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肾虚血瘀为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增生症为中、老年男性常见病,其病理为各种原因造成腺体瘀血阻滞增生,从病理和循证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肾气虚弱是前列腺增生的体质本因,但’睁虚运血无力,瘀滞下焦,气化不利才是导致本病的关键病机所在,即肾虚血瘀为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症是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老年男性常见病 ,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严重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本病属祖国医学“癃闭”范畴 ,多由肾气渐亏 ,日久血瘀下焦 ,致膀胱气化不利所致。肾气亏虚是其发病之本 ,瘀血阻于下焦是其发病之标 ,治疗当以益肾化瘀为原则。近年来 ,笔者在运用自拟益肾逐瘀汤的基础上联合运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 5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根据黄家驷《外科学》(四版 )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 :1症状 :有进行性排尿困难。 2体征 :直肠指诊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前列腺增生症(BPH)常见3种中医证型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方法 130例年龄50~85岁BPH患者,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分标准》BPH常见3种中医证型(本研究特定为肾气亏虚证、血瘀下焦证、膀胱湿热证3种证型),并对患者的证型与IPSS、Qmax、PSA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肾气亏虚证、血瘀下焦证、膀胱湿热证3种BPH中医证型与IPSS评分密切相关,BPH常见3种中医证型与Qmax、PSA无相关性。结论 BPH常见3种中医证型与IPSS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居下焦,隶属于肾和膀胱的范畴,前列腺液的生成和排泄受五脏功能的影响,肺脾肾共同参与水液的代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前列腺液的分泌排泄,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老年男性由于肾气亏虚,气化失常,致使湿热血瘀阻滞,致前列腺增生。王久源教授认为:肾虚是前列腺发病的基础,血瘀下焦是其基本病理,湿热是致病之标。临床上采用补肾、疏肝、宣肺、健脾、清心诸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前舒安胶囊(QSA)系中国中医研究院王琦教授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经验方,由黄柏、三七、虎杖、乌药和冬瓜子等组成,具有祛瘀泄浊,清利下焦的作用,临床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见小便涩痛,余沥不尽,滴白及会阴部不适等,特别是其改善膀胱刺激症状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及急性尿潴留2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治疗前列腺增生及急性尿潴留258例张文林,丁沧清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附院(南京210028)关键词 活血化瘀,前列腺增生,尿潴留前列腺增生症,为常见的男性老年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65%左右,大部分增生者无症状。前列腺增生症,属祖国医学癃闭、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肾逐瘀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对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患者,辨证分为血瘀下焦、膀胱湿热、肾阴亏虚、肾阳不足和肺热气闭5型,以益肾逐瘀汤为基础方(由黄芪、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怀牛膝、泽泻、地鳖虫、肉桂、附子组成)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测定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对不同证型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痊愈18例,显效34例,有效3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0%。结果显示,治疗后睾酮(T)明显升高(P<0.01);雌二醇(E2)降低(P<0.05);E2/T显著降低(P<0.01);催乳素(PRL)/T降低(P<0.05)。其中以血瘀下焦证和肾阳不足证治疗后T值明显升高、E2显著下降(P<0.01)。结论:益肾逐瘀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通过改善老年人整体机能,恢复性激素平衡,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又以血瘀下焦和肾阳不足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瘀阻气虚论治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间质与上皮增生导致以前列腺进行性增生引起膀胱尿液排出受阻为特点的疾病。前列腺增生病程进展缓慢 ,发病率很高 ,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在组织学角度上 ,50岁以上发生率为 50 % ,80岁以上为 10 0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患病率呈上升趋向。对前列腺增生所致的症状 ,中医辨证治疗的报道甚多 ,但临床分型涉及五脏六腑 ,应用时不易掌握其要领。在多年的临床研究中 ,我体会到 ,肾气虚是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的基础病因 ;瘀滞造成膀胱出口梗阻 ,引起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是前列腺增生症的局部有形病变 ;而脾气虚既是前列腺增生…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增生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膀胱气化失调,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发病前提主要是体虚久病、肾气亏虚,主要发病条件是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情绪刺激、外邪侵袭,病理因素是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本虚标实是基本病机特点.前列腺增生在病机上尤重血瘀,治疗上以疏通为第一要义.专方专药常用桂枝茯苓丸、芍药甘草汤、通关丸、草薢分清饮.实验室研究表明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组织FAS蛋白表达,bc122和bax调控失衡有关,益气活血清热利湿方能使增生的前列腺萎缩,降低前列腺指数,降低血清中T含量,提高E2含量及E2/T比值,使机体内雌、雄激素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下法当为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治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前列腺增生症 (BPH)是一种因前列腺明显增大而导致进行性排尿困难 ,夜尿增多 ,严重影响老年男性健康的常见疾病 ,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之一。1 血瘀当为前列腺增生症的重要病理变化通过肛门指诊可以发现 ,BPH患者前列腺增大、变硬、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伴有压痛等。所有这些表现当同属“疒徵 ”、“积”的范畴 ,都是瘀血内结的征象。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即特别强调积聚之成 ,无不与瘀血有关 ,其言 :“无论何处 ,皆有气血 ,气无形不能结块 ,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瘀的形成与 BPH患者前列腺腺体增生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类方法。方法 制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格,现场采集8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多元统计。通过因子分析与变量聚类这一新的组合方式,得出患者群体的基础证型分类及患者个体的证型判定,并分析证型与舌脉象的对应关系。结果 证型分布:无证型190例(21.8%);单纯证型380例(43.6%),其中肝肾阴虚型126例(14.5%),肝胆湿热型126例(14.5%),肝郁脾虚型128例(14.7%);复合证型301例(34.6%)。多重对应分析显示肝肾阴虚型与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关;肝胆湿热型与苔黄腻、脉滑有关;肝郁脾虚型与苔薄白、脉弦细有关。结论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证型分类与临床诊疗实际比较符合;单纯证型与舌脉象的对应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特点.方法 通过对300例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观察,观察患儿用药前、用药后1、3、5、7、10天,进行中医辨证并记录中医证型,统计小儿肺炎在不同区域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特点;探讨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与区域是否有相关性.结果 各区域急性期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区域恢复期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海市区中医证型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嘉定地区中医证型转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奉贤地区中医证型转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与区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邪实正虚是中医临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病机特点,在传统中医四诊辨证的基础上,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及技术与慢乙肝中医虚实辨证相结合,通过比较慢乙肝中医常见虚证与实证之间在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变异、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以及转录组、蛋白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等方面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差异性,揭示慢乙肝虚实证型之间分子生物学意义,为慢乙肝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中医慢乙肝辨证客观化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向先玉  冉颖卓 《世界中医药》2014,9(12):1599-1602
目的:通过对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中医证型的临床分析研究;了解患者中医体质与其证型分布;探求体质、证型等因素与T2DM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研究2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及证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故而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见体质及证型分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77例(28.52%),阴虚质63例(23.33%),气虚质、湿热质42例(15.56%)。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中,痰热(湿)互结证有89例(32.96%),气阴两虚证有64例(23.70%),肝肾阴虚证有53例(19.63%),热盛津伤证有42例(15.56%),阴阳两虚证有22例(8.15%),兼血瘀证有30例(11.11%),兼痰浊证有27例(10.00%)。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影响。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体质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中,以痰热(湿)互结证最多;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中医体质和中医证型的分布存在影响。该结论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中医证型与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的相关性。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58例)、痰浊闭阻证(55例)、非痰瘀证(8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例,检测三组Fg、UA含量。结果:①血浆Fg含量的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Fg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组与非痰瘀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闭阻证组与心血瘀阻证组比较血浆Fg含量无差异(P>0.05)。②血尿酸含量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CHD组血浆UA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HD三组之间UA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g含量变化可能与PCHD中医证型可存在相关性,PCHD心血瘀阻证及痰浊闭阻证的病理基础可能与血液高凝高粘状态有关。Fg、UA水平升高可能是PCH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相关性,为支气管肺癌中医证候分型提供客观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中医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研究各证候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间的相关性。结果:四种证候中医证型和组织病理学类型尚有统计学联系;不同的中医证候的胸腔积液征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空泡征、毛刺征等MSCT征象与中医证候尚未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MSCT表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统计结果对确定肺癌临床证候分型标准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临床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效果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提高中医临床Hp根除率提供依据。方法对922例Hp感染阳性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一经过四联疗法治疗后,分析不同中医证型Hp感染者的根除效果。结果在922例Hp感染者中,不同中医证型者Hp根除效果依次为脾胃虚寒证〈寒热夹杂证〈胃阴亏虚证〈胃络瘀血证〈肝气犯胃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包括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气犯胃证及胃络瘀血证)者623例,根除率为82.5%;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者244例,根除率为58.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各证型间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两证型间H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Hp感染者根除效果不同,虚证明显低于实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脂及胱抑素水平与脑梗死中医证型关系。方法对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分型,测定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脂蛋白(α)[Lp(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及胱抑素c(Cys c),并与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痰瘀阻络证、气虚血瘀证Lp(α)、载脂蛋白A1(ApoA1)、Cys 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p(α)在各证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poA1、Cys c在各证型之间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Lp(α)的升高与中风辨证分型无相关性;ApoA1、Cys c的水平变化与中风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瞿秋兰  朱琼  胡燕 《中医药学刊》2014,(8):1963-1965
目的: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2010年6月1日—2012年5月30日收集413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了解本领域该病流行现状。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集症状、体征、舌脉象等基本体征情况,分析总结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范围。结果:通过对413例反复气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病例进行研究,中医辨证分型所属范围依次包括气阴两虚型140例(33.9%),脾肺两脏气虚型107例(25.9%),积滞蕴热型82例(19.9%),脾虚肝旺型51例(12.3%),脾肾两虚型16例(3.9%),肺气虚10例(2.4%)。结论:本院3年间小儿非急性期反复气道感染主要以气阴两虚型、脾肺两脏气虚型和积滞蕴热型等中医辨证分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