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1日2.5mg,同时给予美托洛尔1日25mg,早晨顿服。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托洛尔1日25mg,早晨顿服,若用药4周后血压未达标,则增加剂量至50mg。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5.6%(31/87)和28.0%(26/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1,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7%和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0,P〈0.05)。观察组SBP下降(16.1±2.6)mm Hg,对照组下降(12.9±2.3)mm 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5,P〈0.05);观察组DBP下降(7.6±1.8)mm Hg,对照组下降(5.4±1.6)mm 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13,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协同降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组100例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照组100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12周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两药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更有效的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3.
滕宜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0):24-24,26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氨氯地平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用药组各40例。治疗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降压有效率为92.5%高于氨氯地平组的75.O%和缬沙坦组的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3组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6例,其中缬沙坦组脑梗死1例;脑出血1例;氨氯地平组急性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I例;联合用药组发生脑出血2例。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合用药的降压效果优于其各自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110例高血压患者,每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服药2、4、6、8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压、心率.结果:11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降幅分别为22.5 mmHg、14.7 mmHg,服药8周后与服药前相比,收缩压、舒张压的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降压总有效率为97.3%.心率较基线时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8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3.8%,显著高于对照组73.8%(x2=9.59,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双模拟、平行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5例,患者均经2周洗脱期,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氦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用药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缬沙坦单药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 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独采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6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6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TC、TG与Glu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治疗组TG与Glu水平有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大.结论 相对于缬沙坦单药治疗,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脂与血糖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琼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2):1820-1822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肾.胜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63.3%(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高效,而且简单方便,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实际使用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探讨该复方制剂的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5mg,每日1次;B组给予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8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但治疗8周后A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程度较B组更明显(P〈0.05)。结论使用贝那普N/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是可行的,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56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缬沙坦80 mg口服,1次/d,观察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进行测定,并根据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两组患者18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1.58%,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例(2.50%)出现轻微头痛,对照组1例(1.32%)出现头晕,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1.25%)肾功能轻度损害,对照组2例(2.63%)肾功能轻度损害,1例(1.32%)Ⅰ级心功能不全,观察组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缬沙坦,并不增加不良反应,而且可降低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根据编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12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1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60)和氨氯地平组(n=61)。缬沙坦组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1粒/次,1次/d。氨氯地平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总胆固醇(TC)、三酯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APN)、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情况。结果氨氯地平组和缬沙坦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69%、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ET均显著降低,APN、NO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心率低于氨氯地平组,APN水平高于氨氯地平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缬沙坦可提高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氨氯地平对脂联素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缬沙坦或替米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效价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9-11月我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缬沙坦组(缬沙坦80 mg,氨氯地平5 mg,1次/d)和替米沙坦组(替米沙坦40 mg,氨氯地平5 mg,1次/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效价比。结果治疗8周后,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4%,替米沙坦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药物经济学价值高于缬沙坦组。结论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降压效果满意,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更能节约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成缬沙坦组(66例),每日1次80 mg口服;氨氯地平组(66例),每日1次5 mg口服。治疗4周末血压仍>140/90 mm Hg者剂量加倍。在8周观察期内不联用其他降压药。于治疗开始2、4、6、8周末测量诊室坐位谷值血压,同时记录性交次数、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实验开始前及结束时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服药后2、4、6、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服药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服药后2、4、6、8周血压下降对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8周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9%和8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缬沙坦组8%,氨氯地平组为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试验结束时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除缬沙坦组血钾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缬沙坦组性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BP、S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BP、SB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服用替米沙坦60mg/d。统计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患者的血压参数和脉搏传导速度(baPWV)。结果服药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脉压差(PP)比服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服药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之间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脉压差(PP)比较也有明显变化。服药6个月后baPWV为(1543.3±331.67)cm/s,变化值为(368.3±262.57)cm/s。服用药物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baPWV与服药前baPWV比较,均小于服药前baPWV的(P〈0.05)。服药后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之间的baPWV比较,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参数和改善患者动脉血管弹性,血压保持稳定后,也能维持对动脉血管弹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6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硫酸镁注射液20 m L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100 m L,0.5 h内滴注完毕,继而以硫酸镁注射液6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1 000 m L中静脉滴注9 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 mg/次,1次/d。两组患者持续服药,血压降到治疗目标且稳定后要对患者持续治疗,直到妊娠结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妊娠结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死亡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