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质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理论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医体质学说角度探讨了体质与亚健康状态的关系,认为不同体质类型与亚健康进一步发展为某一疾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病理性体质是亚健康状态的物质基础,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状态的基本病机特点,并从体质与亚健康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辨识亚健康,预防亚健康以及调治亚健康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努力探求一种辨体质干预亚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亚健康防治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原因及机理,阐述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的认识,中医“治未病”思想与防治亚健康状态的关系。结果: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防治亚健康,疗效显著。结论: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对亚健康状态进行干预,安全有效,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未病”与当代“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明  张国霞 《吉林中医药》2011,(10):925-926
亚健康是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发关注亚健康。"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而亚健康状态就是气血阴阳轻度的失衡,但是并未达到疾病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传统医学的"治未病"理论通过辨证论治判断机体是否处于"亚健康",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阻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对"亚健康"诊疗的指导作用,符合现代医疗要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亚健康防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儿童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已超过70%.由于亚健康状态并不纳入临床疾病的范畴,只表现为个人身心感受的不适,因此常常被忽略.近年来,我国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对疾病的研究逐渐从临床疾病转向非疾病的亚健康状态.然而,多数研究只集中于成人,对儿童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尚不完善.基于中医阴阳、脏腑、气血理论,结合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总结和归纳少儿临床常见的亚健康状态表现,建立少儿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识体系和中医防治方案,以期降低儿童亚健康状态的比例,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庞军  唐宏亮  吴邦宪  甘炜 《河南中医》2011,31(4):346-348
目的:促进中医诊断亚健康状态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揭示亚健康的不同分布规律特征.方法:本文从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特点、亚健康的脏腑气血津液辨证及体质辨证三个方面对以往亚健康的中医诊断研究做一简要评述.结果:中医在诊断和治疗亚健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运用"整体观"、"辨证论治"和"治未痛"思想对亚健康的防治,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边缘状态,随着它对人类健康威胁的日益增大,现已成为21世纪医学关注的热点。关于亚健康状态,祖国医学有其精辟的论述和独特而有效的防治方法。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原则和防治方法。临床实践亦证明,中医药在防治亚健康方面有着重要价值。该文试从中医学角度对亚健康状态的病因病机及防治作进一步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从肝、脾、心三脏略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肝、脾、心三脏论述中医对亚健康疲劳状态病机的认识,认为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基本病机是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结,劳伤心脾而治气血乏源,其中肝郁在亚健康疲劳状态的发生和发展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心脾的劳损是亚健康疲劳状态主要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8.
王琦教授论治亚健康学术思想概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简要介绍了王琦教授论治亚健康的学术思想。阐明用中医学理论及方法预防和治疗亚健康的意义。发现心神失养和气虚肝郁是亚健康的核心病机,应用中医体质医学理论有利于亚健康的预防。以及运用益气养心、疏肝解郁的原则和方药治疗亚健康,基本体现了王琦教授近年来对亚健康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防治亚健康水平及发展中医学理论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万千老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是介于生理和病理体质的中间状态,亚健康状态是否进展到疾病状态与脏腑功能强弱、气血、阴阳失衡关系密切。马老认为,通过中医体质辨识和脏腑相关理论结合能够及早发现亚健康状态者的脏腑功能强弱及气血、阴阳偏颇失衡的体质状态,在饮食、运动、情志方面进行早期个性化干预指导,有效纠正失衡之态,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将"枢经"理论引入亚健康领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枢经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枢经"是人体的主要枢机,具有主司开阖和贵畅达的生理特点,是调节阴阳平衡、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的关键。而亚健康状态理论机制正是气血不调、阴阳失衡、脏腑失和,因此枢经理论在亚健康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可以将调理枢经视作干预亚健康的总纲。  相似文献   

11.
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药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剂为切入点,用文献学等方法,从近百本中医古籍、10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1079首方剂,对其按气、血、阴、阳及五脏进行了分类整理,在1079首方剂中其使用中药378味,20类,其中补虚药最多,为100味且使用频率较高,在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补脾、补肾占优势,说明补虚药在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疲劳防治亚健康方剂整理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学等方法,以寻找抗疲劳防治亚健康方剂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剂为切入点,从近百本中医古籍、10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1079首方剂,对其按气、血、阴、阳及五脏进行了分类,每类又分为首选方及次选方。从气、血、阴、阳角度观察,补气、补阳为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的主要途径;从五脏角度看,培补先后天之本为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为中心,以补益养生方剂为切入点,用文献学等方法,从近百本中医古籍、10万余首方剂中筛选出1079首方剂,对其按气、血、阴、阳及五脏进行了分类整理,在1079首方剂中其使用中药378味,20类,其中补虚药最多,为100味且使用频率较高,在补虚药中,补气、补阳、补脾、补肾占优势,说明补虚药在抗疲劳防治亚健康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躯体疼痛性亚健康是亚健康的一个临床亚型,目前尚未有一套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诊疗方法。躯体疼痛性亚健康发生的主要机理是"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根据经络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特点。提出循经推拿调治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思路:循经推拿通过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和调畅情志等途径,达到消除疼痛,治愈躯体疼痛性亚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维持一种正常的呼吸状态和流畅的血液循环以及缓慢的新陈代谢,是人体生理需求的最低基本面。极限运动和过度生活及富营养和耗气劳神是造成人体缺氧状态氧化过度以及造成人体酸性环境和基因突变并在"精气神"层面形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病因。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是防治肿瘤及带瘤生存保健医疗模式的一种基本选择,关注生理基本面,重视饮食生活,休养生息,是肿瘤防治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论疲劳与“亚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中国传统医学对疲劳与亚健康的认识,深入分析了疲劳与亚健康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揭示出疲劳与亚健康的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依据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疲劳、调理亚健康具有很大的优势,只有不断弄清疲劳的病因、病机,找到对因、对症的治疗方法,才能真正解决所谓"亚健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基本证候特征所包含的内容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研究亚健康状态的落脚点,就是找准证候,调节功能状态,使之恢复平衡。辨证论治方法与亚健康状态调治之间存在最佳结合点,从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相结合入手,可有效认知各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和表现特征,进而概括出具有不同内涵本质的“证”,从而科学有效地予以调治。认为开展基于八纲辨证结合脏腑辨证调治亚健康状态研究,既可明确各种亚健康状态的本质属性,为临床有效防治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依据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不断扩展和深化亚健康状态临床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8.
汪受传提出从伏风论治小儿荨麻疹的观点,认为荨麻疹的反复发作与小儿禀赋有异、伏风内潜有关。提出荨麻疹的辨治:发作期风热犯表证治以祛风清热,解表止痒;风寒束表证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止痒;风湿挟热证治以祛风胜湿,清热止痒;血热生风证治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缓解期血虚生风证治以滋阴养血,祛风止痒;肺卫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调和营卫。  相似文献   

19.
"亚健康的中医常见证候"之一的"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疲乏无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烘热汗出,潮热盗汗,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等状;咎其因不是经气运行不畅,局部缺乏濡养,就是肝肾两脏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枢经推拿》[1]一书中认为:肝属阴阖,足厥阴肝经为三阴之里,阖经是疾病传变的最内、最严重层,对于亚健康调治而言,应当立即干预;肾属少阴,足少阴肾经为三阴经之枢,是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脏腑功能的关键,通过枢经推拿,能有效调理肝肾阴虚证等多种亚健康证候。  相似文献   

20.
气病证治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机顺畅,推动、温煦等功能正常,抵御外邪有力,不易患病。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常,易出现肝、肾、脾、胃等功能失调,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甲状腺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等,临床常见,易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