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子宫动脉栓塞组、腹腔镜组各30例,药物治疗组在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每日空腹顿服米非司酮12.5mg,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复查B超,比较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和肌瘤数量及体积的变化;子宫动脉栓塞组,经股动脉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剂治疗,术后随访比较手术前后肌瘤体积的变化;腹腔镜组,手术剔除肌瘤。结果:药物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在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子宫动脉栓塞组治疗后瘤体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成功率〉80%);腹腔镜组子宫肌瘤剔除率达98%,术中、术后流血少,对机体损伤小。结论:3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药物保守治疗可用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妇女避免手术,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或瘤体较大者可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4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4人。3组之间的年龄、病程、病症均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第一组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第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第3种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观察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3种治疗方法都能产生对子宫肌瘤的抑制作用。米非司酮、腹腔镜手术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3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肌瘤大小差异显著,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米非司酮的肌瘤的平均水平最大,与其他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子宫动脉栓塞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为:米非司酮<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中,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或者子宫动脉栓塞进行治疗。对于不想进行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的患者,可以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y)、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及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2001年5月至2004年10月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336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手术方式,比较手术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与射频组手术时间较长,腹腔镜组和栓塞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栓塞组住院费用最贵,三组1年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三种新型治疗手段各具优劣,但1年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临床上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冉隆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7):16-17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77例患者按照临床研究的随机、对照原则,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分别给予米非司酮药物(药物组)、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手术1组)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2组),观察疗效及随访生活质量。结果与药物组比较,手术1、2组有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组优于手术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发现,药物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低于手术1、2组,但在情感功能得分则优于手术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率好,但米非司酮对于患者预后情感功能上改善明显,这可能与手术对于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5.
子宫动脉栓塞术和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和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复发率.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UAE组34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米非司酮组46例,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子宫体积变化、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2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P<0.01),且短期内米非司酮组比UAE组缩小明显(P<0.05).UAE后子宫肌瘤无复发,米非司酮治疗后有复发.UAE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非司酮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恢复.结论 UAE和米非司酮均为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使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但米非司酮停药后有复发,适用于术前辅助用药和围绝经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方法对2007~2009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患者28例,子宫动脉栓塞术者32例,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后的疗效: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患者症状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对子宫肌瘤产生抑制作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短期内米非司酮组比子宫动脉栓塞术组缩小明显。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子宫肌瘤无复发,米非司酮治疗后有复发。结论两种方法对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效,可使瘤体缩小,症状减轻或消失,但米非司酮治疗停药后有复发,对近绝经期妇女治疗效果好。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治疗,疗效确定,创伤小,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9,(8)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伴随癌痛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设置54例研究对象。A组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B组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取得与其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其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因此,临床可将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子宫肌瘤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8.
9.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3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经髂内动脉、选择性两侧子宫动脉造影,肌瘤染色明显,经导管注入栓塞剂,至血流缓慢,造影确认肌瘤再无染色作为手术结束的标准。术后抗感染治疗3~5d,随访12~18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肌瘤大小的变化。结果 31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肌瘤不同程度缩小,1例较大黏膜下肌瘤治疗失败,后转手术治疗。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究子宫肌瘤使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11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分别对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子宫体积、肿瘤大小、月经量、血红蛋白含量进行记录比较,分析手术疗效,并对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回访复发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患者子宫平均体积术前为(389±112.7),术后1年缩小为(135±37.3),肌瘤平均体积由术前的(124.3±68.2)缩小为(23.5±11.9),月经期、月经量均有大幅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也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回访的复发率为0。结论:经过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恢复快,见效快,手术创口小,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较低,因此,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有保留子宫欲望的子宫肌瘤患者的绝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问于我院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及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用彩色超声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索(PRL)、雄激素(T)。结果10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85%和45.68%(P〈0.01)。血FSH、LH、E2、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均〈0.01),其中以E2和P降最为显著。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4例,所有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每晚睡前服用,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用药,每天1次,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月经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子宫肌瘤平均体积均较治疗前有所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用药前比较,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值有不同程度升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1、2年的肌瘤复发率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患者的肌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1年后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2年后两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不仅损伤小、恢复快,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月经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洪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42-4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2组均于用药前后计算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大小。测定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含量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SH、LH、E2、P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与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 1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被随机分到UAE组和子宫切除组进行前瞻性临床试验 ,评价两种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指标分别是阴道出血停止、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日常活动的天数和产生的并发症。结果UAE组内根据阴道出血停止的有效率为 96 9% (31/ 32例 ) ,与子宫切除组相似 (P >0 0 5 )。中位住院天数是 4 6 2天 ,术后恢复日常活动的天数是 9 80天 ,均比子宫切除组短 (P <0 0 0 1)。术中、术后并发症以轻微和中等并发症多见 ,而子宫切除组以中等和严重并发症多见。结论UAE作为一种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是安全有效的 ,其住院时间短 ,恢复快 ,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各45例,观察组服用米非司酮+红金消结胶囊,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安慰剂,疗程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E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雌激素E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动脉阻断方式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永久阻断组、临时阻断组和未阻断组,并行相应手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临时阻断组患者与永久阻断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时阻断组术后情况和生活质量高于永久阻断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时阻断法能够在取得与永久阻断法相同的手术辅助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加快患者术后月经恢复速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