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Kirby R等回顾了7项国际临床试验,以评论多沙唑嗪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安全性。他们对来自这7项双盲、安慰剂对照、?期临床试验的数据进行了核对和分析,其中试验对象包括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BPH患者。有341名年龄≥65岁患者的数据可用于分析多沙唑嗪。尽管老年患者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但没有明显的证据提示老年BPH患者对多沙唑嗪的耐受性差。较年轻组(年龄…65岁)的正常血压BPH患者中,至少山现一项不良事件的比例多沙唑嗪组为47%,安慰剂组为44%,而老年组(年龄≥65岁)的正常血压BPH患者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42%和38%。较年轻组的高血压BPH患者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多沙唑嗪组为55%,安慰剂组为42%,而老年组的高血压BPH患者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43%和30%。所有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有头昏,头痛,疲乏,很少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得出结论,多沙唑嗪在较年轻和老年BPH患者中无论是正常血压或伴高血压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和高血压的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高。在临床初次治疗的男性中,经常会发现两者并存,而许多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一种以上的抗高血压药物才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在这项8周开放、多中心、基于社区、无对照的试验中,Guthrie等评价了选择性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对491例高血压伴有BPH(AUA症状评分≥12)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些患者中一部分以前没有接受过治疗,一部分尽管是用了1或2种抗高血压药但血压没有得到充分控制(收缩压120~179mmHg或舒张压80~109mmHg)。根据研究前是否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及舒张压水平(舒张压〈90mmHg认为血压得到控制)将这些患者分为4组:治疗过/血压控制好,治疗过/血压控制不好,未治疗过/高血压,未治疗过/血压正常。对于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QCT测量腰椎骨密度,探讨男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腰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男性患者361例,年龄21~80岁;收集其一般资料,按照血压分为正常血压人群、高血压1级人群、高血压2级人群、高血压3级人群;对其行上中腹部CT平扫,使用定量CT获取腰椎骨密度,按照腰椎BMD测量值分为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骨质疏松组。结果 在各年龄人群中,不同骨量组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51~65岁组、66~80岁组中,腰椎骨密度随三酰甘油(TG)的升高而减低(P<0.05)。在51~65岁年龄组中,不同血压等级人群的腰椎骨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程、SBP、DBP、PP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50岁以上中老年人血压分级越高,低骨量及骨质疏松发病率越高。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BP、TG、BMI最终进入方程。结论 50~65岁男性人群高血压与骨密度有一定相关性。年龄、SBP及TG是腰椎骨密度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是腰椎骨密度降低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高血压都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据估计20%-41%的中老年男性可能患有这两种疾病。本文中Kirby对治疗BPH的常规药物——多沙唑嗪(可多华)进行了综述。Alpha-1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例如多沙唑嗪,可显著改善BPH患者的尿流量和症状。多沙唑嗪对尿流量和症状的作用在患有高血压的BPH患者与血压正常的BPH患者中相似。相反,多沙唑嗪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显著降低作用,而对正常血压者的血压影响很小。多沙唑嗪有很好的耐受性,不管血压状况如何。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多沙唑嗪是一种有效的、耐受良好的治疗BPH的药物,对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5.
多沙唑嗪治疗血压正常的BPH患者疗效显著且起效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Fawzy等采用剂量渐增法,对100例血压正常的BPH患者(≥45岁)进行为期16周的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41例患者中,88%逐步调整到了最大剂量即8mg,1次/d。多沙唑嗪组的最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分别为2.9ml/min和1.4ml/min)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分别为0.7ml/min和0.3ml/min)。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多沙唑嗪在生理性血压正常或用药后血压正常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中的血压影响。Kaplan等进行了2项开放、平行、随机的研究。共人选63例B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1例病例血压正常,另32例为高血压患者(药理性血压正常),其中17全例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6例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9例患者使用13受体阻滞剂。在为期3周的剂量调定后,一组病例按多沙唑嗪4mg/d剂量,治疗3个月,二组病例随机给予多沙唑嗪4mg或者8mg/d剂量,早上或者晚上1次给药。测量血压、最大尿流率和Boyarsky症状评分。结果显示,多沙唑嗪对于两组造成的血压减低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空腹血糖异常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空腹血糖(FPG)异常的相关因素,指导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从3885名健康查体人员中检出315例FPG异常者,并与血糖正常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年龄>40岁、体重指数(BMI)≥25、高血脂、高血压者FPG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龄≤40岁,BMI<25,血脂、血压正常者(均P<0.005)。结论 40岁以上、BMI≥25、高血脂、高血压者FPG异常发生率高,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和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其控制体重、血脂、血压于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AT1的分布及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单纯BPH和41例BPH合并高血压前列腺组织中AngⅡ和AT1受体的分布及表达。结果前列腺组织中,AngⅡ主要分布于腺上皮细胞,AT1受体主要分布于前列腺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高血压组AngⅡ表达高于单纯BPH组(P〈0.01),而AT1受体表达则显著低于单纯BPH组(P〈0.01)。结论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参与BPH的发生发展,深入研究其作用将有助于理解BPH的发病机制及高血压与BPH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中Flack JM对多沙唑嗪在性功能方面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Int J ClinPract,2002,56(7):527—530)。BPH和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在大于60岁的男性中,约25%同时患有BPH和高血压。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BPH常规的外科治疗)能减轻症状,但导致约35%的患发生ED。治疗BPH的药物,包括雄激素抑制剂,增加了患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安慰剂比较)。高血压患也常常伴有性功能障碍,同时抗高血压药物可能使性功能障碍加重。ED是一个年龄相关的现象,40岁男性约39%,而在70岁男性约有67%。多沙唑嗪(α2-受体阻断剂)治疗BPH和(或)高血压,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相比,它与ED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经Korotkoff法测量血压诊断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的青少年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比较二者的准确性与差异性。方法选择170例经Korotkoff法测量血压高于正常的青少年患者作为研究组,65例血压正常的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24hABPM,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中采用Korotkoff法诊断为青少年高血压135例(79.4%),前期高血压35例(20.6%);采用24hABPM诊断为青少年高血压115例(67.6%),前期高血压48例(28.2%)。对照组65例中有6例(9.2%)经24hABPM诊断为前期高血压。所有经24hABPM诊断为青少年高血压及前期高血压者,收缩压负荷(SPL)和舒张压负荷(DPL)均增加。结论24hABPM可作为诊断青少年高血压的有效手段,并可用于检出青少年前期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Steers WD等回顾了关于应用多沙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研究[Prostate Cancer Prostatic Dis,2005,8(2):152-157]。文中叙述道,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应用多沙唑嗪治疗BPH时,若患者合并高血压则亦能降压,若患者没有高血压(本身无高血压或药物控制血压正常)则不会降压。在BPH合并尚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中,虽然已在服用其他降压药物,但加用多沙唑嗪后能显著降压以致改善了高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了解盐酸坦索罗辛在治疗老年血压并发BPH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3例高血压并BPH患者,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对血压的影响。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QOL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在没有调整高血压治疗方案的前提下,患者的血压没有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对BPH并发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检测尿NAG活性对判断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在判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65例BPH患者的尿NAG活性及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肌肝(Cr)及最大尿流率(Qmax),并与8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PH患者手术前与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NAG活性进行比较。结果BPH患者尿NAG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尿NAG活性与BPH患者最大尿流率呈显著正相关(P〈O.01)。术后3个月尿NAG活性下降明显,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BPH患者最大尿流率较低时肾功能可能已有部分损伤,尿NAG活性水平可作为判断BPH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监测指标以及手术指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3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和9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患者24h、日间、夜间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单纯高血压组[(15.84±4.56)mmHg(1mmHg=0.133kPa)比(14.21±4.29)mm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单纯高血压组[(5±8)%比(9±11)%,(7±6)%比(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及血压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相关。  相似文献   

15.
骨髓腔输液应用于成人急救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间接法与直接法测量动脉血压在不同血压范围内的差异及原因。方法对37例患者用直接法测量一侧桡动脉血压,用间接法测量对侧肱动脉血压。每例患者共测量30次,每次间隔30min。比较所得血压值的差异,并以间接法所测血压为标准分为正常、高、低血压组。结果在不同血压范围内,采用间接法测得的收缩压均显著低于直接法(均P〈0.05)。37例患者l110例次总体血压,正常血压组、高血压组中间接法测得的舒张压高于直接法(均P〈0.05);平均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在低血压组中间接法测得的舒张压和平均压均低于直接法(均P〈0.05)。结论间接法在正常及高血压范围内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可作为判断组织灌注的指标,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同时间接法有低估收缩压而高估舒张压的趋势,临床应予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6.
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瘤术后持续高血压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Liu D  Zheng C  Chen Q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437-439
为了解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APA)术后部分患者持续高血压的病因,作者对53例产生醛固酮的肾上腺腺瘤术后患者进行了平均3.1年的随访。全部患者术后血钾正常,血压正常者37例,血压≥18.7/12.7kPa16例。将正常血压与持续高血压2组患者从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史,对安体舒通的降压反应、术前高血压值、高血压时间、血清钾值、24小时尿醛固酮值、PRA值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50岁APA患者发生持续高血压机会与<40岁APA患者比值比3∶1;在持续高血压的平均年龄与正常血压平均年龄以及对安体舒通的降压反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提示年龄愈大的APA患者以及对安体舒通降压反应不明显的患者除了醛固酮增高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外,尚有肾内小血管病变或肾间质病变等原因。作者建议对该类患者手术时行肾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因,有利术后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7.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Guo LJ  Zhang XH  Li PJ  Na YQ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108-1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与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BPH,因重度下尿路梗阻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4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423例患者中,BPH合并高血压者128例(303%)。BPH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年龄以及血尿发生率明显大于单纯BPH组(P<005)。在BPH合并高血压组中,平均舒张压≥90mmHg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及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明显比平均舒张压<90mmHg组提前(P<005,P<001)。与单纯BPH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BPH合并高血压组中10年以上高血压病史患者的BPH发病年龄明显提前(P<005);高血压病史超过20年时尿潴留发生次数明显增加,血尿发生率明显升高,前列腺容积明显增大(P均<005)。BPH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前列腺容积与高血压病史呈显著正相关(r=0056,P=0009)。结论BPH同时合并高血压多见;长期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状态能够促进BPH的发生以及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男性脑卒中后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改变。方法:选择50例脑卒中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排尿异常老年男性患者,其中无BPH脑卒中22例,年龄(69.25±5.78)岁;有BPH脑卒中28例,年龄(71.49±7.65)岁;另选择20例无下尿路异常的正常老年男性[(70.63±6.52)岁]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对各种尿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BPH和有BPH脑卒中组比较,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为(4.54±0.80)VS.(5.34±0.97)kPa(1cmH2O=0.098kPa),最大尿道闭合压为(5.45±0.55)VS.(6.99±1.05)kPa,剩余尿量为(9.0±3.4)VS.(12.9±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老年组比较,无BPH和有BPH脑卒中组逼尿肌反射亢进发生率均显著增加[72.7%(16/22)VS.75%(21/28)VS.10.0%(2/20)],其最大膀胱容量明显减少[(298.8±112.6)VS.(276.5±132.21)VS.(478.6±92.6)ml]。结论:脑卒中后排尿异常应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BPH脑卒中患者逼尿肌排尿压、尿道闭合压和剩余尿量变化较无BPH脑卒中患者更为明显,提示应同时治疗BPH。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多沙唑嗪对BPH患者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及尿动力学的影响,Esteban Fuertes等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相关研究[Archivos Espanoles de Urologia,1997,50(10):1057-1066]。本实验对65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6.7岁)的BPH患者,进行了前瞻性临床和尿动力学研究(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20.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典型泌尿器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不同手段供使用,但目前症状评分被应用于BPH。临床对照试验已显示选择性仪1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哌唑嗪,特拉唑嗪)对BPH治疗的有效性。Mobley DF等进行了三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评价多沙唑嗪对有严重症状的BPH患者的疗效。入选609位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多沙唑嗪开始剂量为每E10.5或1mg,最后达到每日12mg。用药疗程为12~14周。相对于安慰剂,多沙唑嗪组患者严重的症状得以显著改善。在治疗开始的2周内症状即迅速改善,并持续整个治疗期间。其中一项开放的扩展研究证实48个月的长期随访期间多沙唑嗪持续有效。因为BPH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而多沙唑嗪在治疗期间疗效迅速且持久,所以对于正常血压及高血压患者,多沙唑嗪是治疗有症状BPH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