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大出血的患者3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行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照组17例行B-lynch缝合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出血量、总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出血量、总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治疗中,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止血效果明显,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剖宫产术中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2月对16例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病例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5例迅速止血,仅1例胎盘粘连出血不止改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防治对策,分析其预后。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发生产后出血者39例,先给予患者促进宫缩药物治疗,无效者宫腔填塞压迫止血,出血仍未停者结扎子宫上行动脉或髂内动脉,治疗无效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结果 39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经使用促进宫缩药物和子宫按摩后有28例患者出血停止,其余患者仍有活动性出血给予宫腔填塞压迫法止血,7例患者出血得到控制,但仍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2例患者行子宫动脉上支结扎术,1例患者行髂内动脉结扎术并取出宫腔填塞物再次填塞后出血停止。另1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经家属同意后实施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迅速果断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有效控制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2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时,除应用缩宫素、欣母沛、立止血、输血、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外,出血量〉1000ml时,行宫腔填塞纱条术,观察10min仍然出血时立即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采取上述手术后观察30min,子宫有无活动出血及止血效果。结果2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均行宫腔填塞纱条术,其中6例在宫腔填塞纱条后出血停止,18例在宫腔填塞纱条后因止血效果差又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观察30min,宫腔基本不出血时,将纱条末端通过宫颈放到阴道内,于术后24—48h取出,纱条取出后未再发生子宫大出血情况,止血效果满意,不影响子宫复旧、月经复潮。结论宫腔填塞纱条+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止血有效、迅速,是一种积极有效控制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剖宫产术重度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适应证、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6月剖宫产分娩的86例重度产后出血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35例。结果:35例重度产后出血均在采取按摩子宫、热盐水填塞及宫缩剂的应用等无效时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其中30例止血有效,5例行B—lych缝扎后止血有效。结论:正确掌握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是剖官产术重度产后出血中止血的一种方法,简单迅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吴惜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173+176-173,176
目的:探讨经腹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与子宫术中出血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6月12例在本院住院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及子宫肌瘤要求手术保留子宫的患者作为实验组,术中预防性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与同期手术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可明显减少子宫术中出血,不影响术后恢复,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中出血200~1000ml,产后出血2例,1例需输血治疗,同时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因素患者,术中选择性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可明显减少子宫术中出血,特别是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妇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共2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20例患者行子宫动脉结扎术后出血明显减少及停止,保留子宫成功,无晚期产后出血,恶露10-40d干净,产后4个月随访组中母乳喂养率89.5%.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一种有效、快捷、安全的止血措施,尤为适合子宫创面广泛出血且止血困难的产妇.  相似文献   

8.
马静 《首都医药》2013,(16):27-28
目的探讨经腹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与子宫术中出血的关系。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具有高危因素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术中预防性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与同期手术的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可明显减少子宫术中出血,不影响术后恢复,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在剖宫产术中选择性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可明显减少子宫术中出血,特别是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妇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姜景玉 《中国当代医药》2013,(7):191-192,194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纱布填塞结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剖宫产术中引起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37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如按摩子宫,药物缩宫,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及宫腔纱布填塞术综合治疗,进行观察分析,评定疗效。结果37例研究对象中,有35例患者经以上4步结合治疗,达到有效止血,保留了生育功能。1例死亡,1例切除子宫为保守失败。结论在按摩子宫,缩宫药物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及宫腔纱布填塞术结合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是安全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共收治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运用了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与随访。结果本组26例患者在术后7~10d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是临床中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式,其具有安全、便捷等特点,既保留了患者的子宫,又不会对患者的月经周期产生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任秀蓉  何方  陈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35-1937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加双侧子宫动脉上行肢结扎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出2000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剖宫产术宫縮乏力出血的患者102例为对照组,与2005年6月~2009年3月因宫縮乏力出血的病例在剖宫产术中施行改良式B-Lynch缝合加双侧子宫动脉上行肢结扎的患者10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胎儿娩出后均常规应用宫缩剂(缩宫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观察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月经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出血量、术前术后24 h内血红蛋白(Hb)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输血量和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恢复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0个月,观察组患者未见特殊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能有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简单、快捷、有效、安全,可避免失血性休克、输血,DIC等不良结局的发生,能有效避免子宫切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5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处于休克状态不能控制出血时,按照止血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早治组25例采用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迟治组25例采用药物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早治组25例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止血有效率为100%,术后子宫恢复好,缩短住院时间,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迟治组25例采取药物治疗欠佳后再实施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早治组与迟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研究止血简单易行,止血迅速且安全可靠,疗效佳,患者可完全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可代替子宫切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能够更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有显著的优点及妇产科的实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宫浆肌层缝扎加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某院剖宫产术中子宫腔内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子宫浆肌层缝扎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与对照组(子宫按摩联合催产素常规止血)各35例,比较观察指标、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5.71%)较对照组(22.85%)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血性恶露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研究组并发症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研究组治疗效果(97.14%)高于对照组(82.8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子宫腔内出血患者采用子宫浆肌层缝扎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血性恶露消失时间,减少并发症且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傲霜  林小娟  王慧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34-32,34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B-lynch缝合术后子宫复旧情况,对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行子宫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术后的患者26例为治疗1组,行子宫动脉结扎的患者30例为治疗2组,再随机选择同期常规剖宫产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治疗组在子宫复旧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上行支动脉结扎及B-lynch缝合不影响子宫复旧及月经复潮,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可行、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熊小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9):177-179,182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手术在预防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妇产科疾病行子宫动脉栓塞的住院患者40例,其中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拴塞术的28例为研究组(剖宫产瘢痕妊娠25例,宫颈妊娠1例,中期引产并前置胎盘2例),行子宫动脉拴塞术控制急性大出血的12例为对照组(产后出血5例,中期引产出血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出血4例,阴道壁囊肿术后出血1例).对40例患者行血管造影并采用明胶海绵颗粒选择性栓塞子宫动脉,或栓塞前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栓塞后根据病情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栓塞前后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输血率、休克率及并发症等.结果 40例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1例同时栓塞阴部内动脉,17例栓塞前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杀胚胎治疗,所有患者均栓塞成功;术后1~9 d内行刮宫术(B超或宫腔镜下),或病灶清除术(腹式、腹腔镜下、阴式),或剖宫产术.两组无严重并发症及子宫切除发生;研究组栓塞前出血量、输血率、休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手术可减少妇产科手术中出血,减少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微创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出血量、输血量变化及治疗方法进展。方法相隔10年收集我院两个时间段的所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两年间95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A组)和2011年1月至12月1年内的151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B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前3位原因没有变化。A组和B组产时出血量分别为(935.8±863.1)、(520.4±350)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2 h内出血量分别为(32.6±163.2)、(36.5±186.0)mL,无统计学差异(P=0.43),A组和B组产后24 h总出血量分别为(1006.3±876.0)、(817.6±419.1)mL,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32例出血>1000 mL,B组29例出血>1000 mL,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58例输血,平均输血量(815.5±612.1)mL;B组50例输血,平均输血量(665.8±501.3)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出血基本处理方法仍旧是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等,其他药物10年前应用麦角较多,10年后应用欣母沛和益母草针比例较高,且开展了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及子宫缝合方法的改进。A组子宫全切1例,次全切3例,B组1例子宫全切。结论 10年来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无明显变化,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产科手术质量提高,新药使用等显著减少了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减少了输血量,子宫切除病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结扎与宫腔填纱同时应用在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出血量在1000~3700ml之间),在施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之后,子宫对宫缩剂反应不良、子宫收缩欠佳或胎盘剥离而仍有较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患者,即行宫腔大纱垫填塞术。结果 宫腔所填纱垫在术后24~46h于静脉滴注催产素的情况下取出,全部所取出纱垫均无特殊异味,取纱时宫腔出血量在10~30ml之间,10例患者均未造成子宫脏器的丢失。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和宫腔填纱均为治疗子宫大出血的有效方法,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明显好于单一方法,并有可能避免因术中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A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B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填塞纱条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褥病率等各方面情况。结果A组病例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732.5±232.7)mlvs.(1217.2±451.3)ml]和产褥病率(16.7%vs.37.5%)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无1例需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及安全易行等诸多优点,既能治疗产后出血,又可避免切除子宫,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