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泽泻汤治疗眩晕72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内科疾患。多属慢性疾病,不易根治。其发生的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各类眩晕,可单独出现,亦可相互并见。对于本病的发生原因、症状及其治疗,历代医籍论述颇多。如《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目之为眩”,《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张景岳则认为“无虚则不作眩”,  相似文献   

2.
眩晕论治拾贝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马云枝  张铭 《河南中医》2005,25(12):35-36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论述颇多。《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李东垣则从脾虚湿痰立论;清代陈修园把眩晕病机概括为风、火、痰、湿四端。诸医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本病病因病机。笔者临床30余年来,治疗本病屡屡获效,故撰此文以飨读者。1辨证论治,首重脾胃眩晕病机虽有肾虚、气虚、阴虚,又有肝阳、痰浊、瘀血。但多为虚实夹杂证。眩晕发作,或因内外邪气影响,引起体内火动风生,挟痰浊上扰清窍;或因痰浊中阻,致清阳不升;或因脾气亏虚,清阳不…  相似文献   

3.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男女老少都可能发生。眩是目眩眼花,晕是头脑晕转。眩晕之症,虚者居多,而痰火者少。《黄帝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总之,不外乎风、痰、火、虚多种因素所致。治疗上采取科学饮食分型辨证施治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美尼尔综合征是以反复发作眩晕,伴耳鸣、耳闷者及波动性听力下降为主诉,以膜迷路积水为病理特征的一种内耳病。其临床表现为:突觉天旋地转,自身要跌倒,周围景物翻滚、摇摆等,常伴有自发眼震及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病人有耳重压感、耳周发热等前趋症状,有些病人发作时无任何先兆和诱因,说犯就犯。〔1〕美尼尔病属中医“眩晕”的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因论述。《丹溪心法·头眩》则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该病患者由于劳倦伤脾,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能化精微,…  相似文献   

5.
中医眩晕证证治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是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又是中医的病名、病证,凡西医的耳性眩晕、脑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神经衰弱等,基本上有眩晕表现,均可参此文辨证论治。该病以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耳鸣,甚至听力减退为特征。《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张景岳云:“无虚不作眩”。朱丹溪云:“无痰不作眩”。现又有“无瘀不作眩”理论。可见本病病机归纳起来,不外乎虚、风、痰、火、瘀五个方面,病位在心(脑)、肝、脾、肾。在临床上以虚证或本虚标实为多见,须详察病情,辨证施治。至于治法有从本从标之异。急者多偏实,可选用熄风、潜阳、化痰、祛瘀、清火等法…  相似文献   

6.
眩晕从痰论治4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吉善 《山西中医》2003,19(4):39-39
《丹溪心法》指出 :“头眩 ,痰挟气虚并火 ,治痰为主 ,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 ,痰因火动 ,又有湿痰者”。行医 30余年来 ,笔者发现在临床中因痰而致眩晕者为多。痰在体内 ,随正气的强弱、阴阳的盛衰演变为寒痰、热痰、湿痰、痰瘀互结。故总结出眩晕从痰论治 4法 ,对治疗顽固难治性眩晕 ,每获良效。1 燥湿化痰法适用于痰湿内盛 ,滞于中而行于上 ,干扰清阳之湿痰型眩晕。症见突然发病 ,眩晕 ,头重如蒙 ,如坐舟车 ,景物旋转。伴见胸闷不适 ,泛恶欲吐 ,或吐痰涎 ,口中黏腻。舌苔白腻 ,脉滑或濡缓。常用方剂为半夏白术天麻汤。陈某 ,女 ,…  相似文献   

7.
<正> 眩晕证在临床多见,其病因较多。古人有“风眩”、“火眩”、“痰眩”、“虚眩”等等之说。风眩始见于《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孙思邈、沈芊绿也都认为肝风能引起眩晕;痰眩始见于《金匮要略》“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朱丹溪认为:“无痰不作眩”。《济生方》曰:“胖人停饮而眩”;火眩刘河间认为由风火引起,王肯堂认为火致目眩,张三锡主张痰火成眩;虚眩《灵枢》谓:“上虚则眩“,张仲景、徐春甫同意此说。张景岳认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见痰火者,不过一二,但卢搏导主张下虚上实而眩。《临证指南》曰:“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气,风阳上冒,中虚下虚”。我认为眩晕证,病况繁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风、痰所致。故痰聚中焦而上泛,火借风力而飞扬,直达清空之窍而引起眩晕证。善治上者,必求其下。滋其苗者,必灌其根。治病必求于本。因而风、火、痰,则为产生“眩晕”之根本。脾居中洲,为机体气化升降的枢纽。在里属阴,藏而不泻,故脾为阴脏,其性主升,升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向辉  刘轲 《光明中医》2009,24(10):1870-1872
古代医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为本虚表实,以虚为主,与风、痰、瘀有关,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髓海不足"、"上气不足"等而致眩晕的学说.近年来各医家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多宗前人之说,结合本人临床经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前贤有“无痰不作眩”之说,并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美尼尔氏病系膜迷路积水所致的内耳眩晕症,是发作性旋转性眩晕,大多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观其症,多脉滑苔腻,呕吐痰涎,确系痰水证无疑。笔者从痰水论治探索该病多年,自拟一方,名曰治眩方。并配合东莨菪碱肌注治疗美尼尔氏病,用之临床,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 36 例,均系在急性发作期就诊的门诊患者。其中男 20 例,女 16 例;年龄 28~65 岁,平均39 岁;单纯性眩晕 15 例,伴恶心呕吐 17 例,伴耳鸣耳聋、听力减退 4 例;初发者 10 例,反复发作者 26例;病程最短 1 天,最长 20 余年。以上患者均经耳鼻喉科明确诊断,排除颅脑占位病变、脑血管病变及颈椎病变的可能。 药物组成及治疗方法:治眩方:陈皮 10g、半夏10g、白术 10g、茯苓 20g、竹茹 10g、枳实 10g、泽泻20g、甘草 10g、天麻 10g、刺蒺藜 12g、仙鹤草 50g。 加减:眩晕较甚,呕吐频作者加代赭石 10g,耳鸣重听者加石菖蒲 10g,眼颤属风寒者加天南星 10g,久病气虚者加黄芪 30g,舌苔黄有热者加黄连 10g,舌苔白滑有寒...  相似文献   

10.
眩晕一证,常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甚则不能站立、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其病机属虚者居多。《景岳全书·眩晕》曰:“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了“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 本病的发生,属于虚者居多。如阴虚易肝风内动,气虚则清阳不展,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的发生。故治疗应以滋补肝肾、  相似文献   

11.
朱崇华 《光明中医》2005,20(3):22-23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 ,眩晕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首言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后河间提出风阳化火说 ;丹溪主张 :“无痰不作眩” ;景岳倡言 :“无虚不作眩”。综各家所说 ,考临床所见肝、痰、风、火、虚诸因兼而有之。肝之病 ,有肝阳、肝风、肝火、肝郁之别 ;虚之证 ,有气虚、精亏、血少、肾衰之异。笔者在临证中将辨病 ,辨证相结合 ,运用经方治疗眩晕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高血压病眩晕1 1 泻心汤合泽泻汤加味治阳症高血压眩晕1 1 1 病例资料 :沈某 ,女 ,6 3岁 ,眩晕、头胀痛反复发作十余年 ,加重一月。头昏眼花…  相似文献   

12.
辨证结合辨病治疗眩晕举隅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王旭东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内经论眩皆属于肝;河间独定风火二字;丹溪有“无痰不作眩”之论;景岳主“无虚不作眩”之说,等等。现代中医大都认为眩晕属肝的病变,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  相似文献   

13.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古代医家认为引起眩晕的病因主要有情志、饮食、体虚、外伤等方面;其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故又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能作眩”之说。  相似文献   

14.
侯学群 《四川中医》1997,15(3):21-21
眩晕证在临床上常见,成因较复杂。古人有“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一般多从“痰”从“虚”而治,疗程较长。近几年来,笔者临证一些中老年患者,考虑到有虚必有瘀,痰阻则血瘀,除补虚以外,强调祛痰化瘀开窍,治疗3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年龄41~60岁20例,60~75岁10例;病程l~12年。30例均有反复发作的动则天使地转,如坐舟车,不能站立;有的伴有耳鸣,耳堵塞感或耳聋;有的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状。X残片见颈椎退行性改变者18例,诊断为美尼尔病者8例,无明确病因者…  相似文献   

15.
《丹溪心法·头眩》指出:“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证之临床,因痰而致眩晕者颇为常见。痰在体内往往由于机体本身的阴阳盛衰而演变成寒痰或热痰,并可阻滞血流,而致痰瘀互结。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归纳为眩晕治痰四法,对治疗顽固难治之眩晕,每获良效。一、燥湿化痰法适用于湿痰内盛,滞于中面逆于上,干扰清阳之湿痰型眩晕。证见眩晕而头重如蒙,突然发病,如坐舟车,景物旋转,改变体位则眩晕加剧。常有胸闷不适,泛恶欲吐,甚或呕吐痰涎,多由于闻油腻厚味、腥臭而发病,口中粘腻,舌苔白腻,脉滑、弦或濡缓。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加天麻、半夏、苡仁、泽泻、陈皮、车前子。《任应秋论医集》指出:“眩晕而  相似文献   

16.
眩晕一证,历代医籍论述颇多。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和《灵枢·口问》篇“上气不足”,《灵枢·海论》“髓海不足”等记载。以后《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认为“无痰不作眩”提倡“治痰为先”的方法,《景岳全书·眩运》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在治疗上“当以治虚为主”。自《内经》以下,主风、火、痰、虚者较多,但临床所见,因瘀而致眩晕者,亦复不少,兹将临床常见证治方法分…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发强  胡永瑞 《陕西中医》2005,26(10):1128-1128
1病因病机 1.1高血压病与痰脂的关系 导致高血压病的因素故然很多,而痰脂内阻,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古人所云:“百病皆由痰作祟。”凡百药元效,痰也。”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这些精辟论述,足以说明,痰浊之邪在高血压病的形成过程中,尤为关键。痰脂的产生,或因恣食肥甘,劳倦太过,伤于脾胃,  相似文献   

18.
前贤有“无痰不作眩”之说。美尼尔氏病系膜迷路积水所致的内耳眩晕证,呈旋转性眩晕。观其证,多脉滑苔腻,呕吐痰涎,确系痰水证无疑。笔者从痰水论治探索该病多年,自成一方,名曰清眩汤。用之临床,颇效。……  相似文献   

19.
眩晕一证,临床多见,传统多认为“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故多从虚、痰、瘀、风、相火论治。然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该证除表现眩晕外,多伴有口干口苦,胸胁苦满,纳呆,心烦喜呕,伴有或不伴有恶寒发热,偶见往来寒热者,证属少阳,乃少阳枢机不...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湿、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眩晕的类型可对其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