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女以脏腑经络为本,以气血为用。女子肾气充,天癸成熟,冲任通盛,月事潮夕。然而闭经者,发生青年时期,多因先天未充;中年时期,多因气血生化经,带、胎、产、乳的旺盛之际,又是气血损伤之时,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乃发其病。临床所见,有因外感风寒,或内伤生冷,或七情内伤,或因经期、产  相似文献   

2.
赵文研  张官印 《新中医》2004,36(9):66-67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热,汗出恶风,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等病症。笔者临床用此方治疗妇科之闭经、崩漏、梦交、经前头痛、产后泄泻等病症,取得较好疗效,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3.
五积散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当归、川芎、白芍、苍术、陈皮、厚朴、枳壳、桔梗、茯苓、半夏、麻黄、肉桂、白芷、干姜、甘草十五味药物组成。家父临床应用此方四十余年,对外感风寒,内伤  相似文献   

4.
五积散,原载于宋朝《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伤寒门》,由麻黄、白芷、川芎、甘草、茯苓、当归、肉桂、芍药、半夏、陈皮、枳壳、苍术、干姜、桔梗、厚朴15味药组成,功能发表温中、燥湿化痰、理气活血,故为消除寒、食、气、血、痰五积之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月经不调等证,凡注意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可以收到同病异治、一方多用之功。(一)外感风寒陈××,男,32岁,农民。患者  相似文献   

5.
咳嗽在临床中即可是一个病,又可是一个证,或症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更为多见。外感咳嗽多于内伤咳嗽,然而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也没有绝对的界线。外感咳嗽迁延失治,损伤肺气,反复感邪,也能转为内伤咳嗽。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外卫功能就不强,也易感受外邪,内外相合,引起咳嗽的急性发作。因此对外感咳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也是防止转化成内伤咳嗽的一种有效手段。临床上外感咳嗽较多,而内伤咳嗽较少。现仅对外感风寒、风热咳嗽的治疗谈一下粗浅的体会。1风寒咳嗽男,6岁。患儿咳嗽7天,以夜…  相似文献   

6.
产后身痛是产后病中较常见的疾病。马春芬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内伤气血为主、兼外感风寒湿是导致产后身痛的主要病因,并将本病的基本病机归纳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强调治疗产后身痛应从补气养血,调补肝肾着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边至慰 《河南中医》2012,32(1):18-19
桂枝汤为《伤寒论》第一方,是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的方剂,临证用于调和阴阳、气血、营卫、脾胃,其类方不仅可用于外感表虚证,还可以用于多种内伤杂病,临床运用中只要辨证准确,对属外感风寒表虚、管卫失调或阴阳失调、肝脾不和、脾胃不和者,均可运用桂枝汤加减治疗获效.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候,临床以咳嗽、有痰、发热或无热为主要特征。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多因风寒、风热、风燥侵袭所致。其中风寒闭肺证可用姜豉饴糖饮治疗。  相似文献   

9.
根据《伤寒论》原文及后世医家的注解,剖析桂枝证与太阳中风证的关系。提出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主方,造成营卫不和的原因除了外感风寒外,尚有其他内外致病因素以及误治变证等;而太阳中风证则仅仅局限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太阳中风营卫不和,是桂枝证的证型之一。因此认为桂枝汤在临床上不仅适用于外感病,也可辨证应用于内伤杂病。  相似文献   

10.
产后身痛为育龄期妇女产后常见疾病,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主要以产后气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发挥补气、养血、活血的作用,是治疗产后身痛的经典方,在临床上灵活加减,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介绍应用该方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辨证用药体会。  相似文献   

11.
把握配伍突出疑难每一首方剂,都有一定的配伍法则,要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才能使组方严谨,方义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如香苏散,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证。由外感风寒、内伤气滞所致。故治以疏散风寒、理气和中,方以辛温散寒和理气和中二法配伍。只有掌握这一原则,临证用方,灵活化裁、加减运  相似文献   

12.
五积散新用     
五积散新用037008山西省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崔德彬正积散出自《和剂局方》,原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身热无汗、项背强直、胸满恶食、妇人经水不调等证,为解表温中除湿、消痞调经之方。方由苍术、桔梗、麻黄、积壳、陈皮、厚朴、干姜、半夏、在芬、甘草、白芷、当...  相似文献   

13.
蛇胆川贝液是以蛇胆汁、川贝母、杏仁为主配成的,是治咳传统配方。因蛇胆稀贵,服用方便,深受患者欢迎。因此出现了滥用之现象。为了提高治疗咳嗽的效率,正确服用蛇胆川贝液,现将咳嗽之类型和蛇胆川贝液的药理、功能略加阐述。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分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内伤咳嗽大致有痰湿犯肺,肝火犯肺。风寒咳嗽,是感受风寒所致。初见咳嗽痰稀,寒热出汗,舌苔薄白,脉浮;肺热内郁又感受风寒,证见咳嗽音嗄,痰浓难咯,恶寒鼻塞,口渴咽痛或身热,甚则气逆而喘,舌苔白腻,脉浮数;风寒兼湿的咳嗽痰多,兼有胸腔作闷。  相似文献   

14.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多端,沈师治疗咳嗽,虽亦遵外感咳嗽,不外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咳嗽,责之脏腑功能失调,但临床治疗别有心悟,遣方用药独具匠心。介绍沈教授对外感咳嗽而设的久咳汤,慢阻肺予金水交泰汤,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脱敏平喘方,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水饮内停咳嗽的经验,并介绍其针对不同病症的临床常用加减法。  相似文献   

15.
毛春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43-2043
藿香正气散是四时常用的芳香化湿方,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两种病因同时共有的病证。是一个疏表和里剂,有疏解外感之表邪,芳化胃肠湿浊而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头痛是一种病因较为复杂的病症,临床辨证多分为二类:一是外感,二是内伤。外感有风寒、湿热之分,内伤有痰瘀、气虚、血虚、热厥、食厥之别。一、病因病理: 外感系受风寒湿热侵入人体(特别是风)循经而上,攻入头部,邪气与正气搏斗而引起。内伤系气血俱虚、清阳不升、经脉空虚、邪气逆上、诸经气滞,痰湿郁阻而致。二、临床症状: 外感:1)风寒头痛,其痛较甚,痛的部位在前额后脑,伴恶寒发烧,流涕咳嗽。2)湿热头痛,在头颅两侧,胀痛沉重,伴四肢无力,不思饮食,恶心。内伤:1)痰瘀头痛:头痛剧烈,眩晕欲吐,兼眉棱骨痛,甚至头痛如裂。2)气  相似文献   

17.
五积散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0):1930-1930
五积散,原载于宋朝《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伤寒门》,由麻黄、白芷、川芎、甘草、茯苓、当归、肉桂、芍药、半夏、陈皮、枳壳、苍术、干姜、桔梗、厚朴15味药组成,功能发表温中、燥湿化痰、理气活血,故为消除寒、食、气、血、痰五积之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以及妇女血气不和、月经不调等证,凡注意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可以收到同病异治、一方多用之功,现将笔者应用体会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8.
半夏厚朴汤是临床常用经方,被多数医家认为治疗妇人梅核气证。本文论述小儿咳嗽的常见病因病机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半夏厚朴汤不仅适合于内伤七情、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还适合于外邪里饮证,因此可用于小儿咳嗽的治疗,对半夏厚朴汤治疗小儿咳嗽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列举验案。  相似文献   

19.
藿香正气方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藿香正气方出自宋代官方太医局主持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方配药极为精当[1]。本方组成药物多有抗过敏作用,有利于对感冒等疾病的治疗,为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疾患的常用方。在临床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昏重、呕吐泄  相似文献   

20.
正升阳益胃汤乃李东垣所创,为专治肺之脾胃虚方,所治病机为肺脾气虚、内生湿热、外感风寒湿邪。现代临床医生多取李东垣之长而将升阳益胃汤应用于脾胃内伤病症的治疗中,却忽略了李东垣创制本方意为肺脾同治。导师薛汉荣教授临证擅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肺脾气虚、内生湿热、外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