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注射雷珠单抗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表现。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11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为ROP的15例(30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急进性后部型ROP(aggressiveposteriorretinopathyofprematurity,AP-ROP)8眼,阈值期ROP13眼,阈值前期Ⅰ型ROP9眼。在表面麻醉下,经颞下方睫状体平坦部进针,向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0.03mL。在注药术后1~2个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FFA检查,观察附加病变消退情况及视网膜周边血管发育情况。结果 注射雷珠单抗后,所有眼底附加病变消退,但周边视网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血管区。8眼AP-ROP中6眼Ⅲ区无血管形成,继续随访观察;2眼Ⅱ区大范围无血管形成,血管末梢分支增多呈毛刷样,无荧光素渗漏,1周后再次注射雷珠单抗。13眼阈值期ROP中,1眼可见颞下方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局部激光光凝;12眼嵴完全消退,其中2眼视网膜血管基本发育完全;4眼Ⅲ区无血管形成,4眼Ⅲ区及Ⅱ区鼻侧2个钟点无血管形成,均无荧光素渗漏,继续随访观察;2眼Ⅱ区累计4个钟点无血管区伴末梢血管扩张及新生血管荧光素渗漏,行激光光凝。9眼阈值前期Ⅰ型ROP中7眼嵴全部消退,2眼嵴变低平;4眼Ⅲ区及Ⅱ区鼻侧2个钟点范围无血管形成,5眼Ⅲ区无血管形成,均见末梢血管扩张,但无荧光素渗漏,继续随访观察。结论 注射雷珠单抗可促使ROP病变消退,且不干扰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加深对RVO病变的认识,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298例(298只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共298例(298只眼)。CRVO者97只眼,占32.55%;BRVO者201只眼,占67.45%。其中颞上分支静脉阻塞117只眼,占分支静脉阻塞的58.21%;半侧静脉阻塞12只眼,占5.97%。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32只眼,占10.74%;黄斑囊样水肿者104只眼,占35.14%;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139只眼,占46.64%。78.86%的病例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结论 BRVO发病率高于CRVO;BRVO中以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最常见;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黄斑囊样水肿是RVO的两个主要并发症。FFA对RVO的诊断、分类分型、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探讨FFA在RVO的应用.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患者126例(126只眼)的FF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VO患者共126例(126只眼).视网膜静脉充盈迟缓,有42例,占33.33%;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串珠样改变或栓子形成者45例,占35.71%;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形成者51例,占40.48%;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者41例,占32.54%,其中8例伴有视乳头新生血管,占6.35%;黄斑囊样水肿者47例,占37.30%;侧支循环形成者15例,占11.90%.结论 FFA可以很清楚地显示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底视网膜及血管形态功能的改变,对RVO的诊断、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视网膜脉络膜裂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分析视嘲膜脉络膜裂伤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方法 对140例(140眼)眼挫伤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榆查.结果 视网膜脉络膜裂伤35眼,荧光素眼底造影图象分析有4种情况: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色素上皮损伤合并脉络膜裂伤、极层脉络膜裂伤及全层脉络膜裂伤.其中色素上皮合并脉络膜裂伤多见.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判断视网膜脉络膜裂伤的层次和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作者等遇到1例患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继发拟眼部组织胞浆菌病的患者。在做荧光素血管造影时发生视网膜下出血。患者男性,33岁,因右眼中心视力突然下降而就诊。患者未曾用药,无服阿斯匹林药物史。因有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矫正视力仅为20/60。眼底检查见视乳头周围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在赤道部有几个边缘整齐的小圆形病灶。中心凹上方呈青灰色病灶,其周围见浆液性视网膜隆起。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吲哚青绿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特征。 方法 对21例单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21只患眼行FFA与ICGA同步检查。 结果 ①21只眼人工嵴上FFA有透见荧光,ICGA可见脉络膜血管扩张,14只眼有脉络膜充盈缺损;②6只眼裂孔部位巩膜表面冷凝者FFA见局部斑片状荧光素渗漏,ICGA造影晚期局部脉络膜斑片状强荧光;③6只眼裂孔部位光凝者FFA见光凝斑周伴少许荧光素渗漏,ICGA无明显强荧光;④ICGA视盘周围及下方扇形充盈迟缓2只眼,颞下人工嵴后片状充盈迟缓2只眼。 结论 人工嵴上FFA的透见荧光和ICGA的脉络膜血管扩张影像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主要的FFA和ICGA特征。(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7-19)  相似文献   

7.
目的长期动态随访观察汕尾地区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50例100眼患者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对象均为无视网膜病变或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定期门诊随访并检测血糖水平。结果定期随访5a后,发现有11眼进展至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血糖控制满意60眼中有2眼,而血糖控制不满意40眼中有9眼,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及增生前期、增生期视网膜病变行及时的光凝治疗,以避免视力下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程度有关;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及时的光凝治疗,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损伤。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veinocclusion ,RVO)不论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entralretinalveinocclusion ,CRVO) ,还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anchretinalveinocclusion,BRVO) ,其临床表现都比较典型 :阻塞的静脉血管充盈、粗大 ,扭曲 ,颜色较为黯红 ,阻塞血管的附近 ,有火焰状、小点状的出血 ,这种出血遍布该阻塞血管的分布区域 ,一直达到眼底视网膜的极周边部。这种视网膜出血直达眼底极周边部的体征 ,是RVO的特征。只有RVO ,不论是CRVO还…  相似文献   

9.
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荧光素灌注造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Kong YC  Han M  Zhao KX  Li ND  Lin JY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7):634-636
目的探讨使用一种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荧光素进行灌注造影,使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眼底血管显影的可行性。方法向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小鼠心脏灌注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荧光素,眼球经过短暂固定后,通过显微手术镜游离视网膜并铺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分布与形态。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清楚地观察到全视网膜血管形态、走行;通过调节焦点,使视网膜浅层、深层以及二者交通支都清晰显影。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主要发生在视网膜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的交界部位,可见渗出、出血、微血管瘤的表现。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准确地动态了解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小鼠眼底血管的病变部位及形态学改变。采用此种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荧光素进行灌注造影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眶内血管及视网膜血管畸形一例刘正中,郎梅,李元敏,唐运涛,曾茹雪患者女,17岁,因右眼布满血丝,伴进行性眼球突出及头痛1年,于1991年6月以“球后肿物”收入院。5年前曾有头部摔伤史,当时曾昏迷,脑脊液为血性,治疗1个月痊愈。眼部检查:视力:右0.4...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医原性视网膜血管阻塞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点.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2002~2005年门诊诊断的医原性视网膜血管阻塞患者9例9眼以及非医原性视网膜血管阻塞患者16例16眼.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FFA检查.比较医原性及非医原性视网膜血管阻塞患者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主要指标动脉充盈出现时间、动脉充盈完成时间、静脉出现层流时间、静脉充盈完成时间.结果 医原性巾央动脉阻塞(4例)及非医原性中央动脉阻塞(12例)FFA表现的视网膜动脉充盈完成时间分别为(79.33±87.04)秒、(19.20±4.61)秒,视网膜静脉充盈完成时间分别为(128.07±149.11)秒、(33.16±15.34)秒.医原性(4例)及非医原性(4例)中央动脉阻塞合并中央静脉阻塞FFA表现的视网膜动脉充盈完成时间分别为(2)1.67±371.26)秒、(30.07±17.26)秒,视网膜静脉充盈完成时间分别为(232.43±358.52)秒、(48.81±11.64)秒.医原性眼动脉阻塞(1例)FFA表现为脉络膜背景荧光及中央动静脉充盈迟缓,血管出视盘后荧光素充盈中断,至晚期10分钟后仍不充盈,视网膜周边广泛无灌注区.结论 医原性视网膜血管阻塞的视网膜动脉、静脉的充盈较非医原性者可能更迟缓.(眼科,2008,17:265-268)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 方法 经间接检眼镜检查确诊为ROP的84例患儿168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双眼发病。其中,1期病变4只眼,2期病变52只眼,3期病变80只眼,4期病变8只眼,5期病变8只眼;急进性后部型ROP(AP-ROP)16只眼。伴有附加病变18只眼。均在全身麻醉下散瞳,采用二代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行FFA检查。观察各期患眼视网膜动静脉形态特征、毛细血管充盈状态、新生血管形态和荧光渗漏情况。结果 FFA检查发现,1期病变周边部视网膜毛细血管分支增多并扩张纡曲,毛细血管末梢渗透性增加,可见少量荧光渗漏。有血管区与远端无血管区之间形成明确分界线。2期病变视网膜颞侧血管末梢分支增多并呈形似扫帚的平行分布,末端血管相互吻合形成环路,病变边缘纤维组织增生呈嵴样改变,并伴有“爆米花”现象(popcorn)。3期病变视网膜嵴继续增宽,新生血管纤维增生膜形成并突破视网膜内界膜向玻璃体方向伸展,大量荧光渗漏。嵴与远端无血管区境界清楚。4、5期病变视网膜非脱离区的血管改变与2、3期无异,脱离的视网膜部分显示为血管扩张伴荧光渗漏。伴有附加病变的患眼后极部视网膜动脉纡曲、扩张,周边部大量无灌注区,同时伴有点片状出血呈遮蔽荧光。AP-ROP患眼后极部视网膜血管纡曲、粗大,毛细血管极度扩张。而在后极部以外的视网膜仅见少数纡曲的大血管,无毛细血管形成,在无血管区边缘可见大量团状新生血管荧光渗漏。 结论 ROP患儿1~3期病变周边视网膜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分界线明显,荧光渗漏情况逐渐加重;4期及5期病变,脱离视网膜焦距显示不清楚;附加病变主要以后极部动脉纡曲为主;APROP后极部动静脉均纡曲扩张,新生血管荧光渗漏明显。  相似文献   

13.
Wang W  Ma M  Zhang H  Bai F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5):375-377,I024
目的 以遗传性视细胞变性动物RCS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观察纯视锥、杆细胞移植术后RCS鼠视网膜外层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应用视网膜板层切削技术或准分子激光技术制备供体层状视细胞;视网膜板层外路移植技术,获得视网膜移植动物模型。术后2周及4周时处死动物,眼球常规切片后于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受体视网膜。结果 移植的视细胞大多成层排列于受体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及内颗粒层之间。重新出现的外网状  相似文献   

14.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头颈部周围血管狭窄、闭锁所致低灌注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特征. 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血管外科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行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SA)、头颈部周围血管多普勒及血管搏动检查确诊的头颈部周围血管狭窄、闭锁患者27例常规FFA检查资料. 结果 全部患者臂-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最短20.0s,最长81.08 s,平均32.1 s。视网膜动静脉充盈时间差延长,最短6.0 s最长64.0 s,平均24.2 s。其中单纯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动静脉充盈时间差延长10例,占37.0%;伴有微血管瘤、血管壁着染、毛细血管无灌注区11例,占40.7%;合并眼前部缺血综合征者6例,占22.2%。合并眼前部缺血综合征的6例患者中4例出现视网膜动脉变细,血流呈节段样改变及小血管闭锁或动静脉血管异常吻合;2例同时可见粗大血管袢。 结论 低灌注视网膜病变患者的FFA改变以视网膜灌注不良及视网膜缺血改变为主,其改变程度与颈动脉狭窄、闭锁程度及病程有关。严重供血不足可伴有眼前部缺血综合征.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84-86)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分期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分期和黄斑水肿分型。方法对1 058例糖尿病患者的2 097只患眼进行FFA检查,以FFA检查结果对DR进行分期,对黄斑水肿进行分型。分析患者糖尿病病程、视力与DR分期以及黄斑水肿分型的相互关系。并与检眼镜检查的DR分期标准进行比较,提出FFA检查的DR分期和黄斑水肿分型特征。结果2 097只眼中,无DR者124只眼,占5.9%;DRⅠ期826只眼,占39.4%;Ⅱ期563只眼,占26.8%;Ⅲ期262只眼,占12.5%;Ⅳ期254只眼,占12.1%;Ⅴ期60只眼,占2.9%;Ⅵ期8只眼,占0.4%。819只眼发生黄斑水肿,占39.1%,其中局限性水肿311只眼,占38.0%;弥漫性水肿322只眼,占39.3%;囊样水肿112只眼,占13.7%;缺血性水肿25只眼,占3.1%;增生性水肿49只眼,占6.0%。结论根据FFA检查结果将DR分为 6期:Ⅰ期为检眼镜检查分期标准中的1、2期合并;Ⅱ期为检眼镜检查分期标准中的3期;Ⅲ期为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Ⅳ期为视盘和(或)视网膜有新生血管;Ⅴ期为机化增生膜形成。Ⅵ期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将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分为局限性、弥漫性、囊样、缺血性、增生性等5型。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333-337)  相似文献   

16.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辉  王光璐 《眼科》2001,10(5):281-282
目的:了解急性多膜坏死综合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图像的特征。方法: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方法检查16例(21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造影结果显示,视乳头均呈高荧光,视网膜主分枝动脉变细、有白鞘,但均显荧光,充盈可迟缓,仅1例主分枝动脉部分闭塞,静脉迂曲、着染、渗漏。视网膜坏死灶多见于周边部,造影早期显不均匀弱荧光,晚期显强荧光,退行萎缩区呈斑驳样荧光,均伴周边小血管闭塞及无灌注区,后极部可见散在脉络膜炎性病变。结论:FFA有助于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有助于诊断。但应注意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张良  唐仕波  黄冰  陈系古  赖英荣 《眼科学报》2005,21(2):116-118,131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对视网膜变性发展的阻断作用。方法:14d龄视网膜色素变性鼠(retinal degeneration mouse,Rd鼠)各8只视网膜下腔分别注射10^-3,mol/L浓度视黄酸和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术后1个月对注射眼进行病理取材。并取7、14、28d和3个月龄Rd鼠各3只作正常对照。结果: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和PBS,1个月后均可见部分眼视网膜内核层细胞增殖,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较注射PBS未见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视网膜下腔注射视黄酸并不能使已经变性的视网膜恢复正常或阻断视网膜变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纯视细胞移植, 观察重建视网膜神经传导通 路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分布和变化。方法取同龄Wistar/皇家外科学院鼠(royal college of surgeon rat,RCS)为供/受体,准分子激光切削法制备视细胞层,外路途径移入RCS鼠的视网膜下腔,术后2周取RCS鼠手术眼,手术对照眼,RCS鼠对照眼,Wistar鼠眼。分别做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内丛状层(inner plexiform layer,IPL)和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GCL)的光密度,计数无长突细胞的数量, 方差分析组间差异,配对t检验RCS鼠手术眼组内差异。结果在视细胞移植术后2周,移植视细胞存活,外丛状层重建 ,与手术对照眼,RCS对照眼相比,受体RCS鼠重建视网膜中内丛状层GABA免疫反应阳性 的神经纤维光密度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 < 0.001,而与Wi star鼠眼比较无明显区别。和手术对照眼,RCS对照眼,Wistar鼠组比,GABA能无长突细胞 (amacrine cell)明显增多(P<0.05)。节细胞层GABA阳性免 疫反应光密度测量值和上述几组比变化不明显(P>0.05)。接受移植的RCS鼠各部位的无长突细胞在移植部二侧和对侧赤道,后极部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的意义( P = 0.3436)。结论视细胞移植不仅可以使RCS鼠视网膜重建正常的解剖结构,而且在移植后的视网膜中观察到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分布接近正常,无长突细胞反应性增生。(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28-13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方法 将245例患者进行视力,外眼常规,FFA检查。结果 在245例CSR中,有54例主诉眼与对侧无症状眼都患CSR,双眼发病率占22.04%。病理改变在黄斑及黄斑周围出现不同形态的渗漏斑点。结论 CSR患者,在进行主诉眼检查的同时也应仔细检查对侧眼,FFA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评定眼底病的病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直观且客观[1].目前国内针对大鼠FFA检查多使用Heidelberg眼底血管造影设备,并通过大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2-4].但大鼠眼极小,与人眼比较存在屈光参差,用于人眼的造影仪器难于捕捉到清晰的大鼠眼底血管形态图像;另外,由于角质层厚、色素遮挡、反复注射等原因,可导致大鼠尾静脉注射困难.我们采用国外使用较多的MicronⅢ视网膜影像系统[5],以大鼠腹腔注射荧光素钠的方法对一组正常挪威棕色(BN)大鼠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模型大鼠进行了FFA检查,并与Heidelberg眼底血管造影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