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ICU收治43例脑血管意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0例.分别留置螺旋形鼻肠管和鼻胃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鼻肠管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小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脑血管意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留置鼻肠管行肠内营养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并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A组早期同时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B组早期给予PN,1周后逐渐过渡到EN。进行有关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能从不同营养途经获得营养成分,A组2周时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B组(P〈0.05),且A组2周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预后亦优于B组,A、B两组间比较,A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费用更节省。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联合进行EN、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PN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EN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14d后采血测定C一反应蛋白(CRP)及相关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手术治疗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CRP及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PN组比较,EN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降低(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手术治疗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N治疗SAP相比,EN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液体复苏治疗策略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研究标准的38例SAP病人液体复苏治疗的相关资料,根据入院后扩容达标时间分为快速扩容达标组(A组,自入院24h内,18例)、控制扩容达标组(B组,自入院24~72h内,20例)。血容量达标标准应满足下面2项或2项以上:(1)心率〈120次/min;(2)MAP65~85mmHg;(3)尿量≥1ml/kg.h:(4)HCT≤35%。结果扩容达标时间,A组显著短于B组(P〈0.05);红细胞压迹HCTA组显著低于B组(P〈0.01);输液速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液体潴留总量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机械通气率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扩容达标后A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反应期,控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和预防体液潴留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在危重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将35例严重烧伤(30%~50%TBSA)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对比分析两组前白蛋白(P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空腹微量血糖水平、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烧伤脓毒症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出血和早期胃肠道不耐受的发生率。结果EN平均住院时间较PN组缩短。PN组出现烧伤脓毒症、应激性溃疡和早期胃肠营养不耐受发生率较EN组为高(P〈0.05)。PN组及EN组PA均明显下降,但PN下降更为明显(P〈0.05)。PN组及EN组空腹血糖水明显上升,但EN上升更为明显(P〈0.05)。EN组及PN组CRP、TNFα均明显升高,但以PN组升高为著(P〈0.01)。EN组供皮区、植皮区、深Ⅱ度创面较组缩小(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脓毒症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陈亮  张凯  秦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339-34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内和肠外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组(EN组)45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0例,此较两组营养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EN组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o.05);EN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小于PN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术后恢复,可作为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种营养支持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AE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治疗原发病和生命支持的同时,研究组给予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对照组单纯予以EN。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代谢、免疫指标的变化、带机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前自蛋白、转铁蛋白、尿素氮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研究组平均带机时间为6.2d,住院时间为21d;对照组平均带机时间为8.8d,住院时间为2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ECOPD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积极给予营养支持,肠内加肠外营养有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利于患者恢复,应首先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50例,肠内营养(EN)N25例,PN组给予静脉营养,EN组在给予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经鼻饲管输注肠内营养乳剂(瑞素),量由500ml/d至1000ml/d,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7d抽取外周血,测定免疫指标。结果术后EN组术后第7dCD3+、CD4+.CD4+/CD8+,lgX、lgG较术前1d明显增多(P〈0.05);PN组术后7d与EN组术后7d相比,TNF-α、IL-6值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EN组与PN组相比,HSP-70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机体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力全平肠内营养(EN)支持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严重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两组患者于伤后早期给予EN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力全平EN,对照组给予本院营养室配制的匀浆膳EN,观察营养支持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血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早期给予力全平EN支持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是安全可行的,是一种较理想的肠内营养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骶骨肿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行肠内营养(EN)及肠内+肠外营养(EN+PN)对营养代谢、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30例骶骨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随机分为2组(EN+PN组、EN组),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直至术后第7d。观察各组患者术后营养代谢指标、消化道反应、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术后营养代谢指标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EN+PN组和E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EN+PN组少于EN组(P〈0.05)。结论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骶骨肿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外营养(TPN)与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将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48例随机分为TPN组与EN组,每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组血清蛋白的变化及免疫功能状况指标。结果 EN组与TPN组比较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并发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14天,E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CD4+T细胞、NK细胞、IgM、IgG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ICU进行机械通气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15例(EN组)和肠外营养组15例(PN组),比较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平均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结果机械通气患者通气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氮平衡增高(P〈0.05),上臂肌围和肱三头肌皮皱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正确合理的运用营养支持有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缓解和呼吸功能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中药联合肠内营养剂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的影响.方法 60例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剂,试验组在常规肠内营养剂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中药(四君子汤),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5、10 d记录患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学指标和主要安全性指标.结果 总蛋白:试验组治疗10 d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5±4)g/L比(56±5)g/L,(61±6)g/L,均P<0.05].白蛋白:试验组治疗5和10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8±2.6)g/L,(35.2±3.0)g/L比(30.0 ±2.8)g/L,均P<0.05];且治疗10 d时与对照组[(31.9±4.2)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试验组治疗10d时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6±58) g/L比(204±51 )g/L,(213±48) g/L,均P<0.05].血红蛋白:在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均有升高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主要安全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通过单纯的肠内营养可能不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而在常规肠内营养基础之上,添加四君子汤通过益气健脾可能改善其营养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食管癌手术96例,其中42例实施全静脉营养,54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全静脉组(P〈0.05)。术后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在两组中分别是18.5%、1.85%、3.70%和38.1%、11.91%、16.7%,且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其相比于全静脉营养组可改善胃肠功能恢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免疫力下降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院后48h内开始管饲肠内营养(观察组中额外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观察组和对照组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内营养第7、10天各患者的血糖、外周白细胞、CD4+、CD4+/CD8+.免疫力状况及机体感染等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第7、lO天.观察组血糖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外周淋巴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检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D4+、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免疫力增强,医院内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中作用显著.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优先选择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作用及评价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择食管癌术后进行营养支持的患者120例,根据所采用的营养方式不同分成研究组(64例)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56例)经深静脉导管给予胃肠外营养,2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和等氮量.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每日氮平衡和计算累计氮平衡,术后第1、4、8天检测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浆内毒素水平、D-乳酸水平及二胺氧化酶水平.观察术后感染率和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①研究组在术后第8天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第3天起研究组每日氮平衡和累计氮平衡均优于对照组.③术后第8天研究组内毒素、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液、肺部、肠道等处感染率低(P<0.05).⑤研究组营养支持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42±11)h比(74 ±21)h,P<0.05],营养支持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6690±830)元比(12 340±1120)元,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早期肠内营养更能有效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住院费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全肠外营养(TPN)组,观察比较二者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手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7 d,EN组清蛋白、前清蛋白明显高于TPN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体质量和血红蛋白指标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与TPN组相比,EN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并发症方面,EN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明显低于TPN组38.1%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EN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少,明显优于TPN,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及谷氨酰胺应用在严重脓毒症患儿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0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状况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选择肠内营养(EN)或肠外营养(PN),或同时给予EN和PN,PN组分谷氨酰胺(GIn)组和非Gln组。对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白蛋白(AI。B)、24h尿尿素氮、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患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数目、机械通气时间、存活和死亡患儿的危重评分(PCIS)及其器官受累数目,以及两组患儿的基础营养指标和代谢指标进行监测;并对存活患儿营养支持前0d、营养支持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RBP、PA、ALB、Hb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存活组患儿营养支持10d内热卡明显高于死亡组。存活组患儿PN时Gln组免疫球蛋白明显高于非Gln组,氮平衡状况也好于非Gln组。EN组与PN+EN组在治疗0d、3d时营养指标RBP、PA及氮平衡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ALB、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亡患儿的PCIS评分低于存活患儿,而器官受累数目多于存活组。存活儿与死亡患儿机体代谢状况及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N组患儿住PICU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较PN+EN组患儿短(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儿机体表现为代谢率明显升高,能量消耗明显增加,蛋白分解利用大于合成,早期即出现血清RBP、PA水平的降低,呈现明显负氮平衡;病情越重,机体代谢指标、营养指标、免疫球蛋白水平等越低。时严重脓毒症患儿进行营养支持时加用Gln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