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5甲基氟喹诺酮(OPC-17116)是一种新的氟喹诺酮类药,它的化学结构见下图: 已有实验证明OPC-17116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有极强的抗菌活性,抑制90%分离菌的浓度≤0.5μg/ml,超过目前常用的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本实验测定了OPC-17116对部分常见病原菌的血浆杀菌活性。8名正常健康的男性志愿者在禁食情况下每24h一次服用OPC  相似文献   

2.
Lomefloxacin     
Lomefoxacin是一个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又名NY-198,结构为: ■分子式:C_(17)H_(19)F_2NO_3O_3·HC1 当NY-198浓度≤1.0μg/ml时抑制90%的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耶尔森氏菌及柠檬酸细菌的活性与氟(口派)酸和氟啶酸相似,为氟嗪酸的1/2,丙氟(口派)酸的1/8~1/16,当浓度为2μg/ml时,可抑制对头孢噻肟、Ceftazidime和aztreonam耐药的肠杆菌,以及对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的沙雷氏菌属生长。在4μg/ml时,能抑制对庆大霉素、丁  相似文献   

3.
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和培氟沙星对大肠杆菌2280和阴沟杆菌1029的杀菌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呈双相变化,其最强杀菌浓度(MBC)均为1~2μg/ml。三种药物在1/4MIC~MBC范围内抑制细菌DNA合成作用迅速增强,以后逐渐趋于坪值;而RNA合成需在较高浓度(≥0.5μg/ml)时才逐渐受到抑制。此DNA与RNA合成之量-效抑制曲线的交点均在1~2μg/ml之间。利福定(100μg/ml)和氯霉素(25μg/ml)几乎能完全拮抗三种药物的杀菌作用。以上结果提示:氟喹诺酮药物的杀菌作用与其抑制细菌DNA合成有关,且须以RNA和蛋白质不断合成为前提条件;其在较高浓度(>MBC)时杀菌作用逐渐减弱,与它能进行性抑制细菌RNA合成,继之蛋白质合成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左氟沙星(Levofloxa-cin,DR3355)是消旋体氧氟沙星的光学异构体[S-(-)-氧氟沙星].它对一般细菌的抗菌谱与氧氟沙星相同.而抗菌活性为氧氟沙星的2倍.以氧氟沙星为首的一部分新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优良的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而且在临床上也是有效的.因此研究了左氟沙星的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在进行左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试验时,同时以氧氟沙星和司帕沙星作为对照药.首先将各药物100mg用0.1mol/L NaOH溶解,再以灭菌的精制水稀释后,加到1%小川培养基,制备成含有5、2.5、1.25和0.63ug/ml药物浓度的小川培养基.另将由患者痰中分离得到的结核杆菌菌株置于小川培养基上培养2~3周后制成2mg/ml的菌悬液,吸取0.025ml(菌量0.05mg)接种到含有药物的小川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评价抗结核杆菌活性.氧氟沙星在2.5μg/ml浓度时20株中有20株(100%),在1.25μg/ml时,20株中有10株(50%)的生长被完全抑制.左氟沙星在1.25μg/ml浓度时20株中有20株(100%),0.63μg/ml时20株有5株(25%)的生长被完全抑制.左氟沙星的体外抗结核杆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然而司帕沙星在0.63μg/ml时20株中17株(85%)的生长被完全抑制.左氟沙星的抗结核杆菌活性没有超过司帕沙星.对于氧氟沙星耐药菌株,左氟沙星在5μg/ml浓度时14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不同外排泵抑制剂(EPIs)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与两种EPIs(PAβN与奥美拉唑)联合前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s值。结果 PAβN浓度为40μg/mL时,能明显增强碳青霉烯类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PAβN浓度为20μg/mL时,即能明显增强氟喹诺酮类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奥美拉唑20μg/mL时,对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影响均较小。结论 适当浓度的外排泵抑制剂对增强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用体内外模型对新的7-二甲基吡啶取代的喹诺酮类化合物 WIN57273 进行了抗菌活性的评价。用琼脂和肉汤稀释法进行的体外实验表明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广谱活性,对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凝固酶阳性葡葡球菌的 MIC_(90)≤0.002μg/ml;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IC_(90)为0.008μg/ml;对肠球菌的 MIC_(90)为0.06μg/ml。对链球菌 A 族和 B 族以及肺炎球菌的抗菌活性与前相当。总的来说,它对革兰氏阴性菌的 MIC_(90)≤1μg/ml(除了粘质沙雷氏菌 MIC_(90)为16μg/ml,弗氏柠檬酸细菌 MIC_(90)为4μg/  相似文献   

7.
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是活性最强的氟代喹诺酮类药物之一,体外抗菌试验表明,对分枝杆菌、脊髓病毒属、衣原菌属等需氧菌有强的活性,但抗厌氧菌活性呈中等强度(在1μg/ml下,抑制4%细菌生长),并且这种活性随培养基不同(在Wilking-Chalgrem培养基上抗菌活性强于Brucella培养基)和pH改变(pH为7时抗菌活性强于6)而变化,为提高其抗厌氧菌活性,加拿大温哥华总医院研究人员将丙氟哌酸分别与氯林霉素、甲硝唑(Metronidazole)、头孢西丁、美洛西林、头孢噻肟等按一定比例联合。从临床分离了代表六个主要厌氧菌属耐喹诺酮类的598株厌氧菌,用Wilkins-Chalgren培养基的琼脂稀释法试验证明:丙氟哌酸与头  相似文献   

8.
氟喹诺酮具有抗菌谱广和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而成为重要的抗菌药.然而,大多数氟喹诺酮(如环丙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对厌氧菌活性一般,对脆弱类杆菌活性极差.而新喹诺酮对厌氧菌,尤其对脆弱类杆菌活性有明显改善(如WIN57273,Bay y3118和CI960抑菌浓度均≤2μg/ml).DU-6859a是一种新口服喹诺酮,它具有副作用少,药代动力学特性佳等特点.在第33届抗菌剂和化疗会议上发表的许多报告指出DU-6859a比所有类似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都强,而且对许多厌氧菌有活性.  相似文献   

9.
A-80556是一种新的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及厌氧菌具有强效广谱抗菌活性氟喹诺酮.A-80556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优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及司帕沙星.A-80556对临床分离金葡菌的MIC_(90)为0.12μg/ml.对肺炎球菌的MIC_(90)为0.12μg/ml.A-80556对耐环丙沙星(MIC_(90)>128μg/ml)具有抗菌活性(MIC_(90)为4.0μg/ml),然而.其抗菌活性的重要性目前还未被认识.A-80556对大肠杆菌(MIC_(90),0.06μg/ml)及其他肠杆科细菌的抗菌活性略低于环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靶点药物设计思想,以对氨基水杨酸(PAS)为母核,选用不同的连接子将PAS、异烟酸和氟喹诺酮三种结构单元缀合,设计了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分子TM1和TM2;经多步反应合成了16个目标分子,测试了目标分子抗结核及抗人致病菌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TM2a抗结核活性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 TM1a与阳性对照药物氟喹诺酮中活性最强的克林沙星相当; TM1a对所测试菌株都显示最强抑制活性, TM1b与TM2a对多数菌株显示很强抑制活性, TM1h/2h对部分菌株具有强抑制活性; TM1a/1h对金葡菌ATCC14125的抑制活性远强于所测试的氟喹诺酮,值得进一步研究。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高活性分子TM1a和TM2a分别在8及32μg·mL-1浓度下表现出相对安全性。本研究首次合成了PAS为母核的三分子药效团拼接的新型分子,部分分子具有非常强的抑菌活性,为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增殖、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对A375细胞体外抑制作用;比色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含量。结果在质量浓度为1~625μg/ml范围内,随着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浓度增大可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P<0.01);三叶青乙醇提取物浓度在1~5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抑制有增加趋势;而在25~625μg/ml时,对A375细胞有一定毒性。结论三叶青乙醇提取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625μg/ml)能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Ro23-9424是Roche公司新近研制的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新型头孢菌素(见图)。它是喹诺酮型衍生物氟罗沙星(Fleroxacin)的羧酸基与头孢噻肟(Cefotaxime)的代谢产物去乙酰头孢噻肟C_3位形成酯键而成。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它的体内抗菌活性及其药动学,以阐明Ro23-9424是以整体起作用还是以其酯键断裂产物起作用的。一、微生物试验 1.体外抗菌活性对1000株菌株测试Ro23-9424的抗菌活性,表明它与氟罗沙星非常接近。Ro23-9424以≤16μg/ml的浓度(MIC_(50)在≤0.006μg/ml~1μg/ml之间)即能抑制全部肠杆菌属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卡他球  相似文献   

13.
口服喹诺酮在临床上可以迅速、有效地选择用于各种感染症的治疗.喹诺酮类药物在2μg/ml或更低的浓度显示出对各种菌包括一些耐青霉素、头霉素或氨基糖苷类菌株的抗菌活性.但对链球菌和厌氧菌的活性是有限的.喹诺酮类药物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所致蚕豆根尖细胞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计算CP(100μg/ml)组、蒸馏水组,SalB处理组(0.1~50μg/ml)及不同处理方法(方法一:同时加入SalB和CP;方法二:先加SalB,后加CP;方法三:先加CP,后加SalB)的微核率(MNR)、有丝分裂指数(MI)和染色体畸变率(CAR)。结果(1)SalB对蚕豆根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2)3种处理方法都能够抑制CP的诱变作用,其中浓度均为50μg/ml时抗突变作用最好;(3)在相同浓度下,3种处理方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方法三的MNR、MI和CAR均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SalB对蚕豆根尖细胞无致突变作用,并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SalB能显著降低由CP诱导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50μg/ml的SalB抗突变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新型抗耐药的具有抗菌活性的6-氟-4-喹诺酮类杂合化合物。方法 以诺氟沙星和6-氟-4-喹诺酮-3-羧酸乙酯为主体,与异烟肼、妥曲珠利、青蒿素衍生物和1,2,4-三唑衍生物等结构单元进行杂合,设计了一系列新杂合分子,通过酰胺缩合、烷基化、Mannich反应以及Schiff反应等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革兰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全新的6-氟-4-喹诺酮类杂合分子,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ESI-MS、1H-NMR谱确证。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D对Pae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MIC值为1.0μg·mL-1,优于阳性对照药诺氟沙星3.9μg·mL-1);化合物J对MRSA表现出更好的抗菌活性(MIC值为4.2μg·mL-1,优于阳性对照药诺氟沙星7.8μg·mL-1)。结合修饰过的分子结构和反应位点,...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新的广谱、高效、低毒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本文设计合成了9个7-(7-甲基氨甲基-5-氮杂螺2,4庚烷-5-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1,8-萘啶-3-羧酸及其类似物,其结构均经1H-NMR、MS所确证,并测定了它们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9个目标物均具有广谱活性,其中化合物23、26、27对10株革兰氏阳性菌的MIC值为0.01~0.12μg/ml,其活性远优于对照药加替沙星(MIC值为0.12~1μg/ml)和环丙沙星(MIC值为0.25~4μg/ml)。对10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值为0.01~2μg/ml,其活性基本与对照药相当或更优。  相似文献   

17.
徐晓雯  余兰香 《中国药师》1998,1(3):100-103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Mesylate,MSALVFX)是本所研制的一种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氧氟沙星左旋体的甲磺酸盐。我们测定了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同类药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SALVFX是一种广谱、抗菌活性强的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的MIC为0.12~1μg/ml,对革兰阴性菌的MIC为0.002~1μg/ml。对临床分离致病菌871株的活性均与左氧氟沙星相似,是氧氟沙星的2倍。接种量、马血清、培养基pH值等因素对MSALVFX的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MSALVFX的杀菌作用与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相当,比氧氟沙星强2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0.05%Thiotepa滴眼液对各种不同的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毒试验,测定Thiotepa滴眼液对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进行评价.结果 Thiotepa滴眼液在50μg/ml~0.78μg/ml浓度下对人癌细胞Glc-82、K-562、Bel-7402、Hela和CNE2的IC50值依次为:22.7μg/ml、10.6μg/ml、15.3μg/ml、11.2μg/ml和9.6μg/ml.对人正常细胞Hk-293、ECV-304、HRPE、Fibro和小鼠3T3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4μg/ml、12.5μg/ml、17.8μg/ml、36.6μg/ml和14.4μg/ml.结论 Thiotepa滴眼液对各种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0.05%Thiotepa滴眼液对各种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有强的细胞毒作用,且对人癌细胞无明显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药房》2019,(17):2424-2430
目的:综述抗结核分枝杆菌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体外活性,为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新药设计提供参考。方法:以"抗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化合物""Antituberculosis""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Compound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8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cience Direct、ACS、Wiley、Springer Link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文献中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化合物结构特征及体外活性[以最低抑菌浓度(MIC)评价]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88篇,其中有效文献47篇。目前,抗结核分枝杆菌的化合物有喹啉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三唑类化合物、苯并噻吩类化合物(MIC为0.91μg/mL)、嘧啶类化合物和金属配合物。喹啉类化合物中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有喹唑啉酮苯甲酸酯衍生物(MIC均为2.5μg/mL)、唑并喹啉衍生物(MIC均为1.0μg/mL)、唑酯类喹啉衍生物(MIC均<5.0μg/mL)、碳酰腙类喹啉衍生物(MIC均为1.0μg/mL);吲哚类化合物中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有酰胺吲哚类化合物(MIC均≤0.25μg/mL)、氮杂吲哚类化合物(MIC均≤1.03μg/mL);三唑类化合物中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有苯并咪唑类三唑衍生物(MIC均≤0.58μg/mL)、羰基三唑类衍生物(MIC均为2.5μg/mL);嘧啶类化合物中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有氟苯嘧啶类衍生物(MIC为3.58μg/mL)、吡咯三唑嘧啶衍生物(MIC均为0.78μg/mL);金属配合物中具有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有芳香类金属配合物(MIC均≤1.25μg/mL)、氟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MIC为0.31μg/mL)等。上述化合物可通过抑制ATP合成酶、乙酰羧酸合成酶、十聚异戊烯磷酰基-β-D-核糖氧化酶或烯酯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等活性发挥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这些化合物的发现可为研发新型抗结核分枝药物奠定基础,但由于并未进行体内活性评价,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评价其体内活性。  相似文献   

20.
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副反应密切相关。药物的治疗血浓度(如卡马西平6~10μg/ml,苯妥英10~20μg/ml,扑痫酮8~12μg/ml)和毒性浓度(如卡马西平>15μg/ml,苯妥英>25μg/ml,扑痫酮>15μg/ml)相近,用药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又常见几种抗癫痫药物同时使用,故有必要建立同时检测血药浓度的方法。由此逐步实现给药方案的合理化和用药剂量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