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分析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与周期妊娠率与继续妊娠率的关系.方法:从不孕症患者中筛选出有自然周期无成熟卵泡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采用阴道超声观察克罗米芬(CC)(A组),CC联合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B组),CC HMG 补佳乐(C组),观察三组不同促排卵治疗周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加以分析统计,以探讨其对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的影响.结果:A组和B组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C组促排卵方案.子宫内膜厚度>6 mm,周期妊娠率和继续妊娠率明显高于≤6 mm组,P<0.01,在妊娠病例中A型、B型内膜妊娠率明显提高,C型无妊娠发生.结论:CC对子宫内膜周期性增殖具有不良影响,而补佳乐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子宫内膜厚度和类型可能预测促排卵周期的妊娠几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超排卵和生理水平时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etor,LIF)表达的情况,探讨超排卵是否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超排卵妊娠组(超排卵组)和自然妊娠组(对照组)2组,每组30只,分别选取动情周期当天、合笼后发现阴道栓第2、4、6、8天共5个时间点取小鼠子宫内膜,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测定小鼠子宫内膜LIF的蛋白表达和LIFmRNA的表达。结果超排卵组和对照组LIF在围着床期子宫内膜上的表达上有相似的规律:即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LIF蛋白和LIFmRNA在小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表达增加,继之呈下降趋势,但其峰值在时间上有所不同,超排卵使LIF在围着床期子宫内膜上表达峰值提前。结论超排卵对围着床期子宫内膜LIF表达有影响,使其表达峰值提前,而白血病抑制因子是参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从而可以推测超排卵对子宫内膜容受性有负面影响,导致种植后妊娠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3~2012-03在我院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78例作为病例组。来我院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而要求(IVF—ET)的正常妇女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植入窗期应用宫腔吸管取出部分内膜组织后行胚胎移植,测定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统计两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表达在生化妊娠组、早期流产组、未妊娠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R的表达则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的ER、PR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PR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异常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促排卵治疗对黄体中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 (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检测着床窗口子宫内膜、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正常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 ,PCOS)妇女促排卵治疗后子宫内膜黄体中期ER、PR及其mRNA的表达 ,放射免疫法测定同期血中雌激素 (estradiol,E2 )及孕激素 (progesterone,P)水平。 结果 :正常妇女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 2 2例中有 2 0例为分泌中期改变 ,2例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弱表达 ,ERmR NA及PRmRNA的表达也较弱 ,而PCOS妇女治疗后黄体中期氯米芬 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及氯米芬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各 15例分别有 8/ 15及 7/ 15光镜下为分泌中期改变 ,其它为分泌早期改变。ER、PR的表达增强 ,其基因的表达也明显增强 ,血清P的水平相对较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共 10例 ,E2 、P及P/E2 接近对照组 ,上述标志物的表达与对照组相似。但 3组PCOS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增生、致密 ,腺体与间质发育不同步 ,且间质致密处ER、PR及其mR NA表达均下降。结论 :氯米芬 /人绒毛膜促性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GnRHa长周期辅助超排卵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整合素αv、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提高IVF—ET妊娠率的方法。方法将36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NS)组;单纯促排卵组:HMG加HCG:GnRHa加促排卵组:GnRHa加HMG加HCG。促排卵和排卵后24、48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1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1表达对照组呈现强阳性。单纯促排卵组稍弱于对照组.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GnRHa加促排卵组弱于前2组,与前两组分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控制性超排卵药物可以影响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1的表达,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临床妊娠率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控制性促排卵方案对高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2021年4月于该院行辅助生殖助孕的110例高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超长方案组和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组,比较二组的基础情况和COS结局,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活产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PPOS组的促性腺激素(Gn)天数显著短于超长方案组,Gn总量显著少于超长方案组(P<0.05)。二组的获卵数、MⅡ卵率、受精方式、受精率、优胚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何种COS方案与活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移植2个胚胎比单个胚胎更易获得活产(OR=5.582,95%CI:1.130~27.580,P=0.035),移植囊胚比卵裂期胚胎更容易获得活产(OR=20.044,95%CI:1.797~223.568,P=0.015)。结论 对于高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POS方案可获得与超长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是可供临床选择的一种COS方案。助孕时应酌情选择单个囊胚移植,以提高活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在不同月经周期的子宫腺肌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4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24)和未用药组(n=23);无腺肌症的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n=15).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ERα和PR水平.结果 未用药组ERα和PR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内膜(P<0.05).对照组及未用药组ERα和PR在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而在未用药组异位内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和PR在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米非司酮组低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 ERα和PR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在位子宫内膜不同;异位内膜丧失了正常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米非司酮通过下调其性激素受体(ERα和PR)含量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雌激素受体α(ERα)和孕激素受体(PR)在不同月经周期的子宫腺肌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4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24)和未用药组(n=23);无腺肌症的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n=15)。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在不同月经周期的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ERα和PR水平。结果未用药组ERα和PR在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细胞中的表达均低于在位内膜及对照组正常内膜(P<0.05)。对照组及未用药组ERα和PR在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而在未用药组异位内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和PR在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米非司酮组低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ERα和PR在异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在位子宫内膜不同;异位内膜丧失了正常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米非司酮通过下调其性激素受体(ERα和PR)含量治疗子宫腺肌症。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原发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 LIF)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与原发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技术 ,检测 30例原发不孕症患者 (观察组 )和 2 0例对照组患者分泌中晚期子宫内膜 LIF m RNA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患者分泌中晚期子宫内膜 LIF m RNA的表达水平为 1 .872± 0 .431 ,观察组为 0 .42 6± 0 .1 0 8,两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1 )。结论 :LIF表达的减少或缺失 ,可能是原发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甲状腺正常组织及良性结节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以了解甲状腺疾病与雌、孕激素的关系。方法:以葡聚糖活性碳饱和分析法测试人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结节各10例及其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结果:(1)人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分别有6例(6/20)、7例(7/20)阳性表达;(2)甲状腺腺瘤的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别有5例(5/10)、6例(6/10);(3)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分别有5例(5/10)、6例(6/10)。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发生发展过程与雌、孕激素有关,对女性或孕期妇女易罹患甲状腺疾病这一现象可做出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案超排卵下小鼠子宫内膜种植窗期整合素β3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uan HC  Huang HF  Jin F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0):857-860
目的 以超排卵下小鼠子宫内膜种植窗期整合素β3的表达为指标,比较不同超排卵方案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模拟人类超排卵长周期,对小鼠进行超促排卵。根据超排卵方案的不同,按随机表顺序将40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检测小鼠子宫内膜种植窗期整合素β3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nRHa组小鼠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23),GnRHant组和PMSG组小鼠整合素β3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与PMSG组小鼠相比,GnRHa组小鼠整合素β3的表达明显增高(P=0.001),而GnRHant组整合素β3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768);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相符。结论 与小鼠自然周期相比,3种超排卵方案均使小鼠子宫内膜种植窗期整合素β3的表达明显下降,可能降低了子宫内膜容受性;与单一PMSG超排卵方案相比,GnRHa辅助超排卵方案能明显改善小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而GnRHant辅助超排卵方案则对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排卵期阴道脱落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方法:自然排卵妇女、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促排卵妇女排卵期阴道脱落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 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 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两组组内排卵前、后阴道脱落细胞ER比较均无差异;注射hCG 后阴道脱落细胞的ER在排卵前和排卵后均较自然排卵组有明显增高;自然排卵组PR在排卵后较之排卵前明显升高。结论:排卵前后阴道上皮细胞ER 无明显变化;hCG可提高阴道上皮细胞ER 水平;排卵后阴道上皮细胞PR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周围正常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息肉组织和周围正常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ER在息肉组的表达高于内膜组,PR在息肉组的表达低于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bcl-2、雌激素受体(ER)和孕酮受体(PR)在子宫肌层、卵巢、输卵管壁的异位内膜与子宫正位内膜的表达及春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对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15例,卵巢内膜异位15例,输卵管壁内膜异位5例及子宫正位内膜25例进行bcl-2、ER和PR检测。结果 bcl-2在子宫肌层内和输卵管内的异们丙膜阳性表达率为100%,卵巢异位内膜阳性表达率为86.6%,子宫正位内膜阳性表达率为52%。ER在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阳性表达率为6.7%,卵巢内膜异位为33.0%,而4例输卵管内膜异位无阳性表达。PR在子宫肌层有内膜异位阳性表达率为86.6%,卵巢内膜异位为20.0%,5例输卵管内膜异位均表达阳性。结论 异位的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明显少于正位内膜,细胞生长有一定活跃性。异位子宫内膜的增生、分泌与正位子宫内膜不同步,表现为不规则性。卵巢、输卵管异位内膜的发生,可能与原始间叶细胞异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雌、孕激素受体 ( ER、P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5 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2 6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 VEGF、ER、PR的表达水平 ,并分析它们的临床生物学意义。结果 :乳腺癌 VEGF阳性表达率为 66%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VEGF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在 ER、PR阴性组中 ,VEGF阳性表达率较高。结论 :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高表达 ,与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可以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三苯氧胺对鼠乳腺雌、孕激素受体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新良  吴凯南  甘长清 《重庆医学》2003,32(6):722-722,731
目的 探讨三苯氧胺(TAM)对大鼠乳腺雌、孕激素受体(ER、PR)受体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外源性雌激素,复制乳腺增生动物模型,分别设置空白对照(A)组、药物对照(B)组、5倍(C)组、10倍(D)组、15倍(E)组、20倍(F)组治疗剂量TAM组。实验30d后取大昆乳腺用SP法检测ER、PR状况。结果 20倍剂量TAM的ER、PR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药物对照组。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较大剂量的TAM有下降ER、PR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in an attempt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 estrogen receptor (ER), progesterone receptor (PR),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 and Ki-67 expressions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Methods Pre- and post-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aired-tumor specimens from 103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dministrated with anthracycline or anthracycline combined taxane regimen were collecte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for ER, PR, Her-2, and Ki-67 was performed by the DAKO EnVision method. Results Among the 103 cases, five patients (4.9%) had a complete response (CR), 82 (79.6%) partial response (PR), 15 (14.6%) stable disease (SD), and one (0.9%) progressive disease (PD), yielding an overall response rate (CR + PR) of 84.5%. Nine patients achieved pathological CR.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average index of Ki-67 post-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chemotherapy (24.1% vs. 39.7%, P 〈0.001).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changes of Ki-67 in different subtypes of breast cancer were different (P 〈0.001), and these changes correlated with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P 〈0.001).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mmunohistochemical expression were observed for ER, PR and Her-2. Conclusions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pparently reduced Ki-67 index in primary breast carcinomas, but profiles for ER, PR and Her-2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 change of Ki- 67 correlated with molecular subtypes and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suggesting that Ki-67 index was a surrogate marker to predict the treatment respons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对子宫内膜,卵泡发育,血浆雌、孕激素水平及白细胞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阴道超声、放免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比较了22例自然周期和26例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型,成熟卵泡数和血浆雌二醇、孕酮浓度及外周血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的变化。结果:(1)克罗米芬组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小于自然周期组(P<0.05);成熟卵泡数明显多于自然周期组(P<0.01);子宫内膜分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围排卵期血浆雌二醇、孕酮浓度,克罗米芬组均显著高于自然周期组(P<0.01)。(3)克罗米芬周期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含量,最大结合容量(Bmax)及平衡解离常数(Kd)值均低于自然周期组(P<0.01)。结论:(1)克罗米芬使白细胞雌激素受体减少,并可能使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减少,对雌二醇、孕酮的正向调节反应减弱,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2)克罗米芬可致发育卵泡过早黄素化,影响促排卵周期妊娠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