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干预对人群精神病的防治效果:5年随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干预对社区人群精神疾病防治的效果。方法:于1998—07/2003—06对佛山市祖庙街社区进行5年有关精神疾病的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人群健康教育,并对精神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药物、心理、工疗、护理等综合性社区干预与康复措施,通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社区人群精神病的发病、死亡状况和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评价社区干预的作用。结果:以干预前5年为参照,发现实施干预后社区人群发生精神病的相对危险度下降为0.66,95%CI为(0.45~0.98)(P&;lt;0.05);社区人群死于精神病的相对危险度下降为0.65,95%CI为0.42~1.00(P<0.05)。康复措施的落实率由干预前的63.1%上升到干预后的100%;患者病情控制率由干预前的88.1%,上升为干预后的94.3%;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的比例由12.8%上升为32.9%;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的水平(t=3.22~9.18,P&;lt;0.01)。结论:社区干预能显著降低人群的精神病发病和死亡危险度,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治疗联盟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干预,研究其对患者复发再入院情况的影响,探讨该方法在精神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有效性。方法:将200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患者参与医院-社区-家庭治疗联盟,对照组按原有治疗模式,出院后不予特殊干预。比较2组患者一年内复发再住院情况以及社会功能水平。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一年内的再入院率和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再入院后的治疗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干预1、3、6及12个月四个随访时段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5),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四个随访时段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发现,随访期间干预组的SD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在干预后第6和第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SP得分在四个随访时段均高于对照组,且在干预后第3、6、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治疗联盟能减少重性精神疾病复发,更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对精神疾病康复效果的影响,以探讨适宜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社区护理工作方法.方法 通过对福州台江苍霞街道2006年10月~2007年9月摸底建档的51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家庭走访调查,对其实施8周的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家庭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等社区护理干预,并对干预前BPRS得分及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干预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干预前,BPRS量表评分显示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提高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全面康复,从而减轻家庭、医院及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危险度的影响。方法对603例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肇事肇祸危险度评估,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随访时进行社区心理干预,观察1a。干预后再次评定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度,并与干预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后入组患者的肇事肇祸等级构成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等级显著降低(P<0.01),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等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肇事肇祸危险度,但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王玉玲  程新强  胡雄 《中国康复》2015,30(3):236-237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康复模式,使患者达到最佳康复效果。方法:将449例流浪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维持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模式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月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综合评定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末,观察组ADL总分及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IPROS总分及各分项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各评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院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84例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精神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对84例重性精神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心理、工疗、家庭护理等综合社区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服药落实率、病情显好率、劳动能力等。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服药落实率由33.33%升至89.29%(P〈0.01),病情显好率由19.05%升至80.95%(P〈0.01),劳动能力恢复由10.71%升至30.95%(P〈0.01),关锁率由15.48%降为5.95%;肇事率由2.38%降为0。结论社区康复治疗能明显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降低肇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防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经济因素的影响。方法:纳入2003-05/2004-06恩施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社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观察,随访1年。社区观察组:均登记建卡纳入防治康复网络,制订康复方案,并成立社区治疗小组。具体措施有:①药物康复:给予肌注长效制剂或口服维持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用药剂量折合成氯丙嗪效价为(238±9.67)mg/d。②实施家庭干预:对康复对象及家庭成员予以现场指导,包括集体家庭教育和个别家庭治疗。③职业康复:强调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技能,重返社会。④进行追踪随访对患者每月的临床症状、用药情况、医疗费用支出、家庭经济收入等情况记录。对照组:发作期去医院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剂量折合成氯丙嗪效价为(242±10.53)mg/d。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分别于治疗前、中(6个月)、后(12个月)各评定1次。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比较1年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医疗费用及其他经济损失情况。结果:①1年末,社区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较入组前及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25.01±12.17,32.42±13.69,31.69±12.33;3.61±2.17,7.41±3.12,10.31±2.49;t=2.12~7.93,P<0.05~0.01);且6个月末社区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41±2.05,9.31±4.16,t=3.76,P<0.01)。②社区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规则率由25例(31.0%)提高到73例(91.0%),而对照组药物治疗规则率仅维持在26例(33%)。社区观察组复发2例(3%),对照组复发14例(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6,P<0.05)。③社区观察组患者的缺勤天数比对照组患者平均下降7.7d/个月,折合23l元/个月;患者家属缺勤天数平均下降2.3d/个月,折合59元/个月,平均每人减少间接费用290元/个月。对照组1年中有23人次住院治疗,合计住院费57271.70元,社区观察组无住院治疗人次,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t=2.86,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社区管理和规范防治,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有利于患者的社会康复。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疾病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的住院治疗,逐步走向社区的治疗、康复及护理。对精神病患者及家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当前精神卫生领域及康复精神医学范畴内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也是国内外精神科专家讨论的热点。其主要研究对象为遍布于社区的精神病患者,尤其是大量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本文旨在探索以社区康复指导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精神病人康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下床活动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Ovid、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早期下床活动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的RCT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10日,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文章8篇,合计样本量936例,其中干预组(早期下床活动方案)474例、对照组(常规活动护理)462例。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加权均数差值(WMD)为-21.01,95%置信区间(CI)为(-25.98,-16.04),P<0.05]和首次排便时间[WMD=-31.97,95%CI(-54.69,-9.25),P<0.05]均缩短,术后胃肠不适[相对危险度(RR)为0.44,95%CI(0.34,0.56),P<0.05]和并发症[RR=0.76,95%CI(0.56,1.02),P<0.05]发生率均下降,首次下床活动时间[WMD=-20.64,95%CI(-21.71,-19.56),P<0.05]更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切除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不适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康复干预对社区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冲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社区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冲动的影响.方法 家庭干预,将529例高危风险精神病患者家属分次分批共8次集中,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家庭干预内容培训,然后由经过培训的个案管理员每2个月家庭随访1次;患者干预,由专业技术人员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每3个月家庭随访治疗1次.结果 暴力、肇事、肇祸、自杀、自伤冲动行为不同时点发生率逐年递减,前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期开展社区高危风险精神疾病患者随访,给予社区患者及家庭等综合措施干预,一旦发现患者易激惹性提高,尽快采取危机处理应急预案,能减少暴力冲动行为,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