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就其导师陈列教授运用辨证法指导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讨论。1 重视中医辨证法在骨伤科的指导意义陈列教授认为 ,中医骨伤科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 ,以中医整体观做指导 ,运用中医辨证法 ,配伍用药巧施手法。临床上要根据病情 ,辨气血 ,辨经络 ,辨脏腑 ,立法方药 ,才能取得最佳疗效。2 对骨伤科治疗原则的认识在骨伤科治疗原则方面 ,陈教授主张内治和外治并重 ,局部与全身兼顾 ,静养 (包括固定 )和活动 (主动练功及被动练功 )互补 ,手法与药物并用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将…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法及临床应用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灿明珠 ,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 ,它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且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独特的理论体系 ,丰富的调治方法 ,卓越的临床效果 ,引起了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间 ,随着《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的相继问世 ,全面总结了古代医学、药物学知识的基础上确立的。其后 ,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和检验而得以充实提高。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充分认识了人与自然 ,人体内部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和自由分配原则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法治疗,而西医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医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5%,中医组显著高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中医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的总人数显著低于西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法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观点和理论继承了阴阳学、五行学、精气学等中医哲学思想。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只是在气、血、阴、阳等方面存在内在的差异,但"体质"不等于病态,某种体质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并没有必然性,体质辨证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中医体质学的某些内容仍亟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坚持中医学"辨证法"思维,去认识和研究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体质学。 相似文献
5.
6.
7.
9.
10.
从中医概念的界定谈中医的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应分为古代中医和现代中医,中医的现状是继承不力、发展缓慢,其中自圆其说的理论框架已成为束缚中医发展的瓶颈。中医药要发展,一要打破自圆其说,二要向西医学习,三要发挥整体观,辨证论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12.
论形象思维与中医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思维为主是中医辨证思维的特点,是中医学诸多奥妙的根源。中医的整个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即是一个以象诊象,以象治象的过程。外感病中,有病才有症状,才有相应的象,然后才能进行辨证,因此辨证应当从病辨证,抓主症辨证。内伤病中,诊察之象和证先于病和症状出现,中医辨证思维应当采取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为辅的意象思维,象症结合辨证。 相似文献
13.
肾性血尿中医辨证施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4):59-60
血尿是肾脏痰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反复发作,病情迁延难遇。肾性血尿病因繁多,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多属中医的"腰痛"尿血"水肿"虚劳"等病证的范畴,中医运用补肾固本,清热利湿,补脾益气,疏肝理气,疏风清热治疗。 相似文献
14.
疮疡成熟后的首要治法是切开排脓引流,脓肿成熟是切开引流的重要前提。因而,辨脓成熟与否成为决定用刀破脓的关键环节。从古籍文献中梳理历代外科所用的辨脓方法,研究发现辨脓法初步形成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经验积累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发展充实于宋金元时期,成熟完善于明清时代。文献研究彰显了辨脓法的重要性,为现代中医外科临证辨脓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在 2 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中医学术的发展相对滞后和不适应。所以 ,应依靠创新思维 ,依靠现代化科技发展成果 ,借鉴现代医学理论 ,求得中医学术理论的新突破。当着重抓住中医辨证思维的创新这一重要环节 ,从而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辨证思维的创新 ,必须突破旧的思维逻辑 ,在朴素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升华。突出标准化、客观化 ,探索中医“证”的实质 ,建立中医“证”的科学模型和诊断标准 ,使症状、证候、病名描述定义客观化、规范化。将辨病与辨证科学地结合 ,以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寻找有助于辨证客观化的指标。方法:采用自制临床信息收集表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的收集,并进行辨证分型,将分型后的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脾虚证患者以温度变化为主要发病诱因,比例高于肾虚证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症状特点如嗜好、发病季节、清涕、鼻塞等在各证型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以虚证多见,肺虚证是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证型。临床症状对辨证的指导作用有限,局部体征更能反映出证候本质,对辨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启相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9):48-49
根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结合现代研究,探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并对心肾阳虚、气阴两虚、气虚血淤、痰浊阻遏四个证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