迷及小脑性共济失调,早期MRI是有效的诊断手段。24例患者中,经过治疗及1年随访,除4例因脑疝死亡外,其余皆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能够自理。结论早期MRI检查对小脑梗死确诊,防止漏诊及误诊有重要作用。在治疗过程中,注意防治脑疝及梗死后的出血,其对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C-反应蛋白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献丹  郑阿迈 《江西医药》2004,39(5):329-331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在脑梗死中意义。方法 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大面积、小面积及腔隙性梗死组,并设健康对照组,观察上述组别CRP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较健康对照组CRP值显著升高,而且在不同组别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RP值随梗死面积增大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RP水平升高。CRP升高,可损伤脑组织。血CRP水平,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转归、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小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临床更为少见。现将本院2006~2009年收治的小脑出血合并大面积脑梗死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