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肝细粒棘球蚴的原头蚴,经口人工感染野生红狐(Vulpes vulpes)。118d后解剖小肠壁附着有成熟的细粒棘球绦虫。虫体染色后,对其形态特点作了描述。与人工感染犬细粒棘球绦虫作了形态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认为新疆北疆地区,野生红狐也可能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的自然终宿主。这种潜在宿主的存在在包虫病的防治及流行病的研究中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细胞的方法,观察其细胞形态特点。方法:分别采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法、玻璃匀浆器研磨法、玻璃匀浆器轻研磨与0.25%胰蛋白酶消化结合法对原头蚴体细胞进行分离。应用倒置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比较3种方法分离出的细胞形态特点。结果:3种方法均可获得原头蚴体细胞,但通过比较发现,玻璃匀浆器轻研磨法结合0.25%胰蛋白酶4℃下消化原头蚴约4~6h后所获得的细胞效果最好,其结构与形态都较完整。分离出的原头蚴体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实质细胞、单核的未分化细胞、糖原细胞和肌细胞,4种细胞具有其各自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初步建立了体外分离细粒棘球蚴原头蚴体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5.
6.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抗原对犬的免疫效果和抗原组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细粒棘球绦虫活原头蚴匀浆抗原和分泌抗原2ml,加完全佐剂和不完全佐剂,免疫犬2次,每次间隔21天,可使犬获得不完全抗攻击感染的能力。匀浆抗原的免疫优于分泌抗原,感染率为25%,与对照组90%比有显著差异,并对体现人虫体的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孕卵率为0;分泌抗原的感染率、孕卵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经抗原蛋白组份分析,原头匀浆抗原显示14条蛋白组份,分别为22.5、31.0、36.0、40.0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27例经手术证实的脑细粒棘球蚴囊肿的颅骨平片,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CT 检查的表现,并对它们的诊断价值予以讨论。临床资料男20例,女7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3岁半;藏族19例,汉族8例;皆有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子束照射对体外培养的细粒棘球蚴形态结构、死亡率及其p38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集自然感染的绵羊肝中的细粒棘球蚴原头蚴,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0 Gy、30 Gy、60 Gy的不同剂量的6 MeV电子束各照射1次,照射后连续培养3 d、14 d,光镜观察虫体的大体变化及死亡率,qRT-PCR法测定p38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60 Gy组较0 Gy、30 Gy组原头蚴变性坏死数目明显增多,死亡率有差异(P<0.0125),连续培养天数(3 d、14 d)对虫体死亡率无影响。经电子束照射后,30 Gy、60 Gy组原头蚴p38 mRNA表达水平较0 Gy组升高(P<0.05)。结论 体外培养的原头蚴经电子束照射后大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死亡率升高,且与电子束的剂量存在量效关系;p38 mRNA的表达量随着电子束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p38基因可能参与电子束所致体外杀伤棘球蚴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评价纳洛酮对细粒棘球蚴所致过敏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干预效果。方法:实验绵羊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6只,均为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绵羊,采用新鲜包虫囊液攻击发敏,建立过敏性休克模型,干预组立即给予静脉注射纳洛酮0.1mg/kg,然后每分钟2μg/kg持续输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输注。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技术分别于休克前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攻击发敏后3.5min,干预组和对照组MAP均迅速下降,而PAP、PCWP迅速升高,纳洛酮干预后MAP迅速恢复,而对照组MAP呈持续低水平状态,60min后才逐渐恢复。干预组CO维持高水平状态,与对照组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MPAP、PCWP各时点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学检查:两组均有肺间质及肺泡腔水肿、渗出、出血,对照组肺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Ⅱ型细胞缺失、肺泡萎陷等均较干预组明显。结论:纳洛酮能促进过敏性休克MAP、CO升高,改善体外周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加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流灌注,并间接改善微循环,对MPAP、PCWP没有明显降低作用,但可抑制肺泡透明膜的形成,防止肺泡萎陷,改善弥散性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通过EST方法对细粒棘球蚴cDNA库进行筛选,将得到的EST序列送入GenBank和EBI进行同源性分析及登陆,对有意义的EST进行通测,得到了完整的细胞线粒体rRNA序列。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质粒转化。为细粒棘球蚴的系统分类,鉴定及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作者观察(1)76例未经抗棘球蚴药物治疗,手术摘除人肝(36例)、肺(40例)棘球蚴,其中有异常形态的肝囊8例(8/36,22.2%)、肺15例(15/40,37.5%)。(2)经丙硫咪唑治疗、手术摘除囊肿2例。(3)有异常形态的羊、牛及骆驼棘球蚴共38例,其中羊肝12例(12/35,34.2%)、肺10例(10/35,28.5%),牛肝4例(4/20,20%)、肺6例(6/20,30%),骆驼肝4例(4/10,40%)、肺2例(2/10,20%)。(4)人工感染杂交小白鼠106只,腹腔棘球蚴有异常形态者42例(42/106,42.4%)。这些异常形态结构多发生于角质层,生发层则罕见。囊壁表面也明显易见。它们的形态表现为:蜂巢状结构,斑块形成,皱折条纹,结节样变,棘状突形成,空泡形成,纹理改变,裂隙形成、波状纹,弹簧样纹理,结晶形成,不同区带形成,菜花样组织增生,局部性组织增生,纹理紊乱、破坏。  相似文献   

12.
<正>细粒棘球蚴病是一种地方流行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极大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是全球性重要的经济和公共卫生问题。免疫预防是控制细粒棘球蚴病流行的有效手段,用疫苗预防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能够彻底控制包虫病的流行,是有效的防治措施。研究发现各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67例肝细粒棘球蚴病的CT表现,其中包括单房性包虫囊肿32例、多房性包虫囊肿35例。囊肿有钙化42例,并发破裂/感染34例。作者认为本病最主要的CT表现为肝内有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阴影,CT值近于水。囊壁的显示及其钙化、子囊的存在,囊膜剥离征则具有特征性,可作为CT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作者探讨了本病CT表现的病理基础,并提出与肝囊肿、肝脓肿、坏死性或囊性肝转移瘤以及少见的肝内胆管癌和特殊的肝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15.
细粒棘球蚴细胞系(13G-5)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鉴定 13G 5细胞系细胞是否来源于细粒棘球蚴细胞。【方法】用不同代次的细胞系细胞接种Km小鼠腹腔 ,观察是否形成包囊或类似包囊 ,病理切片证实 ;用形成的包囊材料进行体外培养 ;测定接种小鼠的特异抗体效价 ;用酯酶同工酶鉴定细胞系。【结果】细胞系细胞在小鼠腹腔能形成包囊或类似包囊 ,病理切片观察包囊结构清楚 ,体外培养 ,未能见到细胞贴壁生长和活原头节 ,将培养悬液涂片 ,吉姆萨染色后镜检 ,只见到极少量细胞 (类似于生发层细胞 ) ,也未见到原头节。实验鼠抗体滴度的倒数为 32 0~ 5 12 0之间 ;酯酶同工酶检测结果 :细粒棘球蚴原头节、13G 5细胞系细胞、包囊液含有相同的酯酶同工酶谱 ,在同一位点出现相同的一条酶带。【结论】 13G 5细胞系来源于细粒棘球蚴细胞。  相似文献   

16.
1997~1999年我院收治3例心脏细粒、泡状棘球蚴病,现将其寄生虫学分类及影像学检查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细粒棘球蚴病 例1 女性,25岁,例2 男性,36岁,均有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不适。包虫三项:卡松尼、间接血球凝集、包虫对流免疫试验阳性。心脏B超检查:例1,左室后侧方心包腔可见45mm×25mm囊肿,囊内见一细条带,诊断:心包囊肿(包虫?)。例2,心包腔内回声强弱不一的多发性肿块,集中在心尖部,并侵及心肌突入左心室腔内,诊断:心包包虫。X线检查:例1、例2心脏均中度增大,心脏两缘突出于心影之外的多发性肿块影致心脏轮廓变形,无钙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体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相关文献复习,对34例细粒棘球蚴病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对其临床及组织形态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细粒棘球蚴病在人体组织中呈囊性占位性病变,肝脏最常见(占70.5%),肺脏次之(占14.6%),女性显著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2.7。30例可见角质层,3例可见原头蚴。角质层与正常组织间为厚薄不一的肉芽组织。结论 细粒棘球蚴病在牧区有广泛传播流行,女性为主要受害人群,肝脏为主要受累器官。临床上容易误诊为肝囊肿、肝脓肿、肝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细粒棘球蚴病是多发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称包虫囊肿,简称包虫病。主要侵入肝、肺等器官,虽累及妇女生殖系统者也不罕见,但妊娠合并细粒棘球蚴病却相对罕见,容易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人体肺或肝内棘球蚴的生发囊或原头蚴接种杂交小白鼠腹腔,最初可见游离的原头蚴周围有大量中性细胞及少数嗜酸性细胞,原头蚴结构模糊,生发囊外有明显的细胞反应带。如系存活的原头蚴其内部结构多集聚于一处,并有少数顶突钩,原头蚴可向不同方向形成有角质层外被的突起,突起可脱离原头蚴,形成有角质层的新个体,但未见内侧有生发层存在。  相似文献   

20.
细粒棘球蚴抗血清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制备用于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目的基因免疫学筛选的抗血清,并且进行特性鉴定,用抗原免疫法获得抗血清,并用Westen-blot法和ELISA法对其特性进行鉴定。结果,经Westen-blot法鉴定,制备出的抗血清能识别分子量为32、36、42、58、67kDa以及88kDa以上的细粒棘球蚴天然抗原成分,而对照组血清则不能识别相应的蛋白。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10-4。制备的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