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段祯  王亚丽 《中医杂志》2012,53(2):170-172
对《武威汉代医简》方剂进行简要分析后发现,其组方用药具有方小药精、表里兼顾、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随症加减等特点.这些组方用药方法又往往因证候表里、寒热、虚实错杂而参合使用,以期实现综合、全面的治疗.《武威汉代医简》组方用药之特点,应为同时代诸多方书所共有,并被后世医家继承发展而成为中医组方用药规律之重要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2.
列举《金匮要略》中的代表方剂,对张仲景组方用药中表里同治、寒热并用、虚实兼顾、阴阳互调的双向调治规律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芳 《广西中医药》1995,18(4):23-24
姚寓晨妇科病证治法用药经验刘芳江苏南通市妇产科医院226006南通市青年西路30号南通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姚寓晨治疗文科病证组方用药独具匠心,疗效显著。兹结合验案将其组方用药的特点介绍如下。1攻补兼施治闭经闭经之疾,有"枯、膈"之别。其病因不外虚实两...  相似文献   

4.
以《伤寒论》六经病证为主线,结合呕吐有关条文,通过总结和分析仲景治疗呕吐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证施治提供清晰的组方用药思路。《伤寒论》辨证用药严谨、考究,临证用药时审证求因,辨别寒热虚实、阴阳真假,四诊、脉证合参,"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5.
赵慧  陶晓华  张淼 《吉林中医药》2013,(11):1081-1082
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温化法主要体现为温肺化饮、温脾健运、温振肾阳、和解少阳、温阳化气等多种方式,其中不乏温化法的灵活运用经验.仲景温化法多用于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在组方用药方面,可以根据病性、病情、虚实情况灵活调整温药与运化药的比例,同时注重脾胃气机的调理及三焦气机的通畅.  相似文献   

6.
刘贵军  李全 《中医药信息》2011,28(4):157-158
《普济方》中载有同名方麻黄汤98首,其中治疗气血津液病证的麻黄汤有6首。虽方名相同,但组成、功用、主治各有差异,其组方用药注重寒热虚实的辨证论治,通观全局,有的放矢,标本缓急,主次分明。就其所列治疗气血津液病证之麻黄汤的组方用药特点进行总结归纳,以挖掘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祥麒教授在精研各家学说的基础上,对食管癌的病机、辨证、组方、用药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食管癌病机以脾胃虚弱、气阴亏耗为本;气滞、痰浊、瘀血、毒热等胶结,壅于食管,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为标;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且本愈虚而标愈实.提出辨证不分型,论治依病机的诊治思路.组方擅用辛开苦降法,使清气得升,浊气得...  相似文献   

8.
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是传承中医防治疾病方法和手段的核心内容.从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进程两个方面入手,总结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的相关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的用药经验传承方法与计算机辅助的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将是中医组方用药规律研究和创新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一方面仍需重视传统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方法,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经验加以总结和传承;另一方面,创新相应的快捷、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尤为重要.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将已有挖掘分析方法加以集成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为中医组方用药经验的传承提供了便利的有效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解读经方治法指导临证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及临床运用经方,认识到临床中尽管有诸多病证,但临证组方用药只要能审证求机,并能严格遵守经方配伍用药的三项基本治法以指导临床组方,都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又,研究与应用经方的核心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运用经方治病的关键是临证组方在经方用药理论指导下以变应变,而不是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只有从经方配伍用药中寻找、发掘与提炼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才能达到学用经方配伍用药以指导临床合理组方.只有如此,才能将学用经方组方的理论性与临床治疗的实践性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运用经方配伍用药指导临床组方的三项基本原则与治法,浅述于次,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余承惠主任认为狼疮性肾炎的病机应以肾虚为本,湿热、瘀毒等邪毒乘虚侵犯肾脏,导致发病。其中肾虚和热毒互为因果,内外相合,是狼疮性肾炎发生的两个主要环节。治疗时应权衡患者的虚实状态,补虚扶正与祛邪清毒相结合,采取辨证用药与辨证用药相结合的方法来复合组方,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强调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院第一个季度门诊中药处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中药处方和中药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指导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最后一季度和2012年第一季度我院门诊中药处方1628张,采用列表分析的方法,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结果:我院门诊中药处方在重复用药、临床诊断、处方脚注、用药剂量、配伍禁忌、给药途径和单张处方药数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要重视和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管理,制定适应于中医中药的处方管理办法,指导临床医师、药师处方的使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贵阳市中医临床处方饮片用量的调查分析(内科)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2所附属医院为调查代表单位,调研中医内科临床处方饮片用量,明确贵阳市临床饮片用量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各门诊中医内科内服汤剂处方12 461张,构建中药饮片用量数据库,基于Weka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贵阳市300味中药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药频次、相应的用量区间及其与《中国药典》规定用量的符合率,大多数中药的临床用量为(3~6],(9~12],(12~15]3个区间,剂量多集中在10,12,15,20,30 g。结论:贵阳市中医内科临床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与全国整体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15.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载方120首,方后多处记载了配合使用的服药饮品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整理这些特殊服药饮品,如中药汤汁、乳汁、酒、特殊用水等,总结了它们的作用及特色。发现卷下所载特殊服药饮品的使用特色可归纳为三个方面:随证灵活配伍;因时制宜服用;尤重顾护脾胃。诸药与服药饮品的搭配,多根据病证、服药时令、患儿年龄及体质等不同,灵活变化,为儿科临床服药调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管理在提高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中的作用。方法采取等间距抽取处方的方法,选取2018年1-6月本院中西药联用处方(13496张)为对照组(管理前),2018年7-12月本院中西药联用处方(13865张)为观察组(管理后)。成立PDCA管理小组进行干预。比较分析开展PDCA管理前后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不合理情况和医务人员对联合用药知识考核得分情况。结果开展PDCA管理后,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不合格率由7.31%降至2.04%(P<0.01);医务人员对联合用药知识考核得分由(3.60±1.64)分升至(6.45±1.40)分(P<0.01)。结论PDCA管理可有效提高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东汉张仲景经方药物剂量,认为目前对东汉衡量量值有不同认识,有的依据古代货币和嘉量核算,有的依据出土传世衡器核算,有的依据标准衡器铜权核算。由于考证对象不同,结论也不同。参照古代文献记载,依据水比重确定衡量量值,佐证东汉标准衡器量值1斤约合今250克。东汉经方药物剂量当按此量值折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面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从每月处方中随机抽取500张,12个月共抽取6000张处方,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中药饮片处方用名》《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对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60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有550张,占处方总数的9.2%。其中问题最严重的是处方中中药饮片超过规定剂量使用的不适宜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50.5%;其次是未注明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的不规范处方,占43.3%;每剂味数过大的超常处方占42.9%;中医诊断,包括病名与证型缺失的不适宜处方占11.1%;煎剂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占10.5%;毒麻贵细饮片用量不合理的处方占7.3%。结论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应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提高临床中药饮片应用能力,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骨坏死的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信  马勇 《天津中医药》2010,27(2):139-140
探讨中医治疗骨坏死的用药规律,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通过检索近20年治疗本病的处方,进行药物及其配伍规律的分析,用药多以补益药和活血药为主,处方多以补阳还五汤、左归丸及右归饮加减。治疗骨坏死应以补益肝肾、行气活血为治则,以补益药配伍活血药进行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4):315-319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1985~2014年中国知网中关于原发性痛经文献中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1),进行用药频次、组方规律、核心组合、新方分析。结果:对筛选的55首治疗痛经的处方分析,以当归的用药频率为最高(45次),得到核心组合18组,新处方9个。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阐明了治疗原发性痛经处方用药规律,并且新处方为痛经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