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张晶  何周康  赵昕 《肿瘤药学》2011,(3):206-208
目的探讨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中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与VDLP方案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70例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及复发患者S-LDH水平,并与对照组LDH水平比较,分析LDH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ALL患者LD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通过治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S-LDH明显下降(P〈0.01),NR患者虽出现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R/PR治疗前s-LDH水平亦低于NR治疗前(P〈0.05);获得CR/PR患者复发后,S-LDH又明显升高,复发患者治疗前S-LDH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治疗前)(P〈0.05)。结论S-LDH可能可以作为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1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mRNA表达水平(P〈0.001)。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RNA表达水平又低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P〈0.05)。初诊组、难治复发组、初诊组、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mRNA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初诊组中完全缓解组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完全缓解组(P〈0.001)。结论P16基因表达缺陷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急性红白血病(M6)和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亚型细胞患者独立生长因子1B(GFI1B)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系初治住院患者1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6型10例,M7型4例)作为观察组,GFI1B表达正常者10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GFI1B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GFI1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6患者中缓解6例,GFI1B平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4例,GFI1B平均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缓解患者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7患者中3例未行化疗,1例化疗后未缓解,未继续监测其GFI1B mRNA表达水平。结论 GFI1B的表达水平反映M6和M7亚型的病情变化,对其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激方案(CAG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CAG)组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2例,标准化疗方案(DA方案,DA组)治疗25例,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CAG组与DA组完全缓解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DA组相比,CAG组骨髓恢复时间缩短、化疗相关死亡率低(t=3.03,x^2=4.05,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CAG方案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Fms样的酪氨酸激酶3(FLT3)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老年AML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6例老年AML和11例良性血液病为对照组FLT3表达水平。结果36例老年AML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复发难治组最高,初治组居中,完全缓解组最低,三者表达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LT3在老年AML中存在过度表达,提示FLT3在老年AML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作用。FLT3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在检测微小残留病,估计残留白血病细胞负荷量,也可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的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78例AL的免疫表型。结果(1)5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髓系抗原阳性表达率为31.0%,其中CD13阳性率29.3%,CD33阳性率13.8%,T-ALL和B—ALL髓系抗原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阳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78.6%明显高于CD34阴性ALL的髓系抗原表达率20%(P〈0.01)。ALL髓系相关抗原表达(My^+ALL)的完全缓解(CR)率33.3%明显低于My^-ALL的CR率82.5%(P〈0.01)。(2)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淋系抗原表达率为30%,其中CD715%,CD1910%,CD225%,CD7主要分布在AML-M1和AML-M2亚型中。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明显高于CD34^-AML的淋系抗原表达率(66.6%与9.1%,P〈0.05)。淋系抗原表达的AML(Ly^+AML)的CR率低于Ly—AML的CR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与71.4%,P〉0.05)。结论成人AL的抗原错译表达与治疗缓解率负相关;ALCD34的表达率与抗原错译表达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罗样激酶1(polo样激酶 PLK1)和抗凋亡蛋白(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CC)检测54例AL初治患者骨髓细胞中PLK1和抗凋亡蛋白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经过标准化化疗方案化疗后分为缓解组、未缓解组。并取19例健康体检成人(同期闻在本院确诊的非血液病患者)骨髓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PLK1和Survivin在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其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LK1和Survivin高表达组CR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LK1和Survivin的过表达对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地影响,有希望成为急性白血病预后判断的监测指标。PLK1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提示PLK1的过表达可能促进Survivin的表达,增强Survivin的抗凋亡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与自细胞介素-10(IL-1O)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0例正常(对照组)和45例白血病(白血病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0的水平,用酶法检测LDH水平:结果:白血病患者治疗前LDH、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缓解时LDH、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二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LDH、IL—10的测定在白血痫的冶疗监测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4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缓解(CR)、持续缓解(CCR)时期、部分缓解(PR),无效(NR)和复发的LD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分析LDH水平与白血病各时期的的关系。结果在急性白血病治疗前,LDH水平升高率达到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当CR后LDH水平下降至正常的比例达到100%,在CCR时期亦持续下降,仅有1例LDH水平升高,仅占5.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部分缓解(PR)患者中LDH水平升高的比例仍有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无效及复发病人血清LDH水平均升高,占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LDH可作为判断成人急性白血病病情的一个敏感指标,在不同时期追踪检测血清LDH值对临床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在白血病患者发病及缓解过程中的见后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治疗组,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VEGF浓度。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5),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和完全缓解组明显升高(P〈0.05),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部分复发患者再次出现上述改变。结论动态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铁蛋白(SF)和血沉(ESR)在治疗前后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和分析112例初治ALL患儿化疗前、缓解后及复发后LDH、SF和ESR的变化,并对LDH、SF和ESR三者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LL患儿化疗前较对照组和缓解组LDH、SF和ESR明显增高(P<0.01),而完全缓解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LL复发组患儿LDH、SF和ESR明显升高,与其缓解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LDH、SF和ESR呈良好正相关(相关系数0.863,P<0.01)。结论动态检测LDH、SF和ESR水平可作为儿童ALL的病情观察、判断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AL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7例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阶段AL患者[初治患者16例(初治亚组)、完全缓解患者12例(完全缓解亚组)、复发患者9例(复发亚组)]LIF的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初治亚组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和完全缓解亚组(P<0.05);复发亚组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完全缓解组(P<0.05);复发亚组与初治亚组比较及完全缓解亚组与对照组比较,LIF基因mRNA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F基因表达率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LIF基因表达水平与AL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检测AL患者LIF基因表达情况,为AL患者检测病情、疗效评价、指导临床用药和预后判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罗贞 《肿瘤药学》2011,(3):200-202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DA、HA或DAE方案诱导至完全缓解,巩固后强化治疗组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静脉滴注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不采用阿糖胞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强化治疗后1年、3年、5年的无病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治疗有效率。结果强化治疗组在1年、3年、5年内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0%(17/20)、60.0%(12/20)、30.0%(6/20);对照组在1年、3年、5年内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0.0%(4/20)、50%(10/20)、0;强化治疗组1年、3年、5年内的无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强化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1年、3年、5年内的无病生存率,远期疗效好,可作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缓解后的强化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郑文宏 《中国医药》2012,7(1):68-69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确诊后及每次化疗前测定血清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52例).结果 急性髓性白血病(47例)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1例)的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49±152)、(627±131) μg/L比(89±30) μg/L,(3.2±0.7)、(3.3±1.0) mg/L比(1.5 ±0.3)mg/L,均P<0.05].初发(78例)与复发患者(30例)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高于缓解组(53例)和对照组[分别为(365±57)、(619±127)μg/L比(89±30)μg/L,(2.5±0.9)、(2.9±1.0)mg/L比(1.5±0.3)mg/L,均,P<0.05],而初发患者与复发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同时检测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的阳性率为80.0%,与缓解患者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铁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肿瘤负荷成正相关,动态监测其变化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病情及疗效的判断,联合检测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淋巴细胞PIM-2蛋白的表达。方法将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41例,达到完全缓解(CR)者25例;急性淋巴系白血病(ALL)患者24例,达CR者14例。免疫印迹法检测2组淋巴细胞的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观察组ALL及AML患者各期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ALL及AML患者急性期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R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L及AML患者各期PIM-2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淋巴细胞PIM-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急性期ALL与AML患者PIM-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R期。PIM-2蛋白表达上调可能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完全缓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及其亚群变化。方法将36例化疗达完全缓解的AML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G组给予G-CSF200μg/d皮下注射,GM组给予GM—CSF200μg/d皮下注射,对照组(c组)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其疗效。结果G组DC表面CD80、CD83和CD86表达均低于GM组和C组(t=4.34、5.43、4.54、4.54、5.25、3.54,均P〈0.05),GM组DC表达CDllc高于G组和C组(t=4.54、4.27,均P〈0.05)。G组和GM组DC促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c组(t=4.54、5.64,均P〈0.05);GM组DC促进CD4+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高于G组(t=3.54,P〈0.05)。ELISA法检测发现,GM组DC分泌IL-12高于G组和C组;G组DC分泌IL-10高于GM组和c组(t=3.54、4.23、4.32、3.87,均P〈0.05)。结论G-CSF和GM—CSF可使完全缓解AML患者DC亚群发生偏移,G-CSF促使其偏向DC2而具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而GM-CSF使DC亚群偏向DC1而促进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合理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结果支持性姑息治疗组5例,完全缓解率为0,小剂量化疗组19例,完全缓解率26.3%,标准剂量联合化疗组13例,完全缓解率38.5%。急性白血病标准剂量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姑息治疗组(P〈0.05),小剂量化疗组的生存时间高于标准治疗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白血病对化疗的耐受性差,缓解率低,死亡率高。对于老年急性白血病不能过分强调治疗方案的强度及单纯追求完全缓解率,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急性杂合性白血病(HA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Ly+AML)患者及伴有髓系抗原表达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ALL)患者于治疗一、二疗程后分别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HAL患者在髓系CD33免疫表型的阳性率最高为95%,在B系CyCD22免疫表型的阳性率最高为75%,在T系CD7免疫表型的阳性率最高为30%,且在CD2、CyCD3、CD5中均有表达。第一、二疗程Ly+AML与My+ALL的诱导缓解率均明显高于HAL(P〈0.05或P〈0.01)。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对于临床治疗的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