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肉芽组织内血管生成过程中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周细胞的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作用。方法:采用双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对7例患者的肉芽组织进行研究。结果:周细胞不仅参与血管成熟过程,而且肉芽组织内血管新生的早期即有周细胞存在。结论:周细胞参与肉芽组织血管生成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周细胞在创面修复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出现、分布规律与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免疫组化、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电镜技术及形态定量分析方法观测小鼠皮肤全层切割伤模型(1~9 d),特别是早期1、3、5、7 d创面修复肉芽组织内血管生成过程中,周细胞的出现、分布规律.离体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分化的周细胞前体细胞10T1/2模型,观察其在细胞外基质胶立体培养的变化.结果 周细胞可见于肉芽组织血管生成早期(1~7 d),且周细胞阳性染色的细胞数较内皮细胞多.肉芽组织内毛细血管和周细胞的数量在伤后持续增加,直到伤后5 d达峰值.周细胞在肉芽组织中还可形成条索状、腔样结构;离体培养的周细胞在细胞外基质胶内能够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 周细胞参与了肉芽组织早期血管生成过程并可形成腔样结构,可能在血管生成中具有主导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PDGFRβ受体拮抗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75mg/kg)阻断PDGFβ受体通路对周细胞的调控在创面修复特别是肉芽组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体观测、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结合形态定量分析方法,研究PDGFβ受体阻断后创面愈合情况,并着重观测早期1~10d肉芽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微血管形态、密度,周细胞标记指数状况,分析周细胞变化与血管生成、创面愈合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创面修复改变的联系与规律。结果对照组创面10d左右愈合,12d完全愈合,而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愈合时间延长多至14d,17d完全愈合,与对照相比延迟4~5d;创面残留面积伤后1d起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并见于主要观测点。致伤后创面修复组织病理变化呈现炎症、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改变,其中的血管生成及周细胞主要见于肉芽组织增生期(3~10d),以5、7d为明显;周细胞标记指数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但甲磺酸伊马替尼组较对照组微血管密度、周细胞标记指数则明显降低(P〈0.05),且微血管管腔较大,以肉芽组织较丰富的5、7d时为明显,并与周细胞标记指数相关。此外甲磺酸伊马替尼组肉芽组织内还呈现细胞(主要是成纤维细胞为主的梭形细胞)数目、形成的胶原纤维较对照组减少等变化。结论 PDGFβ及其受体通路在创面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对周细胞的作用可能影响血管生成及胶原形成等过程延迟创面修复,提示周细胞是血管生成中的重要组分之一,而PDGFβ受体通路对周细胞具有特异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α-SMA结合部位标记新生血管周细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α- SMA)在新生血管的结合部位标记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对乳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应用普通电镜及免疫电镜方法 ,观察α- SMA在乳腺癌间质新生血管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同时以 7例肉芽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超微结构观察发现α- SMA在新生血管壁细胞上有表达 ,进一步免疫电镜证实此种α- SMA表达阳性细胞为周细胞。结论 :α- SMA在新生血管的结合部位可作为周细胞标记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6):515-518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MOD)及牛磺酸处理组(TAU)。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成模2周后,将各组大鼠背部剃毛并剪一直径为2 cm的切口。牛磺酸处理组大鼠给予牛磺酸治疗。观测各组大鼠伤口愈合情况,3周后,收集血样品,处死大鼠并收集伤口肉芽组织。肉芽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观察肉芽组织形态学变化;Masson切片染色观察胶原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VEGFR、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伤口愈合速率较对照组变慢,血清VEGF及PDGF水平降低;模型组大鼠伤口组织VEGF表达及VEGFR、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牛磺酸处理加速伤口愈合,改善血清中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PDGF水平。牛磺酸治疗增加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并提高组织中VEGFR、ER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组织形态学显示,牛磺酸能促使肉芽组织中的胶原有序排列,且增加肉芽组织中小血管的生成。结论:牛磺酸可通过促进糖尿病大鼠伤口肉芽组织中血管生成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β3整合素mRNA在肉芽组织血管生成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作RT-PCR法定量分析人正常皮下组织、增殖期肉芽组织(伤后7-12d)及成熟期肉芽组织(伤后30-35d)VEGF及β3整合素 RNA的水平,结果 在正常皮下组织中,VEGF及β3整合素mRNA呈低表达,而在增殖期肉芽组织中表达升高,待肉芽组织完全成熟后二者的表达又有所降低。结论 VEGF及β3整合素mRNA的水平与肉牙组织的血管生长过程呈动态相关,提示两种蛋白质可能在肉芽组织血管生成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 VEGF)在胶质瘤及瘤周组织的基因表达 ,探讨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及瘤周组织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 2 3例人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和 7例正常脑组织中 VEGF的基因表达。结果 :VEGF在胶质瘤组织主要表达于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 ,瘤周组织表达于变异的星形胶质细胞 ,而正常脑组织几乎无表达。胶质瘤及瘤周组织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 ( P<0 .0 0 1 ) ;胶质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瘤周组织 ( P<0 .0 1 ) ,而瘤周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肿瘤组织 ( P<0 .0 1 )。结论 :VEGF在脑胶质瘤及瘤周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及瘤周组织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王艳  邵建华 《医学综述》2002,8(12):687-689
尽管血管系统的建立是需要多种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 ,血管网的最初形成首先是由一种细胞完成的 :即内皮细胞[1 ] 。由于循环系统的血管由形态和功能完全不同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组成。血管内皮细胞与其周细胞哪些生成动脉 ?哪些生成静脉 ?哪些生成毛细血管 ?决定性的分子信号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在细胞的血管特异性命运中起作用的分子学研究 ,目前尚在起步阶段 ,但已发现动静脉内皮细胞在血管发生 (vasculogenesis)后、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前就已经存在分子学上的差异 ,如斑马鱼主动脉形成中所需的特定基…  相似文献   

9.
作者介绍了通过大鼠肉芽组织的各种成分分析来研究甲基强的龙松(MP)和维生素A(VA)对伤口愈合的影响。肉芽组织的生成是用粘胶纤维素海绵皮下埋藏刺激引起。两种药物或局部应用,于手术时放入海绵中,或在3周观察期间每天全身应用。MP单独应用时不论局部或全身均可使肉芽组织形成迟缓,表现为胶元含量减少以及血管增生延迟。这种作  相似文献   

10.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深入研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过程,多种细胞和大量的血管生成调节剂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1.
aFGF对大鼠胃粘膜溃疡的促愈合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生细胞长因子(aFGF)对大鼠胃粘膜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用醋酸酐诱发大鼠胃粘膜溃疡建立动物溃疡模型,以aFGF多克隆抗体作为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FGF在溃疡区的表达情况。结果:aFGF在溃疡区肉芽组织细胞浆中有高度表达,aFGF使溃疡区中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加。结论:aFGF通过促进血管生长,及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等增殖作用加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局部应用miR-26a抑制剂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制作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设为miR-26a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对创面愈合速度、肉芽组织厚度、表达CD31的新生血管、表达Ki67的增殖期细胞数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miR-26a抑制剂组较对照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术后第10天,miR-26a抑制剂组创面肉芽组织厚度为对照组的2倍(P<0.05),每张切片内CD31阳性新生血管数分别为65.0±11.7和33.5±13.0(P <0.05),Ki67阳性细胞总数占细胞总数百分比分别为69.5±15.7和46.3±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6a抑制剂能诱导创面血管新生和细胞增生,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bFGF浸泡移植大鼠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对皮片成活率的影响,为临床提高全厚皮片移植的成功率提供实验依据和临床依据。方法:SD大鼠1 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于每只大白鼠背部前后相对固定的位置剪取2片直径约3cm带真皮下血管网的皮片(包括背部肉膜层,在背部肌膜的浅面进行) ,第1组前侧皮片即为实验组,将所取皮片应用贝复济( 36 0 0 0AU/1 5mLbFGF)浸泡1 0min后,回植原位,周边间断缝合,并打包固定。第1组后侧所取皮片为对照组,所取皮片应用生理盐水浸泡1 0min后,回植原位,周边间断缝合,并打包固定。第2组大鼠以后面所取皮片为实验组,而以前面所取皮片为对照组,其余处理同前。术后5d ,将大白鼠处死,肉眼观察皮片成活情况,取材组织学检查毛细血管数目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片成活率依次为95%和72 %。经配对t检验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t =3 .4 53,P <0 .0 1 )。镜下毛细血管数量有明显差异(t =2 . 51 ,P <0 . 0 5)。肉芽组织生长厚度有显著差异(t=3 .30 7,P <0 . 0 1 )。结论:局部应用bFGF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对提高皮肤移植的成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From the femoral heads of nine cases of advanced osteoarthritis of hip joint, three categories of granulation tissues with different colors (bright red, dark-red and white granulation tissues) and texture were obtained. After processing, the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transformation of the granulation tissues from bright red to white, the collagen fibers therein contained gradually changed from fine to thick ones. Nevertheless, the cellular components in these three types of granulation tissues always possess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fibroblasts and chondrocytes, i.e., fibroblastic configuration with pericellular Type I collagen fibrils bearing 64 nm periodicity; and chondrocytic scallop-shaped cytoplasmic membrane with intracytoplasmic fat droplets and glycogen granules and pericellular Type II collagen fibrils. All these indicated that in osteoarthritis of hip joints, the granulation tissues of the femoral heads transformed eventually into fibrocartilage, irrespective of their color and texture.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大鼠肛瘘术后创面修复中血管生成及微循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2只雄性SD大鼠用于模拟肛瘘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温和灸组、微波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术后第1天起,温和灸组艾灸治疗创面15min;微波治疗组予微波照射创面15min;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第1、3、7和14天(治疗1、3、7和14d,)从各组取出6只大鼠检测创面血流后处死,采集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创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及CD34计数情况。结果:温和灸在创面修复初、中期能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增加创面局部血流,在术后第3天时开始增加,第7天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在创面修复后期(第14天),温和灸组和微波组创面局部血流和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减少。治疗3、7和14d时,温和灸组大鼠创面局部血流、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d时与微波组比较,温和灸组大鼠创面局部血流、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14d时明显下降(P〈0.05),但CD34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和灸对创面局部血流、创面肉芽组织中VEGF表达及CD34计数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可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石膏炮制前后的生肌药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考察生、煅石膏的生肌作用。方法于大鼠背部两侧脱毛区用手术刀切割直径约为1.5cm圆形创口2个,间距约为2cm,深达肌层,肌层伤口厚度约为0.15cm,建立大鼠肌层创口模型。将40只形成创口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贝复济治疗组、生石膏治疗组、煅石膏治疗组。然后于创口处分别撒敷生、煅石膏细粉,喷洒药物贝复济,分别于第8和第14天观察创口肉芽组织的修复状态。结果煅石膏治疗组与模型组和生石膏治疗组比较,大鼠创口成纤维细胞数、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和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面积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贝复济治疗组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石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煅石膏能促进大鼠伤口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形成,加快肉芽组织增生,从而促进皮肤创口的愈合。石膏煅制后药效发生改变,具有生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微泡促进基因局部转染大鼠损伤跟腱及肉芽组织的最适超声转染条件。方法 建立双侧大鼠跟腱损伤模型,在大鼠双侧损伤跟腱内局部注射微泡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质粒混合溶液,应用不同输出功率、占空比及超声辐照时间的超声辐照双侧损伤处跟腱,根据荧光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下EGFP表达结果判断转染效果。根据基因转染效果最高,同时正常组织损伤坏死最小筛选出最合适的照射条件。将大鼠分为4组:①质粒+微泡+超声辐照组,②质粒+微泡组,③质粒+超声辐照组,④单纯质粒组。根据前几步所选取的条件辐照损伤跟腱,观察跟腱及肉芽组织内的EGFP表达情况及正常组织损伤情况。 结果 在超声输出功率2 W/cm2、占空比20%、超声辐照10 min条件下,跟腱及肉芽组织内EGFP表达明显,且无明显正常组织损伤。超声辐照+微泡+质粒组跟腱及肉芽组织内EGFP表达高于其余3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适合的超声辐照条件下,超声联合微泡能明显增强损伤肌腱及肉芽组织的基因转染效果,且不损伤正常组织,这为肌腱损伤的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NaoXinTong,NXT)对Ⅱ型糖尿病小鼠伤口愈合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将8-12周db/+小鼠db/db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质量随机分组db/+Saline组、db/db Saline、db/db NXT(0.7 g/kg)组,建立切除伤口夹板模型,每天灌胃给药并记录小鼠体质量,每两天监测空腹血糖并对伤口拍照测量伤口面积,分别在术后7、16 d取小鼠伤口处皮肤组织,小鼠伤口处皮肤组织进行切片或立即冷冻保存。HE染色观察伤口边缘肉芽组织的面积和上皮化,Lectin免疫荧光检测伤口周围毛细血管的密度,新鲜组织用来提取蛋白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VEGF、PI3K/p-PI3K、AKT/p-AKT、eNOS/p-eNOS在伤口边缘的表达。[结果]与db/db Saline组相比,db/db NXT组小鼠伤口愈合率增加,肉芽组织面积和上皮化增加,伤口周围的血管密度和VEGF的表达增加,PI3K/AKT/eNOS的磷酸化增加,但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糖尿病小鼠的体质量和空腹血糖没有变化。[结论]脑心通胶囊通过激活PI3K/AKT/eNOS信号通路增加VEGF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增加肉芽组织的形成和上皮化,加速Ⅱ型糖尿病小鼠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