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肿瘤。其患病率较少,约占所有黑色素瘤的1%左右。主要多见于上颌区粘膜,下颌区粘膜少见。其临床特点是肿瘤浸润性强,局部复发率高;早期就具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  相似文献   

2.
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3例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了临床病理学研究并对有随访资料的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 rank检验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40~60岁的男性,腭部和牙龈多见。临床分期以I期最多;病理分型中结节型多见,其次是雀斑样型和表浅扩散型;按细胞形态分型以混合细胞型最为多见,其次是上皮样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有随访资料的43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19·86%,5年生存率为11·91%;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和治疗方法与预后有关(P<0·05)。黑斑与病理分型有关(P<0·05),黑斑多见于雀斑样型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且预后较好。结论 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预后差的恶性肿瘤;有无黑斑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方法等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银染核仁组织导体区(AgNOR)技术对8例口腔粘膜痣和12例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了AgNOR定量研究,并与皮肤痣细胞痣对照。结果显示,口腔枯膜恶性黑色素瘤AgNORs数目为5.81,明显高于口腔粘膜痣(1.75),有高度显著性(P<0.01);口腔粘膜痣与皮内痣和复合痣的AgNORs数目经统计学处理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口腔粘膜痣的生物学行为可能较皮内痣和复合痣差。结果表明:AgNOR技术作为口腔粘膜良恶性黑色素细胞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一种方法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15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比研究了Fontana染色、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查在确诊恶性黑色素瘤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15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中,4例为无色素型黑色素瘤,这4例中Fontana染色2例阳性。电镜观察的3例无色素型黑色素瘤,均未发现典型黑色素小体存在。15例黑色素瘤的抗单克隆抗体染色全部阳性。本研究显示,对Fontana染色阴性,可疑为恶性黑色瘤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5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对比研究了Fontana染色、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查在确诊恶性黑色素瘤方面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现,15例口腔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中,4例为无色素型黑色素瘤,这4例中Fontana染色2例阳性。电镜观察的3例无色素型黑色素瘤,均未发现典型黑色素小体存在。15例黑色素瘤的抗单克隆抗体染色全部阳性。本研究显示,对Fontana染色阴性,可疑为恶性黑色瘤的病例,应做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6.
儿童口腔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例ACASEOFMALIGNANTMELANOMAINCHILDORALMUCOSA张俊明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县中医院口腔科(301600)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较为少见,约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0.4%~1.4%[1]此瘤...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简称PMM下同)是来自黑母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此瘤多见于皮肤,发生于口腔粘膜者占0.4—1.3%。Weber于1859年报告第一例口腔粘膜之PMM,其后百年间(1859—1957)  相似文献   

8.
左上腭恶性黑色素瘤伴脐上皮肤汗腺癌1例报告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刘春年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很低,青春期患者极为少见。汗腺,做为皮肤附属器,发生癌变的比率也很小,其中小汗腺癌更比较罕见。上述两种少见病变同时生在一个患者身上目前国内尚未见报...  相似文献   

9.
下唇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重庆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口腔科杨凯重庆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病理科董志谦口腔粘膜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术前诊断亦困难。笔者诊治一例,现报告如下:思者,男,55岁。1992年10月15日入院。6月前左下唇口角处...  相似文献   

10.
<正> 文献报道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原发于口腔颌面部的恶性黑色素瘤颇为少见,且多发生于口腔粘膜,少数发生于面部皮肤。而原发于颊间隙内的呈包块型的恶性黑色素瘤极为罕见,文献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陈××,女,63岁,农民。住院号274996,因右领部包块渐大1年余入院。患者于1990年5月偶然发现右颊部有一包块约花生米大小,不痛,逐渐长大,1年后来我院求治,门诊拟诊为“右颊部混合瘤”于1991年6月l收治我科。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体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超微结构特征及其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对5例肿瘤的手术标本,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进行研究。结果:瘤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样突起,细胞间连接很少见。胞质内可见特征性的黑色素小体。胞核不规则,核仁大且数目多。结论:电镜观察有助于判断口腔恶性黑色素瘤的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
自1934年至1970年的36年内,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病理科对原发于颌面口腔范围的恶性肿瘤148例作尸体解剖(癌瘤120例,肉瘤21例,恶性黑色素瘤3例,恶性造釉细胞瘤1例,转移癌3例)。本文报告了癌瘤120例的远处转移。1.120例癌瘤的原发部位:口腔粘膜癌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报告阮土耿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黑色素细胞,属神经原性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常早期经血道发生远处转移。好发于皮肤及口腔粘膜,但原发于上颌窦者极为罕见。我科1994年7月收治一例原发于上颌窦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患者胡某,男...  相似文献   

14.
口腔粘膜的恶性雀斑样痣:附两例病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雀斑样痣(Lentigo Maligna),以下简称LM,也叫赫金森氏黑变性雀斑和局限性前胚细胞瘤性黑变病,代表恶性黑色素瘤的水平生长阶段,即原位恶黑。其临床表现于1891年为外科医师赫金森第一次描述,直到70年代才作为一种独立的皮肤病损而为人们广泛接受。LM好发于头面部曝光区皮肤,口腔粘膜不多见,国内尚无文献报道。本文将我科诊断的两例口腔粘膜LM报告如下,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3例口腔颌面部恶性黑色素瘤。对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鉴别诊断、与黑变病色素痣的关系及治疗与预后做了详细叙述。认为恶性黑色素瘤是恶性度极高的肿瘤,早期淋巴和血行转移。预后与原发部位、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文摘     
1.舌背原发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malignantmelanomaarisinginthedor鄄sumofthetongue.RowlandHN,SchnetlerJF.BrJOralMaxillofacSurg,2003,41(3):1971例舌背原发的恶性黑色素瘤,肿块位于舌背中线左侧,周围是散在色素沉着,这些色素沉着已有五年病史,起初被认为是生理性的黑素沉着病。临床及CT检查未见淋巴结和远处转移,行局部扩大切除术,病理证实完全切除了肿瘤,但切缘上皮中存在色素细胞的不典型增生,术后插置放射性铱针5d(65Gy)。10个月后发现肺、脑转移。口腔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中的1/3在发病前存在黑素沉着病,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状态,在…  相似文献   

17.
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放射免疫显像在早期发现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以及用单克隆抗体携带抗癌药物、毒素、核素对其导向治疗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头颈黏膜黑色素瘤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欧美发达地区低,2009年上海市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约为0.42/10万.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临床上恶性黑色素瘤人数众多.2009年、2011年已经发布了2版《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主要针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在我国,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但对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研究较少.而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和预后与皮肤黑色素瘤有许多不同.因此,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实践共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恶性黑色素瘤是早期淋巴和血行转移恶性度极高的肿瘤。在日本全部恶性黑色素瘤中,头颈部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占比例较高,它比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预后更差。因此,作者对关东地区6所癌瘤医院49例头颈部粘膜原发恶性黑色索瘤进行临床研究,并作文献复习。49例中,口腔25例、鼻腔19例、副鼻窦5例。年龄22~88岁(平均60.1岁),60岁左右为好发年龄。性别:男27例,女22例(男:女=1.23∶1),男性多见。口腔原发恶性黑色素  相似文献   

20.
<正> 口腔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据文献报道,发病率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0.2~0.8%。1975~1987年我院收治1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