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以及手术前与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结果手术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相比手术前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缓解(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社会、认知、情绪、角色和躯体功能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比手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1年生活质量改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相比传统开颅手术,术后临床症状发生率更低,手术1年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更好的改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80例,根据不同患者的局部颅脑肿瘤部位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途径,观察患者在手术后4、6、10、12个月生活质量的评分以及各个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4、6、10、12个月生活质量都明显比手术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同颅脑肿瘤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效果。方法 66例颅脑肿瘤患者,根据患者病灶部位不同,采取针对性手术入路,分析患者手术效果。结果本组6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实施,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全切除占90.9%;次全切占9.1%,1例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消失;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病灶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颅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手术组和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组,各50例。开放式手术组实施常规开放手术,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组实施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总留院观察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95.15±3.21)、(90.24±6.21)、(86.67±14.57)、(95.80±3.21)、(87.24±6.27)分,均高于开放式手术组的(80.13±3.21)、(80.21±5.33)、(72.56±10.21)、(80.11±2.61)、(82.01±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组手术时间及总留院观察时间分别为(67.01±0.21)min、(7.23±0.27)d,均短于开放式手术组的(76.12±2.78)min、(9.56±1.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3/50)低于开放式手术组的20%(1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肿瘤患者实施不同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手术损害,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行显微外科手术(观察组)和传统开颅手术(对照组)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各43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升高幅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创伤小、安全、可靠,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曾晖  朱明亮  闫国防 《河北医药》2013,(22):3407-3408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收集42例颅脑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其颅脑肿瘤病灶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比较,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原发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P<0.05)。术后仅1例患者出现感染,经抗感染处理后治愈。结论颅脑肿瘤治疗应根据患者病灶的特点选取不同路径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1年1月份到2011年8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病例进行分析,后进行统计和比较所选患者进行的手术入路方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12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均进行了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其中经左胸后外侧入路者73例,经右胸后外侧入路者12例,经胸腹部正中联合入路者25例,经上腹部正中入路者10例;患者在术后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症、主动脉出血、奇静脉出血、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后经过精心的治疗,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愈效果.结论 治疗食管癌时,首先对不同手术入路的适应证要做到熟练掌握,然后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取适合患者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陈钫  谢薇 《中国医药指南》2013,(10):171-172
目的采取措施对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治疗三脑室区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性研究。方法本组所研究的32例三脑室区肿瘤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20例,女性12例,他们的年龄在18~59岁。对这些患者采取胼胝体-侧脑室-室间孔入路的方式,胼胝体-侧脑室-脉络裂的入路方式或终板-翼点联合的入路方式等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所有的手术方式在显微操作下进行。结果运用不同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其结果包括全切除的概率为53.12%,次全切除的概率为31.25%,部分切除的概率为9.38%,病死率为6.25%。结论在对三脑室区肿瘤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肿瘤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式,且在显微操作下进行,有助于降低手术结束之后的病死率与致残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疗效、预后,总结不同手术入路经验。方法:2008年3月-2015年6月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56例,全麻下显微手术,入路依据肿瘤大小、部位、附着点、生长方式,额底入路16例、翼点入路30例、额下翼点入路8例、纵裂入路2例。结果:额底入路全切除率达到87.5%,翼点入路全切除率80.00%,额下翼点入路全切除75.00%,纵裂入路全切除率50.00%,整体全切除80.36%;未见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28.57%(16/56),例次率64.29%(36/56),额底入路并发症发生率18.75%、例次率68.75%,翼点入路26.67%、53.33%,额下翼点入路50.00%、87.50%,纵裂入路50.00%、100.00%,主要并发症为尿崩症、垂体功能减退,下丘脑损伤、高热、新发脑积水、下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嗅觉减退、暂时性认知功能障碍、视力减退、癫痫、脑梗塞;随访6个月~3年,视力障碍改善率78.85%(41/52),头痛改善97.30%(36/37),精神障碍改善率100.00%(4/4),抽搐100.00%(4/4),嗅觉减退50.00%(2/4),脑积水80.00%(4/5),激素改变91.67%(11/12);未见复发病例。结论: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整体切除率高,症状改善率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有并发症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颅脑肿瘤患者采用不同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颅脑肿瘤患者,分别采用不同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脑桥小脑角区肿瘤、鞍区肿瘤、蝶骨脊区肿瘤患者手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其手术前生活质量评分,手术后患者的头痛(6.00%)、肿瘤压迫(3.00%)、恶心呕吐(4.00%)与手术前患者的头痛(51.00%)、肿瘤压迫(49.00%)、恶心呕吐(53.00%)症状明显较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陈洪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29-30,33
目的探析缩窄性心包炎进行不同入路心包剥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2例。两组均进行心包剥离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胸骨正中切口入路,对照组选择胸前双侧横切口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脏各压力及心功能NYHA评级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脉压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NYHA评级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骨正中切口入路部分心包剥离术治疗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有效促进患者心功能的迅速康复,术后对肺功能影响小,临床效果确切,而胸前双侧横切口入路创伤大,术后对肺功能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因颅内出血而收治NICU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3.79%,与出生胎龄、体质量呈负相关,与窒息、缺氧、感染、低血糖等并发症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颅内出血与胎龄、出生体质量、窒息、缺氧、感染、低血糖精密切相关,综合防治可减少颅内出血发生率,避免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情况与护理方法。方法 收治的5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小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及颅内出血(ICH)36例,迟发性Vit K缺乏症15例,外伤2例,血小板减少症1例,原因不明2例。其中5例放弃治疗,死亡8例(病死率14.3%)。结论颅内出血预后较差,早期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测定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颅内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膜炎患者41例,设为细菌性脑膜炎观察组与病毒性脑膜炎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3组患者清晨空腹抽取4mL静脉血,以免疫发光分析法与比浊法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将3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细菌性脑膜炎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指数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及对照组之间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观察组患者的指数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颅内感染确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夜间组与白昼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夜间组于夜间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白昼组则在白天进行,对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症状评分、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及脑钠肽(BNP)水平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夜间组及白昼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困难症状评分、CRP及BNP水平改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更有助于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内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7例)实施单纯抗凝治疗,观察组(17例)实施血管内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与NHISS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临床治疗,两组的VAS与NHI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单纯抗凝治疗,血管内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RLA)、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TLA)治疗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LA组及RLA组,各34例。TLA组患者经腹腔入路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RLA组患者经腹膜后入路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免疫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L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0.11±4.3)min、(67.7±8.9)ml、(23.5±7.6)h、(9.6±1.2)d,RL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7.91±0.7)min、(54.5±7.0)ml、(16.2±5.5)h、(7.5±0.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A组患者IgG水平明显高于TL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L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TLA组的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肾上腺肿瘤时采用RLA疗效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做免疫组化。结果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4个临床病理分级,其病理学特点,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均有不同。本组病例中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G18例,G23例,G3或神经内分泌癌2例,免疫组化检查AE1/AE3阳性3例, Syn阳性11例,CgA阳性10例。随访期内三个级别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51%。结论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对其治疗有指导作用,免疫组化合理应用可提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减少临床误诊,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20%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4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3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125mL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给予250mL 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0mL 20%甘露醇治疗颅脑损伤手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优于125mL的患者,降颅压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对女性妊娠期的影响。方法对60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未发现恶性肿瘤,均为良性。妊娠前经常规检查发现8例,孕中发现47例,剖宫产手术中发现5例。结论女性妊娠期发现卵巢肿瘤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及治疗,如发生并发症,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并做病理分析。妊娠期女性要重视孕早期的常规检查,尽量做到早检测、早治疗,避免造成漏诊或误诊。盆腔检查和超声检查都是检测卵巢肿瘤的可靠且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