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凝胶柱色谱等常规分离技术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学技术(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叶巴豆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六烷酸乙酯(ethyl hexatriacontanoate,1),棕榈酸(palmic acid,2),硬脂酸(stearic acid,3),浙贝素(zheberiesinol,4),香草醛(vanillin,5),香草酸(vanillic acid,6),丁香酸(syringic acid,7),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8),琥珀酸(succinic acid,9),肌苷(inosine,10),异橙黄酮(isosinensetin,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4,7,9,10,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3.
巴豆属植物中二萜类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大戟科巴豆属植物中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二萜类化合物是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克罗烷型、贝壳杉烷型为主,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溃疡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4.
巴豆Crotonis Fructus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也是大毒中药,误用容易造成极大危害。巴豆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包括挥发油、二萜、有机酸、蛋白质、生物碱、甾醇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逐渐深入,巴豆在抑菌、抗癌等方面显示出特殊疗效,其新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也不断被发现。在对巴豆资源、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总结的基础之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从巴豆化学成分与其特异性、可测性和中药毒效性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ker,Q-Marker)的预测分析,建议进一步聚焦巴豆二萜类和蛋白质成分化学物质组的研究分析,为明确巴豆质量标志物,建立科学的巴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宽叶大戟全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宽叶大戟全草的化学成分作进一步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宽叶大戟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没食子酸(Ⅰ)、苯甲酸(Ⅱ)、丁香苷(Ⅲ)、正丁基-β-吡喃果糖苷(Ⅳ)、乙基-β-D-吡喃果糖苷(Ⅴ)、(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萄糖苷(Ⅵ)、尿嘧啶(Ⅶ)、腺嘌呤(Ⅷ)、棕榈酸单甘油酸(Ⅸ)、棕榈酸(Ⅹ)。结论:化合物Ⅰ~Ⅹ均为首次从宽叶大戟全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学技术(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叶巴豆茎的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甾醇,分别为(24R)-5α-豆甾-3,6-二酮(1)、豆甾烷-22-烯-3,6-二酮(2)、β-豆甾烷(3)、(24S)-3β,5α,6β-三羟基-豆甾烷(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醋酸酯(6)、3β-羟基-豆甾-5-烯-7-酮(7)、7-氧基豆甾醇(8)、7α-羟基谷甾醇(9)、7α-羟基豆甾醇(10)、7β-羟基谷甾醇(11)、7β-羟基豆甾醇(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6~12共9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巴豆Croton tiglium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波谱学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巴豆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壬二酸二甘油酯(1)、12-O-(α-甲基丁酰基)佛波醇-13-癸酸酯(2)、12-O-(α-甲基巴豆酰基)佛波醇-13-癸酸酯(3)、(9S,10R,11E,13R)-9,10,13-三羟基十八碳-11-烯酸(4)、(9S,10R,11E,13R)-9,10,13-三羟基十八碳-11-烯酸甲酯(5)、4(1H)-喹啉酮(6)、5-羟基-2-羟甲基吡啶(7)。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7均为首次从大戟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3对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 G2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增值的IC50分别为47.8,7.0μmol·L-1,抑制人肝癌细胞Hep G2增值的IC50分别为71.4,44.0μmol·L-1。 相似文献
8.
从毛叶巴豆茎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应用HREI-MS,^1H-NMR,^13C-NMR,^1H-H COSY,HMQC,HMBC和NOESY等光谱测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毛叶巴豆醇。然而,文献检索发现该结构被错误地鉴定为Homalomenol D,通过仔细分析文献报道的核磁数据并与化合物1比较,发现文献中Homalomenol D结构鉴定有误,应该修正为5-表毛叶巴豆醇。化合物2鉴定为日本刺参萜酮。 相似文献
9.
10.
AgnerRA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2,17(6):258-259
11.
12.
目的研究石山巴豆Crotoneuryphyllus枝叶中的二萜成分。方法综合运用硅胶、MCI、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与文献比对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山巴豆枝叶95%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rotoeurin D(1)、mallotucin C(2)、mallotucin D(3)、plaunotol(4)。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降克罗烷二萜,命名为石山巴豆素D;化合物2~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小飞蓬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α-香树脂醇(Ⅰ)、β-香树脂醇(Ⅱ)、β-谷甾醇(Ⅲ)、表木栓醇(Ⅳ)、齐墩果酸(Ⅴ)、菠甾醇-3-O-葡萄糖苷(Ⅵ)、3,5,7,3′,4′-五羟基黄酮(Ⅶ)、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Ⅷ)、芦丁(Ⅸ)、野黄芩苷(Ⅹ)、黄芩苷(Ⅺ)、绿原酸(Ⅻ)。结论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建立巴豆非脂肪油部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了10批巴豆样品。色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A相为0.2%醋酸,0.3%三乙胺溶液,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7 nm。结果 在色谱指纹图谱中,确立了其中12个共有峰,建立了巴豆非脂肪油部分的共有模式,10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82~0.995之间。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评价巴豆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9.
20.
目的:建立一种从巴豆中提取纯化及制备巴豆苷的方法.方法:以巴豆苷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巴豆苷的提取工艺参数;考察大孔树吸附脂纯化工艺条件;应用制备型液相色谱分离高纯度巴豆苷.结果:最佳巴豆苷提取工艺参数为8倍量20%乙醇提取3次,每次40 min;大孔树脂吸附初步纯化后,制备液相分离出巴豆苷单体,质量分数达98%,可作为对照品.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分离制备高纯度巴豆苷样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