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被公认为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急慢性白血病及中高度恶性、初治耐药、易于复发等预后不良淋巴瘤效果尤为突出[1].  相似文献   

2.
无照射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无照射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9例恶性血液病的移植效果和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  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 1。2 方法2 .1 移植前准备 :患者均接受原发疾病系统治疗 ;移植前行体检、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全身有关部位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巨细胞病毒和肝炎病毒的检测、体内潜在病灶的清除、异基因移植的供受者HLA配型、深静脉置管。经肠道消毒、全身药浴后入洁净度 10 0级的空气层流净化病房 ,进食无菌饮食。2 .2 预处理方案 :2例自体骨髓移植 (ABMT)采用MAC(马法兰、阿糖胞苷和环磷酰胺 )方案 ;异基因移植…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1995—10~2007-01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5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面临着植入困难、造血重建慢、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免疫重建迟、致死性感染发生率高等诸多难题,如克服这些问题可使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得以广泛推广应用.目的:观察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在单倍体移植时采用阿糖胞苷、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甲基环已亚硝脲联合作为预处理方案,用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6例恶性血液病.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完全植入,白细胞>1.0×109L-1中位时间为15.8(+12 d~+20 d),Ⅲ~Ⅳ度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为16.7%,中位随访时间34.7(13~63)个月,无复发,至今仍存活.结果提示单倍体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时,用阿糖胞苷、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甲基环已亚硝脲联合作为预处理方案,用环孢素A、麦考酚酸酯、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1及甲氨蝶呤联合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hi—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对15例高危患者进行体外不去除T细胞的hi—PBSCT。预处理采用改良的Bu/Cy或TBI/Cy方案,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和短程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4例加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回输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输注MNC中位数为8.16(3.92—10.86)×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4.51(1.27—5.95)×10^9/kg。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植入成功,ANC≥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4(11—19)天,Plt≥20×10^9/L的中位时间为22(11—52)天。I-Ⅱ度急性GVHD6例,慢性GVHD2例。移植后100天内均出现感染,病原学确诊为细菌感染8倒,CMV感染6例。5侈;患者出现复发。中位随访213(42—589)天,死亡8例,存活7例。结论:hi—PBSCT治疗无HLA相合供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可行而且有效的,进一步降低移植相关并发症是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红系恢复情况,以评价血型不合、HLA是否相合等对红系恢复、造血重建、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14洌ABO血型不合患者仅1例发生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13例ABO血型不合的患者(1例发生纯红再障未计算在内)与同期进行11例ABO血型相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比较,血红蛋白恢复在血型不合组明显延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两组无差异;在血红蛋白恢复和血型转换的时间上血型不合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组明显要迟于全相合,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相关合并症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骨髓清除性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N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NSCT ,例 1为霍奇金淋巴瘤 (HL)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后 2年复发、肿瘤广泛浸润 ;例 2为骨髓增生异常骨髓纤维化综合征 (MDS MFS) ;另一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预处理方案均采用低剂量放化疗方案。回输CD 34 细胞分别为 6.3 6× 10 6 个 /kg、2 9.4× 10 6 个 /kg、2 .8× 10 6 个 /kg。结果移植后分别于 18、 2 8、 11天造血重建。例 1移植后 2 4天出现aGVHDII度。 3 0天复查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 :10 0 %供者核型。 60天达完全缓解 ,但于 12 0天出现再次复发并死亡。例 2自体造血恢复 ,并达临床治愈。例 3于移植后 2 8天出现混合嵌合体 ,并于 4 5天转变为完全供者染色体 ,至 2 40天仅出现轻度cGVHD发生。 3例患者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NSCT移植相关毒性小 ,可适用于移植前一般状况较差及骨髓增生不良的患者 ;可诱导双向免疫耐受 ,从而使移植的HLA限制性有所放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红系恢复情况,以评价血型不合、HLA是否相合等对红系恢复、造血重建、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14例ABO血型不合患者仅1例发生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13例ABO血型不合的患者(1例发生纯红再障未计算在内)与同期进行11例ABO血型相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比较,血红蛋白恢复在血型不合组明显延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两组无差异;在血红蛋白恢复和血型转换的时间上血型不合的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组明显要迟于全相合,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BO血型不合不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植活、相关合并症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ABSCT1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及自体骨髓联合移植15例。移植前采用化疗加多抗甲素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结果:多抗甲素组每例采集单个核细胞数为(3.58±2.12)×108/kg,GCSF组为(6.68±5.31)×108/kg;接受移植的28例患者中21例呈持续缓解状态(CCR),中位CCR时间为18(5~58)个月,复发7例;3年无病生存率为68.7%,复发率为22.3%。结论:两种动员方案均有良好的动员效果;ABSCT及PBSC和自体骨髓联合移植均具有良好疗效及造血功能恢复快、合并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成功地治疗了3例恶性血液病,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1病例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附表所示。2供者3例供者皆为HLAⅠ/Ⅱ类抗原(分别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完全相合的同胞姊妹。其中性别和红细胞主要血型不同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伴随移植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 ,国外一些学者新开展了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MA Allo PBSCT)治疗血液病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4 ] 。国内除我院有个例报告外尚无系列研究报告[5] 。我们用新设计的NMA Allo PBSCT治疗 6例血液病病人 ,效果如下。材料与方法病例6例病人均系 1998年 10月 - 1999年 10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 ,其中男 3例 ,女 3例 ,中位年龄 3 2 ( 16- 42 )岁。急性白血病 (AL)第一次完全缓解期 (CR1) 3例 ,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 2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例。另 3例为 :慢性粒细…  相似文献   

12.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5例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病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对以allo—PBSCT治疗的7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75例患者中慢性髓系白血病(CML)3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3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及阵发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75例中男42例,女33例,年龄13—72岁,清髓性移植66例,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9例。HLA全相合和5/6相合61例(其中6例为非亲缘性移植),单倍体相合移植14例。预处理方案中清髓性移植采用:①Cy/TBI,②Bu/Cy;而HLA单倍体相合移植均采用Cy/TBI+阿糖胞苷;非清髓性移植采用福达拉滨+TBI/或(CTX+ATG)。GVHD预防:全部患者输入的干细胞均未进行去除T淋巴细胞及其他处理。HLA全相合移植均采用CsA+短程MTX方案,HLA单倍体相合移植用CsA+短程MTX+ATG+抗CD25+霉酚酸酯。移植后复发给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和/或化疗,CML患者同时加用格列卫治疗。性别不同的供受者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X和Y染色体,性别相同的供受者应用PCR方法检测短片段串联重复(STR)。植入后定期采用PCR及(或)FISH监测微小残留病灶。结果表明:74例患者allo—PBSCT后获得造血重建,并最后转为完全供者嵌合体。造血重建中位时间为15(5—25)天。75例患者中至今46例(61.3%)存活,中位生存期23(2—61)个月。29例患者死亡,其中9例死于疾病复发,7例发生Ⅲ度以上急性GVHD死亡,7例(2例间质性肺炎)因严重感染而死亡,单倍体相合移植患者9例存活者均为完全供者嵌合,平均无病生存时间为30(6—53)个月,5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7(2—17)个月,1例CML急变患者移植后100天复发,经DLI治疗达完全缓解,存活至今已53个月。发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对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PBSCT,其中9例行异基因PBSCT(allo-PBSCT),7例行自体PBSCT(auto-PBSCT).allo-PBSCT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auto-PBSCT采用化疗联合G-CSF动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白消安/环磷酰胺或全身照射/环磷酰胺方案.allo-PBSCT患者接受CD34 细胞中位数为6.43×106/kg,auto-PBSCT患者接受CD34 细胞中位数为5.7×106/kg.allo-PBSCT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孢素A联合短疗程甲氨蝶呤,部分患者加用霉酚酸酯,2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全相合患者加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并快速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血小板恢复至≥20×109/L的天数,在auto-PBSCT分别为12~18天和14~22天,在allo-PBSCT中分别为14~21天和16~26天.allo-PBSCT中Ⅰ~Ⅳ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为33.3%,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77.8%.全组总死亡率18.8%.结论:auto-PBSCT和allo-PBSCT均能很快重建造血,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预防和治疗GVHD仍然是PBSCT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疗效 ,从 1997年 3月至 2 0 0 3年 1月共进行了 2 1例急慢性白血病的Allo PBSCT。 2 1例的供者中 19例为HLA Ⅰ /Ⅱ抗原完全相合的同胞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的供者为HLA半相合母亲 ,1例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供者为 1个B位点不合的胞妹。 2 1名供者均用rhG CSF动员 ,第 5天起用CS 3 0 0 0plus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1-3次 ,预处理方案采用常用的TBI与联合化疗方案。所有病人均采用环胞菌素A和短程MTX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结果表明 ,移植后粒细胞恢复至≥ 0 .5× 10 9/L平均为 12天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为 15天。 17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 8例 (47% ) ,其中 1例为子母间移植 ;慢性GVHD 12例 (70 % ) ;4例存活的女性患者 ,包括 1例 1个B位点不合的ALL患者 ,均无急、慢性GVHD发生。 10 0天移植相关死亡 3例 (14 % ) ,复发 2例 (9.5% ) ,均为移植时未缓解患者。至报告时无病存活 11例 (52 .4% ) ,存活时间平均 40 (15-70 )个月。结论 :Allo PBSCT后造血恢复较快、白血病复发率相对较低 ,急性和重度GVHD的发生并无明显增加 ,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增高 ,并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用中剂量阿糖胞苷 (1.g/m2 × 5天 )或环磷酰胺 (6 0mg/kg× 2天 )联合G CSF方案动员干细胞 ,并经程序降温仪冷冻 ,- 196℃保存。用Bu/Cy或TBI/Cy方案对患者预处理后 ,回输未净化的自体干细胞。当患者白细胞恢复至 1.0× 10 9/L时 ,输注经 7.5Gy照射的单倍体淋巴细胞 (平均 5 .0× 10 7/kg) ,观察患者造血恢复、疾病转归和长期生存率。结果表明 ,12例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中 ,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呈持续缓解状态 ,其中 2例无病生存超过 5 0个月 ;3例IV期恶性淋巴瘤患者中 1例长期缓解 ,2例分别于治疗后 4和 6个月复发而死亡 ;1例淋巴瘤 白血病患者持续缓解 18个月 ,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也呈持续缓解状态 ,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持续缓解 36个月后复发 ,但经反应停治疗目前仍处完全缓解状态。平均随访 2 5个月 ,10例无病生存 ,2年无病生存率 83%。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后在部分患者中除血小板恢复延迟外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STR PCR示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后 72小时供者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消失。结论 :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单倍体淋巴细胞输注可减少急性白血病的复发 ,提高自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D-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治疗方案和疗效,应用高分辨HLA配型(HLA-A、-B、-DR)完全相合或1个位点不合的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10例,预处理方案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基环己亚硝脲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以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喋呤、舒莱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回升>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3天,血小板回升>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7.5天;28天STR-PCR检测显示,10例均为完全供者型;急性GVHD3例(Ⅰ度1例自行缓解,Ⅲ度1例治愈,Ⅵ度1例死亡)。结论:在非亲缘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可行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护理具有自身的特点 ,对 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异基因干细胞移植进行全程护理 ,用严格谨慎的态度做好层流室无菌环境的维持、导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和并发症 ,及时正确完成治疗。以及对供、受者的心理疏导 ,为移植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on myeloablativeallogene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llo N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相关技术 ,对 2 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 (急性白血病 10例 ,慢性髓性白血病 14例 ,多发性骨髓瘤 2例 )中 14例采用FAC预处理 (Fludara ATG CY) ,12例采用MAC预处理 (马法兰 /马利兰 ATG CY) ,用G CSF 6 0 0 μg/d或G CSF 30 0 μg/d GM CSF 30 0 μg/d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 ,第 5天开始采用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连续采集 2 - 3次 ;环孢菌素A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GVHD ;移植后第 4周开始供体淋巴细胞输注 ,首剂 1×10 7/kg ,之后依据临床反应及嵌合体形成情况 ,每 4周 1次 ,剂量逐级递增 ;以微卫星短串联重复序列 (STR)分析、Bcr/Abl融合基因、Ph染色体、HLA位点分析、性染色体及ABO血型等为植活检测指标。结果表明 ,植入率 84 .6 2 % ,其中 18例已转为完全供体型 ;aGVHD发生率 11.5 4 % ,cGVHD发生率 2 3 0 7% ;感染、出血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反应轻。结论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疗效确切 ,毒副作用小 ,但相关技术 ,如适应证的选择、预处理方案、移植过程中的免疫治疗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既能达到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又避免了骨髓移植的缺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介绍了6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pbsct)(4例异基因pbsct,2例自体pbsct)的主要过程及护理,包括: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前运员、采集时机、采集方法和采集剂量阈;干细胞回输时对溶血,呼吸道、消化道症状,体温以及低钙血症的观察与护理,移植后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肝静脉闭塞病,间质性肺炎以及应用环孢素A的观察与护理。  相似文献   

20.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所采取的相关护理措施。结果7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肝静脉闭塞病3例,发生率为3.85%;其中1例为中度、2例为重度。1例中度患者治愈,2例重度患者分别于术后60 d和69 d死亡。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应警惕患者有无存在高危因素,术后合理使用前列腺素E1及做好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是防治肝静脉闭塞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