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从高脂血症病人中检测出165例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与斑块形成的病人,随机分成心脉康组(55例)、血脂康组(55例)、西药组(55例),分别给予心脉康片、血脂康胶囊辛伐他汀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IMT与斑块消退的变化。结果:三组病人TC、LDL-C降低,HDL-C升高,颈动脉IMT与斑块均有消退,但以心脉康组更为显著(P〈0.05),同时心脉康组HDL-C、TG降低。结论:软坚散结方可有效降低血脂,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心络与血脂康联合应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的脑梗死患者75例,予通心络胶囊3粒,日3次口服;血脂康2粒,日2次口服。疗程16周。治疗结束后检测血脂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的变化,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均有消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与血脂康联合应用,能有效调控血脂,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小斑块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血脉通颗粒治疗颈动脉硬化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颈动脉硬化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技术从门诊或住院患者中检测出7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血脉通颗粒口服;对照组采用舒降之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增厚的颈动脉内膜-中层与斑块消退的情况、血脂、SOD、MDA、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变化及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未进一步发展,斑块有所消退,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所有病例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治疗组治疗后TG、ox-LDL、LPa、MDA、MMP1均有明显降低,SOD、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LPa外,上述几项指标亦有统计学意义,并TC也有降低。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脉通颗粒可有效调控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脂康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门诊或住院的患者中,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脂血症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血脂康口服;对照组采用舒降之口服,疗程均为三月.观察治疗前后增厚的颈动脉内膜一中层与斑块消退的情况、血脂变化及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未进一步发展,斑块有所消退,但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所有病例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两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脂蛋白a (LPa)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明显,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脂康可有效调控血脂,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减少斑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脉管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脉管通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和血清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对照组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缩小,血清TC、TG、LDL-C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管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加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使粥样硬化斑块减小,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调节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稳斑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或)斑块形成的脑梗死住院患者200例,以中药制剂稳斑胶囊每天3次,每次2~4粒胶囊,4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检测血脂、血粘度、血凝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斑块的变化,并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和斑块均有消退;血脂检查表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血粘度检查表明全血粘度切变率、血浆粘度、压积均有明显降低;血凝检查表明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T)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Fbg-%)、D-二聚体(DDIM)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制荆稳斑胶囊能有效调控血脂,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及减小斑块的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脉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90例CA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45例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脉降脂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体积、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IMT、斑块体积及hs-CRP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脉降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CAS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颈动脉斑块缩小,症状改善,血脂指标恢复,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片对合并有高血脂症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合并有高血脂症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予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组42例在口服辛伐他汀片基础上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以及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两组颈动脉粥样斑块IMT变薄、斑块面积缩小及斑块数量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IMT变薄、斑块面积缩小及斑块数量减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TC、TG和LDL-C有明显下降,同时HDL-C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甘油三酯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使颈动脉粥样斑块缩小、血脂降低,从而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C、H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TC、TG、LDL-C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MT、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组IMT、斑块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积分,具有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丹胶囊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斑块形成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银丹胶囊4粒,日3次口服,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LDL-C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斑块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斑块均有消退,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丹胶囊能有效调控血脂,具有稳定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减小斑块的作用,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活血通脉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宇杰 《中成药》2012,34(5):795-798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片(鸡血藤、丹参、三七、陈皮、枸杞子、黄精、麦冬等)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口服活血通脉片,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1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变化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G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CRP都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安全性均较好,组间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活血通脉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糖调节异常患者脑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糖调节异常患者为实验组,并以56例血糖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血脂指标(TC、TG、LDL-C、HDL-C)、LMT及脑动脉硬化情况,分析LMT与脑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对照组血脂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而实验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MT为(1.26±0.34)mm,分叉处IMT为(1.31±0.29)mm,且有2例患者检测出斑块,而对照组两项指标检测均处于正常范围,且无一例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患者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发现有39%(22/56)有脑动脉硬化现象,明显高于对照组8.9%(5/56)(P0.05),且随着颈动脉内膜增厚脑动脉硬化检出率也呈递增趋势。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糖调节异常患者的脑动脉硬化密切相关,且随着颈动脉内膜厚度逐渐增加,脑动脉硬化发生率也呈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3.
软坚散结法对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坚散结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防治作用。方法:将132例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7例,治疗组采用心脉康方每天1剂口服;对照组采用血脂康胶囊治疗。2组均给药3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斑块消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斑块消退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再住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软坚散结法能降低血脂,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吕军  薛刚 《河北中医》2020,42(2):214-217
目的观察软肝降脂胶囊治疗痰瘀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痰瘀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软肝降脂胶囊。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面积、中医证候评分、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改善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71.4%(25/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IMT、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TC、TG、LDL-C及Lp-PLA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C升高(P 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及Lp-PL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软肝降脂胶囊能降低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IMT,减小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TC、TG、LDL-C及Lp-PLA2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对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6个月为1个疗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的大小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TC、TG、LDL-C含量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下降,HDL-C含量增加,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显著减小。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七味三芎汤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七味三芎汤,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所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七味三芎汤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改善和延缓斑块进展、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以及斑块面积、降低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因子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脉降脂汤治疗。比较两组斑块体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结果:观察组斑块体积、颈动脉IMT小于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LDL-C、TG、TC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CAS斑块可改善血脂,降低颈动脉IMT,缩小斑块体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软化丸辅治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对血流变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血管软化丸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Crouse斑块积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较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和Crouse斑块积分较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和hs-CRP降低幅度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改善程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软化丸治疗脑梗死并颈动脉斑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4):427-429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血脂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04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3例)和对照组(n=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hs-CRP、VEGF及MMP-9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Crouse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VEGF及MMP-9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TC、LDLC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IMT、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斑块Crouse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血清hsCRP、VEGF及MMP-9水平,并调节血脂,降低IMT,缩小斑块面积,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吴素英 《光明中医》2016,(10):1416-1417
目的探讨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及消退作用。方法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瘀消斑胶囊,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变化情况、消退程度及血脂指标改善效果。结果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前IMT、AIIc%及血脂检测结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MT、TC、TG、LDL-C均较之前有所减小,而AIIc%、HDL-C则较之前增加,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瘀消斑胶囊可显著提高斑块稳定性并缩小体积,有利于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