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空垫联合15度楔形板和乳腺托架两种体位固定在乳腺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的摆位误差及优势。方法:选取70例乳腺癌术后行IMRT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真空垫联合15度楔形板体位固定,B组采用乳腺托架体位固定。两组行CT扫描定位,利用ELEKTA公司Precise型直线加速器6MV Check Film模式双曝光拍摄0°和90°或270°验证片,并与治疗计划的DRR图进行骨性标志匹配,测量出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腹背方向)三个方向上的平均摆位误差。结果:A组在X、Y、Z轴三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分别为(2.34±0.98)mm、(2.56±1.01)mm、(2.18±0.97)mm;B组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78±1.02)mm、(3.57±0.96)mm、(2.95±1.06)mm。两组误差在X、Y轴方向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Z轴方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真空垫联合15度楔形板进行体位固定在乳腺癌术后IMRT中的摆位误差明显优于乳腺托架,此固定方法能够提高摆位重复性,治疗摆位的精度高,缩短摆位时间。对于左侧乳腺癌患者,平躺角度的准确性能够使胸壁切线野肺切深度减少,从而降低左侧冠状动脉受量,降低后期放射诱发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右江医学》2017,(1):85-87
目的对比三种体位固定方法在体型偏瘦患者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放疗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体型偏瘦胸腹部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真空垫体位固定组,B组为单纯热塑体膜体位固定组,C组为热塑体膜联合真空垫体位固定组,分别在CT模拟定位机和直线加速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下拍摄模拟定位片和射野验证片,采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测量并计算出两射野中心点在左右(X轴)、头脚(Y轴)和前后(Z轴)的重复摆位误差大小,比较三组不同体位固定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在X、Y和Z方向摆位误差为(4.21±1.52)cm、(3.92±1.18)cm、(3.78±1.12)cm,B组在X、Y、Z方向摆位误差为(3.12±1.16)cm、(3.24±0.94)cm、(3.12±0.91)cm,C组在X、Y、Z方向摆位误差为(2.34±0.78)cm、(2.38±0.67)cm、(2.51±0.73)cm,C组摆位误差最小(P<0.05)。结论三种体位固定方式在体型偏瘦患者的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都能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但从摆位误差结果来看,采用热塑体膜联合真空垫的固定效果均优于单纯热塑体膜固定和真空垫体位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热塑膜固定联合十字标记法在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联合十字标记法的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通过CT进行肿瘤定位扫描采集图像,在Varian的eclipse系统中设计放疗方案.在体位验证过程中,通过在模拟机下拍片,并与CT扫描重建的DRR图进行匹配,比较两组摆位误差.结果 实验组X轴、Y轴、Z轴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塑膜联合十字标记法的固定技术可提高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精准性,降低X轴、Y轴、Z轴的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对乳腺癌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11日至2017年3月11日我院接受放疗的乳腺癌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体表标线固定技术及个体化真空垫治疗和个体化形状记忆热塑网膜固定技术及真空固定垫治疗。结果虽然两组患者对比Rz轴、Ry轴、Rx轴、Y轴不存在差异性(P0.05),但观察组Z轴(2.41±1.86)、X轴(2.15±1.02)低于对照组Z轴(4.98±2.43)、X轴(4.86±1.42),Z轴线性摆位误差通过率(76.00%)、Y轴线性摆位误差通过率(68.00%)、X轴线性摆位误差通过率(7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放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个体化形状记忆热塑网膜固定技术及真空固定垫固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真空垫在减小宫颈癌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方法:选择宫颈癌患者20例,其中10例使用真空垫固定,10例未使用真空垫,均取仰卧位,在模拟定位机下源轴距定位实施等中心治疗。放疗期间每2周模拟机上按治疗条件复位,将验证体位重复性的野图像与初次计划时的定位图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20例患者的重复校野图像和初次定位图像的对比,得出同一解剖骨性标志点在X,Z轴方向上的位移值分别为(10.20±2.6)mm,(7.10-1.3)mm。结论:使用真空垫固定在宫颈癌普通放疗摆位误差减小,且简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模拟定位机对头颈肿瘤适形调强放疗进行位置校准。方法:应用模拟机对36例头颈肿瘤适形调强放疗进行位置校准后拍摄校准片,放疗前在加速器上同一体位再摄验证片1次。选择典型骨性标志作为对比参考点,模拟机校准片和加速器验证片分别与来自Pinnacle3治疗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等中心在X轴、Y轴、Z轴三个方向上的位移。结果:校准片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平均误差分别为(0.72±0.57)、(0.41±0.41)、(0.86±0.65)mm;加速器验证片X轴、Y轴、Z轴平均误差分别为(0.77±0.58)、(0.49±0.44)、(0.84±0.62)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模拟机进行位置校准可以减少定位、摆位中的误差,是一种有效、便捷的位置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分析我院行盆腔适形调强放疗病人的摆位误差情况,为临床上计划靶区(PTV)的设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盆腔适形调强肿瘤病人21例,应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对每例患者每周分别拍摄正侧射野图像各1张,共获取210张图像,分别将图像与计划系统所形成的相应数字重建影像(DRR)进行比较,获取上下(X轴)、左右(Y轴)、前后(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21例患者X轴、Y轴、Z轴各方向的系统误差的标准差分别1.02,2.37,1.94mm,随机误差的标准差分别是1.35,2.24,2.30mm。X轴、Y轴、Z轴的摆位扩边值分别为3.49,7.51,6.46mm。结论:尽管应用真空垫、热塑网膜等体位固定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盆腔肿瘤放疗仍有一定的摆位误差,在设定盆腔靶区时建议左右、上下、前后分别外扩3.5,8,7mm。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时两种不同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胸部肿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技术,研究组使用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观察两种技术摆位使用时误差。结果:患者Y轴、Z轴、X轴摆位误差范围,对照组为:0~5 mm、1~6 mm、0~3 mm,研究组为:0~4 mm、0~4 mm、0~3 mm。两组患者I、Y轴、X轴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Z轴摆位误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采用热塑体膜体固定技术可降低摆位误差,提升精确度的效果优于真空负压袋体位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集头颈肩热塑面罩固定的17例中晚期鼻咽癌(T2-4N1-3M0)患者的模拟机位置验证图像,与首次计划设计的CT扫描数字重建影像(DRR)图像进行骨性参考点的偏离值比较,并采用双独立样本t检验头部、颈部摆位误差。结果头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1.08±0.62)mm,Y轴(前后)(1.18±0.92)mm,Z轴(头脚)(1.08±0.99)mm;颈部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2.40±1.86)mm,Y轴(2.07±1.42)mm,Z轴(1.99±1.56)mm,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头部和颈部摆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差异,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颈肩面罩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固定效果及前后期的固定精度的比较,为合理使用头颈肩面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患者18例,头颈肩面罩固定,分别在放疗的第2周末、第4周末和第6周末在模拟定位机房拍摄验证片,采用验证片上的骨性标志与治疗计划系统输出的DRR图进行比较,记录其摆位误差。结果 18例患者在各个方向上的总体摆位误差分别为X轴左右方向(1.03±0.69)mm,Y轴头脚方向(1.09±0.65)mm,Z轴前后方向(0.81±0.54)mm,第6周与第2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肩面罩有很好的体位固定效果,放疗的第6周末精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兆伏级图像引导系统(MV-CBCT)对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探讨减少摆位误差的方法。方法 对接受图像引导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23例,采用锥形束CT技术采集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校正后CBCT图像,并与计划系统的模拟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获得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校正后在X轴(左右)、Y轴(头脚)、Z轴(腹背)方向摆位误差数值。每位患者每周1次,共采集186组图像,分析校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变化情况。结果 校正前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轴、Y轴、Z轴分别为(1.61±1.44)mm、(2.51±2.39)mm、(1.22±1.09)mm,校正后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在X轴、Y轴、Z轴分别为(0.89±0.74)mm、(1.07±0.85)mm、(0.76±0.71)mm。依据经典的van-Herk等推理公式MPTV=2.5Σ+0.7δ,计算得出X、Y、Z轴的MPTV值,校正后比校正前分别减少2.1 mm、4.6 mm、1.4 mm。结论 应用兆伏级锥形束CT技术,可准确测量摆位误差,通过实时校正,可大大提高患者摆位精度,从而缩小CTV-PTV的摆位外扩边界值,提高放疗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分析头颈肩网和负压真空垫在肺癌调强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6月行调强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20例(病变均位于肺上叶),依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负压真空垫固定,观察组采用头颈肩网固定。所有患者在前3周治疗时,每周特定时间做一次CBCT扫描,利用CBCT系统采集的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大小。结果:两组患者在X、Y、Z三个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移动,其中观察组在X、Y、Z方向摆位误差为(1.41±0.53)mm、(2.05±0.72)mm、(0.83±0.25)mm;常规组为(1.82±0.26)mm、(3.02±0.21)mm、(1.19±0.52)mm,两组患者X、Y、Z方向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急性放疗不良反应≥3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于肺上叶的肺癌患者做调强放疗时采用头颈肩网固定可明显减小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精确摆位和摆位误差。方法 10例盆腔肿瘤患者,均采用热塑网膜加碳素纤维体架固定体位,在体架、患者体表作特定标记线,使体架、体表标记线和激光灯纵横轴三线重合,达到重复摆位时患者体位在左右和头脚方向的一致性。每例每周一次拍摄0°及90°矩形野加速器验证片,共计拍摄照射治疗验证片80张,与计划系统生成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进行比较,测量X(左右方向)、Y(头足方向)、Z(腹背方向)轴上误差值。结果 10例病例40次摆位误差,测得各轴平均值分别为X:(3.2±2.2)mm;Y:(3.7±2.8)mm;Z:(2.4±1.3)mm。结论通过改进体位固定方法,使患者在每次照射治疗摆位时,体位重复性好,既提高治疗摆位的精确性,降低摆位误差,又减少摆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苏玮  袁锋  林志仁  王献维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68-1168,F0003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摆位时用源皮距实时辅助检测是否可以减小误差.方法 54例患者分为两组,制定3D-CRT计划,对照组摆位后直接拍摄验证片,辅助组在摆位时利用源皮距检测后再拍摄验证片,两组验证片分别与放疗计划的DRR图像比较,X、Y、Z方向上的误差记为△X、△Y和△Z,三维方向的总误差为D2=△X2+△Y2+△Z2.结果 对照组的摆位误差:△X、△Y和△Z为(2.5±2.0)mm、(5.7±3.5)mm和(3.2±2.5)mm,三维方向的总误差为(7.0±3.2)mm;辅助组的摆位误差:△X、△Y和△Z为(1.8±1.6)mm、(3.1±2.3)mm和Z方向(2.3±1.8)mm,三维方向的总误差为(4.3±3.2)mm.两组误差在X、Y、Z方向和三维方向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宫颈癌三维适形放疗时运用源皮距辅助可以减小摆位误差,且实时方便.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及摆位技术(附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采用全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体位固定、照射摆位技术及放疗质量保证。方法经病理或MRI诊断证实为鼻咽癌低分化鳞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33例,实施IMRT。调强治疗计划和实施由医科达公司Precise Plan 2.11系统完成,用Elakta-precise 1120直线加速器6MV X线,采用多叶准直器静态调强(step and shoot)进行照射。结果对每例病人的4次实时验证片与各自的DRR片进行对比分析,在X、Y、Z轴上,照射野中心有小幅度的移位,分别为X轴:±0.3mm;Y轴:±0.6mm;Z轴:±0.2mm;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放疗后直接鼻咽镜检查,肿瘤消退率100%,放疗时无1例出现腮腺肿胀,6例出现中度口干。结论用头颈肩一体热塑面膜固定,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体位并且在照射过程中体位保持不变,而且重复性好,减少摆位误差。鼻咽癌用IMRT可获得理想剂量分布,局部控制较好,疗效确切,周围正常组织及危及器官剂量低,急性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塑形垫+头颈肩热塑膜"与"头颈肩热塑膜"固定技术对比,以介绍一种更加方便、安全的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IMRT)体位固定技术。方法:选取4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组,"塑形垫+头颈肩热塑膜"固定组),对比两种固定方式的适形性、舒适性及固定性;利用EPID拍摄正侧位片,统计X、Y、Z轴3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结果:塑形垫组舒适性、适形性及固定性均优于头颈肩热塑膜组。塑形垫组摆位后拍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验证片配准误差均值为:X方向(0.21±0.53)mm、Y方向(0.18±0.41)mm、Z方向(0.20±0.43)mm;头颈肩热塑膜组为:X方向(0.54±0.61)mm、Y方向(0.47±0.59)mm、Z方向(0.45±0.41)mm,两组各个方向误差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塑形垫+头颈肩面罩"固定技术能够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的可重复性、精确度及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成俊  周春  杨宁  徐金济 《吉林医学》2014,(26):5881-5881
目的:了解乳腺癌放射治疗真空垫固定摆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真空垫固定予以CT定位,观察患者摆位误差值变化。结果:在左右方向,摆位误差上为(2.52±0.92)mm;在腹背方向,摆位误差为(2.41±0.83)mm;在头脚方向,摆位误差为(2.74±0.72)mm。结论:乳腺癌根治,保乳术后进行放疗治疗,采用真空垫进行体位固定能增强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Elekta iview测量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中的摆位误差,从而确定计划设计中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安全外放边界。方法22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采用头颈肩面罩固定,应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拍摄正侧位射野验证片1次,采用验证片上骨性标志与计划系统所形成的数字重建射线影像(DRR)进行比较,记录其摆位误差,根据所测的误差数据计算CTV到PTV的外扩边界。结果22例的数据计算结果显示,在各个方向上的总体系统误差分别为X轴(0.14±1.29)mm,Y轴(-0.33±1.39)mm,Z轴(0.04±1.13)mm;随机误差分别为X轴(±0.49)mm,Y轴(±0.57)mm,Z轴(±0.93)mm。根据文献CTV-PTV扩边公式MPTV=2∑ 0.7δ得到X、Y、Z三个方向的外扩值分别为2.9、3.2和2.9mm。结论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应用我科的固定及摆位技术,CTV到PTV在左右和前后方向上的安全外边界为2.9mm,在头脚方向上的安全外放边界为3.2m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真空垫和热塑膜在肺癌立体定向放疗(SBRT)固定时的适用性。方法随机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22例接受SBRT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12例采用真空垫体位固定技术,余10例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每次治疗前拍摄CBCT(cone-beam CT,锥形束CT)影像与治疗计划进行配准,配准前人工校对得出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比较两组误差的大小。结果真空垫组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51±0.75)mm、(2.62±0.81)mm、(2.21±0.69)mm,热塑膜组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2.43±0.82)mm、(2.58±0.77)mm、(2.35±0.86)mm,两组摆位误差值均相近(P〉0.05)。在前后(Z轴)方向上热塑膜组线性误差〉3.5 mm的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体位固定技术在肺癌SBRT中各有优劣,但均在可控范围内。相对来说真空垫提高了患者舒适性,更加适合年纪大、身体情况差、强迫体位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肖贵珍 《四川医学》2012,33(4):700-703
目的 确定体膜固定不同标记法在胸、腹部放疗时的摆位精度和偏差.方法 对用体膜开窗法与体膜不开窗法固定200例胸、腹部放疗的患者,使用CT复位的靶区中心层面图中心点与TPS-计划系统的靶区中心层面图中心点进行测量比较;使用直线加速器照射的等中心射野验证片与TPS-计划系统生成的标准等中心射野数字重建图像(DRR)进行比较,并对患者摆位横轴(X)、纵轴(Y)、前后轴(Z)的偏差进行测量.结果 体膜未做开窗标记固定患者CT复位的靶区中心层面图中心点X,Y、Z轴的平均偏差分别为(1.6±0.8)ram、(4.0±1.2)mm、(3.6±1.2)mm;体膜开窗标记和皮肤上同时标记法固定患者CT复位的靶区中心层面图中心点X、Y、Z轴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4±0.6)mm、(2±0.8)mm、(2±0.6)mm.体膜未做开窗标记固定治疗时,等中心射野验证片的等中心X、Y、Z轴的平均偏差分别为(2.0±1.8)mm、(4.6±1.7)mm、(3.8±1.4)mm;体膜开窗标记和皮肤上同时标记法固定治疗时,等中心射野验证片的等中心X、Y、Z轴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6±0.9)mm、(2.2±1.4)mm、(2.0±0.8)mm.结论 胸、腹部肿瘤放疗时采用体膜开窗标记固定患者可明显降低摆住误差,提高摆位精度,为精确放疗的实现提供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