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发病机制,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32例CV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VA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无喘息,肺功能检查舒张试验阳性。临床上常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肺炎、感冒后咳嗽等。32例CVA患者经支气管扩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有效。结论:CVA具有咳而不喘的特点,误诊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够,不重视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扩张剂及ICS治疗CVA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CVA)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方法对244例拟诊CVA用肺功能仪测定基础肺功能及吸入不同剂量组胺后的肺功能,对照激发前后结果。结果244例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60例(65.57%),阴性77例(31.56%),可疑阳性7例(2.87%)。160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按支气管哮喘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症状缓解。结论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具有临床意义,此方法安全适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肺功能指标FEV1、FEF25、FEF50、FEF75在舒张试验中的特点、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方法:56位CVA患者及57位正常人群作对为研究对象。受试者进行资料采集,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分别记录基线数据和舒张试验前后FEV1、FEF25、FEF50、FEF75的数值及改善率。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CVA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比例为19.64%,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为39.29%,小气道功能正常为41.0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占8.9%。与对照组对比, 2.CVA患者FEV1/preFEV1、FEV1/ FVC(%)、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差异具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005、P=0.003、P=0.000、P=0.000、P=0.004)。 3.CVA肺功能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CVA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 FEF25、 FEF50、FEF75改善率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000、P=0.001、P=0.001、P=0.014)。 4.在CVA中仅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 FEV1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2);FEF25、FEF50、FEF75改善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049、P=0.041、P=0.005),而FEV1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82);。 5.CVA大、小气道功能均为正常的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 FEF25、 FEF50、 FEF75改善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P=0.842、P=0.452、P=0.161、P=0.107)。结论: CVA患者大小气道功能均可异常,亦可正常;MEFV曲线参数中能更好反映其小气道功能特点的是FEF50、FEF75;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肺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改善率较对照组高,气道可逆性强,提示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改善率对该组可能有预测价值。仅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的CVA患者行舒张试验后FEV1改善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FEF25、FEF50、FEF75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增加。大小气道功能均正常的CVA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EF25、FEF50、FEF75改善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变化,提示该组患者单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可能效果差。  相似文献   

4.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及抗过敏药物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治疗效果。方法:59例CVA患儿按常规进行治疗,均予普米克或辅舒酮气雾剂吸入,同时用支气管扩张剂万托林气雾剂吸入1~2周。据病情选用酮替芬或开瑞坦、缓释茶碱、邦备口服。结果:59例CVA患儿用药后1周咳嗽消失28例,2周47例,3周57例,4周59例。结论:CVA早诊断、早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对慢性咳嗽患儿,在排除肺结核、支原体感染等疾病后要高度怀疑CVA可能。  相似文献   

5.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7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肺功能改变、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5例CVA及哮喘患儿进行临床特征、肺功能及治疗结果分析。结果 CVA与哮喘儿童肺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CVA与对照组肺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CVA及哮喘的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白三烯调节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等方法进行规范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 CVA临床上唯一症状为慢性咳嗽,易误诊,排除其它疾病后可经验性试用支气管舒张剂或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白三烯调节剂、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等方法进行经验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后肺功能的改善。方法:分别测定确诊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按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62例(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对照组36例(静脉注射支气管扩张剂和中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结果:近期疗效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的改善相似,6-18月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对79例慢性咳嗽疑诊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进气道反应性测定,阳性者计算其FEV1下降20%预计值时的累积吸入组胺量(PD20FEV1).并以此判断其气道高反应性的程度。结果:病例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2例占40.5%.其中重度2例占2.53%.中度11例占13.9%.轻度17例占21.5%.极轻度2例占2.53%。对照组30例中无一例阳性。32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最后经临床确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30例。结论:对慢性咳嗽而基础肺功能较好的患者,如怀疑CVA,应首选支气管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特点、诊断、治疗及鉴别诊断。方法临床选取金川集团公司职工医院1998年10月-2001年5月20例咳嗽病历,病程长达1—6个月,经使用广谱抗生素、止咳药物及不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受体激动剂的雾化液治疗无效的患者。做肺功能检查:2例正常,但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8例1秒率(FEV1%)〈80%,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20例做最大呼气流速峰值变异率测定,均〉20%。结果20例患者经做肺功能检查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停用抗生素及止咳药物,给予氨茶碱、强的松、舒喘灵气雾剂治疗,症状减轻时加用必可酮气雾剂,症状消失时停用氨茶碱、强的松、舒喘灵气雾剂,使用必可酮气雾剂维护治疗,2个月时减量、3个月时停用。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属哮喘一种类型,但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需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左心衰竭,胃食管反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相鉴别;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必要条件(1)阵发性咳嗽持续8周以上,不伴有喘息和呼吸困难;(2)双肺听诊未闻及喘鸣音;(3)肺功能检查大多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如果发现小气道阻塞,则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最大呼气流量昼夜波动率(m)≥20%;(4)使用&受体兴奋剂、茶碱类等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参考条件:(1)咳嗽多在夜间发作,可因吸入冷气或运动诱发;(2)病人既往有过敏性疾病史或家族史;(3)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IgE升高;(4)使用抗过敏药物,吸入色甘酸钠治疗有效;(5)镇咳药物治疗无效;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使用&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等支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综合治疗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85例中重度及危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无创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本组缓解65例(76%),病情平稳、症状明显好转19例(22%),无效1例(2%)。结论:中重度及危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氧疗、茶碱、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无创机械通气等合理的综合性治疗,疗效确切,抢救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肺功能及气道高反应性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哮喘缓解期老年及中年青年患者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有何异同。方法:选取哮喘缓解期老年及中青年患者共91例进行肺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各组之间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不论老年患者还是中青年患者仍存在肺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应定期复查肺功能以指导缓解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慢性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吸入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这类哮喘由于没有喘息症状,易于误诊和漏诊.气道高反应性(AHR)是CVA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是诊断CVA的关键方法.本研究对480例以慢性干咳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常规做肺通气功能检测,并对其中FEV1<70%预计值的215例加做支气管舒张试验,为疑诊CVA的患者提供了明确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香 《临床医学》2008,28(9):93-94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要点.方法 分析60例儿童CVA的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应用氨茶碱及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42例曾被误诊为支气管炎.临床上治疗用氨茶碱、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明显效果.结论 提高对CVA的认识及仔细询问病史是防止漏诊、误诊的关键,必要时可做肺功能检查,确诊是通过气道反应测定及进行试验治疗.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荆及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误诊原因和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按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的效果。结果:115例CVA误诊时间为6周~15个月,误诊为支气管炎45例(39.1%),上呼吸道感染27例(23.5%),咽炎22例(19.1%),扁桃体炎13例(11.3%),支原体肺炎5例(4.3%),百日咳、原发性肺结核、支气管异物各1例(分别约占6.9%)。按支气管哮喘规范治疗1~8周咳嗽停止。结论:CVA临床表现不典型,对慢性咳嗽患儿应详细了解病史及掌握其诊断要点,避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慢性咳嗽患者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结果。方法对218例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34.86%(76/218),阴性65.14%(142/218);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76例;7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性严重程度:重度7例,占9.21%;中度18例,占23.68%;轻度28例,占36.84%;极轻度23例,占30.26%。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CVA的主要方法,为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敏性咳嗽(AC)误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原因及经验教训。方法:将25例慢性咳嗽病例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给予诊治。结果:治疗后效果不佳,后16例改按过敏性咳嗽治疗,症状明显减轻。结论: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及气道高反应的测定,对防止误诊误治过敏性咳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复杂,明确病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慢性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吸入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这类哮喘由于没有喘息症状,易于误诊和漏诊。气道高反应性(AHR)是CVA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是诊断CVA的关键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世长 《临床医学》2011,31(9):52-5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诊治特点,评价其疗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方城县人民医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4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经验总结。结果 CVA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及糖皮质激素效果良好。结论该病临床多见,但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雪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072-3073
目的: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38例,分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舒利迭(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20例;吸入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18例。治疗后对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舒利迭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舒利迭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明显,较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更好控制及改善的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的儿童CVA 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误诊率23.96%。23例均以慢性咳嗽就诊,呈反复或持续咳嗽,时轻时重,以清晨明显,皆伴少量白色黏液样痰。咽部充血14例;双肺呼吸音增粗10例,可闻及干湿性啰音6例,可闻及哮鸣音2例。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粗12例。血白细胞升高6例,中性粒细胞升高7例。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5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支气管肺炎6例。误诊时间1~12(8.57±2.36)个月。23例按呼吸系统感染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后进一步行支气管舒张及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皮肤变应原试验,结合病史和家族史等,确诊为CVA,给予相应治疗后病情稳定。随访1年,21例咳嗽症状消失,2例仍有咳嗽症状,但发作频率降低。结论 CV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临床接诊长期反复慢性咳嗽患者时,应考虑到CVA,要详细询问病史、开阔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分析病情,并及时行支气管舒张及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皮肤变应原试验等特异性检查,以减少或避免CVA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误诊的相关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提高儿童CVA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CVA患儿中8例误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9.30%。8例中3例因咳嗽38~52 d入院,2例因慢性反复发作性咳嗽3、6个月入院,2例因反复刺激性咳嗽3~5个月、加重5~7 d入院,1例因反复咳嗽1月余入院,误诊为支原体肺炎3例,支气管炎及慢性咽炎各2例,百日咳1例,误诊时间为2~6(3.46±0.42)d。本组经支气管舒张及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皮肤变应原试验,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确诊为CVA。确诊后予支气管扩张剂、β_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均随访半年,均未再发。结论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接诊医生诊断思维狭隘,易引起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CVA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综合分析病情,及时行针对性医技检查,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