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60例、针刺对照组60例和针刺加药敷组60例,疗程均为40天。结果: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结果显示3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0.00%和95.00%,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结果显示3个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90.91%和96.55%,总体疗效差异具有临床和统计学意义(P<0.05)。但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组的疗效具有临床上的非劣性(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益气温阳药敷治疗组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骨髓炎是指骨髓或骨和骨髓的化脓性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 ,多数是血源性的 ,少数是内外伤性的 ,如开放性骨折引起等 ,前者多由疖痈或其它病灶内的化脓菌进入血液循环 ,到达骨组织所引起 ,好发于儿童 ,四肢骨的两端最易受损 ,尤以膝关节附近常见 ,属于祖国医学附骨疽的范畴。《千金方》说 :“以其无破 ,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临床医生常常采用大剂量抗生素、激素及清热解毒利湿之中药治疗 ,疗效多不满意 ,往往转化成慢性骨髓炎 ,导致死骨或骨空洞形成 ,患者终年不愈 ,功能丧失 ,采用益气温阳法治疗骨髓炎 ,疗程短、效果好 ,… 相似文献
3.
益气温阳通脉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7年12月至1998年6月,笔者采用益气温阳通脉汤治疗窦性心动过缓32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2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率均低于50次/分。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6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5年。2治疗方法自... 相似文献
4.
益气温阳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益气温阳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陈湘君,苏励,周时高,王路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我院自1987~1990年,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益气温阳中药为主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125例,并随机设立雷公藤对... 相似文献
5.
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常见疾病,其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我们采用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辨证尤重气血兼顾本病属“痹证”、“劳伤”、“劳损”范畴。辨证宜气血兼顾,以气为主。颈椎病多由于姿势不正,使头颅部、椎体、软组织着力不均,出现软组织水肿、损伤,韧带粘连、增厚,颈椎椎体增生、变形、关节面粗糙,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和椎动脉,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因而颈肩项背疼痛,上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个别伴有下肢麻木、无力、步态不稳等。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50岁以上的患者,椎间盘发生退变,上述症状更为突出。肝主筋,… 相似文献
6.
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风湿科在陈湘君教授指导下采用内服益气温阳、外用祛风活血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2.5%。为了进一步观察该疗法 相似文献
7.
论益气温阳法施治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病机多为气虚阳微、血瘀阴盛,而以本虚标实为主,症候常见胸闷气短、心痛心悸等.笔者在临床中以补益心气、温通心阳为主治疗本病,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益气温阳法为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乙型肝炎,目前在国内外发病甚广,我国近年来尤为多见,其对人体危害之大,已令人骇然.笔者十余年来,对此临证颇多,故将临床之切身体验及浅薄之见,略抒予同道,以求切磋指正.病毒性乙型肝炎,临床中病证繁多,机理复杂,分型精细,治疗各异.究其病因, 相似文献
9.
10.
心力衰竭为临床所常见,祖国医学认为,本症的发生主要为心肾阳虚所致,在临床上,我们采用益气温阳法治疗重症心为衰竭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病案举例:患者男,50岁。冠心病,陈旧广泛前壁下壁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C级于1998年8月20日来院。患者1年前患急性... 相似文献
11.
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顽固性面瘫属中医"口眼歪斜"的范畴,此病多病程长,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肉体上的痛苦.采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其目的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用闪罐法.结果:治疗22例,痊愈15例,占68.2%,有效7例,占31.8%,总有效达100%.结论:采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扩大闪罐的治疗范围,增加了面瘫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对照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应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针刺配合手法面部按摩。比较两组治疗后面部肌表情肌恢复情况。结果:冶疗组痊愈92.6%,有效7.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40.9%,有效36.4%,无效22.7%,总有效率77.3%。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治愈率高,疗效稳定,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针刺与电针组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针刺治疗,阻滞用药为1%利多卡因5ml,甲钴胺500μg。对照组47例采用电针治疗,针刺主穴为翳风、阳白、下关、颊车、地仓、四白、迎香、双侧合谷;辅穴为水沟、承浆、风池等;口角歪斜者加夹承浆。同时静脉点滴地塞米松10mg/d,甲钴胺500μg肌注,每日1次。二组均同时配合血管扩张剂治疗,7天为1疗程,1或和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1周、2周显效率95.74%、100%;对照组1周、2周显效率为78.72%、85.11%。2组显效率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而且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获取最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预先对周围性面瘫病例按照中医症候,腧穴配伍,中药治疗,针刺时机,针刺时间和电针波形6个因素及交互作用,拟定正交设计实验方案。结果:证侯状态与药物治疗的交互作用极差值最大R为11.5。症候状态和电针波形的交互对周围性面瘫治疗的作用其次。结论:应用正交设计可以用小样本量,定量分析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多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优选出最优治疗方法,从而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临床效率。 相似文献
16.
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20%左右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仍然会留下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笔者在5年内共治疗28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同时配合针灸治疗,总结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联疗法辨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炎(贝尔麻痹),是因乳突孔内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临床上采用三联疗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电针3种不同波型(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Bell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连续波组(45例)、疏密波组(40例)、断续波组(44例),穴取地仓、颊车、阳白、太阳、下关、合谷等,分别行相应频率的电针治疗。于入组当天,治疗第1、2、3、4疗程后以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随访中各进行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定。结果:连续波组、疏密波组、断续波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8.9%(31/45)、60.0%(24/40)、65.9%(29/44),经秩和检验,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波型组间疗效比较未见显著差异,说明电针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与波型无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该科从2008年以来,利用穴位透刺法与复正贴膏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