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提取中国北方地区汉族300例单相抑郁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者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测定包含TPH2基因rs11178997位点的基因组DNA片段,来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基因型的多态分布.应用SPSS 17.0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及自杀行为的关联性.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SNPs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单相抑郁患者TPH2rs11178997基因型A/A、G/G、A/G的频率分别为75.7% (227/300)、6.0% (18/300)、18.3%(55/300),而健康对照者的频率分别为39.7%(119/300)、56.3%(169/300)、1.3%(4/300),单相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者TPH2 rs1117899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中携带rs11178997位点AA基因型的个体数高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内有、无自杀行为的个体携带基因型A/A、G/G、A/G的频率及rs11178997位点等位基因T、G频率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H2基因rs11178997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相抑郁症有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HP2)~4570625和~45659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卒中后焦虑(poststrokeanxietydisorde~,P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PSA组(112人)和对照组(246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差异。结果rs4570625G等位基因与PSA的发病增加有关(0R=1.37,P=0.049);女性患者的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和P=0.035,OR=1.721,P=0.009)。,两组间rs4565946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C单倍体的患者PSA的发病危险性增加(OR=1.89,P〈0.01)。结论TPH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PSA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与重症抑郁发作(MDD)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设立病例组(汉族MDD患者,n=346)和对照组(汉族正常人,n=347);根据对治疗的反应,病例组患者再分为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n=72)和非TRD组(NTRD组,n=274)。通过Taqm 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TPH-2基因的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病例组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TRD组与男性NTRD组SNPs 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男性患者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多态可能可用于预测对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群中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4570625 和rs7305115位点与重症抑郁发作(MDD)和抗抑郁药物治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设立病例组(汉族MDD患者,n=346)和对照组(汉族正常人,n=347);根据对治疗的反应,病例组患者再分为难治性抑郁症组(TRD组,n=72)和非TRD组(NTRD组,n=274).通过Taqman探针SNP基因分型技术对TPH-2基因的 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各组间的分布差异.结果 病例组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男性TRD组与男性NTRD组SNPs 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H-2基因rs4570625位点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男性患者rs4570625和rs7305115位点的多态可能可用于预测对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PH2)基因rs1386494和G1463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云南地区汉族抑郁症患者的关联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云南地区102例汉族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102例汉族健康者为正常对照,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TPH2基因该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结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评分分析两位点多态性与云南汉族抑郁症症状特点的关系.结果 1.rsl386494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4.300,P=0.038;X~2=4.067,P=0.044);A等位基因在对照组中的出现频率高于患者组(P=0.044).2.在所有样本中均未观察到G1463A多态性现象.3.rs1386494位点基因型与HAMD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61,P=0.120).结论 TPH2基因rs1386494多态性可能与云南地区汉族抑郁症的发病有关联,A等位基因可能是抑郁症的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色氨酸羟化酶2(Tryptophan Hydroxylase-2,TPH2)基因多态性与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及其冲动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TPH2基因启动子上游多态-703G/T(rs4570625),采用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测定117例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和142名健康人的TPH2基因启动子上游多态-703G/T分布,运用Barratt冲动量表(BIS-11)评估其冲动行为.结果 ASPD组TPH2-703G/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和对照组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为x2=7.73,P<0.05;x2=5.12,P<0.05).基因型GG和等位基因G与ASPD间存在显著正关联[分别为比数比(OR)=1.458,95%可信区间(95%CI)=1.080~1.968;OR=1.479,95% CI=1.045~2.094].ASPD患者GG、GT、TT三组基因型间BIS总分、注意因子、运动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无计划因子差异无显著性.两两分析显示GG基因型组BIS-11总分及各因子分[分别为(71.28±7.50)分,(19.60±3.41)分,(25.73±4.92)分,(25.95±4.77)分]均高于GT基因型组[分别为(66.23±8.06)分,(17.79±3.02)分,(23.06±3.84)分,(25.38±4.97)分]和TT基因型组[分别为(66.55±8.49)分,(18.50±3.35)分,(23.45±4.08)分,(24.97±4.90)分],其中BIS-11总分、注意因子、运动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5).G等位基因组BIS-11总分及各因子分[分别为(69.38±8.04)分,(18.92±3.36)分,(24.73±4.69)分,(25.73±4.82)分]均高于T等位基因组[分别为(66.41±8.22)分,(17.98±3.26)分,(23.27±3.94)分,(25.15±4.89)分],其中BIS-11总分、注意因子、运动因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中国汉族人群中TPH2-703G/T多态性可能与ASPD存在遗传关联,G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G可能与ASPD正关联,并且和冲动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王辉  张志珺 《铁道医学》2014,(10):1179-1184
目的:探讨嘌呤P2X受体(P2rx7)基因和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关联程度。方法:设定检索词,对国内外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最终筛选得到7篇文献,病例、对照组分别有3 262、6 712例,主要采用4种遗传模型进行Meta分析:显性模型(AG+GGvsAA)、隐性模型(GGvsAG+AA)、纯合比较(GGvsAA)、杂合比较(AGvsAA)。结果显示P2rx7基因多态性rs2230912与抑郁症无显著相关性。亚组分析提示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可能为大样本研究,而小样本研究亚组分析提示该位点突变呈现保护性作用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P2rx7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抑郁症发病无关,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9.
双相与单相抑郁个性特征Meta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心境障碍的发病与人格特征或气质有关,它不仅可以使发病年龄提前,而且对疾病的发展过程有影响,其中外向的人格特征或气质在其中有重要地位,它表明这种心境障碍患者的情绪是一种不稳定性质的。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似乎更为明显。人们也试图从这些特征上来区分它们。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可能存在的差异,我们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与酷氨酸羟化酶基因(TH)多态性的相关性,采用西医辩病和中医辩证方法选择研究对象,用Southern Blot分析了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和健康人TH基因多态性,并测定了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腺上腺素(E)。结果表明: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血浆NE、E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和肝肾阴虚证组(P〈0.05),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TH基因有显著扩增(P〈0.05)。提示高血压病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基因多态性(5-HTTLPR和5-HTTVNTR)与单相抑郁(UPD)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178例UPD患者和120名正常对照者的5-HTTLPR和5-HTTVNTR多态性分布。根据UP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析该多态性与UPD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UPD组5-HTTLPR多态性的L/L基因型的频率(12%)高于正常对照组(11%),但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UPD组的L/L基因型频率(8%)低于对照组(14%),但无明显差异(P〉0.05);症状学分析显示抑郁情绪与5-HTTLPR基因多态性有关,具有等位基因L及其纯合子的UPD患者HAMD评分明显较低(P〈0.05)。intron 2 VNTR多态性、等位基因10及基因型10/10的分布比例女性UPD明显升高,且和抑郁程度成正相关。结论 5-HTTLPR基因多态性L/L纯合子可能是UPD特别是女性UPD发病的保护因子;等位基因L及其纯合子可能是UPD患者抑郁症状的保护因子。等位基因10可能是致UPD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一般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国内符合标准的13项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一般特征的差异及差异的效应大小。结果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在躯体问题、年龄、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复发率、病程、预后或疗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有某些特征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对临床鉴别抑郁症的类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合评价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获取有关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ALL发生风险的文献资料,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以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作为效应指标评估关联强度,纳入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检验和合并OR值计算采用Revman 5.3软件,发表性偏倚应用漏斗图评估。结果 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ALL患儿2104例,对照23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体人群比较中4种遗传模型均未发现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有显著性关联(杂合子模型:OR=0.99,95% CI:0.85~1.15,P=0.87;纯合子模型:OR=1.11,95% CI:0.90~1.38,P=0.33;隐性模型:OR=0.97,95% CI:0.76~1.25,P=0.84;显性模型:OR=1.01,95% CI:0.88~1.17,P=0.86);根据种族进行分层分析也未发现显著性关联。漏斗图未检测到显著性发表性偏倚,敏感度分析表明合并结果是稳健可靠的。结论 目前的Meta分析表明TS基因del6多态性与儿童ALL易感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14.
DQA1、DQB1和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目的 :探讨 1 1 6个家系的 6号染色体短臂 ( 6p) MHC区 DQA1、DQB1和 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 :DQA1位点G、A等位基因和 DQB2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DQB1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DQB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G等位基因的频数分布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而DQA1和 DQB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DQA1位点的等位基因在 3种不同程度情感迟钝、淡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DQB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在精神分裂症不同的诊断分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其中的等位基因 C与偏执型和未分型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RAKs)作为TIR(Toll/IL-1 receptor)信号通路的重要连接体,在调节机体的自身免疫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家族成员包括IRAK-1、IRAK-2、IRAK-M、IRAK-4,其中IRAK-1和IRAK-4对信号传递起正性调节作用,IRAK-2和IRAK-M起负性调节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IRAKs基因多态性与炎症、免疫性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关系逐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多态性与原发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方法检测132例EH患者和143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AGTM235T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分析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EH的关系。结果:EH患者AGTM235T基因型MM、MT、TT的频率分别为43.2%、25.5%、31.3%,与正常对照组的53.5%、28.1%、18.4%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GTM235T等位基因频率:M正常组67.5%,EH组55.9%;T正常组32.5%,EH组45.1%;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GTM235T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的分布较正常组高,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EH可能有关,即T等位基因携带可能增加EH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NTNG1基因rs4132604、rs2218404、rs137333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中国北方汉族3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311例健康对照者的基因型,应用遗传统计学方法进行等住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单倍型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NTNG1基因的rs4132604、rs2218404、rs1373336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rs4132604等位基因频率(χ2=7.86,P=0.01)和基因型分布(χ2=7.67,P=0.02)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该基因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明显相关.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rs2218404、rs1373336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在单倍型分析中,rs4132604与rs2218404中的GG(χ2=6.11,P=0.01)和TG(χ2=5.28,P=0.02)、rs2218404与rs1373336中的GT(χ2=5.38,P=0.02)和GC(χ2=4.72,P=0.03)、三者中GGT(χ2=13.40,P=0.00)和TGT(χ2=6.56,P=0.01),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NTNG1基因的rs4132604多态位点同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IWNG1基因的rs4132604、rs2218404、rs1373336构成的单倍型上存在同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相关位点.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多态性与绝经前后妇女的骨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型与女性峰值骨密度以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 184例妇女 ,其中绝经后无骨折妇女 78例、绝经后有脆性骨折的病人 34例、围绝经期妇女 2 0例和年轻健康妇女 5 2例 ,用双能X线吸收骨密度仪 (DEXA)测量其骨密度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PCR RFLP)的方法来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结果】 184例妇女中 ,基因型BB、Bb和bb所占比例分别为 7 6 % (14/184)、45 1% (83/184)和 47 2 % (87/184) ;年轻健康妇女各基因型的峰值骨密度无明显差别 ;绝经后妇女各基因型的骨密度和骨质疏松的百分比也无明显差异。【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女性峰值骨密度和绝经后骨质疏松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9.
云哲琳 《医学综述》2012,18(1):21-24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已成为哮喘现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有少数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低而称为"激素抵抗性哮喘"。激素抵抗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基于糖皮质激素需要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来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激素抵抗可能与GR基因多态性导致的GR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默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尔茨默病 (AD)患者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的分布 ,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对AD患者和相应健康对照的ApoE基因进行分型 ,从而进行AD与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结果 :AD病人ApoE等位基因ε4 占 2 0 .74% ,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的 7.6 4% ,而ε3 则占 6 4.6 3% ,低于正常人对照组的 84.12 %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ApoE等位基因中 ,ε4 可能为AD的易感因子 ,而ε3 则为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