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安忠  杨崇美 《山东医药》2003,43(34):60-60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是在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介入疗法。此方法是经颈内静脉插入穿刺导管,通过肝右静脉,在肝实质内穿刺静脉的右支或左支,以建立起肝静脉-门静脉通道,继而用球囊扩张通道,放入可扩张性血管支撑夹,以防止肝回缩,保持分流道通畅。  相似文献   

2.
1 目的 作者报告16例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结果。2 方法 TIPSS的主要步骤包括:①经右侧颈内静脉穿刺送入导管鞘至下腔静脉一肝静脉入口处。②以长穿刺针在外套管保护下从肝右静脉穿刺门静脉右支。③经导引钢丝送入球囊导管并扩张肝内穿刺道。④置入自展式内支架。3 结果 ①14例成功,2例失败,无死亡并发症。②肝内门体分流后,门脉压由3.98±0.24kPa降至2.40±0.16  相似文献   

3.
TIPSS(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stent shunt)是80年代末期开始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穿刺颈内静脉在肝实质内建立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分流道并放置特殊金属支架以保持其通道的永久性通畅,用以降低门脉压力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CPH)所致的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VB)和顽固性腹水的一种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它实质上是一种非外科的门体分流术.我院自1994年9月开始TIPSS的临床应用,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经颈内静脉穿刺门体分流术(TIPS)分流道是建立在肝静脉与门静脉分支之间的肝实质内,经过十年临床实践发现,在术中经肝静脉向门静脉穿刺不但常受肝尾叶肿瘤、肝静脉闭塞及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的制约,而且术后的再狭窄常发生于支架肝静脉端,均与选择肝静脉有关。本研究探讨了经肝段下腔静脉直接穿刺门静脉建立TIPS分流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正>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指经颈内静脉途径插管至肝静脉,穿刺肝脏实质进入门静脉,并在肝实质内放置支架以实现分流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自1989年Richter等~([1,2])首次应用TIPS技术成功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门静脉高压患者以来,TIPS技术以其微创优势在临床中得以认可。但由于早期  相似文献   

6.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介入治疗技术。是采用特定的穿刺、扩张器械及血管内支架,在肝内的肝静脉和门静脉大分支之间建立一分流通道,使门静脉血经此通道流入下腔静脉,从而降低门静脉压。  相似文献   

7.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撑架分流术.Transi-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tent-shunt,以下简称为TIPSS),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其基本概念是采用经皮穿刺右侧颈静脉的介入性方法建立肝内的、位于肝静脉及门静脉主要分枝之间的分流通道,并以特殊的金属支撑架维持其永久性通畅,达到治疗门脉高压或同时治疗继发的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该技术首先由德国海德堡大学外科医院的  相似文献   

8.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arto-systemic stent shunt,TIPS)是通过右侧颈内静脉,借助金属支架在肝实质内建立肝静脉与门静脉主要分支间的通道,从而通过门腔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预防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撑架分流术(简称TIPSS)是通过建立肝内门体静脉间分流通道并以特殊支撑架(Stent)维持其通畅以达到治疗门脉高压症及其由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等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左支分流降低术后肝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检测和分析家兔门静脉及其分支的血氨浓度差异从而指导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对门静脉分支的选择,降低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的发病率。评价选择性门静脉左支作为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分流道的临床意义,分析门静脉左、右支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及重要液递物质浓度差异对术后预防肝性脑病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家兔门静脉系统各分支分别取血测定血氨浓度并进行比较。341例有目的地选择肝内门静脉左支作为穿刺靶点,行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门腔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leftbranch of portal vein portosystemicshunt,TILPS)建立门腔分流道,避开富含营养、毒素的门静脉右支血液。肝实质通道用8mm直径球囊扩张,限制分流口径。结果 所测得血氨浓度,肠系膜上静脉高于门静脉左、右主支,(19.3±19.3)μmol/L与(156.5±20.9)μmol/L、(176.3±22.5)μmol/L,t值为2.35、2.25,P<0.05;高于脾静脉与腔静脉;门静脉右支高于左支、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无一例发生肝性脑病。随访期间(术后1年),TILPS术后341例患者仅5例 (1.47%)出现肝性脑病,19例(5.57%)出现支架内狭窄。结论 家兔门静脉系统各分支的血氨浓度存在差异,提示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中门静脉左右支的选择可能会影响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新的肝内门体静脉分流道支撑物,促进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应用和发展。我们设计制作了自展式涤纶人造血管,在10例急性门脉高压症的狗身上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实验研究,7例获得成功。在4例放置正确的狗身上取得了良好的分流降压效果。2例随访4个月,分流道仍保持通畅。研究结果提示自张式涤纶血管适合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新的肝内门体静脉分流道支撑物,促进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的应用和发展,我们设计制作了自展式涤纶人造血管,在10例急性门脉高压症的狗身上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实验研究,7例获得成功。在4例放置正确的狗身上取得了良好的分流降压效果,2例随访4个月,分流道仍保持通畅,研究结果提示自张式涤纶血管适合于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相似文献   

13.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 TIPSS)是治疗门脉高压的介入放射学新疗法.TIPSS对缓解门静脉高压作用迅速而显著.但是它也可能带给患者一些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腹腔内出血、分流道阻塞、肝功能损害等[1].通过对我校开展的TIPSS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验证TIPSS对肝功能的损害,并对其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内支撑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对60例Child-pugh平均评分为10.03±2.14的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治疗,TIPSS成功率为94.5%,并发症发生率为18.2%,死亡率为5.5%;肝内门体分流建立后冠状静脉和食管曲张静脉消失,分流道建于肝右静脉与门静脉左支、右支和左、右支交叉分别为55.8%、26.9%和17.3%;术后一周分流道血流速度为83.42±31.54cm/s,术后1~10月血流速度为82.55±32.44cm/s.分流道呈内壁光滑的圆柱形结构;术后1~10个月随访,出血复发1例,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研究结果表明:TIPSS是治疗晚期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肝硬化时门静脉系统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改变有助于肝内门体分流的建立和分流道的通畅。  相似文献   

15.
<正>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指经颈静脉入路从肝静脉穿刺肝内门静脉,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门-体分流道,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腔积液等一系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末R9ssle等~([1])首次采用TIPS成功治疗1例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伴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以来,该技术广泛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适应证也逐步扩展~([2-3])。TIPS技术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中  相似文献   

16.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近年有较大进展,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已成为主要方法。仅10%~15%的病人因疗效不佳还需急诊门腔静脉分流术,但手术创伤大,并不增加病人存活率。肝移植手术近年日益普及,但急性出血病人因病情重和供体肝短缺,不可能立即作肝移植手术。经颈静脉插管介入,经肝穿刺门-肝静脉分流术于1990年首例成功,开拓了治疗的又一新途径。病人和方法13例食管静脉曲张并顽固出血的病人采用这种疗法,效果良好。13例中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46岁。9例为门脉性肝硬化,4例坏死后性肝硬化;病情重达Child分级C级者占11例。操作方法:消毒右颈内静脉,铺巾,穿刺静脉,在荧光屏下送进带钢丝的导管,经过上腔静脉、右心房、下腔静脉,到达肝静脉右枝或中技。将导管取出,沿钢丝插入直径3mm套管,取出钢丝,换入穿刺针,在CT或超  相似文献   

17.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是一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新技术,其是通过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肝内建立一条连接门静脉与肝静脉的限制性分流通道,从而达到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的目的.2002年7月~2006年12月,我们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TIPS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RTE(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监测肝硬化TIPSS(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术后肝硬化弥散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TIPSS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RTE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脾静脉、门静脉的血流及内径变化,以及肝硬化弥散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的DPV、DSPV值明显低于术前,VPV、SP-V值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本组患者手术前后的MEAN、SD、CONT、ENT、IDM、CO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本组患者术后的AREA值明显升高,COMP、KURT、SKEW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RTE检查可准确判定TIPSS术后的肝纤维化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够清楚地观察到TIPSS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RTE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用能够为临床评估TIPSS手术疗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经静脉取得肝组织标本1,000次的经验。方法患者肌注度冷丁50mg,局麻后,用有聚丙烯套的血管扩张器经皮插入右(或左)颈内静脉。在荧光屏下用一9F 导管引入右肝静脉。如颈内静脉穿刺失败,可隔天用1,000ml 明胶液灌注后再行穿刺。弯曲的静脉肝活检针连接于盛满造影剂的注射器,送入  相似文献   

2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支撑架分流术,又称TIPSS(Transjuglar Lntrahepatic PortosystermicStent Shunt,以下简称TIPSS),由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G.M.Richter等于1988年首次运用临床以来,国外已有不少作者逐步在较大范围内采用不同的Stent进行了临床应用,现有的文献都充分肯定了其临床价值.虽然早期应用的操作中因显示门静脉的附加经皮穿刺通道曾导致腹腔大出血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但随着技术的改进已避免了此类并发症,所以没有对其操作直接引起的并发症进行的专门报告.事实上TIPSS操作中的Stent放置远比一般动脉内Stent放置要复杂,更有其技巧性,下面报告1例操作中的Stent意外脱落及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