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将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总有效率数据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方案护理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且安全性高,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C)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同时,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情志,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自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3个月后复查,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负性情绪改善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利于巩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抗幽门螺杆菌、促进胃肠动力、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和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田路 《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34-234
目的探讨和研究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 120例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进行科学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需要给予针对性科学护理合理的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基本效果进行仔细的对比。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其痊愈人数为45例,占75.0%,总有效人数达到57例,占95.0%;对照组患者痊愈的人数为34例,占56.7%,总有效人数为49例,占81.7%。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效果相对显著,可提高患者在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从根本上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数字奇偶法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组;对照组:施以基础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对胃炎疾病护理总有效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胃炎疾病护理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3.33%)尤为显著(P<0.05)。结论合理对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胃炎护理效果的提高可以加以促进,从而优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32例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量表的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重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中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其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临床上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时,采取中医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水平,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胜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28-3729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联合叶酸和替硝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以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瑞巴派特片、叶酸联合替硝唑治疗,对照组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和克拉霉素治疗。经过4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优于对照组的75%(x2=12.347,P〈0.05)。观察组的Hp转阴率为92%,对照组的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7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X2=8.647,P〈0.05)。结论瑞巴派特、叶酸联合替硝唑有利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大英县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加用药饼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GS)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基础上联合药饼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为(2.32±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8±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Ⅰ及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加用药饼灸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使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表达升高,可调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临床分析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实施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患者为80%(40/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泉 《中国当代医药》2014,(23):129-130,133
目的:探讨益胃生津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传统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胃生津汤加减治疗,治疗4个月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纳差、嗳气、痞满等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生津汤辅助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可能对其病理过程有抑制作用,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作为临床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患者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吗叮啉、甲硝唑、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藏药仙露帕朱丸,服药4周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3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二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仙露帕朱丸的治疗作用优于吗叮啉、甲硝唑、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分析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及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9例)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49例)采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及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49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6%;对照组49例,显效15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9.80%;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共5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0.20%。对照组共4例出现不良反应,占8.16%;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及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和体征积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手足不温、纳呆便溏、乏力、嗳气反酸、胃胀、胃痛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手足不温、纳呆便溏、乏力、嗳气反酸、胃胀、胃痛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