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莱菔子脂肪酸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洁  王雪娜  刘萍 《中国药业》2009,18(4):26-27
目的研究中药莱菔子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莱菔子种子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脂肪酸成分的组成和含量。结果从莱菔子中共分离鉴定出7种脂肪酸成分,占总量的99.80%。结论分离鉴定出的7种脂肪酸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油酸(34.84%)、亚麻酸(26.16%)、芥酸(20.33%)、棕榈酸(11.23%)等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板蓝根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  孙东东  李祥  陈建伟  何立巍  董巍巍 《中国药房》2008,19(30):2354-2356
目的:分析、鉴定板蓝根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萃取板蓝根的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结果:从石油醚萃取部位共鉴定出42种脂溶性成分,其中脂肪酸甲酯化产物占36.72%(饱和脂肪酸甲酯为8.67%、不饱和脂肪酸甲酯为28.05%);有35种成分在板蓝根脂溶性成分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结论:板蓝根脂溶性成分可为其综合利用以及开发抗氧化方面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GC-MS分析药对远志-石菖蒲中的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药对远志-石菖蒲中的脂溶性成分。方法用石油醚提取药对远志-石菖蒲及其单味药材,采用GC—MS技术,在NIST98标准质谱库中检索,确定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在药对远志-石菖蒲脂肪油中鉴定出75个脂溶性成分,39个来自石菖蒲,5个为二者的叠加,新产生34个。结论药对远志-石菖蒲中脂溶性成分与单味药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紫金龙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金龙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脂溶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得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中鉴定出37个组分,占峰面积的88.33%。结论紫金龙脂溶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脂肪酸酯和甾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川芎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川芎油的可行性.方法 以超临界CO2萃取所得川芎油为原料进行分子蒸馏.采用GC-MS方法测定川芎原油和分子蒸馏重、轻组分的化学成分,并对成分种类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川芎原油共鉴定了25种成分,藁本内酯相对含量47.32%;分子蒸馏的重组分鉴定了12种成分,藁本内酯相对含量53.95%;轻组分鉴定了17种成分,藁本内酯相对含量48.94%.结论 分子蒸馏技术可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离、纯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莱菔子是祖国传统药食同源物品,含油率高达45%,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到主要脂肪酸的90%,亚麻酸含量普遍高于其他油用作物,莱菔素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该文对莱菔子油的成分研究、莱菔素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莱菔子油在药用、食用保健及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为莱菔子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不同产地葶苈子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比较各产地葶苈子之间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法提取不同产地葶苈子的脂溶性成分,利用GC-MS对脂溶性成分中的化合物组成进行鉴定,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三个不同产地的葶苈子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蓍草脂溶性成分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方法 分两步提取蓍草,先用95%乙醇超声提取,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其脂溶性成分后进行气相色谱检测。采用GC-MS法,通过NIST10谱库检索,同时结合人工解析,鉴定蓍草脂溶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脂溶性成分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蓍草中共分离鉴定出脂溶性成分29种,占石油醚萃取总量的82.74%。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分别为表木栓醇(33.16%)、乙酸羽扇醇酯(10.99%)、棕榈酸(7.98%)、豆甾醇(3.68%)、硬脂酸(3.55%)、木栓酮(3.51%)等。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蓍草中脂溶性成分的测定,并为进一步探讨蓍草药理作用及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柔毛冠盖藤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柔毛冠盖藤石油醚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69个成分,其中酯类、醇类、烯烃类和有机酸类为主要化学成分。结论 69个成分除β-谷甾醇外均为首次在柔毛冠盖藤中鉴定出,为合理开发利用柔毛冠盖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肃道地药材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甘肃道地药材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进行分离分析 ,以ODS为色谱柱 ,测定脂溶性成分的流动相为甲醇 -水 (70∶30) ,检测波长为254nm ;测定水溶性成分的流动相为甲醇 -水 (8∶92) ,检测波长为282nm。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 ,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分离较好 ,并可进行含量测定。结论 :所建立的丹参中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可用于甘肃不同地区产丹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升十味益脾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相关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六神曲和鸡内金药材,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山楂和莱菔子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莱菔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结果:十味益脾颗粒中六神曲(种皮栅状细胞和种皮石细胞)和鸡内金(不规则碎块)的显微特征明显;山楂、莱菔子药材与熊果酸、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和莱菔子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处显相同的荧光斑点。芥子碱硫氰酸检测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23.27~9 574.42 ng(r=1.000 0),检测限为0.50μg/m L、定量限为1.68μg/mL;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稳定性(24 h)试验的RSD均小于1.5%,平均回收率为99.40%~100.89%(RSD为0.18%~0.49%,n=3)。3批十味益脾颗粒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为0.086 4~0.220 6 mg/g,平均值为0.168 4 mg/g。结论:成功建立十味益脾颗粒中六神曲、鸡内金、山楂、莱菔子药材的鉴别方法和莱菔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测定方法;该品含莱菔子以芥子碱硫氰酸盐(C16H24N...  相似文献   

12.
GC-MS分析不同品种桃仁的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桃仁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和热榨法提取,运用GC-MS法分析桃仁的脂溶性成分,并对不同品种的桃仁进行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结果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峰面积百分率达90%以上,其中主要化合物8种;聚类分析结果与桃仁的品种分类一致。结论 3种桃仁的脂溶性成分存在明显种间差异,采用热榨法大规模提取桃仁中的脂溶性成分可行。  相似文献   

13.
陈丽  陈华 《中国药业》2011,20(23):19-20
目的 为建立胃肠宁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肠宁片中的连翘、山楂、莱菔子进行定性分析、鉴别.结果 胃肠宁片中分别检出了连翘、山楂、莱菔子.结论 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为建立胃肠宁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GC-MS分析山茱萸脂溶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山茱萸脂溶性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收集山茱萸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24个化合物,占检出物的93.63%,主要成分是豆甾醇(21.30%),alpha-香树精(14.69%),谷甾醇(11.87%),6-乙基-2,5二羟基-1,4萘醌(8.61%),维生素E(7.55%)。结论首次通过GC-MS法从山茱萸中发现了齐墩果13(18)-烯,8、24二烯-3乙酸酯-羊毛甾及乌苏-12烯-28-醛。  相似文献   

15.
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的化学成分和含量.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收集丹参地上部分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分析鉴定组分.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31个化合物,占检出物的89.90%,丹参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主要为γ-谷甾醇(10.55%)、4,4,6a,6b,8a,11,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消渴健脾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镜鉴别制剂中直接以粉末入药的白术、葛根、大黄、茯苓、车前子5味中药材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定性鉴别栀子、土茯苓、大黄、茯苓、莱菔子、葛根6味药材的特征斑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osmosil C18柱(250 mm...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决明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筛选影响决明子炒制前后主要差异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PDAD技术建立决明子及炒决明子的化学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Mark峰匹配,以SIMCA-P 11.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建立决明子及炒决明子PCA模型和PLC-DA模型,获取得分图和载荷图及Variable Importance (VIP)值,筛选并分析影响决明子炒制前后主要差异的物质基础。结果:构建了决明子及炒决明子的PCA (R2X=0.844,Q2=0.667)和PLC-DA (R2Y=0.944,Q2=0.861)模型,筛选出VIP值大于1的7个色谱峰。与决明子相比,炒决明子的色谱峰的峰面积均增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保留时间为54.189 min,VIP值为1.395 6的色谱峰为大黄素。结论:决明子炒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含量发生改变。保留时间为58.252,62.825 min的成分(待分离鉴定)和大黄素为影响决明子炒制前后差异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检测白芥子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方法 首先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萃取白芥子中的挥发性成分,再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从白芥子中共分离出37个色谱峰,鉴别出其中25个成分,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1.15%.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15.85%)、茴香脑(6.75%)、1-环丙基丙烷(5.98%)、苯并噻唑(3.87%)、巴豆腈(3.57%)、异硫氰酸环己酯(2.81%)等.结论 采用HS-SPME-GC-MS联用技术能快速全面获得白芥子挥发性成分的组成信息,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