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喉部机械性梗阻及因呼吸障碍、咳嗽反射消退而造成呼吸道分泌物存留且不能自行排出的下呼吸道梗阻,但若气管内套管被痰痂、血痂或其他异物阻寒,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紫绀、气道阻力高、吸痰管下入受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加强气管切开后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预防气管内套管阻塞的护理对策介绍。  相似文献   

2.
朱海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54-155
目的 探讨在施用一次性塑料套管时出现呼吸困难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 近年来行气管切开置入一次性气管套管患者发生逐渐呼吸困难症状,给予鼻内窥镜检查,换管对症治疗。结果 7例均因气管填塞出现症状。结论 在应用无内管塑料气管套管时,应随时注意呼吸变化,对病程较长的患者及时换管,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术是将病人颈部至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套管或硅胶管气管套管,以开放气道,改善呼吸的手术,但气管切开病人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调温的过程,以致气道分泌物粘稠,痰不易咳出,易引起呼吸道并发症。我科采用了输液微泵持续24h给气管内滴药液,从而有效地使呼吸道并发症得到了控制。气管切开术后应用输液泵持续气管内滴药液。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好的合理的气道湿化,预防痰痂形成或防止痰液过稀,减少病人烦躁,使病人安全舒适,并防止和减少肺部并发症。方法(1)对我科2003年3月-2006年5月收治的56例因喉癌及喉外伤的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均给输液泵持续气管内滴药液。具体按需要配制湿化药液,连接输液延长管及输液针头,并剪去针头尾部的金属端,固定于气管套管上;(2)密切观察痰液变化,对痰液过稀或过浓时及时调整滴入速度,一般采用4-7ml/h;(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每日更换滴注用品及切口敷料,污染时及时更换,病室内定时通风,按时消毒,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结果(1)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本科使用输液泵持续给气管内滴药液和配合基础护理后本组只有1例出现呼吸道感染现象,发生率为1.8%,无1例出现痰痂及呼吸道梗阻现象。如本组1例男性,80岁,因喉癌术后放疗并发咽瘘,同时患有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住院70余天,经过上述处理后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现象,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因气管切开术后所致的呼吸道并发症;(2)病人舒适,减少了烦躁;(3)使用及调节方便、灵活、安全,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应用输液泵湿化呼吸道是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痰痂一旦形成,可阻塞支气管,使气道阻力增大,引起周围性呼吸困难、窒息。气管切开容易感染,置管时间过长,易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气道湿化显得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叶翠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5):174-175
气管切开套管的选择与固定 气管切开病人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导致呼吸中枢抑制,呛咳排痰功能受限,常需给予通气支持。为便于充气与呼吸机连接,最好选用硅胶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气囊充气后可避免切口渗血流入气道,亦避免食物反流误吸。但其不能消毒,内腔易被痰痂阻塞,如病情允许,可更换为金属套管或带内套管的一次性套管。更换应尽可能在气管切开1周后进行,否则气管软化塌陷导致窒息。更换应使用专门的气管切开包并准备充分,否则拔除旧套管后如不能及时置入新管,气管软化塌陷危险性如前所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粘痰痂堵塞气道的原因、急救措施及预防。方法:对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均为粘痰痂堵塞气管或气管套管而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因抢救及时得当,无1例窒息死亡。结论: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经历长时间全麻或大手术的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后易发生此并发症。引起粘痰痂堵塞气道的原因还有气管粘膜干燥及损伤,使纤毛运动发生障碍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吴益芬  耿娇霞 《河北医学》1996,2(5):516-517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23000)浙江省丽水市医院吴益芬,耿娇霞本文分析了我科自1993年7月~1996年5月行气管切开术(下称气切术)124例,其中26例患者再度引起呼吸困难,其原因:痰液粘稠阻塞套管、内出血、套管脱出、气胸...  相似文献   

8.
气管切开术后瘘口形成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在病因去除后,常规要求24048h以上的全堵管,患者呼吸功能和排痰功能良好、不发热即可拔管。但有些患者因误吸造成严重肺部感染经久不愈或抵抗力低、肺部感染得不到控制等原因,长期使用气管套管致脱管后开口处形成瘘口,不能自行闭合。我科1995年-2005年护理此类病人5例,均有好转,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呼吸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吸痰、气管内给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管切开的病人不断增多,为了术中使用呼吸机及术后减少呼吸道的刺激,现气管切开的病人都使用塑料的气管套管。大部分医院气道湿化仍然使用间断注入湿化法,因为塑料的气管套管不能取出清洗,2~3天后气管套管就容易被痰痂堵塞,导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故这方法并不是理想的湿化方法。最理想的湿化方法是采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法,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的有效措施。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气管内套管消毒方法采用煮沸消毒为首选,有关报道气管内套管煮沸消毒时间为30min,因煮沸消毒时间长,内套管与外套管长时间的分离,尤其是气管切开术后咳痰较多的病人,易使痰痂干固附着在外套管的内壁上引起呼吸困难,作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5%碘伏浸泡消毒内套管5min,能达到消毒的目的。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减轻呼吸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死腔,使患者脱离缺氧状态的有效方法。但气管切开后,由于正常的呼吸生理发生改变,患者完全依赖气管套管呼吸,常导致意外情况的发生,如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近年来,我科对22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并一次性置入气管套管,现对术后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玉兰 《海南医学》2012,23(20):145-146
目的 通过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使用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探讨减少气管套管痰痂堵管的方法.方法 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4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分为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的对照组(24例患者)和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的观察组(24例患者),分析两组气管痰痂堵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无一例发生痰痂堵管;对照组出现8例因痰液黏稠而堵塞套管.结论 应用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清除痰痂同步进行,可保证气管套管的清洁,是减少气管套管痰痂堵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套管常见并发症的比较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强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内滴药等[11],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已成为预防病情恶化、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通过2005~2008年对气管切开两种套管患者的观察,比较其优缺点并指导护理实践,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5~2008年4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器官移植、颅脑损伤、脏器衰竭、外伤性气管损伤、喉癌患者,均无明显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胃内容物返流。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5~80岁。气管切开术后均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功能。1.2方法选取的45例气管切开患者中,使用金属套管22例,硅胶套管23例。2组患者均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气管切开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常规的气管切开护理后,对痰结痂堵管、反流误吸2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检验及精确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结果硅胶套管与金属套管2组痰痂堵管发生率和反流误吸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2。表1 2组患者发生痰痂堵管率的...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是抢救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病人的一种重要而积极的措施。气管切开后气管套管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本人近年来所见2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意外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57岁。诊为左声带癌,行左垂直半喉切除术及气管切开术。手术顺利,带气管套管安返病房。术后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病情稳定,呼吸道通畅。术后第3天,更换气管内套管不到10min,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气憋、双手舞动、满头大汗;气管切口旁有较多泡沫液,检查气管会管被痰阻塞,无气体进出,立即给予吸痰,但吸痰管不能通过内套管,即重换消毒后的内套管,给予吸…  相似文献   

16.
脑外科许多患者病情较重,术后需将气管插管带回病房。如果对气管插管患者护理不当则易形成痰痂,影响病人呼吸,严重时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需要对气管插管的患者高度重视,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预防和控制痰痂的形成。采用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控制痰痂的形成,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极其危重,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阻塞,迅速改善通气功能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术是将病人颈部正中气管上段前壁第3~5气管环切开,并插入合适的金属气管套或硅胶气管套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但气管切开病人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调温的过程,以致气道分泌物黏稠,痰不易吸出,易形成痰痂造成堵塞。现将防痰痂形成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作用,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痰痂一旦形成,可阻塞支气管,使气道阻力增大,引起周围性呼吸困难、窒息。气管切开容易感染,置管时间过长,易造成气管黏膜缺血坏死,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1]。因此气道湿化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是重症脑血管病重要的抢救措施之一,在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提高血氧浓度,维护心脑重要器官功能中起关键作用。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可增加800ml/日[1],老年患者呼吸微弱,排痰无力,容易形成痰痂,进而造成肺部感染,甚至痰痂堵塞套管引起窒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20.
苏惠芹 《四川医学》2013,(8):1203-1205
目的比较一次性带气囊硅胶气管套管与金属套管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使用情况。方法11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60例,使用金属气管套管,另一组52例,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痰痂堵管、出血、反流误吸3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硅胶套管组与金属套管组在痰痂堵管率、误吸的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伤口感染率等无明显差别。结论术中及术后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气管套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