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于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及评估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Flynn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lynn评分、VA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lynn评分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及改善肘关节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对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87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闭合复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2%,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8.4%,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对比(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周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均有效果,但与切开复位固定术相比,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对小儿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80例小儿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儿,采用随机1∶1分组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法,观察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评估两组患儿的安全性,分别于手术前后,观察两组肘关节功能,在手术期间,观察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短(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弯曲、伸展、放前和旋后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17.50%)(P>0.05)。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小儿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更好,并且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与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比较,探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对于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102例4~13岁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其中手术组进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对照组则通过手法闭合复位后石膏固定.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4周进行功能锻炼,并且定期进行X线检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20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时检查和记录提携角改变、肘关节屈伸功能情况.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类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后肘关节功能评价,手术组优35例,良13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4.1%;对照组患者优16例,良16例,可15例,差4例,优良率为62.7%,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相比,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对于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临床满意,优良率高,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什针内同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65例,术后结合短期石膏托外固定。结果65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按Cassebat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65例患儿中优49例,良13例,可3例;均末出现明显的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优良率为95.4%。结论早期采用积极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轻柔解剖复位和术后早期正确的患肢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外侧髁部穿针固定治疗GartⅠ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型9例,Ⅲ型14例),闭合复位经皮外侧髁部穿克氏针加屈肘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周。3周后去石膏锻炼,4-6周拔去固定的克氏针。结果随访6-24个月,按Flynm评定标准,优17例(73.9%),良5例(21.7%),一般2例(4.4%),优良率95.6%。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外侧髁部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可靠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3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2个月(212个月)。术后4周去除石膏并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1例,良9例,一般3例,差0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8):223-225
目的分析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中,手法复位闭合穿刺针结合骨折治疗仪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0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行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辅以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然后就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过各自方法的系统治疗,恢复情况及骨折愈合速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结合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还能够有效提高骨折的愈合速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9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并获得1~2年随访的5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D odg′ts疗效评价标准评定其疗效。采用C型臂X线机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方法。操作时应注意B aum ann角测定以预测提携角,调整固定。结果:55例中,疗效优40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为9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是近年来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新兴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准确、无切口瘢痕等优点。患儿及家属易接受,且不受条件限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杨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8):23-24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0~2006年应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42例.结果 优良率97.6%,肘内翻发率7%.结论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肘关节内外侧非对称小切口配合多根克氏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29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经肘关节内外侧非对称小切口行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辅以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保护3周,之后在指导下逐步进行功能训练并积极随访评价。结果 29例均获随访,时间10~18个月,骨折均愈合好,肘关节功能评定按Flynn标准:优21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9.66%。结论双侧非对称小切口配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操作简捷、复位准确、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指南》2015,(26)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固定与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式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固定,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患侧屈伸度、术后携带角减少度数。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肘内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屈伸度、术后携带角减少度数及肘内翻发生率分别为(136.5±2.6)°、(3.6±1.2)°、0%,(136.6±2.8)°、(7.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固定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疗效可靠,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有可能发生术后肘内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中,优3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4%。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有以下优点:麻醉下整复减少痛苦,对患儿损伤小;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固定相对牢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有效地减少了肘内翻畸形及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3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及相关问题。方法 36例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中解剖复位,保留尺骨鹰嘴的完整性。结果手术组2例并发轻度肘内翻,随访时间最长5年,本组优良率达97.2%。结论通过本组36例手术治疗,认为手术精确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可显著降低肘内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比较,探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对于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102例4~13岁Gartland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息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其中手术组进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对照组则通过手法闭合复位后石膏固定。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4周进行功能锻炼,并且定期进行x线检查,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20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时检查和记录提携角改变、肘关节屈伸功能情况。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类后,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后肘关节功能评价,手术组优35例,良13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94.1%;对照组患者优16例,良16例,可15例,差4例,优良率为62.7%,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法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相比,肱三头肌两侧人路手术对于儿童Gartland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临床满意,优良率高,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