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肠综合征的护理徐州市公费医疗医院康丽华短肠综合征(SBS)是腹部外科危重疾病之一,常发生丁肠系膜血管梗塞,严重损伤、肠道炎性疾病或放射性肠炎等进行大量小肠切除后。其病情险恶、病程长、病死率高。本文对7位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腹泻的护理...  相似文献   

2.
<正> 短肠综合征系指因大量小肠切除或肠短路手术或肠内瘘所致的小肠实际消化吸收面积大量减少而致的一种综合征。这一综合征主要由营养不良、腹泻、脂痢等症状所组成,其临床表现取决于小肠切除的部位、数量,并和回盲瓣是否存在、残余的小肠功能如何有关,还受胃和其他消化器官功能的影响。引起小肠大量丧失的原发病,如肠系膜血管疾病、克隆氏病等广泛小肠炎症,也会影响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又名大部小肠切除综合征,是继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之一。为小肠广泛切除(超过200cm以上)或大量旷置,致使小肠吸收面积减少,对某些营养素的吸收障碍,或小肠功能紊乱,食物经肠时间缩短而引起的消化,吸收及营养不良状态。一、病因和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4.
短肠综合征病人的胃肠外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肠综合征是肠衰竭(IntestinalFailure)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由于肠系膜血管梗塞、肠扭转、创伤、恶性肿瘤、广泛性Crohn病等而切除了大量小肠或手术误造成小肠短路,致使肠吸收面积减少而出现严重腹泻、吸收不良、失水和电解质、代谢障碍与进行性的营养不良。临床研究表明,切除40%小肠,保留十二指肠与一半回肠及回盲部,一般尚能维持消化吸收功能;切除50%将导致明显的营养不良;切除75%或更多,将出现明显短肠综合征(ShortBowelSyndrome,SBS),影响病人的正常营养与代谢,甚至生存。肠切除至何种程度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1 syndrome,SBS)是指由于广泛的小肠切除或小肠的广泛病变(如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使小肠吸收面积极度减少,引起全身严重的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紊乱.目的:讨论短肠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鲍新民  黄明华 《九江医学》2003,18(3):150-150
在左半结肠癌手术中,对于肠道准备不满意及急性梗阻的患者,为防止吻合口瘘,多采用分期手术,即一期行结肠癌根治或姑息性切除+近端结肠造瘘术,二期再行肠吻合术。本文采用一期肿瘤根治或姑息性切除+肠吻合并吻合口外置(如吻合口愈合良好,两周后回纳入腹腔,如出现吻合口瘘,再切开肠管成为双管造瘘)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短肠综合征     
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 SBS)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小肠广泛性切除或旷置,剩余小肠不能适应机体代谢需要,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各种营养物质吸收障碍的综合征。正常成人小肠长度约600cm,通常认为,当剩余小肠〈200cm时,病人会出现短肠综合征的症状,但是,大量切除小肠后,肠道由于修复作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肠管长度有所缩短,有研究发现,小肠长度仅有50cm但是保留回盲瓣和结肠的病人,经自然代偿后,也能经口服饮食维持机体所需的营养。由于病患的个体差异,其营养状态不仅取决于剩余肠管的长度,还取决于年龄、小肠切除的范围和部位、回盲瓣和结肠保留与否、残存小肠的功能状态、肠切除后距第一次治疗时间的长短等。因此,仅仅以剩余肠管的长度来定义短肠综合征可能有不恰当之处。  相似文献   

8.
短肠综合征是大量小肠切除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治疗的2例短肠综合征病人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4岁。因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4d入院。查体:神志清,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可见肠型,叩诊鼓音,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诊断为肠梗阻。经保守治...  相似文献   

9.
盲袢综合征     
<正> 任何病灶,凡足以导致小肠内容物郁积的因素,都可以酿成盲袢综合征。本症具有肠功能紊乱、内容物潴留、细菌大量繁殖和吸收不良等特点,因而又称肠潴留综合征或细菌过度繁殖综合征。引起盲袢综合征包括各种原因,与外科有密切关系者大体上可分二类:①腹腔手术后并发症。可发生于Bill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肠侧—侧或端—侧捷径肠吻合术后,以及由于小肠粘连所引起的部份性小肠梗阻等;②小肠结构异常,如肠结核、Crohn病所致肠狭窄或内疝以及肠憩室等(表1)。内科方面的原因,也可分类:①小肠动力异常,如假性肠梗阻、硬皮病,以及药物因素等;②防卫机制缺陷,  相似文献   

10.
短肠综合征是因小肠被广泛切除后,小肠吸收面积不足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临床综合病征。其主要表现为腹泻、消瘦、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感染、败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001年7月~2004年7月,我院采用三阶段营养支持疗法治愈短肠综合征患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很多疾病可引起小肠坏死,坏死肠段过长致大部小肠切除可出现短小肠综合征症状,死〔率较高。我秤自行设计新手术方法即小杨新生粘膜形成术治愈1例切除小肠3人的患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仅患儿男,毛月。因旧泻、政胀、便血、高热入院。经非手术治疗无级鲶、考虑为“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大部小肠充气扩张,肠壁遍布麻片状坏死及浆肌层血肿,行肠减压后切除坏死肠段约llbem,赢余肠段运端行包理缝合,近端行单口道疾。4月后再行闭疫及小肠新生粘膜形成术。术中分离粘连切除狭窄水肿肠管后,发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量小肠切除后,保留回肠末端回盲瓣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13例大量小肠切除后,仅能保留10 cm以内回肠末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未出现明显短肠综合征表现。结论对于肠绞窄、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切除大量病变肠管后,保留回盲瓣对于预防短肠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保留回盲瓣对于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防止结肠内细菌向小肠迁移寄生有其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庞明忠 《中原医刊》1995,22(1):15-16
大量的小肠切除影响其内容物的输送和吸收,造成腹泻,水、电解质丢失和营养不良等一系列改变,称短肠综合征。造成广泛性肠切除原因很多,最多见于肠系膜血管病变,大量小肠的扭转坏死,肠系膜裂孔疝,多发性的炎症病变如Crohn氏病,肠粘连多次肠切除等。我院自1984年至1993年,处理大量小肠切除8例,现分析讨论下:  相似文献   

14.
美国FDA于2012年12月21日批准Gattex(teduglutide)用于治疗成人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主要适用于需肠外营养(静脉给养)的短肠综合征患者。短肠综合征是由于小肠/大肠完全或部分切除而引起的病症。人体如果大部分小肠缺失会导致不能充分吸  相似文献   

15.
广泛小肠切除引起的营养不良临床征候群,如体重下降、脂肪泻、贫血、低钙血症、低镁血症及低蛋白血症等,称短肠综合征。短肠综合征患者除明显营养障碍外,还有胃酸分泌亢进,胰功能不全、胆石、尿石形成及肠道菌群过度生长等全身代谢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绞窄性肠梗阻临床并不少见,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基层医院没有CT等影像检查,因此常常在肠道坏死后出现典型腹膜炎表现和全身情况严重变化时,才行手术探查.故手术可能切除较长的坏死肠袢,甚至切除的长度足以给患者带来短肠综合征.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以避免或减少肠袢的切除,最大限度地避免肠坏死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绞窄性肠梗阻临床并不少见,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加之基层医院没有CT等影像检查,因此常常在肠道坏死后出现典型腹膜炎表现和全身情况严重变化时,才行手术探查.故手术可能切除较长的坏死肠袢,甚至切除的长度足以给患者带来短肠综合征.如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以避免或减少肠袢的切除,最大限度地避免肠坏死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通过9例全小肠扭转的诊治与观察,提出诊断上与一般性机械性肠梗阻显然不同,治疗上强上期手术探查,手术方法上认为复位扭转肠袢的同时要进行肠减压,对阻断中毒性休克的发展甚重要,此外对肠粘膜保护,逆转肠生机及广泛小肠切除后的短肠综合征提出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SBO)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0月~2008年10月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38例经禁食、胃肠减压、抗炎、补充电解质、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治愈,1例保守三天后症状不缓解中转手术,术中见小肠广泛粘连,松解粘连时多处肠管破裂而行部分肠段切除,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保守治疗5天厉中转手术,行肠粘连松解术,术后出现肠瘘,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术质早期炎性肠梗阻如诊断明确,应保守治疗.如过早手术,容易如现肠瘘,短肠综合征,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了儿童WDHA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了本院一例WDHA综合征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患儿,女,1岁,以慢性腹泻、低血钾为首发表现,常规治疗腹泻无好转。通过腹部CT检查发现腹膜后脊柱旁不规则肿块,大小约44mm×25mm×37mm。术后组织病理显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切除肿瘤不久患儿腹泻明显缓解。结论:儿童WDHA综合征是一种少见儿科疾病,主要为腹膜后或肾上腺分泌血管活性肠肽的交感神经节肿瘤。临床上对于不明原因的慢性分泌性腹泻、低血钾患儿,需考虑WDHA综合征可能。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血管活性肠肽肿瘤位置以及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肠肽水平。多数病例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可以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