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12例(20眼)老年肥胖患者经临床证实的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的CT资料。结果 CT示眼球颞上象限结膜下与眶内脂肪相连续的与脂肪密度一致的低密度肿块。8例为双侧,4例为单侧。结论 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见于老年肥胖患者的颞上象限,CT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本病应与表皮样囊肿或皮样囊肿、球结膜下脂肪瘤、眼睑皮肤松弛症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结膜皮样脂肪瘤与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的临床及CT表现,探讨CT对两种病变诊断及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22眼)结膜皮样脂肪瘤及1 6例(28眼)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的CT表现.结果:结膜皮样脂肪瘤CT表现为眼球颞侧结膜下“新月形”脂肪密度肿块影,不与眶内脂肪相连续,20例患者中2例为双眼发病,18例为单眼发病,2例病灶内可见静脉石,所有病灶均未见泪腺脱垂;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CT多表现为眼眶颞上象限结膜下“月牙形”或“半月形”脂肪密度肿块影,与眶内脂肪相连续且密度均匀一致,16例中12例双眼发病,其中1例眶脂肪脱垂发生于双眼鼻侧结膜下,另外4例为单眼发病,28眼病灶中1 5眼伴泪腺脱垂.结论:结膜皮样脂肪瘤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多为单眼颞侧发病,伴泪腺脱垂很少见;原发性结膜下眶脂肪脱垂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的眼眶颞上象限,双眼发病居多,多伴有泪腺脱垂,CT可明确这两种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泪腺乳头状囊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腺乳头状囊腺癌 (papillarycystadenocarcinoma)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 ,现将我科所见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 5岁 ,因左眼向颞下方突出并逐渐加重 6个月而入院。查体全身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 1 .5 ,左眼睑下垂 ,眼球向颞下方突出 ,向上方运动受限 ,眶颞上方可触及约 2 cm球形包块 ,质地柔韧 ,边界欠清不易活动 ,有压痛 ,眼内检查未见异常。眼球突出计测量 :眶距 1 0 5 mm,左眼球突出1 8mm,右眼球突出 1 6mm。右眼未见异常。眼眶 B超、CT、MRI检查示 :左眼眶颞上方见一约 1 .8cm× 1 .7cm× 1 .8cm球形囊样…  相似文献   

4.
泪腺乳头状囊腺癌 (papillarycystadenocarcinoma)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 ,现将我科所见 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3 5岁 ,因左眼向颞下方突出并逐渐加重 6个月而入院。查体全身未见异常。眼科检查 :双眼视力 1 .5 ,左眼睑下垂 ,眼球向颞下方突出 ,向上方运动受限 ,眶颞上方可触及约 2 cm球形包块 ,质地柔韧 ,边界欠清不易活动 ,有压痛 ,眼内检查未见异常。眼球突出计测量 :眶距 1 0 5 mm,左眼球突出1 8mm,右眼球突出 1 6mm。右眼未见异常。眼眶 B超、CT、MRI检查示 :左眼眶颞上方见一约 1 .8cm× 1 .7cm× 1 .8cm球形囊样…  相似文献   

5.
青年眼眶动脉瘤样骨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男,19岁。左眼眶下壁局部隆起5个月。体检:左眼视力正常,眼球运动自如,无凸凹及偏斜。左下睑颞侧局部隆起,可触及2cm×2cm大小的包块,其中央稍软,周边质硬,有轻压痛。CT表现:左眶外下壁见一附着于眶壁且向前方生长的圆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其间夹杂分隔状的骨脊...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53岁。左眼反复溢泪、溢脓10余年,下睑长一肿物1个月。体检:左下睑内侧可触及约20mm×20mm质硬肿物,伸入眶内下缘,稍有活动,眼球向外上方轻度移位,冲洗泪道可见肿物变大变硬,无冲洗液及脓液返流。CT检查:螺旋CT平扫轴位图像病变显示不明显,仅见左眼球下部层面较对侧密度增高(图1),多平面重组冠状面及矢状面图像则非常直观地显示了位于左眼球内下方的类圆形稍高密度肿物影,与泪囊关系密切(图2、3)。CT诊断:左眶内占位,结合临床考虑泪囊囊肿累及眶内。手术所见:于局麻下行左侧泪囊及囊肿摘除术,术中分离泪囊下方时破裂,有大量黄色黏…  相似文献   

7.
眶周及颞部淋巴管瘤少见。临床上常误诊为血管瘤。现将所遇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18岁,4岁时右眼眶外上方有一黄豆大小包块,渐进性长大,近一年至睁眼困难入院(见图1)。全身检查无异常,双眼视力均为1.0。右眼上睑下垂、眶周及颞部可扪及一软性肿物,与皮肤、眶外侧壁粘连,压陷肿物可使其缩小。眼球运动不受限,无眼球突出。右眼屈光间质及眼底正常,左眼无异常发现。CT检查示:右眼睑、眼眶及颞部可见一条形软组织密度块影,边界清楚,密度均匀,CT值  相似文献   

8.
1 病例简介 例1 女67岁,左眼视力下降2个月,左眼球外突1月.专科检查:左眼上睑外侧可触及1.5cm×1.0cm×0.5cm的椭圆形隆起,表面光滑,无波动感,左眼向下、内、前方移位外突,左眼球向颞侧活动受限.全身检查: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全身各部无压痛,肝脾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尿Bence-Jones蛋白阴性,血沉159mm/h,骨髓相检查未见异常.X线平片:头颅及脊柱骨质未见异常.CT扫描:左泪腺区见一卵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界较清,大小约为2.6cm×2.3cm×2.0cm,CT值约53.0Hu;眼球受压向下、内、前方移位,外直肌受压;眶外侧壁骨质破坏;视神经无异常(图1).CT诊断:左侧泪腺恶性肿瘤,以恶性混合瘤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女 ,2 5岁。因右眼视物不清 6个月入院。体格检查 :全身未见异常。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右眼玻璃体混浊 ,内有色素颗粒。右眼底有一淡黑色半球状隆起 ,隆起度 16 D,未见视网膜脱离。左眼正常。B超检查 :右眼球内后部有 1cm× 1cm稍强不均匀蘑菇状回声团块 ,附于球壁上 ,边界清楚 ,形态规则。诊断 :右眼球内肿瘤。X线眼眶平片 :眼眶骨质未见异常 ,眶区未见钙化影。CT扫描 :右眼球后部见一较高密度球形肿块影 ,自眼环后极突向玻璃体内 ,其大小为 1cm× 1cm× 1cm,边缘光整 ,密度较均匀 ,CT值为 86 HU ,无钙化。颞侧眼环呈半月形增厚 (图1,…  相似文献   

10.
王俊英 《武警医学》2000,11(12):706-707
1999年12月我科收治1例,眶-翼腭窝神经鞘瘤是眶内神经鞘瘤沿眶下裂蔓延至翼腭窝所形成的1种眼眶翼腭窝沟通性肿瘤。现将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2岁,主因左眼球突出20d入院。患者于1999年11月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左眼球突出,无视力下降,无眼痛头痛,亦无眼睑红肿。查体:视力右眼10,左眼10,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突出度12mm96mm><18mm,眶饱满,眶压( ),眶内未能扪及明确包块。CT检查报告:左眼眶翼腭窝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性大。入院诊断为眶-翼腭窝神经鞘瘤。入院后,经我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合作,在全麻下行左眶-…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3岁。右眼上睑浮肿1年余。眼球前突6个月,近1个多月来眼球前突较明显,常伴眼痛。于1991年2月20日以眶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B超查肝、脾正常。血、尿、便常规及肝功检查均正常。右眼视力0.8,眼压8.38kPa(63mmHg)。眼睑轻度浮肿。眼球突向内下方,眼球突出度:右17mm,左1lmm,眶距87mm。球结膜无充血,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正常,眶压高。颞上眶缘下稍显饱满,眼球上转轻度受限。CT检查:右眶内外上象限及球后肿瘤约3cm×2.5cm×2cm大  相似文献   

12.
Graves眼病的典型CT征有:眼外肌肥大、突眼、眶内脂肪体积增加、视神经拉长、眶内脂肪脱出。眼外肌作为该病眶内主要受累组织,它的体积和形状可用CT定量和客观的测量。为了确定正常眼外肌密度的CT值和定量估计Graves病患者眼外肌的密度、体积及眼球的位置,作者临床检查了100例无眼眶和甲状腺疾患的副鼻窦疾病病人的200个正常眼眶和87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Graves病患者的174个眼眶(均未经眶内手术和放疗),用CT评估了眼外肌的密度、体积,眼球位置和视神经复合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 ,30岁。左额左眼渐隆起突出 2 0余年入院。患者 2 0余年前开始无诱因出现左额左眼渐隆起突出 ,左眼球稍红肿 ,视物较模糊和重影呈渐进加重。查体 :左眼球明显隆起突出。初步诊断 :左额眶部占位性病变。CT表现 :左侧额骨外板较对侧突出 ,板障明显膨胀 ,宽约 7.8cm ,其内可见游离骨块 ,内板向颅内突入 ,达第三脑室 ,左侧额叶、颞叶及第三脑室明显受压 ,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颅底见多个骨质破坏区 ,边缘清楚 (图 1)。MRI表现 :横断、矢状及冠状面扫描示左额叶区囊性占位 ,约 8.5cm× 6 .5cm× 6 .0cm大小 ,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 ,T2 W…  相似文献   

14.
刘克昌  王仁法 《放射学实践》2003,18(10):775-775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12岁 ,左眼进行性突出 9年。不红不痛 ,5岁时出现视力减退。专科检查 :左眼球高度隆起 ,表面溃疡坏死 ,眼球结构不清 ,隆起肿物呈圆锥状约 5cm× 5cm× 7cm大小。睑面部皮肤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无特殊。曾于 1994年于外院行眼眶CT检查疑为视神经胶质瘤 (图 1)。CT平扫及增强 :平扫见左眼眶肌锥内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边缘光滑 ,大小约 5 .6cm× 6.4cm ,CT值 -10HU~ 74HU ,密度不均 ,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及点状、线条状高密度影 ;视神经结构显示不清 ,左侧视神经管口较对侧为大 ;左眶壁明显受压变薄 ,左…  相似文献   

15.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4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眼球突出 ,继而眶内容物突出伴左眼眶部疼痛、渗液并渗血 1年余 ,逐渐加重。查体 :左眼球及眶内容物突出眶外约 3 .5cm ,与同侧颞部及颜面部软组织肿块相连。左眼球萎缩、固定 ,无光感 ,结膜高度充血 ,眼压不能测量。实验室检查 :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1岁,自幼左眼外眦处有一略隆起肿块,且逐渐长大,但眼部无不适。入院时全身检查无异常。专科检查:视力左1.0。眼球完整。运动自如,外眦处球结膜可见一隆起的淡黄色肿物,瘤体质软,下方与巩膜之间活动性好,表面球结膜略充血,可见少许毛发生长,肿物距角膜颞侧缘8姗,上下达结膜穹窿部,外侧深入眶内。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深层眶脂肪切除术后效果与术前眶脂肪密度CT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9月在我院行深层眶脂肪组织切除术后的62例(116眼)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眼眶CT检查,根据眶脂肪密度CT值将患者分为高密度组27例(48眼)和低密度组35例(68眼),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术前眶脂肪密度、术中眶脂肪切除量、手术前后眼突度和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在性别、年龄、矫正视力、眼外肌总横截面积、眶深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组、低密度组术后眼突度、眼压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低密度组术前平均眶脂肪密度值、手术前后眼压差明显低于高密度组(P<0.01),术中脂肪切除量、术后矫正眼球突出度明显高于高密度组(P<0.001);低密度组发生角膜上皮损伤1例,发生率为3%,高密度组发生角膜上皮损伤1例,眶下面部感觉减退2例,眼外肌水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低密度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密度组(P<0.05)。结论 TAO患者术前行眶脂肪CT密度值测量有助于评估深层眶...  相似文献   

18.
作者复习了手术证实的15例眼眶包虫囊的CT价值。年龄10~50岁,男5例,女10例。平片上5例示眶内壁侵蚀,1例眶顶侵蚀,1例眶底侵蚀累及上颌窦。眼眶包虫囊可强化,CT值23-67HU,平均36.1±11.8HU,用人颅骨及包虫囊模拟物研究则置于眼眶的水球CT值为15-27HU,置于颅腔的球值为+4.5~5.3HU。眼眶球较颅腔球CT值高5倍,眼眶包虫囊CT值高的可能原因是眼眶的颞骨锥部的影响,使眼眶与颅腔球的X线穿透显示不同的密度。作者认为,解释眼眶损害的高CT值系肿瘤  相似文献   

19.
病例资料CT示右眶和右上颌窦后外侧壁骨壁及翼板见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局部相当于右侧中颅窝、颞窝及颞下窝软组织密度类圆形肿块,侵犯鼻咽、蝶窦、斜坡及右侧眶骨,向眶内生长,右眼球突出;右侧翼内外肌颞肌受累(图1、2)。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慢性腰背痛的腰椎间盘疾病的CT表现。指出,L_(4~5)椎间盘后部正常形态为轻度凹陷,随年龄增加而变平,老年人常有轻度凹出,表现为一模糊的环形隆起,这种征象如果无硬膜外脂肪影消失往往无临床意义。在L_5~S_1水平,正常椎间盘后部有凸缘,如果硬膜外脂肪丰富,常可被显示出来,并可见到神经鞘囊和S_1神经根。CT 上可见两种病变,第一种是宽阔环形隆起侵及神经鞘囊,脂肪影消失,可认为是弥漫性环形隆起型椎间盘突出。第二种为一种椎间盘不连续的结节样或凹凸不平的后凸,当其广度受限时,可引起局灶性弧形隆起,或椎间盘突出。这时CT 扫描不能在本质上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