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2例。常规组患儿接受早期低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即0.5 g/kg,而研究组患儿接受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即1.0 g/kg。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1 d、2 d、3 d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予以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促使其黄疸尽快消退,早日康复出院。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相似文献   

2.
王珅  潘家华 《安徽医药》2011,15(4):488-490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在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新生儿ABO溶血病120例,A组(23例)为未给予IVIG治疗;B组(33例)在出生24 h内给予IVIG,C组(29例)在生后24~48 h内给予IVIG,D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监测、早期干预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对我院产科出生母亲血型为“O”型的婴儿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仪黄疸指数监测,及时收入新生儿科早期干预(包括光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观察病情进展、转归等,并与由门诊收入未经早期监测、干预的病例进行对照。结果早期监测干预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明显低于非早期监测干预组,无1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极少需要同步换血治疗,住院时间相对短,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使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黄疸指数及早期光疗、静注免疫球蛋白等干预可显著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儿预后及提高儿童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需早期积极治疗.我科自2002-04-01~2004-03-31采用早期静脉注射丙种球蛋(IVIG)治疗ABO溶血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BO溶血病所致溶血性贫血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住院患儿符合入选标准的ABO溶血病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两组生后出现黄疸时间、年龄、光疗时间、入院时总胆红素、住院天数与贫血关系。贫血组贫血程度与出现黄疸时间、年龄、光疗时间、入院总胆红素、住院天数的关系。Hb数值均为生后7~10 d外周血检查。结果1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出现黄疸时间、年龄、光疗时间、入院总胆红素、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2 ABO溶血病B型血多于A型血。1周后贫血发病率高,女孩高于男孩,B型血多于A型。贫血以轻中度为主,贫血程度与出现黄疸时间、年龄、光疗时间、入院总胆红素、住院天数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 ABO溶血病3 d内住院干预,生后1周贫血发生与出现黄疸时间、年龄、光疗时间、入院总胆红素、住院天数无关,贫血程度多为轻中度,多可自愈。2 ABO溶血病生后1周所致贫血多见于女孩B型血患儿,早期干预、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陈晓霞  冯海哲 《贵州医药》2005,29(4):336-338
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以阻断溶血的进一步发生,可有效地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简称总胆)水平,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报道,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报道甚少。我院自2001年6月起对新生儿脐血检查溶血3项证实为ABO溶血病的新生儿早期应用IVIG进行干预治疗,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征瀛  金未来  章乐  郁敏 《江苏医药》2013,39(14):1644-1646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比较临床路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儿家长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临床路径组患儿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患儿家长满意度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结论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临床路径用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具有住院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患儿家长满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9.
新生儿ABO溶血病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君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0):37-38
目的:了解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诊治经过及预后状况。方法:回顾对76例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黄疸出现时间平均为(1.15+1.06)d,其母亲均为O型血,患儿血型以A型者居多,B型次之;7例并发胆红素脑病。结论:必须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新生儿ABO溶血病,尤其是伴有高危因素者应采取综合措施早期干预,避免并发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为两组,A组(大剂量组)45例,B组(普通剂量组)4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A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1.0 g.kg-1.-d 1,B组为0.5 g.k-g 1.d-1。结果:治疗72 h后血清胆红素值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儿皮肤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合并症的51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1g·kg-·1d-1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日。结果IVIG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黄疸消退时间为4.18±1.03天,常规治疗组为5.28±1.50天,t=3.383,P<0.01。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乏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大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ABO-HD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ABO-HDN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IVIG治疗时间和剂量分为常规组、冲击组和早期冲击组.比较3组新生儿治疗期间总胆红素水平、胆红素高峰值和峰值时间,观察治疗期间并发症等.结果 ①早期冲击组治疗前总胆红素、胆红素高峰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和冲击组(P<0.05),冲击组胆红素高峰值低于常规组(P<0.05);早期冲击组和冲击组胆红素达峰值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②早期冲击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且冲击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新生儿ABO-HDN早期IVIG冲击治疗可降低血总胆红素水平,缩短高胆红素血症时间,避免出现高胆红素脑病和贫血.  相似文献   

13.
利丹  郭伟中 《河北医药》2005,27(5):342-343
目的观察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3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光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IVIG1g/kg静脉滴注,一次治疗;观察组给予IVIG500mg·kg-1·d-1静脉滴注,连用3d。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单次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母婴血型、孕期血型抗体效价、胎儿性别、胎儿血型、羊水性质、脐血胆红素、脐血溶血三项实验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我院568例ABO血型不合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病例,根据母婴血型、是否发病来分组分析.结果 母婴血型不同组脐血血清胆红素浓度、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发生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母婴血型相同组;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1/128时,新生儿患ABO-HDN的几率明显增加;A型血的胎儿更易患新生儿溶血病,胎儿性别及羊水性质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孕期血型抗体效价、胎儿血型、脐血胆红素和脐血溶血三项均与新生儿ABO溶血病有密切相关,根据检测结果可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ABO血型不符引起的溶血性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人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维持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注意补充营养,对存在感染因素者进行抗感染处理,观察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连续3d,并进行蓝光照射,无论皮测胆红素是否正常均连续蓝光持续照射72h,之后停止照射24h,之后根据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则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方法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及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疹、发热及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退黄效率高,治疗周期短,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接受治疗的ABO溶血性黄疸患儿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 H 4)治疗,剂量为1 g/(kg·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颗粒,1 g/次,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清指标变化以及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和GESELL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TBIL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BNA和GESELL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促进患儿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症(ABO-HDN)与O型血母亲抗体效价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12例O型血母亲所产新生儿,对血型为A型、B型的新生儿做ABO-HDN检测,并取其母亲的静脉血进行抗A/B免疫球蛋白G(IgG)效价检测,分析母亲抗IgG效价与ABO-HDN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本组新生儿共检出111例ABO-HDN阳性患儿,ABO-HDN发生率为15.59%(111/712)。ABO-HDN发生率与母亲抗体IgG效价呈正相关(r=0.96,P<0.01);ABO-HDN患儿黄疸出现时间与母亲抗IgG效价无显著相关性(P>0.05)。母亲抗IgG效价≤1∶64组溶血新生儿达到光疗指征率、1周内贫血发生率及换血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母亲抗IgG效价≥1∶256组溶血新生儿1周内贫血发生率及换血率高于母亲抗IgG效价1∶128组(P<0.05)。结论:对O型血母亲所产A型或B型血新生儿,早期行溶血三项及抗体效价检查,可预估新生儿发生溶血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简称:静丙,IVIG)中等剂量(2.5g,1次)与大剂量(1g/kg,1次)治疗新生儿重症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足月新生儿(体重≥3kg)重症ABO溶血病在常规光疗基础上加用静丙:A组45例,用中等剂量(不依据体重,用1次静丙2.5g);B组32例,用大剂量(按照体重用1次静丙1g/kg);C组20例(对照组),未用静丙。3组的入院日龄、胎龄、黄疸出现时间、血清总胆红素(简称总胆)浓度均相匹配。比较3组总胆红素(TSB)下降的疗效。结果入院时A、B、C组TSB峰值的均值范围相同(270μmo/L),治疗后,3组TSB均持续下降,入院24h差异不大(P>0.05),以后48h均下降。A、B组TSB持续下降明显,分别下降147、159μmol/L(两组比较,P>0.05)。C组下降较慢,48h仅下降109μmol/L,且费时更长,平均约84.5h胆红素下降到生理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O溶血病应及早用IVIG,但两种剂量疗效差异不大,推荐使用中等剂量,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