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孙铭  路明 《天津中医药》2000,17(6):24-24
闭塞性动脉硬化(artertios clerosis obliterans)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属中医脉痹范畴.笔者采用温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64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闭塞性动脉硬化 (arteriosclerosisobliterans)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 ,属中医脉痹范畴。我们采用温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 6 4例 ,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内科学》第十版 )   50岁以上 ,有下肢或上肢慢性缺血症状且动脉博动减弱或消失 ;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或 )其它内脏如脑、心、肾等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1.2 一般资料   6 4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4 5例 ,女性 19例 ;年龄在 50~ 70岁之间 ,病程最短…  相似文献   

4.
我所从1987年以来收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80例,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进行对比观察。西药组静脉点滴706代血浆,口服生丁或阿斯匹林;中药组静脉点滴脉络宁,口服益气通脉汤剂。结果中药组临床疗效及缓解症状均明显优于西药组。表明静点脉络宁和口服益气通脉汤剂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贝前列素钠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贝前列素钠结合自拟化浊通络汤治疗。结果:临床疗效、两组症状积分、无痛行走距离、最大行走距离和足背动脉超声参数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前列素钠结合化浊通络汤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20例三明市第二医院(366000)刘胜智多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收治120例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各期病人,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性110例,女性10例,46~60岁35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并发症 ,由于动脉狭窄或动脉闭塞引起肢体局部缺氧所致的一组症状 ,早期可出现患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 ,进一步发展为静息痛 ,伴患肢皮温下降 ,感觉减弱 ,皮肤变薄 ,汗毛脱落 ,肌肉萎缩 ,趾甲增厚变形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晚期肢端发生溃疡坏疽和继发感染。与中医所述消渴病脱疽基本一致。元代《丹溪心法》则说 :“足膝发恶疮 ,至死不救”。笔者以中药口服配合局部熏洗治疗 39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观察组 39例 ,男 1 7例 ,女 2 2例 ;年龄 4 5~ 76岁之间。对照组 3…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硬化所导致动脉狭窄,闭塞所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本科采用针药并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并与单纯使用中药治疗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丁彩文 《河北中医》2005,27(6):418-418
高某,女,71岁。1999-12-02初诊。两小腿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手足厥逆2个月。2个月前两小腿开始麻木酸胀疼痛,手足发凉。因家贫,自购中西药物服用,罔效。症状逐渐加重,两小腿和两足麻酸疼痛难忍,夜间和受凉后疼痛加剧,得温或活动后疼痛稍减轻,患者常以手抚弄活动小腿,两腿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身疲乏力,精神萎靡,头晕目眩,畏寒,四肢厥逆,小腿和两脚尤甚。既往有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病史,常服用脉通、维脑路通、复方降压片。查体:体温35.8℃,血压:14.1,9.6kPa(106/72mmHg),两腿皮肤萎缩变薄,色白,冰凉,肌肉萎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两腿抬高试验及下垂试验均阳性。  相似文献   

10.
浮针治疗675例疼痛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浮针疗法治疗了各种疼痛675例,治疗前、首次治疗后第三次治疗后,分别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进行评价。另外,有360例疼痛病人采用常规电针疗法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浮针首次镇痛效应强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1.
刘政  刘明  张玥  宋福晨  王冠 《光明中医》2015,30(2):239-241
侯玉芬教授是第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擅长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本文总结侯玉芬教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下肢重症缺血的临证经验。侯教授临证注重辨证论治,提出湿热瘀阻是下肢重症缺血的主要病机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同时重视体位疗法及治未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均寿命逐渐提高,老年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简称ASO)也有逐年增高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8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68例,女14例,男女之比约6:1;年龄54~84岁,平均64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2.6年;其中右下肢发病43例,左下肢发病38例,双下肢发病3例。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91例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针灸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疗效,其治疗91例,共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浮针治疗痛症64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浮针治疗是符仲华老师经数年研究探索,首创的一种对疼痛能立即奏效的新疗法.笔者应用这一独特疗法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疼痛患者641例,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病日趋突出,近年来发现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发病有增多的趋势,晚期患者除截肢、趾外,别无它法,所以积极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运用温阳化瘀法治疗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8例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8例中,男14例,女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49岁,平均62.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半年。吸烟13例,伴有冠心病5例、中风4例、糖尿病3例、足癣5例、皮肤溃疡12例,基本上每个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趾冷感。2 治疗方法2.1 内服法 以温阳化瘀法为治疗原则。方药组成:制附片5~10g,桂枝10g,炙黄芪30g,红花10g,桃仁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龙化瘀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用丹龙化瘀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2%,对照组50.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丹龙化瘀汤能有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笔者以滋阴益气通脉法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4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8例中 ,男 39例 ,女 9例 ;年龄 4 8~ 75岁 ,平均5 9 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年 ,平均 5 9月 ;经微循环检查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减慢及红细胞聚集现象 ,多数病例有管襻形态改变。诊断标准 :①发病年龄大多在 4 5岁以上 ;②主要症状及体征 :肢体有慢性缺血症状 ,麻木 ,怕冷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 ,皮肤、肌肉、趾 (指 )呈营养不良性改变 ,肢体发生坏死或坏疽 ,肢体动脉硬化 ,大、中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③可有高血压病 ,…  相似文献   

18.
高宏  何严  杨萍 《陕西中医》2004,25(8):742-743
目的 :观察浮针治疗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毫针快速刺入皮下使针尖沿皮下向前推进针尖抵至痛点周围 ,并留针 1 d。结果 :32例总有效率为 1 0 0 %。提示 :浮针疗法采用皮下针刺 ,且留针时间长 ,能振奋皮部经气 ,促进经脉气血运行 ,使阴阳协调  相似文献   

19.
髋关节疼痛,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患者一侧或双侧髋关节持续性或间歇性酸胀疼痛为主要表现.近年来,本科对髋关节疼痛,其关节骨质发生一过性滑膜炎、早期缺血性股骨头、颈炎等病理变化的患者采用浮针治疗,并配合相应的辨证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有着独到的特点.它不依赖传统的针灸理论,如经络理论、腧穴理论、补泻理论的指导.在取穴时以局部病灶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进针,针尖对准病灶痛点,针体沿浅筋膜(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行进即可.此外,浮针疗法操作时,除针进皮肤有短暂的刺痛外,患者没有其他明显的感觉,不要求得气,留针时间长(6h),疗效快捷确切,对于具有明显痛点的局限性疼痛,有着明显的效果,加之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的特殊针法.现将临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玉生  杜献玲 《四川中医》1998,16(10):2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