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胰腺癌在磁共振成像中的主要征像以及早期诊断胰腺癌与胰腺周围疾病的鉴别,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价值.方法 根据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中的30例初步证实为早期胰腺癌的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取30例为胰腺周围疾病的患者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同时进行磁共振成像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将两组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价值并且分析.结果 在研究组中的30例早期胰腺癌的患者里面,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27例,在对照组的30例周围疾病的患者里面,有26例患者诊断为胰腺周围疾病,另有4例患者诊断为早期胰腺癌,研究组诊断早期胰腺癌的准确率达到了9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只有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无辐射性以及对于现实胰腺是否侵犯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很好的显示出来,让其胰腺的疾病和早期的胰腺癌之间可以相鉴定,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准确诊断早期的胰腺癌还是值得成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确诊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胰腺多血供,病变早期基于微循环变化,继而影响内外分泌功能。MSCT胰腺灌注成像通过胰腺组织内对比剂的浓度变化直接反映胰腺血流微循环,间接评价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及其病理变化,有助胰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与其它影像灌注技术如MRI、SPECT及US等有较好的一致性。综述MSCT胰腺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最新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胰腺进行常规的CT扫描和动态增强扫描,是影像工作中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对胰腺形态的检查方法有多种,如超声、CT、MRI、MRCP、ERCP等,但CT仍是目前诊断胰腺疾病的重要方法,且准确率可达7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胰腺是腹膜的后位器官,胰腺形态的个体差异很大,早期胰腺疾病的的临床症状又很不确定,所以,尽管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对胰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仍存在有很大困难,现将胰腺疾病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胰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腹部病症,它包括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胰腺囊内新生物,腹腔内胰源等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胰腺疾病十分凶险,并发症多,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CT、MRI、B超、介入检查成为诊断胰腺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胰腺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新发现、检查方法、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提高对胰腺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超声内镜检查因其在胰腺疾病诊疗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一项重要诊疗技术,特别是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胰腺肿瘤术前分期和鉴别诊断等有很高的准确度.现就超声内镜检查术在胰腺疾病的诊疗新进展、新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ERCP技术现已成为临床诊断胆胰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它为胆胰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资料。通过ERCP能得到胆系和胰管的清晰图像,为临床分析诊断胆道和胰腺疾患提供了更多的线索,特别是对未发生黄疸之壶腹癌、十二指肠乳头癌能得到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其它方法所不能比。近年来利用插管技术收取胰液为研究胰腺外分泌功能及诊断胰腺疾患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7.
胰腺疾病内镜诊断与治疗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兆申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2):961-963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在胰腺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日趋成熟 ,已成为胰腺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 ,也使胰腺疾病的微创治疗进入一个划时代阶段。作者现主要就胰腺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一、胰腺疾病内镜诊断技术1 细胞学 :慢性胰腺炎因与胰腺癌影像学表现相近而鉴别困难 ,细胞学诊断则可为胰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组织学依据。由于十二指肠液细胞学检查诊断敏感性明显低于刷检与活检 ,目前已被替代。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细胞刷检具有直接从病灶获取大量典型细胞等优点 ,并且可用于不同部位的胰…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外科具有微创优点,已广泛用于肝胆及胃肠道疾病的治疗。但由于胰腺位置深,显露困难,且术后易出现胰漏等严重并发症,腹腔镜胰腺手术仍罕见报道。自2001年1月至2006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将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一期或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行腹腔镜检查及灌洗引流,胰腺假性囊肿行腹腔镜手术引流,胰腺真性囊肿行腹腔镜手术切除,胰腺肿瘤行剖腹前腹腔镜检查及肿瘤切除 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等,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腹腔镜技术在胰腺真性囊肿诊治中的应用胰腺囊…  相似文献   

9.
胰腺疾病近年来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然而,其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存在很多难点,因此,能准确地对胰腺疾病进行诊断,从而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磁共振成像中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的出现,使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胰腺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当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对目前IVIM-DWI在胰腺疾病当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结构和功能持续性损害、胰腺组织节段性或弥漫性的发生慢性进行性炎症,胰腺泡和胰岛组织萎缩,胰腺实质广泛纤维化钙化及胰腺导管串珠样改变等不可逆的胰腺实质破坏.慢性胰腺炎常见病因包括酗酒、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胰腺先天性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以及后期胰石和假性囊肿的形成.临床患者多痛苦不堪,因此应探讨一些早期诊断标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1.
胰腺血供较丰富,各种病变均可影响胰腺实质的血流灌注.目前CT已成为胰腺首选检查方法,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及病理变化,从而达到形态诊断与功能诊断的有机结合,有助于胰腺疾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对胰腺CT灌注成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胰腺损伤后的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的特征,往往合并其它脏器的损伤,因此,给诊断及治疗带来不少困难。单纯性胰腺断裂伤临床较少见,仅占胰腺损伤的10%左右,探讨早期胰腺断裂上的诊断及治疗,以便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7年4月收治的5例,单纯胰腺断裂上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早期剖腹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单纯胰腺断裂愈后良好,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超声医学的发展,集内镜与超声一体的内镜超声逐步应用于临床。不但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而且随着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也扩大到胰腺、胆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高频扫描获取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观察胰腺,胆道病变的细微结构,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内镜超声在胰腺和胆系疾病诊治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李运泽 《华夏医学》2008,21(1):197-199
近年来胰腺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声内镜、胰管镜和治疗性ERCP的开展应用,胆胰疾病的诊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现在不但可以在内镜下取材或通过间接影像来提高胰腺疾病的诊断率,而且治疗性内镜因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低等优点,现已成为胰腺疾病微创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已取代了外科手术。现就近年来胰腺疾病内镜诊断和介入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胰腺疾病主要包括胰腺炎、胰腺癌和胰腺囊肿等。因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并且毗邻血管,周围结构复杂,因此,胰腺疾病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有时比较困难。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胰腺疾病的诊断率,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抽吸(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能对胰腺疾病作出组织细胞学诊断,并且能行EUS下治疗。本文对EUS在胰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胰腺癌(PC)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FCP)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迄今仍是临床工作的难题之一,两者无论是临床还是影像学表现都缺乏特征性,鉴别诊断十分困难。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对胰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及诊断鉴别有了很大进展,对临床治疗具有深刻影响。本文就超声、CT、MRI、PET/CT在PC与FCP鉴别诊断中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会议征文     
第1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会议 此会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病学分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主办,定于1997年10月28~3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征文内容:幽门螺杆菌、胃癌、结肠疾患、消化管动力学疾患、胰腺胆管疾患、消化道激素、治疗内镜在胆管疾病中的应用、治疗内镜在胰腺疾病中的应用、腹腔镜诊断慢性肝炎、腹腔镜治疗的应用、早期大肠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超声内镜、激光在消化内镜中的应用、病毒性肝炎、肝硬变及门脉高压、肝癌、酒精性及代谢性肝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研究正常胰腺钩突标志性层面的双层螺旋CT增强表现,分析胰腺钩突形态及毗邻关系,以提高胰腺钩突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抽取本院无胰腺和肝胆疾病病例87例,男68例,女19例,年龄20~80岁,均行上腹部双层螺旋CT增强扫描。按年龄分为5组,分别测量胰腺钩突形态、大小。结果:胰腺钩突大小、形态在不同个体差异较大,钩突左侧到达肠系膜上动脉后方者较少,没有超越肠系膜上动脉左缘的。胰腺钩突横径为(31.92±6.69)mm,前后径为(21.32±4.13)mm,不同年龄患者径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双层螺旋CT对正常胰腺钩突标志性层面进行测量,对胰腺钩突毗邻关系的分析具有实用性,对胰腺钩突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手术治疗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胰性胸腔积液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6例胰性胸腔积液分析,指出其病因最常见为胰腺疾病或外伤,其中慢性胰腺炎最多见,少见病因为外伤性食管破裂及肺腺癌。胸腔积液内淀粉酶明显升高是诊断胰性胸水的主要依据。早期X线检查、B超或CT检查可以明确胸水内胰液可能来源。疾病早期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尽量减少胰液分泌,使胰腺充分休息的各种措失,及持续的胸膜腔闭式引流。如保守治疗无效或早期明确诊断胰性胸水是由于食管穿孔、胰头癌、肺腺癌等引起,则应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病灶切除、修补食管穿孔及胰液内引流术。强调手术治疗同时,保守治疗措失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20.
唐晓铃  郑明友 《重庆医学》2008,37(14):1625-1626
经内镜逆行胆胰造影(ERCP)是胆道、胰腺、十二指肠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而基于ERCP技术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可对胆道结石、胆道蛔虫、乳头狭窄等疾病进行治疗,避免了再次开腹手术治疗,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1]。目前以ERCP技术为基础的诊疗技术已成为胆道、胰腺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