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结肠癌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和奥沙利铂(OXA)分别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80μg/ml 5-FU和25μg/ml OXA分别作用HT-29细胞8h,并应用Annexin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观察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80μg/ml 5-FU处理8h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比例上升约9.2%(P<0.01);25μg/ml OXA处理8h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凋亡细胞比例上升约21.1%(P<0.01).25μg/ml OXA处理8h组与80μg/ml 5-FU处理8h组比较,凋亡细胞比例约高于11.9%(P<0.01).结论:在特定条件下,5-FU和OXA均能明显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凋亡;OXA对结肠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要强于5-FU.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VES对Her-2、p53共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通过检测Her-2、p53探讨VES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VES对MDA-MB-45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Her-2基因mRNA和Her-2、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ES能抑制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随VES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中20μg/ml VES处理组在48h后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达52.25%;经VES处理后细胞出现凋亡,5μg/ml处理48h后,凋亡率为39.52%;药物干预组使肿瘤细胞大量阻滞于G1期(P<0.01);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表明,VES能抑制Her-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从而抑制其蛋白的表达,也能降低p53蛋白的表达。结论:VES可诱导Her-2、p53共表达乳腺癌MDA-MB-53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er-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通过抑制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停滞于G1有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p53基因的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材料与方法:113例大肠癌患者、13例良性大肠肿瘤患者术前的外周血和28例健康供血员的外周血,用分层液分离含有循环肿瘤细胞的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和TRAP-ELISA法,分别检测p53基因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结果:在105例有信息的大肠癌患者中,p53基因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分别为74.3%(78/105)和61.0%(64/105).异常的p53基因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水平均与大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两者的联合检测提高了对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水平.p53基因异常表达还与大肠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03).结论:循环肿瘤细胞异常的p53基因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是大肠癌的恶性生物学标志,两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VES对Her-2、p53共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通过检测Her-2、p53探讨VES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VES对MDA-MB-45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Her-2基因mRNA和Her-2、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ES能抑制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随VES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中20μg/ml VES处理组在48h后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达52.25%;经VES处理后细胞出现凋亡,5μg/ml处理48h后,凋亡率为39.52%;药物干预组使肿瘤细胞大量阻滞于G1期(P〈0.01);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结果表明,VES能抑制Her-2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从而抑制其蛋白的表达,也能降低p53蛋白的表达。结论:VES可诱导Her-2、p53共表达乳腺癌MDA-MB-53细胞凋亡,抑制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er-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和通过抑制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停滞于G1有关。  相似文献   

5.
Toremifene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oremifene体外诱导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p53和Caspase-3表达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浓度Toremifene(0.24μg/ml、2.4μg/ml、24μg/ml)诱导MCF-7/ADR细胞凋亡;以MTT法观察不同处理浓度的Toremifene对MCF-7/ADR细胞DNA合成活性的影响;以免疫组化检测Fas、FasL、p53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Toremifene处理的MCF-7/ADR细胞出现DNA合成活性下降,抑制强度与浓度有关(P<0.05);Fas、FasL、p53和Caspase-3蛋白呈上调表达.结论Toremifene能诱导细胞凋亡;增加Fas、FasL、p53和Caspase-3基因表达;并且与启动Caspase-3凋亡信号和p53直接介导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研究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特异合成引物对p53基因 7~ 8外显子进行PCR扩增 ,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SSCP)和银染技术 ,检则 2 2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53基因的突变 ;用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其染色体的倍性。结果 :在有淋巴结转移 10例大肠腺癌中 ,p53基因突变者占 6例 ( 60 % ) ;在无淋巴结转移的 12例大肠腺癌中 ,p53基因突变者占 1例 ( 8 3% )。在有p53基因突变的 7例大肠腺癌中异倍体者 6例 ( 85 7% ) ;无p53基因突变的 15例大肠癌中异倍体者 6例 ( 4 0 % )。在有淋巴结转移的 10例大肠癌中 ,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 5例 ( 50 % ) ;无淋巴结转移的 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 1例。结论 :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肠癌转移与p53基因突变及染色体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合成引物对p53基因7-8外显子进行PCR扩增,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银染技术,检则22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53基因的突变;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其染色体的倍性。结果:在有淋巴结转移10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6例(60%);在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者占1例(8.3%)。在有p53基因突变的7例大肠腺癌中异倍体者6例(85.7%);无p53基因突变的15例大肠癌中异倍体者6例(4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10例大肠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5例(50%);无淋巴结转移的12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者1例。结论:大肠癌p53基因突变及DNA异倍体共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对胰腺癌PC-2细胞体外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胰腺癌PC-2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空白组,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50μg/ml,60μg/ml,70μg/ml,80μg/ml,90μg/ml及100μg/ml吉西他滨组)对PC-2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吉西他滨(40μg/ml组,60μg/ml组)对胰腺癌细胞周期及凋亡影响.Human 1A 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2组间基因谱差异表达.结果:胰腺癌PC-2细胞的凋亡分数与吉西他滨的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加药组G1期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浓度增大,G1期细胞比例逐渐增多,而S期细胞则相反.40μg/ml吉西他滨组胰腺癌细胞24h凋亡率是10.86 %,且以早期凋亡细胞为主;60μg/ml吉西他滨组胰腺癌细胞24h凋亡率是32.14 %,也以早期凋亡细胞为主,但晚期凋亡细胞明显较40μg/ml组增多(P<0.05).随时间增加细胞凋亡水平增高.细胞表达谱芯片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两倍以上)共702条.其中主要包括表达上调的基因406个,下调基因296个.结论:吉西他滨通过诱导胰腺癌PC-2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增殖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吉西他滨对PC-2细胞株的作用涉及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多种相关基因的变化,吉西他滨可能主要通过上调Fas/FasL基因表达,同时通过下调bcl-2基因表达诱导PC-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及时诊断恶性肿瘤伴发高钙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影像学和病理学确诊的5例恶性肿瘤(肺鳞癌3例,乳腺癌1例,肾癌1例)伴发高钙血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例伴有多发骨转移。5例高钙血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口渴、多饮、厌食或纳差等胃肠道症状以及疲乏无力、烦燥、表情淡漠或木僵和多尿、便秘、脱水等临床表现,其中2例心电图S-T段消失,呈宽大T波。5例血钙的校正值分别为3.75mmol/L、3.5mmol/L、3mmol/L、4.43mmol/L、4.5mmol/L。经补钠、利尿、骨膦静脉滴注和口服治疗,很快使血钙降至正常。结论对可疑的恶性肿瘤伴发高钙血症患者及时检查,可明确诊断,且经积极治疗后可获好转。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单克隆抗体及免疫酶法(ABC法)检测92例次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发现5例HAL,其中AML伴CD_(19)~ 或CD_(10)~ 者4例,其细胞表达CD_(10),CD_(19),CD_(20),CD_(13),CD_(14),HIM_4,HIM_5,CD_(37),CD_(416)。4例均有肝或脾或淋巴结肿大,POX阳性率较低,治疗反应差,预后不好。ALL伴CD_(13)~ 者1例,细胞表达CD_(10),CD_(19),CD_(13),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经治疗虽获CR但缓解期短,很快复发。HAL较一般急性白血病治疗反应不好,预后差。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有助于HAL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食管鳞癌层粘连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志安  高桂芝 《癌症》1995,14(1):27-29
应用兔抗鼠层粘连蛋白抗体、PA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80例食管鳞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癌旁正常上皮、单纯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上皮层粘连蛋白均呈连续线状,原位癌呈线状,但可见局部中断,浸润癌层粘连蛋白表达呈多种形式;分化好的团块型及网状型在癌巢周围呈线状,但呈明显不规则和不连续,分化差的细索型癌则常呈碎片状,在癌浸润前缘有时见不定形阳性物质堆积。分析层粘连蛋白表达癌的分级,血管、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4.
小鼠腹水癌细胞经PN-5Fu加光辐照处理后,癌细胞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形成增多,随光照时间延长,其形成量显著增加(P>0.05-0.01),荷瘤小鼠局部肿瘤经PN-5Fu光动力治疗后,肿瘤组织中MDA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纽。(P<0.05),提示PN-5Fu光化学反应可以引起癌细胞膜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用苯甲酸捕获·OH的荧光法测定表明,PN-5Fu光动力反应过程中有羟自由基生成。荧光偏振方法测定细胞膜脂流动性的结果显示PN-5Fu的光动学作用可使腹水癌细胞膜的微粘度明显增高,反映膜脂的流动性明显下降。由透射电镜观察到PN-5Fu光动力治疗作用可使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光照1小时后癌细胞胞浆疏松,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光照6小时后可见癌细胞膜破坏,核浓缩、碎解、甚至捎失。实验还表明,PN-5Fu光动学作用所致皮肤光敏反应可完全被维生素E所阻断,苯海拉明及消炎痛均能对抗PN-5Fu的皮肤光敏反应。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强万明  毕长富 《肿瘤》2000,20(5):364-365
目的 提高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 4例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治情况。结果  4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 ,其中原发性肺癌 2例、肾癌、鼻咽癌、恶性黑素瘤各1例。结论 有原发肿瘤伴肾上腺区肿物者应考虑转移癌之可能。这种转移癌多为双侧 ,且大小不对称 ,外形不规则 ,无内分泌功能紊乱症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对26例全身多个部位的平滑肌肉瘤(LMs)附病理组织学、HHF35及Desmin免疫组化及部分病例还进行了超微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LMS具有较典型的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呈杆状,平行排列,胞浆内有肌原纤维。低分化的LMS细胞异型性大,但仍具有上述特征。Desmin标记LMS的阳性率是65%,HHF35的阳性率是9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对照的多种梭形细胞肉瘤中,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可有少数、单个的细胞呈HHF35阳性外,其它均不表达HHF35和Desmin。因此HHF35是标记LMS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抗体。透射电镜观察LMS具有特征性的密体和密斑存在。透射电镜观察也是确诊LMS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琳  王年吉 《肿瘤》1994,14(5):255-257
应用单克隆抗体MC5对156例大肠息肉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腺瘤性息肉96例,阳性43例,占44.8%,非腺瘤性息肉60例,阳性6例,占10%,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肿瘤性息肉中,绒毛状腺瘤阳性率为68.2%(15/22),绒毛管状腺瘤阳性率为38.9%(7/18),管状腺瘤阳性率为37.5%(21/56),它们三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在肿瘤抗原表达上有差异。腺瘤性息肉伴不典型增生59例,其中轻度不典型增生11例,阳性6例(54.5%),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48例,阳性38例(79.2%)。本组结果表明,腺瘤性息肉伴不典型增生与MC5的阳性率相平行,反映出它们的恶变趋势。提示早期切除腺瘤性息肉,对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系列方案治疗93例晚期结直肠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醛氢叶酸(LV)联合氟尿嘧啶(5FU) 系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性。 方法 93 例分别接受下列化疗①A(LF) 组:5FU(500 mg/m2·d- 1) 加LV(20 mg/m2·d- 1) 静脉连续5d,3 周重复;②B(LFP) 组:将顺铂(PDD40 mg/d 静脉连续3d) 加入A 组中;③C(LFH) 组:将羟基喜树碱(HCPT6 ~8 mg/m2·d- 1 静脉连续5 ~10d) 加入A 组中。每例2 疗程后作疗效、不良反应评价。 结果 有效率分别为A组125 %(5/40)、B组222% (6/27) 和C组346 %(9/26),C组显著高于A组( P< 005) ;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B 组较A 组增加,C组较A 组无明显增加。 结论 LFP方案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可有选择地应用。LFH 方案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有希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喻伦银  田鸿生 《癌症》1992,11(3):215-217,214
本实验用体外培养的A_(549)肺癌细胞和裸鼠体内癌细胞接种方法分别观察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平阳霉素抗癌作用的关系。结果发现,外加的SOD抑制剂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DDC)明显增强了平阳霉素的抗癌作用;而外加SOD后,平阳霉素的抗癌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实验结果提示,对应用平阳霉素类抗癌药化疗的患者,在一定时间内适当给予SOD活性抑制剂,将有利于提高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20.
大剂量醛氢叶酸与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肠道癌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刘华  杨作衡 《癌症》1996,15(3):201-202
用醛氢叶酸(CF)与氟尿嘧啶(5FU)治疗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肠道癌17例,其中胃癌8例,大肠癌9例。CF每次200毫克,静滴2小时,5FU每次1克,于CF滴至一半时用,静滴14小时以上,连用5天,21天重复。结果:总有效率(CR+PR)47.1%,其中初治8例,有效率为62.5%,复治9例(曾用过5FU或FT-207治疗),有效率33.3%。胃癌与大肠癌有效率分别为5%和44.4%,17例中除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