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身牵引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手法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手法不同角度“拔伸、捺正”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5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65例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最大63岁,最小40岁,平均51.5岁,治疗时间最长30天,最短6天,平均18天。治疗前均对临床症状进行记录,治疗后对照症状、体征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3.
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强 《广西中医药》2007,30(2):39-4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骨伤推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到工作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疾病.临床表现多以眩晕为主,常伴有偏头痛、项枕部胀痛、恶心欲呕、失眠健忘、耳鸣、颈椎活动受限及一过性晕厥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眩晕的发作或加重与颈椎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收集自1999年3月至2002年12月的87例病例,运用传统中医推拿手法配合枕颌牵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压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呕吐,视物模糊,复视倾倒等脑于缺血症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伴有程度不同的椎动脉受累表现。其发病后突出的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笔者以手法牵引为主的按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64例中,男性21例,占32.8%;女性43例,占67.2%。年龄26-82岁,平均53.4岁,其26-40岁26例,40-55岁29例,55岁以上9例。体力劳动者19例,脑力劳动者45例,占70.3%。使用电脑2年以上者24例,占37.5%;驾龄3年以上者22例,占34.4%。有反复落枕者42例,有颈部外伤者3例。病史最长3年,最短2周,平均半年。治疗次数最少2次,最多45次,平均26次。  相似文献   

5.
6.
<正> 针刺,取颈夹脊穴(C_(3~5))、风池、百会、印堂,毫针刺,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10min手法操作1次。继予卧位手法牵引,患者俯卧,术者用拇指点、揉、三指揉捏和法在颈部和双肩背部交替进行,使颈背部肌肉放松,达到松颈的目的,然后自上而下用推法推桥弓,先推左侧,后推右侧,每侧约1min,其后取仰卧位,以左手拇指与食指对应固定颈椎,无名指与小指相叠固定右侧枕骨,掌根固定左侧枕骨,右  相似文献   

7.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易复发,且有年轻化趋势.其发作的最大特点是位置性眩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药物疗效欠佳.我院骨伤推拿科采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7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 ,笔者于 1995年~ 2 0 0 0年期间 ,运用推拿及手法牵引治疗此病 15 2例 ,疗效比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2例 ,男 62例 ,女 90例 ;年龄 2 7岁~ 68岁 ,平均 47岁 ;病程 15d~ 2浕 ,平均 82d ;持续性眩晕 5 6例 ,一过性眩晕 96例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胀、恶心 ,旋颈试验阳性 ;颈椎X线片示 :15 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钩椎关节增生 ,116例C5-6,C6-7椎间隙窄 ,12 0例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反弓 ,73例颈韧带有不同程度的钙化 ,3 6例环枢椎间隙不对称 ,CT或MRI检查有 18例颈椎…  相似文献   

9.
自 1992~ 1999年 ,我们采用疏风活血汤配合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90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0例 ,男 5 5例 ,女 35例 ;年龄 19~ 6 8岁 ,平均 4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项不适、眩晕、恶心、耳鸣及颈部旋转时眩晕加重的特点。 X线检查示有骨质增生及钩椎关节增生 80例 ,脑血流图检查示均有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疏风活血汤药用白芷 15 g、羌活 15 g、葛根30 g、桑枝 15 g、桂枝 12 g、丹参 30 g、延胡索 2 0 g、炮山甲 15 g、当归 15 g、田七末 5 g(冲服 )、黄芪 30 g、炒白术…  相似文献   

10.
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怀南 《中医正骨》2006,18(8):57-58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类型,近几年由于人们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发病率明显提高,临床症状复杂。本院自2002年以来,通过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3~1999年笔者采用颈椎牵引理疗并手法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99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9例中,门诊55例,住院44例;男觎例,女38例;年龄28~65岁,以35~55岁居多,占72例;病程最短32天,最长6年半,平均9个月,<1年45例,1年~24例,2年~16例,5好~14例。1.2症状及体征99例均有眩晕,均于颈椎旋转或后伸时出现并加重,颈椎停止旋转或后伸眩晕消失,可伴有头痛、颈肩痛、耳鸣、胸闷心悸、恶心、摔倒、血压改变等。其中伴颈肩痛27例,伴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24例,伴心悸、胸闷9例。99例触诊检查,颈椎生理弧…  相似文献   

12.
2000年起近4年中运用静脉滴注复方血塞通注射液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7例,其中60%的患者随访2~6月,无复发,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步长脑心通配合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口服配合牵引手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口服配合牵引手法综舍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加复方丹参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配合牵引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传统使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浅探按摩手法辨证与牵引的力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讨发病机制、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对该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别用本手法辨证和牵引进行治疗。结果:笔者自1997年元月-1999年3月共收治状,缓解椎动脉痉挛,增强微循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对神经根和脊髓的压力,改变机械性压迫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稳定脊柱的平衡度,从而达到明显的改善大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以至临床治愈目的。总有效率为97.6%。结论:本手法与牵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病变,颈椎纤维环破裂、萎缩,以及颈椎小关节紊乱等造成的颈神经根、椎动脉甚至脊髓的刺激与压迫,引起头痛、头晕、颈肩臂手的疼痛和麻木等一系列慢性症候群。该病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治疗方法众多,唯容易复发,使患者难以建立根治的信心。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各证型中较多也是较难医治的一种。笔者自2003年3月以来,以多功能牵引床牵引结合孙氏手法治疗本病5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7例患者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22岁~67岁,平均41.67岁;病程0.5 a~2 a。10例属首次发病,其余患者均接受过其他治疗。从事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9例患者采用手法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82例采用电脑程控牵引治疗,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7%。1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治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2个疗程后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该方法对于中医辨证属于实证与虚证者,疗效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手法结合牵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指禅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加斌 《江苏中医》1994,15(10):28-30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该型颈椎病1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手法间断牵引 :患者仰卧 ,头探出床头 (勿需垫枕 )。术者坐于床头前 ,一手托下颌部 ,一手托枕部 ,两手协同用力 ,沿身体纵轴方向 ,向术者怀里方向牵引 ,先持续牵引 1min后缓慢松手 ,间歇 2min后 ,再按此法牵引 ,再间歇 2min ,如此反复 3次 ,术毕坐起 (注意 :骨质疏松者 ,项韧带  相似文献   

20.
手法牵引加旋转斜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9~2001年,作者采用卧位时手法牵引加旋转斜扳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