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钟晓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27-3328
目的 观察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手足口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和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皮疹完全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57%、94%,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3%、86%,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手足皮疹消失、口腔皮疹消失及发热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较单用利巴韦林,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明显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皮疹完全消失时间及发热消退时间,是治疗手足口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施保利通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11月来院就诊的204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再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再给予热毒宁联合施保利通治疗,两组均治疗5 d,治疗前后观察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记录症状、体征消退时间,评判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比91.1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013,P〈0.01;②观察组和对照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咽峡及口腔黏膜疱疹消退时间、总病程分别为(1.88±0.62)d比(3.45±0.86)d,(3.16±0.82)d比(4.85±1.12)d,(2.85±0.71)d比(4.21±1.25)d,(5.05±1.23)d比(7.73±1.5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施保利通能够协同抗病毒,快速缓解症状与体征,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荆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3,(30):169-170
目的 观察芩翘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手足口病患者123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3例采用口服芩翘口服液、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3~5 d.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无副反应发生.结论 芩翘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毒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1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用薄芝糖肽2 mL/次加入5%葡萄糖50~10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加入5%葡萄糖100~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剂量同上.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疼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儿科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7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均予常规补液等对症处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加入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d)加入10%的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滴,两组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痰热清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患者皮疹消退、体温下降、住院时间。结果:从发热、皮疹消退情况及住院时间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比对照组退热效果好、皮疹消退时间短、住院天数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具有高效抗病毒、缩短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的作用,改善症状作用明显增强,有协同作用,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住院的93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0.8mL/(kg·d),1次/天,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6.497,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有1例患儿输液后出现皮疹,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双黄连口服液(仅适用于儿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此外,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用双黄连口服液(仅适用于儿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发热、皮疹、口腔疱疹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使用双黄连口服液(仅适用于儿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效果较好,可使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缩短病程,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剂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1·d^-1和利巴韦林10ml·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5d;对照组仅应用利巴韦林注射剂10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3-5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患儿发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于单用利巴韦林注射剂,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确诊的104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理,对照组再给予利巴韦林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再给予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症状改善、体征情况,记录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评判两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比7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55,P<0.01;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炎症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8±1.6)d比(4.2±1.3)d,(4.7±1.6)d比(6.8±1.3)d,(2.9±1.5)d比(5.3±1.8)d,(5.4±1.9)d比(6.8±1.5)d,(6.1±1.4)d比(7.6±1.5)d,(6.53±1.71)d比(7.86±2.21)d,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快速有效缓解症状,杀灭致病原,缩短病程,且安全性良好,是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退热、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等。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d),最大剂量10mL/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热毒宁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利巴韦林剂量10~15me,/(kg·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5d.有细菌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纽的83.3%(P〈0.05),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退快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伴发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139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完全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19例),对照组(620例),分别采用热毒宁0.6ml/( kg·d)与利巴韦林10~15ml/(kg·d)治疗3~5d,比较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疗时间的差异及转归.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5%比98.2%);研究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分别为(1.8±0.6)d比(2.4±0.5)d、(2.6±0.7)d比(3.3±0.6)d、(3.5±0.5)d比(3.9±0.4)d,均P<0.01].研究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3例一过性白细胞下降.结论 热毒宁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利巴韦林,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方法 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利巴韦林10mg/(kg d)静脉滴注,治疗组用注射用阿昔洛韦10mg/(kg d)静脉滴注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00万u+生理盐水10mL喷喉q2h,疗程5~10d。结果治疗组退热及疱疹消退时间、进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综合对症治疗)27例,研究1组(丙种球蛋白)27例和研究2组(干扰素)26例,观察三组临床疗效、病情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1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65±0.28)d、(4.04±0.33)d、(3.86±0.27)d、(5.83±0.36)d和(7.53±0.83)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8.43、8.58、9.15、9.80、8.96,均P<0.05);研究2组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92±0.29) d、(4.21±0.32) d、(4.27±0.30) d、(6.32±0.43) d和(8.10±0.7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7.99、8.17、8.54、9.18、8.55,均P<0.05);但研究1组与研究2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12、2.04、1.67、1.38、2.21,均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与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均具有显著疗效,可迅速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40例,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2例患儿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 d)静滴,对照组168例患儿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 d)静滴,疗程3~7d,观察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临床总有效率、热退及皮疹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在治疗手足口病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戴学虎  姜英  戴斐 《中国医药》2012,7(12):1583-1584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9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完全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利巴韦林和喜炎平静脉滴注,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2ml溶人5%葡萄糖液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均治疗5d。结果治疗5d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60/60),对照组为86.7%(52/60)。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热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手足皮疹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0.7)d比(3.0±1.2)d,(2.8±0.6)d比(3.6±0.9)d,(2.2±0.8)d比(3.9±0.8)d,均P〈0.01]。结论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和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热毒宁+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治疗,连续用药3~5 d.观察和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和手足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有效缓解症状、体征,缩短治疗时间,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婴幼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81例予板蓝根冲剂治疗。2组均给予退热、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3%,高于对照组的8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病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手足口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P<0.05)。治疗组患儿的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