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小儿肺腑娇嫩,脾常不足,外邪入侵,首上犯于肺,常表现为咳嗽。小儿咳嗽病位虽在肺,但与脾胃关系密切。中医认为肺与脾胃无论是在生理机能、病理变化都有密切联系。朱珊教授认为,治疗小儿咳嗽,在从肺辨证施治的同时,更应注重脾胃的调治。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AD),是指老年期发生的以慢性进行性智力衰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精神疾病。中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早有认识,从大量文献中可以看出,老年痴呆的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阴精、气血亏虚为本,气、火、痰、瘀内阻于脑为标,病位主要在脑,涉及心、肝、肾、脾四脏,是虚实夹杂的一类难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具体条文、方药的分析、归纳,明确了脾胃气机升降在整个脏腑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全面理解"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这一内涵,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内容,同时为临床辨证用药治疗脾胃病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浅谈脾胃与脑中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耀东  王敬华 《光明中医》2009,24(7):1375-1376
祖国医学认为脑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口角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证的脑血管病,其具有高发、高致残、高致死的特点.是由于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产生风、火、痰、瘀、虚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所致,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根据五脏相关理论及五行学说,脾胃功能失调在脑中风发生、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笔者不揣浅陋,拟从脾胃失调对中风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6.
浅谈脾胃病之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先知 《光明中医》1999,14(2):9-11
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腐熟水谷,运化精微,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之功能。由于两者因经脉互络属而成表里,生理上协调为用,病理情况下彼此影响。因此,若脾胃运化失常,升降之机紊乱,病邪则乘虚作乱,并影响他脏,故调理脾胃在临床上十分重要。常常脾胃并论,脾胃并治,...  相似文献   

7.
8.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其气上通于心。脾胃健运,升降有度,水谷精气上充心肺以助血行。若脾胃虚弱,升降失常,上焦失充,水谷停滞酿生痰湿,上乘阳位,队遏气机,则心脉为之不利。所以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在冠心病的发病和病程演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脾胃病证在临床上颇多见,单纯证型者固然常见,但常不乏疑难病证。辨证施治,环环相扣,只有辨证准确,方能施治得当。笔者积多年临床经验,并学习先贤诸家之长,认为疑难脾胃病的治疗,须注重气血同治、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升降相因、甘凉濡润、润燥互用、温补肾阳等治法的运用,并从临床角度初步探讨、总结了上述治法的具体适应病证。  相似文献   

10.
提出脾虚肝乘为小儿咳嗽的发病基础,脾虚、肺卫不固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小儿咳嗽的治疗应以实脾调肝兼理肺气为法。  相似文献   

11.
浅谈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病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金匮要略》中关于胸痹心痛病的病机出发,结合经典和临床体会,探讨了脾胃在胸痹心痛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提出了调理脾胃治疗胸痹心痛的思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小儿咳嗽方法;方法:对我院中医2009年1月~2010年1月所收治的50例小儿咳嗽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别对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痰热咳嗽、阴虚咳嗽、肺脾气虚咳嗽等症状,以中医法进行诊治;结果:43例治愈,占86.0%;5 例见好转,占10.0%;2 例无效,占4.0%;总有效率(治愈 + 好转)为 96.0%.结论:本研究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小儿咳嗽,效果令人满意,可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叶进 《中医文献杂志》2022,(4):26-30+36
本文对重脾胃思想之渊源进行探讨,综合《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古今文献,从发病、传变转归、诊断、治法(遣方用药、食疗)、预防、康复等方面进行论证,指出重视脾胃这一理念的形成可以追溯至仲景,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认为重脾胃的意义在于4个方面:脾胃是人体获取基本物质之来源,脾胃是人体物质运行之中轴,脾胃主导人体的自调功能,脾胃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核心病机,故重脾胃是诊治疾病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魏惠亚 《江西中医药》2007,38(12):17-18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虽非专论脾胃,但有关脾胃病证治约涉及四分之一篇幅,其顾护脾胃思想贯穿于辨证施治始末.李东垣《脾胃论》则力求经旨,同时吸收仲景治伤寒的特点,进一步强调"内伤脾胃学说".本文拟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与李东垣《脾胃论》调治脾胃方药的比较中得出两者的异同,以期使两者的脾胃学术思想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工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试论脾胃与神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理、病理方面论述脾胃与神志相关的理论,并从历代医家对神志疾病的认识,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脾胃化生气血,脾升胃降正常,是调节神志活动平衡的物质基础。调理脾胃之所以能治疗神志疾病,正是通过脾胃调节五脏之间以及全身的协调关系,从而达到调节人体神志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概述脾胃疾病的辨证与治疗。将脾胃疾病分为实证与虚证两大类 ,实证中包括实热证、湿热证、湿温证、气滞证、食滞证、虫积证、痰饮证和瘀结证 ,虚证中包括脾气虚证、脾胃阳虚证、胃阴不足证和脾阴不足证 ,各证按主要脉症、治法、方药、随症加减的顺序叙述 ,条理清楚 ,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18.
脾胃升降与眼病关系于佩珍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是脾胃学说的理论核心,是中医学气机升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是一完整的统一体,脾胃气机升降正常与否与眼科生理、病理有密切的联系,在眼科临床辨证治疗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脾胃升降与眼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气机...  相似文献   

19.
总结从2011年到2013年治疗76例小儿咳嗽的中医治疗体会,治愈52例,明显改善14例,部分改善10例.现把心得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