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无线胶囊内镜(W CE)提供了小肠的内镜检查,可能因此改变小肠病变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目的:本前瞻性研究旨在确认克罗恩病患者行W CE的信息获取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56例连续的克罗恩病患者接受了CT小肠造影,排除狭窄<10m m的患者,对其余患者施行W CE。结果:15例患者(27%)由于CT小肠造影发现肠腔狭窄而不能施行W CE。剩余41例患者中,W CE发现25例患者有空肠或回肠病变,而CT小肠造影仅发现12例(P=0.004)。所获信息主要来自较小黏膜病变的检测,如绒毛剥脱、口疮样溃疡或糜烂。在检查回肠末端或接近末端的病变时,两种方法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胶囊内镜对采用传统方法 未能明确的小肠可疑克罗恩病患者的诊断效果,以探讨其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4月,笔者对45例可疑患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上述患者均存在腹痛、消瘦、便潜血阳性、缺铁性贫血、腹泻和发热等症状,并经结肠镜、胃镜、X线钡餐造影、小肠钡灌造影、血管造影或核素扫描等检查未发现异常,且病程均超过2年.结果 45例患者中25例(55.6%)被诊断患有小肠克罗恩病,20例(44.4%)患者没有阳性发现.病变主要累及小肠远侧端,病变表现为黏膜糜烂(6例),溃疡(10例),结节样黏膜增生(6例)和肠腔狭窄(3例).结论 胶囊内镜是对小肠疾病具有诊断价值的医疗设备,对传统的检查方法 均无阳性发现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以成为早期发现小肠克罗恩病有价值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磁共振成像(M RI)在小肠疾病中可能具有优势。本研究目的在于优化M RI技术,并将M RI与传统的灌肠造影(CE)相比以评价其作用。材料与方法:对36例疑似克罗恩病患者进行了M RI和CE检查。基于26例患者的先导性研究,确定了口服梅汁和大量纤维素缓泻剂的最佳用量。通过呼吸暂停技术和丁基-东莨菪碱,运用虚拟内镜可以获得T2加权像和钆增强的T1像。CE采用十二指肠插管并注入空气和钡剂。分别由2名影像学医师对各自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最后,对每例患者的不适程度进行评分,并确定其认可哪种方式。结果:M RI技术确保了小肠足够的膨胀度,并…  相似文献   

4.
刘俊超  宫小玉  甘虎 《安徽医学》2011,32(7):906-908
目的 探讨小肠克罗恩病经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6例临床疑似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与先前的插管法小肠钡餐灌肠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病理和临床随诊确诊后,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准确率.结果 56例疑似患者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最终确诊为小肠克罗恩病50例(89.3%),经病理和临床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胶囊内镜(CE)联合小肠CT造影(CT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4例疑似小肠疾病的患者,在间隔2-7天内先后行胶囊 内镜及小肠CT造影检查,参照最终诊断结果(病理诊断或后续随访结果),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发现小肠疾病的阳性率,以及二者联合对小肠疾病诊断准确性的影 响.结果 114例患者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5例,不明原因腹痛(伴或不伴大便习惯改变)32例,疑诊克罗恩病29例,不明原因消瘦18例.CE和CTE对不明 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1.4%和40.0%,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者联合诊断阳性率为57.1%.CE和CTE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病变 检出率差异不大(46.9%Vs40.6%,P >0.05),二者联合诊断的阳性率为59.3%,较单独CE和CTE诊断率更高(P <0.05).对疑诊克罗恩病患者,CE能更多地发现 小肠病变,诊断阳性率高于CTE(86.2%Vs65.5%,P <0.05),联合二者检查,诊断阳性率提高到93.1%,与CTE相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CE和CTE对疑似小肠疾 病患者都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CE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疑似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高于CTE,二者联合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6.
背景: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有时非常困难,可能被常规影像学检查所漏诊。胶囊内镜可能发现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检出的小肠疾病。方法:分别用推进式小肠镜、小肠钡造影检查及胶囊内镜,对确诊或未确诊克罗恩病的疑似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进行前瞻性评估。每位检查者对其他检查方法的结果保持盲性。顾问医师在检查之前和之后完成调查问卷。结果:22例确诊克罗恩病的患者作为1组,21例疑似小肠克罗恩病的患者为2组。对1组患者而言,胶囊内镜检查可以比其他两种检查方法发现更多的糜烂病灶(P<0.001);在2组患者中,2例患者确诊为克罗恩病,但就检出率而言,三种检…  相似文献   

7.
田继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6):710-710
克罗恩病为亚急性与慢性肠道全层炎症性疾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而克罗恩病及其小肠狭窄并发症的诊断依然是临床上的难题。近年来,我院利用腹部超声对14例胃肠道克罗恩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做了完整的小肠X线检查,以比较肠道超声检查在检出小肠狭窄上的准确性,并评估肠道超声在确定克罗恩病累及范围和部位方面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及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中48例克罗恩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和内镜、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1987年至1995年共诊断克罗恩病4例,1995年后诊断44例.克罗恩病高峰发病年龄为17~40岁,占75.0%(36/48);30岁以下发病者占43.8%(21/48).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伴肠道外表现16例(33.3%),伴有肛周疾病3例(6.3%),肠瘘2例(4.2%).内镜诊断符合率85.7%(36/42),表现为节段性病变,溃疡形成、肠管狭窄和卵石征.X线诊断符合率为84.2%(32/38),主要表现为龛影、肠管狭窄及卵石征.病理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总检出率为43.2%(19/44).90%(27/30)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有13例行手术治疗.结论:近10年来克罗恩病诊断例数明显增加.内镜+病理+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主要手段.小肠镜、胶囊内镜及多次病理检查、随访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背景:胶囊内镜(CE)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准确性尚不明确。方法:有症状且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在行CE检查之前,接受回肠结肠镜检查、末端回肠活检和小肠影像学检查。对内镜、影像学、CE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组织学诊断结果(末端回肠活检标本或小肠切除术组织标本)作为评估标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4例患者,其中15例在进行资料分析时被排除(包括影像学诊断的14例小肠结构严重破坏患者和1例未完成CE患者)。对39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小肠组织学评估。其中29例(74.4%)患者最终诊断为活动性小肠克罗恩病。经统计学分析,CE…  相似文献   

10.
背景和目的:本研究评估了在疑似克罗恩病的患儿中应用胶囊内窥镜(CE)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受试者和方法:12例患儿(4例女童,8例男童,年龄12~16岁,体重43~87kg)使用CE。指征为临床疑似克罗恩病而未被传统方法确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过胃镜、结肠镜和钡剂小肠全程检查,无有诊断意义的发现。50%的患者回肠可以显像,所有患者回肠黏膜和活检均正常。结果:胶囊可被所有患者轻易吞咽。所有患者均正常排泄胶囊,无并发症。CE发现12例患者中7例(58.3%)存在提示克罗恩病的病变,大多数位于回肠。结论:CE在12岁以上的儿童患者中是安全的。它对儿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X线和CT小肠造影技术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和CT小肠造影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在进行X线检查后,有30例患者被检出患有卵石征、黏膜增粗及线性溃疡等黏膜异常症状。在进行CT小肠造影检查后,有32例患者被检出有肠壁分层、肠壁增厚等肠壁异常表现。可见,X线技术对患者的黏膜病变更为敏感,而CT小肠造影技术对患者的肠壁病变更为敏感。结论:在诊断小肠克罗恩病方面,X线和CT小肠造影技术各有优点,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能更全面地判断此病患者的病情,提高其病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多层螺旋CT小肠成像与传统的小肠造影进行对比,了解CT小肠成像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小肠成像和小肠造影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肠道和肠外病变的部位、性质进行对比.结果 30例患者中CT小肠成像发现跳跃性病变16例(53.3%),小肠造影发现9例(3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39);对于肠道黏膜病变,CT小肠成像和小肠造影分别诊断了29例(96.7%)和18例(6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小肠造影未见黏膜异常的11例患者中8例行内镜检查,内镜发现浅溃疡伴或不伴黏膜充血水肿5例,单纯的黏膜充血水肿2例,黏膜糜烂1例.CT小肠成像和小肠造影在肠管狭窄的诊断方面差异无显著性(53.3% vs. 43.3%,P=0.375),对瘘管的诊断结果一致(3例),CT小肠成像诊断腹腔脓肿1例.结论 CT小肠成像对克罗恩病病变部位和性质的诊断比小肠造影更具有优势,同时能诊断更多的肠外病变.CT小肠成像将有可能取代小肠造影成为克罗恩病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胶囊内镜(CE)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小肠疾病的诊断。CE对G I外的其他肠道疾病的诊断率目前尚无相关报道。该研究目的是评估CE对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的诊断价值。患者与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入住于12所三级转诊中心的110例病因不明腹痛患者的CE诊断结果(男70例,女40例,年龄为50.8±14.1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69.1%的患者成功进行了小肠至盲肠段的检查,其中,19例发现有阳性结果,从而解释了腹痛的原因(诊断率为17.3%)。诊断包括小肠狭窄(n=5)、克罗恩病(n=3)、小肠肿…  相似文献   

14.
张忠臣  沈哲  陈春晓 《浙江医学》2020,42(6):614-615
目的分析未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对其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6例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未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52例,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34例,比较两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与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相比,未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腹泻发生率较低(P<0.05),肠梗阻发生率较高(P<0.05);而腹痛、便血、体重减轻、肛周病变、肠穿孔、手术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累及回盲瓣与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全腹部增强CT/CT造影(CTE)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累及回盲瓣与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肠镜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检查对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较未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更有优势。结论未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腹泻较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少见,而肠梗阻较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常见。未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诊断更困难,肠镜检查对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较未累及回盲瓣的小肠克罗恩病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肠CT造影对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临床确诊的克罗恩病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小肠CT造影,对所得图像进行重组分析,并采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析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对克罗恩病的征象及其并发症进行诊断分析,并与小肠镜及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23例克罗恩病患者中共38段小肠受累,正确诊断29段,敏感性76%。23例患者中发生不同程度肠梗阻者8例,肠内瘘者3例,肠外瘘者2例,腹腔脓肿者3例,肠穿孔并蜂窝织炎1例,均得到正确诊断。CTE检查诊断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和94%。克罗恩病并发症的主要CT征象:肠壁增厚及肠腔狭窄(8/23),瘘管(5/23)、肠周环形强化病灶(3/23)、肠外气体(1/23)及肠系膜斑片状高密度影(1/23)等。结论:CTE能够显示克罗恩病不同并发症的影像学特点,在评估克罗恩病肠道并发症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克罗恩病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X线、内镜检查和手术情况。结果:CD好发于男性,多见于青壮年,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及腹块为主;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为其主要并发症,部分患者有肠外表现;病变常累及小肠和结肠。结论:C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延误诊断,克罗恩病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及内镜检查,手术为获得病理诊断的主要方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MR小肠造影(MRE)与CT小肠造影(CTE)在克罗恩病诊断及疗效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 63例疑诊克罗恩病的患者行MRE检查(20例)和CTE检查(43例),分别计算MRE和CTE诊断克罗恩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分别对两种影像方法 复查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MRE组诊断克罗恩病17例,误诊2例,阴性1例,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66.7%,阳性预测值为94.1%,阴性预测值为66.7%;CTE组诊断克罗恩病32例,误诊7例,阴性4例,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5 7.1%,阳性预测值为91.4%,阴性预测值为50%;两种影像方法 在克罗恩病诊断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349)。MRE组有4例患者共复查MRE6次,疗效评估与临床符合率为100%, CTE组有7例患者共复查CTE8次,疗效评估与临床符合率为75%结论 在克罗恩病诊断方面MRE与CTE价值相当,在克罗恩病疗效评估方面MRE的价值优于CTE,MRE可作为克罗恩病患者复查的优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和内镜检查、并发症及手术情况。结果克罗恩病好发于男性,多见于青壮年,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及腹块为主,X线主要表现为肠道局部黏膜皱襞增厚紊乱,节段性狭窄,广泛卵石样的充盈缺损,结肠镜下主要可见病变呈节段性局部黏膜增厚、充血水肿、溃疡形成、肠腔的狭窄,部分伴有炎性息肉和瘘管形成。结论克罗恩病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及内镜检查,手术为获得病理诊断的主要方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98-101+16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诊治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46例与非小肠克罗恩病患者91例,行胶囊内镜检查,分析胶囊内镜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46例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与91例非小肠克罗恩病患者均顺利完成胶囊内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患者耐受良好,未见明显主诉不适。胶囊内镜均在工作时间内到达回盲瓣,过瓣率达100%,患者均未发生嵌顿、梗阻等不良事件,在3 d内顺利排出胶囊内镜。胶囊内镜检查的灵敏度为97.8%。胶囊内镜检查的特异度为96.7%。胶囊内镜检查的准确度为97.1%。结论胶囊内镜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治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OMOM胶囊内镜(CE)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搜集经CE检查的320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检查成功率为100%,CE均顺利排出体外,共发现小肠病255变例。结论:OMOM胶囊内镜操作简单,给患者带去的伤害较小,对小肠疾病的诊断率较高,可作为小肠疾病的首要的辅助性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