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与远侧指间关节变性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澎  楚同彬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4):2054-2055
目的 了解骨质疏松与远侧指间关节增生变形的关系,为临床治疗老年人常见的变性性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 1995/1997门诊就诊的50岁以上的女患者205例,不包括手指有创伤史及类风湿病的病例。根据手指远侧指间关节(DIP关节)的变形程度,参考Swanson分类方法,将DIP关节分为6级。选腰椎、髓关节及手指骨为测定部位进行骨密度评价。腰椎与髋关节用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法,手指骨用digital image processing(DIP)法测定。以Spearmem顺位相相关系数计算,P&;lt;0.05时判定有意义。结果 (1)DIP关节的级别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r=0.381,P&;lt;0.001)。(2)腰椎、髋关节及手指骨的钙盐含量与年龄存在有意义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071,P&;gt;0.05,与髋关节r=-0.612,P&;gt;0.05)。(4)DIP关节的级别与腰椎、髋关节的钙盐含量不存在有意义的相关性(与腰椎r=-0.071,P&;gt;0.05,与髋关节r=-0.180,P&;gt;0.05)。结论 DIP关节的变形程度与骨质疏松不存在有意义的相关性,但随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减少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豆蛋白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30只3月龄SD雌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S)组、大豆蛋白(soyprotein,SP)组和酪蛋白(casein,c)组。8周后测骨密度(BMD)等指标。结果(1)SP组的腰椎和股骨远端BMD均高于C组(P均<0.01),但腰椎的BMD低于S组(P<0.05).(2)SP组的腰椎抗压强度高于C组(P<0.01),股骨抗弯强度与C组无差异,二者均低于S组(P均<0.05).(3)SP组和C组的子宫重均低于S组(P均<0.05).结论大豆蛋白可以部分预防去卵巢大鼠骨量减少而对子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与血脂代谢异常. 方法测定 2000-05/09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住院的 44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糖、胰岛素及 C-肽,与健康对照组( 20例)比较. 结果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不合并高血压组的空腹胰岛素( fasting insulin,FINS)、 C-肽、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B) 、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ISI)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空腹血糖 (FBS)、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5).脑梗死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5). ISI与 FINS( r=- 0.82~- 0.71,P< 0.001), C-肽 (r=- 0.55~- 0.53,P< 0.01), ApoB(r=- 0.46 ~- 0.45,P< 0.05) 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r=- 0.56~- 0.58,P< 0.01)呈显著负相关,与 HDL(r=0.50~ 0.55,P< 0.05)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血脂代谢异常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利维爱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利维爱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 方法将 123例自然绝经后妇女随机分 2组 研究组每日口服利维爱 1.25 mg+ 钙尔奇 D 600 mg, 对照组每日口服钙尔奇 D 600 mg, 观察 12个月 . 用药前后分别检测腰椎 (L 2~ 4)及股骨颈 (NK)骨密度 (BMD)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 (BGP)和碱性磷酸酶 (AKP)及尿吡啶酚 /肌酐 (Pyr/cr)和钙 /肌酐 (Ca/Cr)比值 . 结果 (1)L 2~ 4、 NK两部位 BMD 研究组治疗后均增加 , 且前者上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对照组均下降无显著性差异 (P >0.05);治疗后 2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P< 0.05). (2)生化指标血 BGP、 AKP及尿 Pyr/Cr、 Ca/Cr 治疗后研究组均上升有显著性差异 (P< 0.01,P< 0.05); 对照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绝经后妇女每日服用 1.25 mg利维爱加钙尔奇 D可以提高骨量 ; 单用钙尔奇 D不能防止骨丢失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强直性脊柱炎(JAS)患者髋关节病变的X线表现及其病变分级与中轴关节下段病变分级的相关性.方法: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71例确诊的JAS患者的骨盆和腰椎X线平片进行阅片分析及BASRI评分.结果:髋关节问隙变窄25.35%(36/142)、股骨头基部骨赘形成22.54%(32/142)、髋臼囊变21.83%(31/142)、股骨头囊变19.01%(27/142)、髋臼骨赘形成16.20%(23/142)等征象最常见,常合并存在,且一般双侧髋关节均受累.髋关节与腰椎、骶髂关节及中轴关节下段(腰椎+骶髂关节)受累程度级别呈正相关(r=0.511、r=0.412、r=0.492,P<0.01).结论:与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共存的关节间隙变窄是JAS髋关节受累的特征性表现.JAS髋关节病变与腰椎和骶髂关节病变同步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治疗前后变化及其与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血清水平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4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病程≥ 5年组和病程 < 5年组,每组 20例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 2和 4周血清 IL 6和 sIL 6R水平,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氮平水平,以 20例女性健康者血清 IL 6、 sIL 6R水平作对照.治疗前与治疗后第 4周评定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 (PANSS)各一次. 结果①病程≤ 5年组患者治疗前血清 IL 6和 sIL 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1);治疗后第 1、 2和 4周血清 IL 6和 sIL 6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1).②病程 >5年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2和 4周血清 IL 6、 sIL 6R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01).③除病程 >5年组患者第 1周血清 IL 6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呈负相关( r=0.57,P< 0.01)外,余各时点血清 sIL 6R水平与氯氮平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 r=- 0.36~ 0.17,P >0.05).④氯氮治疗 4周后, PANSS减分率与 IL 6,sIL 6R减分率无显著相关( r=- 0.22~- 0.01,P >0.05). 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 IL 6、 sIL 6R水平与健康女性差异显著 ,氯氮平对 IL 6和 SIL 6R有抑制作用,氯氮平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对 IL 6,sIL 6R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半球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汉语语法缺失的词类理解障碍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相关机制. 方法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及<汉语语法量表>中的词类测试任务和语言符号操作任务对存在汉语语法缺失的30例左半球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试. 结果 2组受试者在词类及语言符号操作两项总分成绩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词类中的虚词、量词、复数"们"的测试成绩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名词、形容词、动词及代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符号操作项目中,2组的实质词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词的成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存在汉语语法缺失的左半球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在词类理解方面具有一定选择性的功能缺损,其相关机制可能与功能词类阶层破坏及功能词的异常加工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的变异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实验于 2001- 08/2003- 10在解放军一六○医院精神疾病防治中心完成.使用美国 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 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 46例患者(抑郁症组)以及 4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AEP)、事件相关电位 P300( event related potential P300, P300)的检测.同时抑郁症组完成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并于治疗 2个月时对抑郁症组进行了相同项目的随访. 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 P300靶 N2和 P3潜伏期均延迟 (t=2.15,4.22, P< 0.05和 0.01),靶 P3和非靶 P2波幅均降低( t=8.24,6.48, P均 < 0.01); AEP双峰 P2波的出现率增高(χ 2=17.68, P< 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抑郁症组 P300大部分变异指标明显变化( t=2.52~ 9.06, P< 0.05~ 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t=0.83~ 1.75,P均 >0.05); P300非靶 P2波幅与 AEP双峰 P2波的出现率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 t=6.03,χ 2=13.91, P均 < 0.01); HAMD总分及大部分因子评分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56~ 9.61,P< 0.05~ 0.01).治疗前后, P300主要指标的差值与部分精神症状的变化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r=0.224~ 0.342,P< 0.05~ 0.01). 结论抑郁症患者脑诱发电位有自己的变异特点,在协助诊断抑郁症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8 Hz,90 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 48只雄性 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 6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 1,7,14,21,28 d组,每组 8只.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状况. 结果频率 8 Hz,声压级 90 dB次声分别作用 2 h/d后,次声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1 d组未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P >0.05),7 d组可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F=42.18,P< 0.01),14 d组明显升高(F=42.18,P< 0.01),21 d组凋亡细胞较 14 d组明显减少(F=42.18,P< 0.01)但仍高于对照组(F=42.18,P< 0.05),至 28 d组与对照组已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结论次声 8 Hz,90 dB作用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海马细胞凋亡数量有不同程度增高;随作用时间延长,海马细胞对次声作用产生适应性. 8 Hz,90 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0.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瀑  严立 《检验医学》2004,19(4):341-343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的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LN和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无肾炎患者血清ANuA,并同时进行抗双链DNA(抗dsDNA)和抗Sm抗体检测.结果 LN组与SLE无肾炎组患者ANuA阳性率和抗dsD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而抗Sm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LN组中,ANuA阳性率高于抗dsDNA(P<0.05),在SLE无肾炎组中,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14例尿蛋白<3.5 g/24 h的LN患者ANuA阳性率高于抗dsDNA(P<0.05),而21例尿蛋白≥3.5 g/24 h的LN患者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LN组患者血清ANuA含量明显高于SLE无肾炎组.结论血清ANuA的检测对于LN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