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状况等指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成2组,即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具有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对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某院收治的88例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对患有粘连性肠梗阻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胡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4):171-172
目的 评价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采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痛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仅可有效解除粘连,而且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并可预防再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依据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17例)与非手术治疗组(13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组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非手术治疗组治愈9例,治愈率为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选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其最佳手术时机应选在有"绞窄趋势"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n=38),参照组采用开腹肠粘连松解术,试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的PA、PCT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术后PA、PCT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能缩短手术用时,加快肠胃功能的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在治疗老年人反复粘连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的21例老年人反复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19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2例因致密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均未发生肠管全层破损。腹腔镜手术患者于第2天即下床活动,并进少量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后痊愈出院。随访10个月至1.5年,再次发生肠梗阻2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行开腹手术治愈1例。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治疗老年人反复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38例,根据家属及患者意愿分为两组:76例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为腹腔镜组,62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为开腹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1%、1.32%,均显著低于开腹组的53.23%、12.90% (P<0.05);术后7d,腹腔镜组的PCT及CRP显著低于开腹组,而PA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EORTC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松解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1—2007年因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松解术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治愈。术中平均出血量10m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d,术后无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功32例(82.1%),中转开腹7例(17.9%),术后30.6(24~48)h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平均住院6.2(5~8)d.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4个月,1例术后2个月复发.结论 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取得满意疗效,术后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观察及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有效的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病情均稳定,并好转出院,无严重的并发症现象。其中,治愈46例,好转27例,无效3例,复发4例,无效率为3.75%,复发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1.25%。结论加强对腹部术后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护理,采取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术后病情的护理及观察,可有效地预防术后出现并发症现象,帮助患者尽早地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一科开展的经脐单孔LC(1组,n=32)及同期完成的传统LC(2组,n=35)的临床资料。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优于传统术式的美容效果以及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手术联合微创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外科2001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46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3例,施行中西医结合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对照组73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18)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首次排气时间为(1.3±1.2)d,对照组平均首次排气时间(2.1±1.8)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14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17/14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2±4.3)d,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3±4.7)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费用为(6964±2539)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7534±2813)元,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与腹腔镜手术联合微创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曲宗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23-2324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2例),开腹手术组(8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腔黏连和疼痛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 t=3.307、2.682、2.703、2.830,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06,P>0.05);术后腹腔脓肿、肠梗阻、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32、1.305、1.287,均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出现慢性疼痛人数为6例(10.2%),与对照组19例(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 <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中可以广泛探查切除腹腔黏连,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蝮蛇抗栓酶复合剂预防腹腔粘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蝮蛇抗栓酶对术后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两种腹腔粘连的动物模型,分别将60只大白鼠和40只大白兔各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将112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随访18个月,观察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结果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实验组的粘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蝮蛇抗拴酶复合剂可有效地预防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3年采用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25例临床资料.结果:24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1例肠坏死肠切除病例术后发生肠瘘,经内支撑管持续负压引流后3周痊愈.23例经2~7年随访,均未再次出现肠粘连和肠梗阻.结论:对术后出现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术式,对预防肠梗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肠梗阻导管联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差别。方法 84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肠梗阻导管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及肺炎等近期并发症),随访情况[包括术前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包括医保报销在内的住院费用)、1年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实验组完全腹腔镜手术完成32例,辅助小切口完成7例, 3例因腹腔粘连过重而改行开腹探查术。对照组42例均行开腹手术,手术顺利。实验组的手术时间(125.3±35.2)min、排气时间(2.0±1.1)d均短于对照组的(141.2±27.1)min、(4.5±1.7)d,术中失血量(30.2±17.0)ml少于对照组的(85.2±42.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9.0%、1年复发率2.4%均低于对照组的40.5%、16.7%,术前住院时间(5.2±1.5)d长于对照组的(1.8±0.5)d、术后住院时间(4.5±1.7)d短于对照组的(8.3±2.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早期应用肠梗阻导管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风险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89例患者与同期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6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复发例数均优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腹腔镜行肠粘连松解术安全有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小,切口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针刀微创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治愈92例,好转28例,笔者认为针刀微创松解术配合药物手法治疗本病具有消除疼痛、松解脊柱周围软组织粘连,恢复脊柱力学平衡等作用,同时具有操作简便、恢复快、痛苦小、长期效果好、不易复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